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写作源头初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了生活这个源头,闭门造车,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生硬的,枯涩的,漏洞百出的。有的同学就会感叹:“我们整天呆在校园里,生活上“三点一线”,枯燥至极,没有什么新鲜素材,有什么可写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局面呢?
  一、引导学生们用心观察生活
  的确,中学生的生活“三点一线”,有些枯燥,但只要细细品味,就自有它的一番滋味。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过程,是自己真情率性的流露。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所有瞬间引起的心头颤动,这样学生的笔尖下才能流出鲜活的生活。有了双发现的眼睛:无论是平凡的学习生活,还是激情的课外活动;无论是高天上流云,还是地面上虫鸣蛙叫;无论是父母的声声嘱托,还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有上学路上的奔忙,抄作业时心里的丝丝慌乱,校园角落盛开的小花,教室窗外飘落的树叶……在你的眼中将会闪出光彩,你会触摸到其间的灵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汲取众人之力,汇集成巨大的、鲜活的生活之源。比如,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同学轮流做新闻播报或即时感想,诸如,上学路上或家中的见闻感受等等,相信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一定会成为同学们的共享资源。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如果你每天写一些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给你提供的一些材料,趁热打铁你总会写出一点好作品来,这样你就会每天感到乐趣。”把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细心梳理,精心写作,谁还会去瞎编乱造呢?越是生活的,越是好的。我的生活我作主,我的作文我作主。写作将成为一种乐趣。
  二、紧紧依托课本之源
  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省时省力的捷径。课文中的经典人物、经典事件:从愚蠢至极的穿新装的皇帝,到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从迂腐善良的孔乙己,到泯于众人的方仲永,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教材中颇具特色的写作方法,不也可以拿来学习运用吗?《山中访友》通篇的拟人手法;《阿长与山海经》欲扬先抑的手法;《散步》以小见大的写法;《羚羊木雕》中运用插叙的写法;《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多种描写手法的精彩融汇;《雪》的借景抒情……教材就是我们写作一个巨大的活水之源哪!
  三、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校外生活情景
  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场景,构建写作之源。如举办一些野炊、郊游、堆雪人等户外活动,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生活情趣,更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拓展他们作文的视野。在活动中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自我,陶冶了情操。其娱乐性,趣味性,写作的灵性都是囿于校园生活中所无法比及的。
  我们不妨来看一次野炊活动结束后,学生在作文中的一些真情流露:
  一次冒险的经历,一回大胆的体验。一次愉快的野炊,一回透彻的感悟。一次小小的劳动,一个大大的快乐。——这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丽子由衷的感叹。
  虽然这次野炊很糟糕(饭做糊了),但是还让我真明白了一件事:野炊自己做饭真的很累……呵呵,开玩笑哩!其实自己用劳动、汗水做出来的一切都会是蛮“美味”的。哈哈……——这是我们班的鬼精灵一帆的发出的心语
  野炊是热腾腾的灶火,燃得旺旺的,把小灶照得红通通的,照得我们心里也暖洋洋的;野炊是香喷喷的大米饭,虽不如鲍鱼道鲜美,营养丰富,但清香的味道中自有一种纯朴的大自然的气息;野炊是笑盈盈的学生们,捧着饭盒,鼻子上渗着细细的汗珠,衣袖高高卷起,眉宇间洋溢着的少年独有的青春和活力。——这是我们班最具头脑的许琪班长的感悟
  其它各组才开始吃饭,而我们却躺在松软的土地上,揉着自己鼓鼓的肚子,准备小睡一会,不时传来同学的呼喊声‘快来尝尝我们做的饭菜’。合上眼睛,却久久不能入睡,不是因为附近太吵闹,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想到别人,而别人却想到了自己,心中深深地感到愧疚。从这次野炊活动中,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分享。——这是我们班的自私鬼小仁发出的感慨
  谁说这些话语不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呢!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就做到了“胸中有丘壑”“心怀天下人和事”,弥补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的不足。通过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来打开学生的生活积累,触动学生的情感积淀,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使他们确实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例如写有关亲情话题作文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有关父亲的画面:小时候孩子骑在背上时父亲的灿烂笑容;送孩子去上学时父亲自豪而神气;长大后父亲满脸的沧桑和皱纹;烈日下父亲的挥汗劳作……接着又让学生们听了配乐散文《父爱如山》,最后在满文军的《懂你》的歌声中,许多同学早已潸然泪下,接下来就是一阵“刷刷”的书写声,内心的翻腾早已流泻于笔端。
  总之,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源,教会学生利用教材之源,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帮助学生构建写作之源,有了这些源头的积累,作文将不再是“无源之水”。
其他文献
篇名中特有的A:B格式篇章化有三种途径:一是让修饰成分充当话题,二是让单句中的各种环境成分和支配成分充当话题,三是让各种句外相关成分充当话题.A:B篇章化的动因主要是语用
传统经验型课堂教学模式渊源于农业经济时代,形成于大一统政治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应试指向和非人体位、非主体性持性,与素质教育在教育功能的价值取向上有相反的时空重心,弱化了
“奔Ti一词最早见于汉代,颜师古释为“谓马乘时即奔跑,立时则踢人”,王念孙释为“奔驰”,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是:奔Ti,即马、牛、驴、大象等动物尥蹶子。
文化是一种传承。  当十九世纪的福楼拜在巴黎乡下的木屋里,每天除了拼命工作,还“按时看日出”时,两百年后的王开岭在山东滕州,读懂了这个时刻,王开岭将黎明赞为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是最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因为它唤醒了人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迎接晨曦,意味着一次洗礼,“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标志,是精神明亮的标志。  当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一位画家朋友
语文教学,千头万绪,说到底就是三个品质的教学;语文考试,千变万变,实质上就是三个品质的考查。三个品质即语言品质、思维品质、精神品质。  语言品质是指通过对祖国优美的表意体系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每个学生以此来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纯洁性,以此来推进中国语言文字健康地发展,进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思维品质是指学生通过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优秀典籍的阅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大众化阶段,师范类高校规模也随之扩大,与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相比,师范生供给相对过剩。师范生需根据社会需求,摈弃原有不适宜的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五个模块,每一个模块有四个单元共12篇课文,有知识短文3个单元: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按教学任务的要求,一个学期要学习两个模块,24篇文章,再加上知识短文,内容就更多了。如果每一篇都讲,面面俱到,一方面是课时不够,另一方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就要进行单元教学整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切入点,以读促写,来设计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有所得。  一、制定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的基本观点是: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者所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教学。如果没有融入情感教学,就如同一条无源之水.就无法守住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