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母亲湖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洱海和滇池升格得快。由高原明珠升格为灵魂的窗子,需要爱护的眼睛,又由眼睛升格为母亲湖,是大理昆明的生命源头,是会弃我们而去永远离开我们的母亲!作为一个托生在昆明的大理人,想洱海会念滇池,念滇池会想洱海。
  而作为文学的信徒,文学世界的洱海滇池虽有波澜,有风雨,有困厄,有颠沛,但她们,始终像母亲一样神圣、尊严、高贵,不容污秽,不容亵渎,永远清澈,永远明净,让心灵的大地不干涸,让灵魂的厚壤有润泽,让各色生命不断经受洗礼。依水而存,择水而居,昆明的文学刊物《滇池》,直到今天,仍给我这样的印象。
  费嘉的《滇池》也是这样的。觉得投稿是件了不得的事,第一次向刊物写诗投稿,更不敢多想。可是,不几天,突然收到编辑部的回信,是诗人编辑、刊物编审、市作协副主席米思及先生写的,约他去编辑部谈稿。他“惊喜得天旋地转,一肚子笑声”,心慌腿软地爬上编辑部小楼,不知自己是在云端还是地上。诗作在《滇池》一九八〇年三月号发表,他狂欢得入魔似癫,觉得大街上每个人,都晓得他发了诗,会同他一起在诗的王国,文学的天堂,不知东南西北地陶醉。那时《滇池》创刊不久,那时刊物以新生的激情拥抱了同样激情的诗人,那时费嘉被文学和文学人的真诚深深感动,誓言“我也要以我的真诚生活”。
  具体认识《滇池》是从认识赵克雯老师开始。一九八二年,我们一同去成都参加西北西南儿童文学培训班。陈伯吹、叶君健等巨擘到会。《滇池》副主编、资深作家的赵克雯老师,谦让和蔼,文雅娴静,很快成大家心目中的姐姐。培训结束,分手时,对我说,如有好的稿子,她可以推荐《滇池》。那些年,就像经受三年自然灾害解决粮食的饥渴一样,人们拼命砍树造房,解决几十年住房的饥渴。我痛心疾首树木一棵棵一片片一山山砍倒,忧虑失去森林和青山,忧虑地上的沙漠来到之前畅通先行的人心的沙漠,写了《哭青山》,寄给克雯老师,很快发表。不久就收到读者来信,后来被多处选载。我也像费嘉于《滇池》,真诚了一次。三十多年过去,每读到《哭青山》,我还会感慨万端地想到《滇池》,想到文学的生命来自生活,来自真诚!想到费嘉去世已五年,他因《滇池》而发的誓言,还十分精彩地活着。
  更让我加深认识《滇池》的,也是真诚了费嘉的米思及先生。我们有缘同在鲁迅文学院第五期进修班学习。他是我们全国各地五十多位学员的班长。同克雯老师一样,文静儒雅,从容淡定,处变不惊,大智若愚,精诚治学。二月末到校,三月十四日便赠我诗集《隐藏的土地》。三十年过去,书中滚烫的句子还让我心潮起伏。“爱情,生命及希望,是我诗的主题。”“何必询问,你从哪里来,高原的太阳,会缩短我们的距离。”特别是《望夫云》,写得深沉厚重,处处诗意的睿智和历史的沧桑:“倘若,最初你不是化为一朵云,而是望成一块石头,望成一棵树,有人也会燒你砍你,用尽心思把你根除,就是一朵云好,一朵高原上的望夫云——好!”我们这些大理人,离开了大理和没有离开大理的大理人,对望夫云,都没这么想过写过!
  刊物者,乃刊与物的共造。何等刊物,便有编辑它的何等人物。刊物编辑是文学的守护神,催生婆,孕育者,关系着文学的生存和发展,前行和希望。文学刊物的“好”,必先有编刊人物的“好”!有米思及和赵克雯这样的文学人、编辑家,才会催生费嘉这样的诗人!才会让《滇池》,有四十年的生命顽强,四十年的广泛影响。
  退休之后,自知浅陋,静读十年书。但文学的“面壁十年图破壁”,谈何容易!莫说大的格局,总的帷幄,就是一个词汇的运用,都是力求精进或原地踏步的记录。乔传藻讲,一个标点符号都是语言。文学的富丽和文学的艰辛并生。文学的力量来自文学人的生命付出。当我重拾两篇旧文,认真修改,近乎重写,寄给《滇池》,大概就是这股脉流的冲动。责编张庆国先生未改一字,未动一标点,却提纲挈领,重冠大标题,巧命小标题,灸一穴而活全身,让我拍案叫绝,忍不住向朋友惊呼:“文学是才华的活计。不服气才华,不钦佩才气,不行!”两篇散文在 2017年 12月号《滇池》的“滇池之友”栏目刊出,这时我已七十五岁,帕金森症三年。一个衰病的文学心不死的老头。
  为了不辱没“滇池之友”,我决定按“滇池之友”的要求,订阅《滇池》。一期又一期,佳作层出不穷,新人四方汇聚,面目琳琅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文艺报》期期广告不漏,面页设计到整体装帧皆新颖别致。弄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高原《滇池》就是要像高原的母亲湖一样旖旎神奇。高原的太阳缩短了人们的距离,高原的母亲湖要涵养要滋润要浇灌文学的厚壤沃土和新苗壮树。这是高原的文学和文学人送给世界的一份祝福和美丽,就像洱海和滇池于大地于天空于人间一样!
  这当中,命运之神让我碰到了张庆国先生。一个真正的作家和一个真正的编辑家,一个真正的文学人和文学信使。
  我的散文集《彩云不邀春也来》六月二十九日下午要举行读书分享会。就像这本书是各种友谊的产物一样,分享会也是多种多样友谊的产物。请了晓雪、黄尧、汤世杰、乔传藻、王宁这些多年的师友,也壮着胆子请了庆国先生。除了 2017年两篇散文,与他素无往来,不知会不会碰壁,热脸凑上冷屁股。一些有过交往,成就远不如他的人,势利老残,从来不怕过分。想不到,庆国先生欣然答应。更想不到,中途生变,山西有个作家研讨会,研讨的这位作家系庆国先生推出,必须到会发言。会期六月二十八日下午,眼看我的分享会就要与庆国先生擦肩而过,失之交臂。但庆国先生,不!二十八日连夜飞机回昆,凌晨两点十九分还在机场。但仍九点火车,二十九日上午赶到大理,不误下午的分享。这号义举,我发朋友圈微信,喜极狂称:“庆国精神,感人至深。沙漠有清泉,荒原有花朵,世上有真人。总给人带来希望。故我们活着,总被感动,也应该感动别人!”引得乔公传藻接着微信:“老汉懂了,时间可以缝补,山关可以穿越,需要的,正是一片真情。这份真心真情放到文字中去,作品自是不同。‘文如其人’,生来他就有一把开启文学迷宫的金钥匙——诚挚。”
  到 2019年 7月,十九期《滇池》,期期特快专递寄我,堆在七十七岁老头的文案上,年轻美丽得扎眼!她讲究,她精致,她典雅,她时尚,她风韵,她隆重。一种文学必备的超然泰然和雍容华贵,不断激荡起我心底的洱海涛声。又如汤世杰先生写我:“且任涛声做语声”。洱海与滇池两个母亲湖,都是上天之水,诚实如人体,都是父母给的血脉,相通。
  曙色熹微,拜读完毕庆国先生的大作,中篇小说《黑暗的火车》,更明白了书内书外的不少微妙。有人说,小说可以藏掖作家。其实,真正的文学,作家藏不了,掖不住。因为,作家只有把自己全部敞开,真诚地本我地面对世界,才有读者。正如一份好的有生命力的受人欢迎的刊物。
  您好,《滇池》!您好,《滇池》人!
其他文献
访谈  山水胎记与内在之诗/慕白 霍俊明  评论  词语生长于山水和内心/霍俊明  安魂曲(组诗)  慕白  五老峰  群峰之上,谁还待月西厢  我登上黑夜的屋顶,向自身的沼泽  投出一块石头,想知道是山高还是水长  而世界总以沉默回答我  顽石赋  石头不会开口说话  只开花,不喊苦,不哭也不说痛  石头也不吃饭,不穿衣服  不睡觉,不谈情说爱  石头就是石头  石头不是傻子  说它傻真不是傻 
期刊
放逐  你犹眷恋什么?  无尽的耻辱来自不断的乡愁  依然是那座残缺的堡垒  冷冷地,瘦成暗淡的背景  内容与主旨皆被摒弃在话题之外  你纵有种子的自觉你何来种子的力量  你纵有根你何来根的本事?  所以堡垒不属于你你只有一片  不能宣泄难以倾诉的  夜色,这么空洞  喊着自己的姓名,跪拜后  哪一个方向才是你最终的归宿?  萌芽的声音已湮远已迢遥已渐渐飘忽  然而你坚持背着一轮病态的月  在凄冷
期刊
忧伤开出深蓝色的花  提起画笔  我没有想要描绘的风景  面对画布  我有很多心情想要倾诉  寂静无声,奔流奔腾  自言自语,无声无息  原来,所有的心情  都是有颜色的  他们说,忧伤  是藏得最深的颜色  因为藏得太深  人们都以为是黑色的  忧伤真的是黑色的吗?  从前的身影  曾经的容颜  时间里一片片记忆在老去  当那些粉紫灰绿绯红柔白  的轻盈色彩铺满画布  我才知道如果忧伤深藏心底 
期刊
对还没问出的问题,  这些松针也是现成的答案,  而此刻,眼睛需要冒犯  才能描述心灵的等高线。  那些线条间夹着道德的冲动吗?  一丝又一丝,追求纯洁的意志  从雪中长出来,一丛丛黛绿的刺叶中  小小的浅绿的宝塔。  这是一个决心,一种注定,绽放得  情不自禁,一场殉情的大双人舞  与烛芯的一次次小爆炸一道庆祝。  爱情丑闻總能让这世界有一日聚焦,  但到了明天就不会有人试图理解  一颗无洞的灵
期刊
我是万里晴空一只飞翔的雁  从赤道边沿飞往神州古国  在贵州西南的册亨上空盘旋,盘旋  鸟瞰朵朵白云笼罩的中华布依第一县  迤逦多姿青山环抱着一路奔腾的南北盘江  布依儿女划舟在峭崖雄奇险峻的江上  布依青年在丛峦叠嶂烟波浩淼的湖心欢唱  睡美人峰是一座哺育布依族的望母岩  山脚下连绵的沃土肥田,祥和村庄一片  大寨村绿荫覆盖峰林耸立是个世外桃源  光怪陆离的古榕树在红旗村平寨繁衍千年  探索洛凡
期刊
醒悟  钟声沿着屋脊滑下  严冬的梦撞醒黎明前的寒流  狂啸的风在黑夜里笑  从门窗的隙缝扑到床前  闭上眼睛是唯一的借口  假装看不见人间的苦难  恣意听不到笔锋的干戈  而內心不停呼叫  继续前进  继续上路  晴空明净  我看得更清  重生  风在呻吟  像在诉说委屈的故事  沉默是无云的天空  是無鸟掠过的红林  我努力屏住呼吸  匍匐而行  深怕惊动泥地的小蓝蛙  把受伤的心灵包扎  放
期刊
本期《滇池》文学杂志,我们编辑了一个纪念专栏,纪念可能是大事,振聋发聩或感人致深,也可能是俗事,平淡无奇。惟纪念目的不一,能显出各种纪念之不同意义,让一些参与纪念活动的人留下印象。世间千万事,每天急速消失,有一件事能让人稍稍回味,已值得筹办者欣慰。所以,我们筹办《滇池》文学杂志创刊40周年纪念,想得最多的不止是纪念,而是纪念的目的,在令人头痛的寻找中,我们最后发现,寻找本身恰是我们寻找的东西。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调到《滇池》编辑部。一位友人说,《滇池》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资深老编辑,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做你的老师都游刃有余。他说的这两位老编辑,一位是主编洛汀, 一位是副主编王伟。过去在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时曾见过两位老师,但不熟。总的感觉,是在表面的热情、随和背后,严谨、严肃,甚至有些严厉。如今有幸能在他们麾下工作,庆幸之余,还 有些忐忑。到后方知原来的顾虑纯属多余。编辑部人不多,除两位主编外
期刊
我当然不愿把“失格”这两个字和当代文学以及当下的文学期刊联系在一起。但无疑这两个字让我们清楚文学不再一如既往,文学期刊也不再一如既往。许多期刊已经不再对文学青年和那些刚刚出道的作者持有热情,不再会对他们伸出援手让他们的文学理想升华为现实。国内的期刊多如牛毛,但其独创性已经让人们怀疑,这是一个几乎没有独创性的时期,期刊也不再持有无坚不催文学力量,但我们也无法指责当下的刊物都是些胆小鬼。  云南是久去
期刊
《滇池》的不只是我,我只是众多人中的一个,对于我们这些被关心的文学新人而言,这样的关心与激励意义非凡,虽不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坦途,却让我们的写作可以变得从容些。他们在面对着我们这些文学新人时,看重的是文字所释放出来的那种质感和文字背后一个写作者的可能性。很多新人纷纷在《滇池》上登场,并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写作生涯,这些都没有任何的浮夸之嫌,也不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对于杂志的媚俗,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