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收缩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重点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在危机中实施收缩战略的中小企业来说,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依之进行有序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清楚实施收缩战略时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风险,把握价值定位,明确战略目标,做好组织调整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调整,才能使人力资源结构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危机过后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收缩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
  
  对于抵御恶劣经营环境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危机到来之时,只有实施收缩战略,并借机做好战略调整,才能把危机转化为机遇。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小企业实施收缩战略时,必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并依之进行有序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战略意图和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制定、用于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包括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预算安排;人力资源规划所属业务计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提降职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薪资计划、劳动关系计划等等。
  人力资源规划按其用途及时间跨度,可分为五年以上的战略性长期规划、二到五年的策略性中期规划以及一至两年的作业性短期计划。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的其他规划相互协调联系,既受制于其他规划,又为其他规划服务。
  在战略层次上,人力资源规划涉及分析组织外部因素、预计未来组织对人力资源的总需求、估计远期的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总数量、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以及方针政策。
  在战术层次上,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量进行预测,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和方针政策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一要与企业战略相衔接,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二要具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企业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可实施性;三要强调共同发展,把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同时,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还应遵守以下原则:一是稳定原则,即规划要以支撑企业平稳发展为出发点;二是成长原则,即规划的立足点应该是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三是可持续原则,即规划应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四是动态性原则,即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规划进行适度调整。
  
  中小企业实施收缩战略时的人力资源风险
  
  中小企业实施收缩战略,不是就此萎缩、放弃发展,而是为了借此减轻负担、调整结构、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升级管理、培训人才、改进产品。总之,是要为未来做好准备,等到经济复苏、市场转旺时,去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使企业快速扩张,实现跨越式成长。当然,在危机到来时,中小企业由于没有长远的战略思考和规划,对人力资源规划不够重视,不能依据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有序调整,往往会存在三大人力资源风险:
  一是由于没有清晰的价值定位和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目标,不能分清哪些人是企业的负担,哪些人是企业未来发展所必需储备的人才。在精简人员时,导致核心员工流失,使企业遭受巨大的人力资源损失。
  二是由于没有进行价值链重塑和流程再造,使企业不知哪些环节应该削弱,哪些环节应该加强,在导致资源再配置不当的同时,错失了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员素质提升的最佳时机,进而错失危机过后快速扩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组织设计和制定组织调整规划,使人力资源规划失去实际依据,导致危机中的中小企业不能进行有序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使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无法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实施收缩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重点
  
  企业战略从运营角度可分为扩张战略、维持战略、调整战略和收缩战略。中小企业为了度过危机而实施收缩战略,是要以退为进,在有序收缩的同时,为将来的快速扩张做好准备。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厘清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中小企业在面临危机时,不能只想到如何应对眼前的困难、如何度过危机而生存下来,而应该着眼于危机过后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实现发展愿景。因此,在制定规划之前,一要思考清楚企业要通过为客户、员工乃至社会创造什么价值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要明确企业的价值定位;二要思考清楚要努力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通过为客户、员工乃至社会创造价值来成为这样的企业,也就是要清晰企业的愿景。
  再造企业的价值链和流程。中小企业在明确自己是依靠创造哪些价值来生存和发展,最终理想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之后,一要对现有的价值链、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检讨,分析哪些环节对于价值创造非常重要但资源配置不足或者需要加强和完善,哪些环节对于价值创造并不重要却配置了过多的资源或者需要削弱和精简,以此确定结构性调整的方向和目标;二要依据结构性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明确哪些部门和人员是要借实施收缩战略之机削弱和减除的,哪些部门和人员是需要加强和储备的。这样制定出来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实施以后,才能使人力资源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危机过后企业快速成长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确定未来组织的目标模式。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价值定位,在价值创新的基础上,再造价值链、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以后,一要通过工作分析,列出各个环节需要做的工作;二要把所有工作按照职能进行归类,并根据具体职能归类情况重新划定部门;三要按照“事不落地”的原则,把所有职能及相应的工作任务,明确落实到各个部门;四要把划分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按照职责进行归类,并根据具体职责归类情况划定各部门的岗位;五要同样按照“事不落地”的原则,把所有职责及相应的工作任务,明确落实到各个岗位;六要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量,来确定岗位任职人数,也就是岗位编制。这样,企业未来的组织模式就形成了,这也是企业组织变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当然,对中小企业而言,所谓的“未来”,一般指三至五年。
  设计组织过渡模式。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牵涉面最广、最复杂、影响最深、风险最大的变革,如果操之过急,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组织结构的调整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按照企业的战略发展阶段,设计好组织的过渡模式,然后随着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推进,逐步过渡为目标模式。中小企业制定战略的周期一般是五年,可以将组织调整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设计两个过渡模式。从现有组织结构调整到第一个过渡模式,可用一年时间;从第一个过渡模式调整到第二个过渡模式,可用两年时间;再用两年时间,从第二个过渡模式调整到最终的目标模式。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也应该随之确定为三个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的组织模式,预测不同战略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以此作为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心和任务的依据。
  有序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在确定组织的目标和过渡模式,并规划好人力资源调整阶段以后,一是要弄清楚每个调整阶段,企业需要多少人,这些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其中哪些是事关企业战略成败的核心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二是要弄清楚企业内有多少人是真正需要的人,其中有多少是核心人才;三是要弄清楚企业内有多少人经过培养和训练,可以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或核心人才,有多少人是企业不需要的人;四是要弄清楚企业所拥有的真正需要的人,尤其是核心人才,与各个战略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有多大的缺口;五是要弄清楚如何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和核心人才并让他们发挥最大作用;六是要弄清楚如何把那些可造之才培养和训练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或核心人才,如果这些人或人才无法弥补缺口,如何从外面引进和招募;七是要清楚如何精简掉企业不需要的人才;八是要清楚各个战略阶段做好上述事情需要做哪些工作,重点是什么,需要多少投入,如何分配这些投入。当中小企业明确了使命和愿景、清晰了战略目标、再造了价值链和流程、制订了组织调整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把上述八个问题都回答清楚了,自然就知道在实施收缩战略时,哪些人应该借机裁掉,如何裁掉;哪些人应该留住,其中哪些人应该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而不被竞争对手挖走,如何留住和保护;哪些人应该借生产经营任务减轻之机,对其加强培训,培训什么、如何培训;还应该借机引进和招募哪些人,如何吸引和招募。然后,制定规划,形成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落实,中小企业就可以把在危机时期进行的盲目减编裁员,变成借危机之机,进行有序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调整,为危机结束后的跨越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作者为辽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其他文献
我国的维护社会稳定模式已由单一强制性维护向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维护转变,因此良性维护社会稳定主要应该放在制度创新、体制改革上。抚顺市以党委领导为一个核心,维权促维稳
【摘要】“光棍村”决不是偶然现象,其中固然有贫穷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性别比例失衡无疑是决定性因素。性别比例失衡对中国的婚姻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由此衍生出诸多不容小视的社会问题。解决性别比例失衡关键要起到两个效果,一是弱化人们的男孩偏好,二是规制人们的性别选择行为。  【关键词】人口结构 性别比 行为规制    性别比例这一指标地区间差异很大,造成差别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社会生活条件、人口分年龄
【摘要】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特殊产物,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相关的新闻报道常见诸于报端。从认知隐喻的视角,通过对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商业”、“流水”、“城堡”、“战争”等几组概念隐喻的分析,探讨新闻报道所构建的农民工及其蕴含的意识形态。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
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主要规范是伦理规范而不是法制规范,因此德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与欧洲古典时期的教育主要掌握在教会手中不同,中国传统时代的教育
【摘要】公安机关在处理和减少社会风险中扮演核心角色。面对当前犯罪的风险,必须树立信息主导理念,以信息化为核心,理顺传统与现代手段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运用,采取“多网联动、现场提取痕迹物证、视频锁定轨迹、技侦碰撞数据、侦查落地查证、物证认定罪犯”等多维立体模式,实现对犯罪活动的精确打击。    【关键词】风险社会 信息处理 传统与现代    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可以被界定为是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特长自愿发起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由于学生社团具有"自愿"、"自发"、"自主"的特点,要求社团干部必须能充分发挥在社团中自我教育、
【摘要】开展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存在主体失真、客体失真、方法失真、环境失真、结果失真等因素,需要认真审视并在执行考核程序、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改进绩效考核方法和手段及拓宽绩效考核渠道等方面下功夫,力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客观、真实、有效。    【关键词】绩效考核 领导干部 考核失真 防范    绩效
【摘要】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供给不足以及信息供给质量较差问题,直接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的出现。加强社会网络中“弱关系”的运作,发挥其“信息生产”与“信息验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网络中信息的传递,有助于弥补社会信息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最终实现我国信任危机的有效化解。    【关键词】弱关系 强关系 信任危机   如何化解当前社会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摆在社会科学研究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要】通过反思社会冲突中各方的利益博弈关系,该文提出构建社会矛盾冲突化解疏导机制的对策,即坚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缓解结构性紧张;以正确思想舆论进行社会引导,强化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模式;建立社会安全阀体系,促进消极社会心理的宣泄;以多元共存、相互尊重的视野构建和谐社会文化。    【关键词】社会矛盾 冲突 疏导 机制    我国社会矛盾的基本现状与时代背景    在转型时
民主政治在联邦德国的确立几经波折,1849年的“法兰克福宪法”初步使德国民众体验了民主政治的生活.1919年的“魏玛宪法”虽然被誉为当时最具民主特色的宪法,但是其本身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