以“为民精神”为例浅析“组织文化”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以学校特色平台为依托的属于教师党支部的“组织文化”, 那么必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先进性作用,使广大党员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形成可持续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为民精神;组织文化;党支部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直接团结师生的重要责任,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以学校特色平台为依托的属于教师党支部的“组织文化”, 那么必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先进性作用,使广大党员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形成可持续的重要推动力。
  一、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
  1. 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反映。2. 组织文化的结构。组织文化的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行为层即组织行为文化,它是组织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成员和组织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即组织精神文化,它是组织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员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是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3.组织文化的形式。组织文化分为显性 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组织文化就是指那些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精神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人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实质的内容。它包括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等内容。隐性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根本,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等方面。
  二、建立以“为民精神”为核心的教师党支部组织保障机制
  1.推进支部文化建设创新,创建特色组织文化宣教机制。基层党组织文化环境的营造,是组织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学院在创始人杨为民教授的带领下坚持团队作战、集体发展,形成了以“奉献、开拓、清廉、协作”为核心的“为民精神”。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为民精神”已内化为具有学院特色的党组织文化,成为学院党建文化中最鲜明的标识。学院针对教师党支部制定“为民精神”宣教工作方案,通过专题讲座、观看纪录片、阅读文献以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完善基层党支部文化宣教机制,积极拓宽宣教途径,在培养党员政治素养的同时,结合学院集体发展的自身特点,统一党员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使学院广大教师党员与组织真正成为有机整体,在学院改革发展事业中发挥核心凝聚作用。2.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一是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将支部的组织生活与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学科建设和为人师表等方面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使组织生活“有血有肉”。二是活化组织生活形式。引导广大教师党员走出校门,前往不同省市开展以“学习为民精神,弘扬奉献品德”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增强了教师责任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党员心灵得到净化,先进性得到提升。3.优化支部组织设置,增强教工支部活力。按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求,学院根据科研、教学、型号为一体的集体发展模式将教工党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实体上,使之成为基层单位的党员之家,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上发挥作用。同时,努力打造以支部为龙头的学科团队,选拔政治素质好的业务骨干担任支部书记,强化基层党建组织,党政工作协同发展。4.建立典型示范机制,完善组织激励评价体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党员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体,更代表党组织在广大教师、学生群体中的地位。大力弘扬党员教师先进典型,形成党员教师的品德力量,这是党员教师发挥作用的积极效应。为鼓励在教学、科研一线做出突出成就的优秀教师,学院专门设立“奖教金”,其目的不仅为了传承、弘扬“为民精神”,同时希望激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学院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实施以“为民精神”为依托的教师党支部发展平台
  1.实施“理想信念”工程,做政治坚定的模范。实施“理想信念”工程,旨在坚定高校教师党员的理想信念,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统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组织主题辩论演讲、专题讨论、观看宣教话剧、书籍等多种形式学习和发扬“为民精神”,提升教师党员政治修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把握正确的政治思想潮流,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2.实施“师德示范”工程,做师德修养的模范。教师党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师德示范”工程要求党员教师树立以“奉献、创新、清廉、协作”为核心的师德要求,以自己卓绝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3.实施“凝聚力”工程,做优秀业绩的模范。学院坚持团队作战、集体发展的传统,实施“凝聚力”工程,一方面要求教师支部努力打造优秀教师党员团队,发挥团队的“大雁效应”,目前学院形成一室两系三中心的发展格局,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团队精神。同时,党员教师要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主动融入团队、积极组织团队、打造创新团队,在提升高校办学竞争力。
  结束语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力军,高校教师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对于高校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文化、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组织文化宣教机制,实施以“为民精神”为依托的学院文化平台建设是发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戚锦阳,周洵瑛.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功能的发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2]任福全,丁融.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1,(19)
  [3]徐可明.高校教工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其他文献
短短几年间,“东南工业”一跃发展成为以生产樟子松平角集成材、白松信成材柱、黄杉土台等十余种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并先后荣获了“中国社会公认信誉单位”、“中国优秀企业”、“JAS”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等数十项荣誉。    东南工业所创造的“成长神话”,要从2002年说起。  2002年5月,在日本国名村株式会社出资30万日元的基础上,经赵忠国多方融资,终于在大连湾建立起最初的厂房。当时,面对厂房
全球化是现在最热门的一个话题,相信大家都读过《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如果你看完之后不感到害怕,那就是有点麻木。从过去几十年世界的变化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平的。当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网络本身并没有产生衰退,因为互联网带来了很多公司,建设了很多宽带网络,因此把世界上很多的人都联系了起来,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电信业的提供者,华为也分享了这个机遇。随后,互联网、宽带把更多的工作进行
当前,人才资源由计划配置向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转变,人事工作由传统人事管理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转变,在人才的选拔上,公开、公正、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考试选拔机制逐步
作为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煤炭科技进步十佳矿井的梁家煤矿,从局外人的眼里看来显得越发有朝气和锐气。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梁家煤矿之所以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批成功的创业者,但半路夭折的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除了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创业者本人的综合素质有关。从放弃稳定的工作,自费出国留学日本到放弃国外大公司的优厚待遇回国创业,再到研发出拥有整体核心技术专利的中国首台实现16通道64轴控制的多通道模块化数控系统和中国首台实时网络总线结构的32轴数控系统,打破了国外对该产品的技术垄断,齐放传
根据JAMA Intern Med 杂志10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一线治疗与糖尿病治疗强度显著降低相关,并且与心血管根据JAMA Intern Med 杂志
企业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实施阶段中重要的环节,但它也是最难以把握的。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竞争的核心已转向人才的竞争,转向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企业并购过程不仅仅是企业间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优化组合。因为企业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所在,是现代企业管理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整合对并购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  企业文化通常被看作企业或企业管理
部机关各司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rn2013年,部机关司局、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
青海省同仁县,两山夹一谷,蓝天白云、点点佛塔、藏式风格的民舍与街道、随处可见的浓艳民族宗教装饰、一座座藏传佛教寺院、一群群身披暗红色袈裟的僧侣、一片片身着五彩服饰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励源于心理学术语,指激发人们行为的心理过程。将激励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用有效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兴衰。    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