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 藏在北京 的艺术电影院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艺术电影这件事就这么一下子发生了
  多年前的小录像厅、盗版影碟的泛滥,在电影院大萧条的时候,培养了一大批热衷类型片、文艺片的电影青年和影迷,其中有些人后来干上了与电影相关的工作,还有些人成了著名电影导演,比如贾樟柯、宁浩等。如今电影院又重新繁华起来,但是能够看得到的好电影依旧屈指可数。作为一个地道的影迷,我不得不经常蜗在电脑前看电影。这样做也不全是图省钱。虽然中国的电影票价过高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电影这玩意儿,终究还是要在电影院里才能咂摸出味道与细节。特别是对于影迷这个群体而言,看电影有时候是个近乎神圣的事情。
  走进影院,等待灯光渐暗,银幕亮起,身边坐满了人。开始还有些嘈杂的人群,迅速安静下来,隐没在一片黑暗里,瞬间仿佛大家都不存在了,只剩下自己,可是又分明能感受到周围人的共同呼吸。既是一个人,又是一群人,投入银幕上发生的故事,透着一股奇妙的仪式感。
  这种情绪的发生需要一部好电影的支持。可惜每每走进那些宽敞豪华的院线大厅,看到扑面而来的一大堆烂片与大片霸占银幕,偶有几部还算别致的小成本制作,等你第二天再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从院线的排片表里匆匆消失、不见踪迹。大量的好电影,包括国内国外,或独立或商业或偏文艺或全然艺术类的电影,都被以各种理由拒之院线公映的大门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渠道能在大银幕上出现。
  不过北京始终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地带,有很多咖啡馆、私人书店以及酒吧,用DVD投影的方式定期作一些面向普通影迷的私人放映活动,但这毕竟与真正的电影院相去甚远。胶片和大银幕对于影迷的吸引力,就好比狂热的球迷一定要去支持球队的主场瞻仰神迹一样。
  前些年,一个朋友去了趟香港旅行,回来问他去迪斯尼了吗,他摇摇头,去海洋公园了吗,又摇摇头。那你去哪儿了,他想想说:啊,去看电影了。在香港不仅能看到的公映电影比内地多上一大截,而且类型丰富。几家香港的艺术电影院也会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电影展映活动,加上每年几次的影展,叫人好生羡慕。那时候的北京还没有这种多样方便的福利。
  一来二去的几年光景,如今北京也有了几家规模不一、背景各异的艺术电影院。从去年年底开始,仿佛事情是一下子发生的,猛然间抬起头才发觉,以前那些不能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而今就像烟火升天一样,嗖嗖地飞来,几乎每月都能得到些意外惊喜。这大半年的时间,我走进电影院的次数简直比此前人生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流连于那些属于影迷的场所,有些人的面孔你总能遇见,虽然彼此不曾聊过一句,却有一种熟稔的感觉在心里。这大概便是电影的魅力了。
  
  法国文化中心:以外事交流之名
  在北京夜店的集散地,工体西路的南口上,外表不太起眼的法国文化中心坐落于此,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知道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对法国的语言、文化艺术抱有兴趣或者有意向去留学的学生,再者就是一些生活工作在北京的法国人和他们的朋友,还有就是专程慕名前去看电影的人了。
  早些年,这里可是北京唯一能够明目张胆地放映非引进电影的地方。作为法国大使馆下属的文化教育机构,对世界电影艺术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法国电影,自然是文化艺术的推广交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很多国家的文化推广机构虽然也都会有自己的常规放映,但是限于环境设备的关系,只有法国文化中心的场地有资格称为电影院,可以进行胶片放映。另外也因其外事交流的身份性质,能够绕过在中国公开放映电影的诸多限制。加之票价不贵,针对学生就更便宜了,每周一还有免费场。这些条件自然能够吸引不少法国电影的爱好者。
  我早先也是常去那边,每次都要提前过去买票。毕竟不是专业电影院,只有一个小厅、只能容纳81位观众,碰上热门电影的时候,去晚了会有买不到票的危险,白跑一趟的沮丧情况也碰过几次。这里放映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没有中文字幕的,所以常常会使用银幕下方的字幕机,可是影厅整体座位的倾斜度不够,导致坐在后排的人很容易被前面的人挡住,大家经常需要引颈侧身地寻找脑袋之间的缝隙,于是第一排反而变成了最好的位置。长得人高马大的老外不用计较这些,身材不高的影迷就得早早排队,以求抢占一个好地形。
  记得法国导演特吕弗说过,真正的影迷永远是坐在前排的人,他们贪婪地要最早接收到光影,只求与银幕越近越好。法国文化中心这样的地理环境,似乎有点逼人向前做影迷的感觉。周末里不乏带着一家大小来看电影的外国家庭,在周一免费场又会碰见几个中国的老大爷、大妈提着布袋子早早守候在队伍里。电影散场的时候,同路的陌生人偶尔也会就刚才的电影聊上几句。场外的气氛挺好,可是场内的气氛却时有糟糕,吃东西的、玩手机的、打电话的、聊天的,甚至情侣卿卿我我的,这样的情况渐渐多起来。曾有一次因为不满身边人大吃食物散发的浓重味道,两名观众还大吵了一架。于是一段时间之后,有了其他可供选择的场所,这里便也不常来了。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大师主题非盈利艺术机构
  2007年底開幕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地处望京的798艺术区。那里已经从早几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策源地,跳转身份变成了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兴商业大市场,以及各国游客的观光胜地。这个由798老厂的大厂房改建成的综合艺术空间,主要还是以各种当代艺术展览为主,同样是单厅的艺术影院,既是各种讲座对谈的活动场地,也兼顾艺术类电影的放映节目。
  虽然电影节目的安排并不十分密集,但是尤伦斯积极与其他的文化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不只是简单地放一部电影而已,他们的放映活动通常都是有具体的主题。比如与芬兰大使馆合办的“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展”,与法国大使馆合作的“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电影展”,与歌德学院合作的“德国电影大师赫尔措格纪录片回顾展”。这些都是以导演为主题的放映节目,而像《金城小子》的纪录片放映,则是与尤伦斯举办的画家刘小东的同名展览相配合。在放映电影的同时,尤伦斯还会邀请一些电影研究学者前来讲座,或是创作者以及相关人士的对谈。
  作为私人出资的非盈利艺术机构,尤伦斯对国内独立电影给予了很多支持,不少独立电影都是通过尤伦斯在国内或者北京得以公开放映。而费穆导演遗失六十余载的电影《孔夫子》,经香港电影资料馆重新发现并主持修复后,在国内得到了唯一公开放映的机会,也是在尤伦斯艺术影院。而本来这应该是属于那些中国官方电影文化机构的分内事。
  相比法国文化中心的场地,尤伦斯艺术影院显然吸取了前后排落差太小的经验,不过却又有点矫枉过正。银幕高高挂起,观众不会因为看不到字幕机而发愁。可是一场电影看下来,脖子免不了要僵硬,特别是第一排的位置实在是考验影迷的脖子。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路上得花不少功夫,于是基本不愁买不到票。当遇上好节目,有时间的影迷还是舍得跑一趟的。大老远的奔赴四环外,晚上又得赶着末班车回家,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能给影迷最好慰藉的唯有一部好电影。影迷也是伤不起的。所以来这边看电影的人瞧上去都有点行色匆匆,他们不是在看电影就是在赶去看电影的路上。
  
  中国电影资料馆:国家级资料研究学术放映
  在小西天的大牌楼旁便是中影集团,平时你能在电影院里看到什么样的电影,基本全由他们说了算。而中国电影资料馆就藏在中影集团的身后,穿过牌楼往里走,距离不出100米。大门口看起来平淡异常,普通的政府机关大楼,传达室和保安似乎是一副不太好进的模样。其实每个星期的周四、周五,从六点到七点多,便会出现不少人,他们从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专程赶来,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电影。不论是大师的经典艺术片,还是各国的商业类型佳作,亦或是叫某些人摇头的B级片、恐怖片,总之尽是些在市面上没机会看到的胶片拷贝。
  作为国家级的专事电影收藏保存放映以及相关资料研究的学术机构,资料馆不仅有属于自己的资源丰富的片库,并且可以作为学术放映对外开放,每周都有固定的放映节目,偶尔也会配合对外交流举办影展。像最近的日本国民导演山田洋次的影展,直接为影迷提供免费票的领取机会,并请来了已经八十岁高龄的导演本人到现场与影迷交流。而以前能这样惠及影迷的活动其实很少,有影展也大多是些内部活动,既不对外宣传,也不对外售票,观众都是苦于观看无门。如今不仅活动敞开了做,放映的尺度也变得相当宽松。年初本来公布说会放映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反基督者》,叫人一阵惊喜,没想到能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出格的艺术作品。虽然最后很可惜没能通过审查,但换上的另一部韩国导演朴赞郁的《蝙蝠》也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资料馆的放映厅在北京的艺术影院里是最大的,能容纳600名观众。但是很多影迷依旧会提前来占个好位置,早早地坐进电影院里,看着偌大的影厅渐渐坐满,成群结队的人总是不少,时常会碰见不约而同的朋友,大家开口闭口论谈的话题也都是关于电影的。在《蝙蝠侠之黑暗骑士》《搏击俱乐部》《杀人回忆》等热门电影放映时,不仅影厅里被塞得满满当当,还有影迷坐在过道上看电影。来晚了没买到票,电影都开场了,还守候在场外等待退票的机会。
  其实不论哪国的电影资料馆,向来都是影迷聚集的地方。像法国那批新浪潮导演,几乎都是成天泡在法国电影资料馆里,没日没夜地看片,那些或经典或埋没的电影对他们后来的导演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积累了丰富的影像经验。中国电影资料馆在这方面的工作显然还需要努力,为影迷提供更多的电影节目以及相关的讲谈活动,每个星期两场的放映实在是有点少。加上放映时间又不在周末,很多上班族等下班了再赶过来,常常会迟到错过开场,或者干脆就饿着肚子。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百老汇电影中心:真正专业的商业模式艺术电影院
  2009年底在北京正式开幕的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位于东直门往北的香河园,是国内第一家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完全依托于商業院线的艺术电影院。以往大家一提起艺术电影,第一反应都是不挣钱,谁要投资做一个艺术影院,那简直是在搞慈善。其实在国外早就有了成熟的艺术电影市场和一批成熟忠实的观众。艺术电影并不都是赔钱的,只是需要培养生长的空间和土壤。
  作为第一个在内地吃螃蟹的百老汇院线,其实在香港已经有多年经营艺术影院的经验。位于香港油麻地的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就成功地结合了影院、书店、咖啡馆以及会员服务中心,常年举办各种相关的艺术活动,把一间艺术影院做成了文化地标。他们将这种经验复制扩容带到北京,选择了当代MOMA这样一个摩登味十足的群楼建筑,可以看出百老汇院线有打造一个北京文化地标的野心。不过作为艺术电影院,最关键的部分始终还是电影,如果它只能放映一些普通院线的电影,那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因此作为商业院线系统下的百老汇电影中心,要面对国内电影制度的诸多制约,起初并不被人看好。一方面是引进片的名额限制,使得国外的艺术电影基本上走不了常规的引进渠道,而另一方面国内的艺术电影不管数量还是质量,又都无法满足一家影院的正常运作。所以百老汇电影中心无法做到完全放映艺术电影,商业院线片始终得有,亦是能维持运作的保障。
  不过在此基础上,它能够提供的是给艺术电影更多的放映场次和时间,每个月固定还有“重探中国新电影”和“青年导演新影像”这样的节目,即使是还无法在大银幕上播放的一些国产独立电影,也能在其二层的图书馆作投影放映。而拥有三个放映厅的电影中心与各国使馆、文化机构的合作,也使得很多常规影展的活动有了一个集中放映的标准场地,在环境服务硬件设施上,比起附带艺术影院的文化机构要好上许多。
  于是很自然的,这里不仅成为影迷的聚集地,还常常能见到很多电影人的身影。也许某天你在看电影,坐在你身边的就是编剧、摄像或者导演。在公开的映后交流结束以后,你也可以在走廊、休息区追上他们继续提问、要求合影。总之这是一个轻松的地方,而电影的回归也使得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使得影迷有了更多机会,看他们爱看的电影。
  (编辑  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其他文献
看了2011年7月1日《北京日报》刊登航拍的天安门为中心城区全景照和反映密云县新貌照片,不禁对最近热议的“北京精神”有所联想。从照片中谁都能看到北京历史文化的厚重和辉煌,一个是城市中无与伦比的地标,一个是充满历史沧桑的“边关”,是我们要寻找的精神内涵。  天安门是什么地方?它是共和国儿女心目中的圣地,你一生可以不去别的地方,但如果没有到过天安门肯定会感到遗憾。许多年以前,我们到外地时总爱自报家门:
期刊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留有这样的文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古文翻译成现在的话意思是:君子的品行,以内心的平静修养身心,以俭朴的作风培养品德,不看淡世俗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身心宁静就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陈志清老师沏了两杯茶,拿出一盒糖,十分客气地说:“这是从台湾带回来的,不甜,你尝尝。”他总是笑容可掬,说出话来和颜悦色,让人
期刊
保守估计,中国有3000万~8000万人属于中产阶级。而千万资产是不是已经能跻身中产阶级?未必。各种关于中产阶级的调研都将期权、房产、车产排除在外。目前拥有两三套经济适用房的北京市民家庭不在少数,坐收出租租金成为部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正是政府将大力审核、查处的违规现象。一场政策与需求的纠结战恐怕要持续下去了……    历史回放  2007年9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办法,其中
期刊
1954年初,天还很冷,我们举家从绥远省(现在的内蒙古)迁到了北京高法高检大院。刚来京城,人地两生。某日,我独自一人在机关的篮球场玩儿,被院内一伙儿小孩围了起来。为首的是个胖子,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手晃着弹弓,另一只手拍着我的脸,学着日本鬼子腔调点着我的鼻子说“你的,死拉死拉的!背我转球场两圈的,我的,饶你的狗命!”说着他便扭转我肩膀,搂着我的脖子逼我背他,他周围一群小喽们叫喊起哄着。一开始我还挺
期刊
女朋友前两天叫我吃饭。我说,哪啊?她说,巴国布衣。  “巴国布衣、巴国布衣……”我念叨了好几遍,说,“巴国,不会是川菜吧?”她眯着眼,一脸萌相地向我点头。我很严肃地用商量的语气和她说:“亲爱的,你装可爱可以,但你不能叫我去吃川菜啊。我不能吃辣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还是叫你能吃辣的闺蜜们去吧。”  “她们没时间,你跟我去吧。那有不辣的菜,而且你可以先吃一碗姚记卤煮,咱们再去巴国布衣。”  我说:“姚记
期刊
近几年因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通过深入交流,知道他们父辈都是我国抗日爱国的名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经历坎坷,经过特殊年代的洗礼和成长,如今都成为各行各业杰出的人物。  倾听他们口述的历史,走近他们的人生,追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缩影。    屈令婉,台儿庄保卫战31师代理参谋长屈伸将军之女  原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    我是在团结湖公园青年公寓8号院,一间装
期刊
来路不明的包车“大人物”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北京“的哥”真不好干,没人打车,扫马路10公里没有一位抬手叫车的。排饭店,一蹲就半天,跑一天下来,累得进家门躺下就着,還完不成车份儿。  我这个人命挺好,在民族饭店排了一趟活,一位客人拉车门上车,我问:“您发哪儿?”  “去通县,有几个烟厂转转,还回来。”客人说话有点结巴,挺痛快,穿一身名牌,鳄鱼。那会儿皮尔卡丹、鳄鱼算上流社会了。  我一听
期刊
每次上下班都经过中国铁道博物馆,它在天安门广场的东南角,与正阳门隔街相望,默默守视着日新月异的北京城。父亲跟我说,这个博物馆就是老前门火车站,而我怎么也不能把这座略带俏皮、可爱的欧式建筑与火车站联系在一起。在我印象里,火车站是宏伟庄严的苏式建筑,而它,更像是我儿时去游乐园见到的那座古堡。    一个尘封在泥土里的老车站  我曾留心观察博物馆正门的文字,除“中國铁道博物馆”几个字外,在建筑的拱顶,还
期刊
住在回龙观的居民很多人看到过这样的一幕:344公交车总站,一名身着西装,光头,中等身材的男人站在一辆大奔前高喊:“马甸、北太平庄有没有走的?免费!”一旁的协管员大爷也挥动着小旗跟着喊:“有顺道的快点,能坐四个,不要钱!”  他叫王永,像这样免费搭载人的事已经做了13年。    顺风车,大城市里的另一个社交平台  “现在还免费搭人吗?”“搭呀,不过现在我搬到世纪城住了,这边大家去的地方比较分散,公交
期刊
潇洒灵动的台风,细腻大气的嗓音,浑然天成,宛若天籁。常思思早已熟悉了舞台上的细枝末节,然而,每一次登台都像新生般饱满而鲜活,浸润着情感的歌声开出了花朵。  2005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2007年获得第6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第一名;2008年3月被海政文工团特招为独唱演员,成为该团最年轻的青年独唱演员;2009年,“思源思愿——常思思独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201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