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班额下学生分组的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如今的课改中,交流、合作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我们在课堂上常采用分组的形式来进行,良好的分组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改 学生分组
  在如今的课改中,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数学课上我们常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分组方式对于解决课堂问题有非常大的作用。我也在不断的采用这种分组的教学形式,在农村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在50人左右,有60人以上的班级也不在少数,怎样分组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佳呢?农村的教师都在探究,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见解,我把这几年在教学中的看法也和大家说一说。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分组一般采取这样几种原则:平均分,即把全班学生按人数大致上平均分成几个组;分组中采用强弱联合分组;把学生按座位就近分组等等。 为此我在所担任的两个班级中开展了几次调查。在我所担任的八(3)、八(4)的两个平行班级中,八(3)班的人数是43人,八(4)班的人数是55人,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不多,做调查之前都对两个班级学生没有任何提示,都是在学生不在意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调查的时间上都有间隔,即隔一天或三天做一次调查。其中举手发言人数是指学生自愿发言的人,不包括被教师点名叫的学生。
  调查一:按座位分组和随意分组的调查。(共调查了3次,其中三班为按座位就近分组,分成了七组,每组人数大致相同;四班分成了九个组,每组人数大致相同,并且学生随意分组,和哪六个学生愿意就可以组成一组。(表略)
  从以上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对学生的分组中,我们对学生按座位的分组课堂效果不是太好,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两个班基本一样,但对拓展知识的掌握中4班要好一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来说4班明显好于3班,这一点是最大的变化。这说明变换组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人新鲜感,从而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
  调查二:3班按学生自愿组合,但每组是7个人(有一组为8人,分成6个组);把4班分成8组,每组基本上为7人,有一组为6人,其每组的组员由老师提前决定好名单,我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组,即把全班学生按成绩分为优秀、一般、较差三个组,并把这三个组的学生各大致分为8组,再按“优秀生+一般生+较差生”的方式组成8个小组,即每个组中都有优秀生、一般生、差生,每个组的“实力”基本一样,但对学生没有做任何说明。共调查了4次。(表略)
  从上表我可以看出,在分组中教师参与分组与不参于学生自愿分组中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就知识的掌握来说,四班好于三班,在自愿组成的组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一组,虽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学习的效率不好,似乎学生是为了热闹而扎堆在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反而淡化。而教师指导下的分组学生对掌握知识的目标意识较强,从而对学习过程更投入。
  调查三:在这次调查中四班的分组跟上次一样,但三班的分组在教师指导下有所变化,三班的分组不在是平均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成6个组,每个组根据情况分的人数各不一样,最少的一个组为6个人,最多的一个组有9人,分组的原则是优差搭配、中等生基本上按邻座组成小组,共调查了两次。(表略)
  这次的效果比较明显,从上课学生发言的次数来看,三班的明显好于四班,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来看三班的也好于四班。就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来说,三班的每组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讨论中,特别是差生也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更能抓住讨论的要点,学生之间合作秩序明显好于四班,三班学生给人团结、活泼的课堂气氛。
  调查四:在这次调查中三班的学生的分组情况没有变,而四班的学生做了调整,把四班分为8个组,其中每组的人数也各不一样,人数最少的有两组,每组的人数为6人,人数最多的一组为9人,分配的原则是优差搭配。共调查了3次。(表略)
  从以上调查来看,四班的学生明显好于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好于三班学生,从知识的掌握来看也好于三班学生。在四班中具有三班的优点,并且四班的差生在优生的帮助下能掌握基础的知识,激起学习的信心,而中等生由于组员多,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比较广,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总之, 虽然分组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常用方法,而我们似乎在教学中对此不太重视,或者为了方便学生多采用就近组合的原则,即同组或邻座分成同一个组。我发现这样做教学效果要打折扣,所以我为学生分组也想了不少办法,总结了这样几条,
  一、分组不一定要用平均分,平均分组不利于组与组之间学生之间的调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欲望,没有给学生一种好奇的心态。
  二、分组中我采用“强弱联合”、“中中联合”的原则,在“强弱联合”中我一般分为6人为一组,其中3强3弱,用一帮一的方式,如果在同组中优秀学生少,不利于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会让优秀学生处于“帮”的地位,而不是探究的地位;在“中中联合”组中,我一般采用7、8人为一组,稍稍弱一点的组中,所分的人数就更多一点,甚至有10人为一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了学生的主意也就多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有所提高。并且这样的组的学习气氛最浓,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最激烈。
  三、组与组之间的学生要隔一段时间做调整,特别是对组中的优秀学生,这样有利于思维的交换,防止在每个组中出现“领袖”级的学生,主宰探究的全过程,而其他学生处于观众的地位。我在教学中一般是每隔一到两周时间对个别组做小调整,而且在调整中不是每个组员都在动。上周动一两个组,第二周又调整其他一两个组,在动中保持组员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数学组组织了一次初中一年级新生摸底测试,测试时间,一课时,测试内容小学数学重点内容,难度比例:基础:中档:较难=8:1.5:0.5,检测形式:独立笔试。我班分数段与四率分析如下:(表略)  当我看到学生入学成绩那一刹那,我愕然了,这么优秀的学校,生源竟有如此大的两级分化。我的思绪非常不平静,当天晚上,尽管放中秋假,我和语文教师讨论分析学生成绩到晚上七点半过,我们都非常紧张。回到家几天,我也一直在
期刊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
期刊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古诗的教学,对于中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现今学生对古典诗词普遍缺乏兴趣,这是古诗词教学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师决不能忽略古诗词的教学,既然无法回避,我们就要努力寻找古诗词教学的契机,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巧妙创设情境、科学分组、引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教育事业的载体,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离不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归根究底,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在教学中,能否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
期刊
要运用地图首先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地图?所谓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了解了地图的概念,才能让学生懂得地理教材中的地图是地理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初中学生训练的主要内容,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
期刊
写景散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写景散文占了一定的比例。写景散文因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读来朗朗上口,而受到广大师生的特别钟爱。仅就中年级而言,写景散文多为短小、精美、平实而又贴近生活,如《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这些脍炙人口的文章,总是让人百读不厌,浮想联翩。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在教学写景散文时,却总
期刊
〔摘 要〕针对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效果不佳这一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一、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突出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和技能。二、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师生协同学习,共同发展。三、巧妙的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空间,启迪心扉,开拓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探求,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解题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期刊
高考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打实知识基础,建立知识网络;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述生物学习内容;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筛选获取和应用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说高考一轮复习的效益直接决定学生的高考成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生物高考一轮复习效益 的策略谈几点建议。  1.注意整体性  知识的记忆是有规律的而非杂乱无章,在整体框架中整理知识,能使分
期刊
在汹涌而来的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基础教育何去何从,众说纷纭。在我看来,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形势和需求相统一,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就教育初级阶段而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就英语教学来说,就要求教师能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
期刊
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开展2014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园高度重视宣传月活动,把弘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思想,作为向家长和全社会传播正确的保教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切入点和结合点,营造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一、学习、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髓  为了使我园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有更深、更透的认识,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