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是实现学校发展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学校课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校;课程建设;建议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学校系统建设的过程,是将学校凝练的静态文化转化为动态文化的实施过程,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直面校园教育事件回溯和思考“育什么人”“怎么育人”等本源性问题的过程。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建设是让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推动和影响一所学校中的全体人以及他们教育行动的过程,是让教育思想在教育践行中发出落地声音的过程。课程品质的核心所在是学校的课程建设。因此,学校要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课程目标的整体达成;适应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而推进学校课程从“教师的课程”向“学生的课程”发展。
二、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借改制示范校建设的东风,借鉴国外高职课程建设的经验,进行高职职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就高职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开发、设计和发展来说,应该贯彻和体现的原则应该包括:一是正确处理高职课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真正实现“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由于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状况不同,并不强求整齐划一,比如可以是实践为理论服务的模式,也可以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二是尽可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课程的设置、安排宜采用模块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在统一的基本培养标准下,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尤其是专业拓展课程和部分素质教育选修课;三是在课程进程安排上,要遵循课程间的学习逻辑性和学习心理的规律,使课程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比如一些不需要过多基础知识、技能就能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可适当提前授课,以便高职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四是科学划分课程模块,一般说来课程模块划分是比较灵活的,伴随职业技术升级,课程模块会不断发展,所以应该正确划分课程模块。
三、当前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有了较好的起色,但是在课程建设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课程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性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中表现出基础较差的特点,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因此对公共课课时进行缩减,并且在选修课设置上选择性较小,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3]。在教学模式上,高职院校一般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程,导致课程内容相脱节。
2.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岗位人才需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对社会岗位需求的联系,教师并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与探究,在课程内容中许多都是直接用本科院校的课本进行组合,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需求并不符合,许多岗位难以招到适应自己职业的技术型人才。
3.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较差
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力评比一般都是对期末学生成绩与理论教学比赛来决定教师的能力好坏,并且取决于教师发表论文等方面的成果,而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比赛却容易忽视。高职院校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曾经有着在生产第一线的经历,而多数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工作岗位上,因此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节,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调查过程渗透到教学当中。
四、加强高职学校课程建设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我们应当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做”一体的新教学模式,达到突出高职院校教育课程的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的特点,进而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1.构建以职业性为方向,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職业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弄清高职课程的理念问题。自现代高职教育诞生以来,其课程理念始终有着学科论和职业论的矛盾。一直以来职业论已成为高职职业课程开发和发展的主旋律,但事实上,在课程实践中,课程的学问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要在有限的学习时空以及高职生有限的学习能力范围内,有效地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使得受教育者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就应该对学科论进行必要的解构,并科学地建构职业论。要将高职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建立理论和实践、学习与职业的直接对接、直接联系的课程体系。在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教育势必盛行的当代,要实现高职生有效的职业学习,必须实现整体化的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找到一个合适载体,让高职生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形成和发展综合职业能力。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产生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课程、任务引领性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
2.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而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首先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坚持理论与实践 1:1 教学,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3.课程教学中需要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由于现代课程观指出,当前的课程教学是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学校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期末的考试,因此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与专业能够都是看他班上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所以多数老师都会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让他们能够理解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只有一少部分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在现代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主动而独立地学习,教师可以将知识给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将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引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的发展。在上世纪初,教科文组织将“教育”定义为“组织学生学习与交流的持续活动” ,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中的咨询者和引导者。可以说教师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技能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必要保障,课程改革是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学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精湛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首先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团队的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研,寻找适合本课程的职业岗位能力,或者寻找本课程中对岗位能力有支撑作用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团队的教师共同开发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使得建设方案更具有企业的真实性。其次要提高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一是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实践技能、工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关键能力,提高关键能力的办法是到高校进修,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引进企业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以提高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学的辅助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不具备关键能力就无法实现。
5.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课程建设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这种教学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当然也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要想缩短与企业岗位能力之间的距离,课程建设必须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选取的课程任务应遵循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培养,使使三种能力有机结合。课程任务的选取要融入职业的要求,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要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教的活动由多到少,由全局到局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确保课程建设。
课程规划及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探索和实践。因此,高职学校要从学校课程发展的组织机构、教师的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如借助专家团队,组织多种形式的课程知识培训,结合学校课程规划,着力提高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课程领导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建立多层次课程交流分享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评选活动,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又如建立学校课程检查反思制度,引導学校和教师积极执行学校课程方案,自觉反思课程实施效果,主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课程实施、监控、评价与改进机制。
总之,课程建设要遵循各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雷炜.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2]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关键词:高职学校;课程建设;建议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学校系统建设的过程,是将学校凝练的静态文化转化为动态文化的实施过程,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直面校园教育事件回溯和思考“育什么人”“怎么育人”等本源性问题的过程。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建设是让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推动和影响一所学校中的全体人以及他们教育行动的过程,是让教育思想在教育践行中发出落地声音的过程。课程品质的核心所在是学校的课程建设。因此,学校要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课程目标的整体达成;适应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而推进学校课程从“教师的课程”向“学生的课程”发展。
二、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借改制示范校建设的东风,借鉴国外高职课程建设的经验,进行高职职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就高职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开发、设计和发展来说,应该贯彻和体现的原则应该包括:一是正确处理高职课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真正实现“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由于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状况不同,并不强求整齐划一,比如可以是实践为理论服务的模式,也可以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二是尽可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课程的设置、安排宜采用模块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在统一的基本培养标准下,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尤其是专业拓展课程和部分素质教育选修课;三是在课程进程安排上,要遵循课程间的学习逻辑性和学习心理的规律,使课程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比如一些不需要过多基础知识、技能就能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可适当提前授课,以便高职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四是科学划分课程模块,一般说来课程模块划分是比较灵活的,伴随职业技术升级,课程模块会不断发展,所以应该正确划分课程模块。
三、当前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有了较好的起色,但是在课程建设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课程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性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中表现出基础较差的特点,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因此对公共课课时进行缩减,并且在选修课设置上选择性较小,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3]。在教学模式上,高职院校一般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程,导致课程内容相脱节。
2.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岗位人才需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对社会岗位需求的联系,教师并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与探究,在课程内容中许多都是直接用本科院校的课本进行组合,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需求并不符合,许多岗位难以招到适应自己职业的技术型人才。
3.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较差
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力评比一般都是对期末学生成绩与理论教学比赛来决定教师的能力好坏,并且取决于教师发表论文等方面的成果,而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比赛却容易忽视。高职院校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曾经有着在生产第一线的经历,而多数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工作岗位上,因此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节,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调查过程渗透到教学当中。
四、加强高职学校课程建设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我们应当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做”一体的新教学模式,达到突出高职院校教育课程的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的特点,进而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1.构建以职业性为方向,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職业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弄清高职课程的理念问题。自现代高职教育诞生以来,其课程理念始终有着学科论和职业论的矛盾。一直以来职业论已成为高职职业课程开发和发展的主旋律,但事实上,在课程实践中,课程的学问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要在有限的学习时空以及高职生有限的学习能力范围内,有效地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使得受教育者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就应该对学科论进行必要的解构,并科学地建构职业论。要将高职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建立理论和实践、学习与职业的直接对接、直接联系的课程体系。在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教育势必盛行的当代,要实现高职生有效的职业学习,必须实现整体化的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找到一个合适载体,让高职生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形成和发展综合职业能力。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产生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课程、任务引领性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
2.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而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首先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坚持理论与实践 1:1 教学,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3.课程教学中需要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由于现代课程观指出,当前的课程教学是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学校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期末的考试,因此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与专业能够都是看他班上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所以多数老师都会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让他们能够理解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只有一少部分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在现代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主动而独立地学习,教师可以将知识给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将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引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的发展。在上世纪初,教科文组织将“教育”定义为“组织学生学习与交流的持续活动” ,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中的咨询者和引导者。可以说教师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技能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必要保障,课程改革是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学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精湛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首先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团队的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研,寻找适合本课程的职业岗位能力,或者寻找本课程中对岗位能力有支撑作用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团队的教师共同开发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使得建设方案更具有企业的真实性。其次要提高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一是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实践技能、工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关键能力,提高关键能力的办法是到高校进修,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引进企业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以提高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学的辅助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不具备关键能力就无法实现。
5.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课程建设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这种教学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当然也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要想缩短与企业岗位能力之间的距离,课程建设必须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选取的课程任务应遵循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培养,使使三种能力有机结合。课程任务的选取要融入职业的要求,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要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教的活动由多到少,由全局到局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确保课程建设。
课程规划及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探索和实践。因此,高职学校要从学校课程发展的组织机构、教师的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如借助专家团队,组织多种形式的课程知识培训,结合学校课程规划,着力提高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课程领导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共同体。建立多层次课程交流分享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评选活动,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又如建立学校课程检查反思制度,引導学校和教师积极执行学校课程方案,自觉反思课程实施效果,主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课程实施、监控、评价与改进机制。
总之,课程建设要遵循各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雷炜.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2]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