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中国话”的人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万余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大群体,这只是三个普通个体的故事:梦想与现实,光环与失落,爱与哀愁。
  “十个月,我把一辈子的钟声,差不多都听完了。”
  说这句话时,方美正坐在济南夏日傍晚的一个餐馆里,周围是一片闹哄哄的嘈杂。这与她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听各种钟声的法国岁月形成鲜明对比。
  2008年9月,方美从山东济南来到法国昂热,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
  每周的周一和周二,她独自一人穿过那些迷人的城堡,来到法国国立高等技术学院,为学生上半天的汉语课,帮图书馆的优雅老太太整理一天的汉语书籍。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她呆在屋子里,听回荡在空气里的各种各样的钟声,思考十个月后回国的自己该何去何从。
  她的身后,是一个庞大并不断扩大的群体。
  为帮助世界各国解决汉语师资短缺问题,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正式实施。截至2010年底,国家汉办已向五大洲89个国家派出1万余名志愿者。
  他们带着光环出去,去世界各地的中小学、孔子学院等机构教汉语,被誉为“来自中国的天使”;他们又带着各异的心情回国,光环褪去,独自开始与现实生活的新碰撞。
  
  “不要白不要”
  “不要白不要,”在方美看来,对于外国学校而言,几乎没有拒绝自己这样的汉语老师的任何理由——几乎不用花几个钱,就可以开出一门课程。
  学校提供300欧元的租房费,租完房所剩无几。汉办每月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津贴,橙子是买得最多的,两三欧元一公斤的价格可以接受,蔬菜比较贵,很少买,“过着和留学生一样的生活。”
  上课时,学生会抛出一些敏感问题,比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绝对不能瞎说,”方美提醒自己出国前所受的专门培训,就把历史搬出来,从头讲起,讲西藏什么时候就属于中国,“立场要坚定。”在这个开设汉语课仅有两年多的学校里,汉语是课余选修课,没有被算进学分。
  差不多同时,她的同班同学肖依云,在泰国普吉岛上的一所师范类学校里,每天完成四节课的汉语教学任务后,花半个小时穿过一片树林,小心躲避着其他老师家养的狗,独自一人回到宿舍。
  与方美相比,肖依云所在学校的汉语环境要好很多。在她来之前,一对中国夫妻已经在这里教了两年汉语。夫妻俩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直接跑到泰国找工作,应聘到这所学校。刚开始,与这对夫妻比,肖依云觉得自己没什么优势,对方的泰语交流能力、对当地文化熟悉程度都优于自己。
  不过,一段时间过后,她还是找出了自己的竞争力:“夫妻俩的工资要学校付,自己则是汉办出钱,相当于免费劳动力。”
  在她看来,开设汉语课程,与开设音乐课程没有什么两样:“收学生钱,为学校盈利,志愿者就是廉价的劳动力。”
  与方美和肖依云相比,他们的师妹郑丽丽,2011年8月份去的则是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等级和条件比一般学校都要好很多。
  在她看来,孔子学院的教学与国内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形式相似:学员构成五花八门,有家庭主妇,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学生和上班族是学院主力;下午四点上课,晚上九点下课,满足不同人群的上课时间。
  “比新东方便宜多了。”她介绍说,6个月的学习时间,收费21万蒙古图格里克,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1200元。
  “这比考个驾照还便宜。”在蒙古,驾照培训班的费用一般为2000元人民币。
  从周一到周五,郑丽丽一周要教十六节课。不过,她一般都完不成这些课时,倒不是她偷懒,而是到了星期五,基本就没有人来上课了。
  可这并不代表这个国家对汉语的热情程度。在蒙古,学好汉语,一份好工作,两者之间可以画等号。
  近年来,这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涌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围绕汉语的工作机会大量出现,懂汉语的人成了香饽饽。
  “这是根本动力,”她说,“至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人有兴趣,也没有多少人关心。”
  班里学员的“低调”,让郑丽丽记忆深刻。邻近班上有一个成年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非常投入地参加课堂游戏,和其他学生没什么两样。可有一天,她从电视上看见了这个学生,正在以某党派领导人身份,发表公开演讲。
  后来,在班里学员的通讯录,她发现了三个以“9911”开头的号码。“在蒙古,拥有这个开头的,”她顿了一下,说,“非富即贵。”
  这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荣耀。
  其实,有一份“莫名的荣耀”,几乎贯穿于郑丽丽、方美和肖依云出国做志愿者前的每一个环节里。
  
  “把中国带到那里”
  “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舞台上,师哥师姐起劲地唱着台湾著名女生组合SHE的歌曲《中国话》。这首混血中国绕口令和西洋RAP的新品种曲风的歌,歌词内容主要描述全世界正掀起一片汉语热,世界人民纷纷学说中国话。
  2007年5月17日,肖依云、方美和班里同学,参加学校首批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海外任教欢送会。
  “我们就是要出去教‘中国话’的人!”回忆当时情景,肖依云还有那么一点激动。校长的讲话,更是让台上台下的人热血沸腾:“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要把学校带到那里,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把中国带到那里。”
  这次欢送会,众多媒体纷纷到场,“在社会各界以及海外引起较大反响。”
  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第一次在这所学校掀起波澜。
  这一年,以培养“具备良好的汉语教学、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能胜任在海内外从事语言与文化教学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学双学士学位”班正式成立招人,首批招收30名学生。
  肖依云和方美是双学位班的第二届学生。经过笔试和面试,包括她们俩在内的30人从4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录取结果出来,被录取者成为同学艳羡的对象,落选者中则有人直接冲到院长办公室理论自己为何失利。   班里的同学,几乎都带着光环而来:本专业排名至少前50%,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外语成绩优良,沟通表达能力突出。
  他们处于一种“莫名的荣誉”里:同学的羡慕,双学位,出国做志愿者,传播中国文化,似乎肩上压着无上光荣的任务。
  这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双学位班的学习中,甚至几乎放弃原来的专业。他们笃信:这是一条前程光明的路。
  方美的第一专业是行政管理,成绩排在专业前十名,保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要出国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必须放弃本专业保研。
  在当时的方美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困难的决定:双学位,海外工作经历,志愿者的光鲜身份,加在一起就像一个光环,闪着耀目的光。
  “我放弃保研资格,要出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方美面带微笑,对本专业负责保研事务的老师说。
  那你写一份保证书吧,老师说。用了极短的时间,方美就写完了放弃保研的保证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显得太卑微”
  去泰国前,肖依云参加了一次见面会。会上,主讲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志愿者独自在一所学校教汉语,适应不了压力,精神接近崩溃。主讲人提醒,大家要注意调节情绪,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肖依云明白背后的意思:“你一个人得撑着。再说,奉献,是志愿者的第一要求。”
  她同学里,有的刚到泰国时正逢雨季,蚊虫满布的小木屋晚上能从天花板看见星星,下雨时便潲湿了床铺家具,洗澡只能到水塘里。
  “我的房子好多了,是砖石结构,不是木板的。”身在世界知名旅游岛普吉,她起码还能欣赏热带风光。
  某种程度上,肖依云确实值得羡慕。
  郑丽丽的一个志愿者朋友,被分到了蒙古达尔罕,整个学校里只有他一个志愿者。刚开始,连纸和粉笔这样的基本教学用具都没有。朋友一个星期有接近30节课,晚自习还不算进课时,而汉办与对方签订的合同里明确写着:一星期不超过25个课时。
  达尔罕的冬季,常出现强降温天气,最低气温可以到达零下40摄氏度。朋友说,有一段时间,屋里暖气坏了,从窗户望出去,外面一片白茫茫的萧条。
  在这座被称为“友谊之城”的蒙古国第二大城市里,他感受不到温暖。
  气候,住所,孤独,这些都在郑丽丽他们的意料之中。出乎意料的是,她们有时发觉自己并不是那么地受欢迎。
  在中学教汉语的志愿者朋友,能够听懂直接站起来的蒙古学生的骂声:中国老师是猪。
  这并非孤例。
  郑丽丽和很多志愿者都知道,有一所学校,很大一面墙上,用蒙古语写着:中国人是猪。
  “如果我每天走在学校,看到那么一面墙,还要每天教汉语,估计我会崩溃。”郑丽丽撇撇嘴。
  让人崩溃的不止这些。
  郑丽丽的几个朋友在蒙古希望中学做志愿者,原定结课日期是今年6月1日,朋友便定了6月5日的回国机票,可不曾想5月20日就完成了所有教学任务。
  朋友找到校长,说明情况,希望能够在学校多住几天。让志愿者大跌眼镜的是校长的回话,浓缩成一句就是:你们可以去住教室。
  “教室怎么住人?我们来到这里,做一名汉语志愿者,辛苦教了一年,多住半个月也不行吗?”校长的回答让志愿者感到愤怒,可他们压住火气,耐心与校长沟通。
  结果,校长的回答仍然像冬天一样冰冷:你们可以去住教室。
  志愿者只好去找国家汉办在蒙古的汉语管理老师。负责人与校长沟通一番,得到的依然是拒绝。最后,他们三个人被安排到别处志愿者的家里去住。
  “显得太卑微!”提起朋友的遭遇,郑丽丽至今愤愤不平。回国前,郑丽丽参加汉办组织的一次慰问会。会上,一个志愿者提出了回国找工作的问题——这显然是绝大部分志愿者关心的。
  郑丽丽回忆说,工作人员的回答不是那么流利了,其大意是:“我们就是一个项目,不可能所有问题都想到,有些事情需要你们自己去考虑。”
  志愿者不死心,追问能否在回国之后组织对志愿者的专场招聘会,结果被“官方语言”推脱过去了。
  而如期而来的回国,以及回国后的出路,都让他们无法逃避。
  
  出路
  2009年6月初,方美回国,失去了保研的资格,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这意味着她不能参加校园招聘——成功率最高的找工作方式。
  她一度想要继续从事与对外汉语有关的工作,可在济南她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让她发挥对外汉语特长的工作。
  方美发现自己“迷茫”了:“英语不如英语专业的,汉语不如中文的,行政管理的专业知识,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她开始向国内著名招聘网站上海量地投简历,回音寥寥。
  好不容易等来一次外包公司的面试机会,她兴冲冲地赶去,指望着面试官能够问她简历上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经历,“看上去好看的点”。
  面试官果然问了,可她解释了一通后,对方还是没搞明白她到底去法国干什么了,“一笑了之。”三面时,她被刷了下来。
  和方美一样,在简历上,肖依云也着重写了自己在泰国做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经历,“算作一个亮点。”
  “亮点”带来的反响,在她意料之中。所有面试官都问她,你到底去泰国干什么了?
  肖依云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她很少谈及如何教汉语,而是重点讲海外经历带给自己的适应能力、拓展能力。
  她们两个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她们两个都选择了给自己放一个假,歇半年,等到下一个毕业前夕——工作机会高峰的到来。半年后,肖依云去了一家房地产网站,做一名网络编辑。
  “运道不好。”这半年里,方美甚至给自己改了名字,希望改改自从决定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以来的霉运。
  现在,她的工作则和对外汉语一点儿都不沾。朋友托关系给她找了一份策划的工作,办公室缺人,她去了办公室帮忙,财务室缺人,她又去财务室帮忙。现在,她已经考取了会计证,下一步的计划是去考个注册会计师。
  有的人选择回国,也有人选择暂时留下。
  与郑丽丽一批去蒙古的136名志愿者里,有30多个选择留任。“比例很高。”她说。   她认识的一个志愿者,已经在蒙古当了两年的志愿者,今年又选择继续留任一年。倒不是留在蒙古的诱惑力有多大,而是不知道回国后自己能干什么,而汉办相关规定是:志愿者服务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这个志愿者对她承认自己有“回国恐惧症”:人际关系几乎已经支离破碎,国内就业压力巨大,甚至害怕地沟油??
  “重新开始,需要勇气。”那个志愿者对郑丽丽说。
  郑丽丽的勇气,来源于自己的规划。今年6月回国的她,准备在三个月后再次出发,去韩国继续做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她的理由听上去足够充分:自学过韩语,去韩国想把韩语完全掌握,学校允许她寄存户口档案,保留应届生身份,明年3月份回国。
  “后两个是进步,”与师姐肖依云和方美相比,她承认自己运气好,“应届生的身份找工作成功率更高,3月份回来,还有好多选择,不像原来五六月回来,好工作都没了。”
  对于好工作,郑丽丽的定义如同这个时代众多中国青年一样,“我可以回老家考公务员。”
  
  “拿钱往外撒种子”
  回国后,一个学妹打电话给肖依云,咨询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项目。从学妹热切的表达里,她听出了像自己当年那样的“憧憬与期待”。
  “没有办法说,你别报,”肖依云叹了口气,“即便现在有人问我,我也不能这么说。”
  做了三年房地产的相关工作后,对于当初的选择,肖依云的态度已经平和了许多。“像房地产一样,过快过火的项目,肯定有泡沫,所有热的项目都是这样。”
  实际上,正是肖依云考取双学位班的2006年,这个国家的对外汉语发展形势,发生了大变化。在那一年,孔子学院的发展形势一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2005年的27所猛增到2006年的200余所,这意味着更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被派出去。
  “拿钱往外撒种子,像薰衣草的种子,冒芽率很低,种下几棵是几棵,多一棵是一棵。”张仲远说。
  兰所任教的国内某重点大学,最近三年向国外派出了汉语教师志愿者150余人次,他负责了其中两年的志愿者培训工作。
  在他看来,按照目前的现状,这个项目和参与项目的人正面临着一个尴尬局面:暂时出去可以,回国后的出路却非常少。
  “要想继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只能进高校,可高校不会要本科毕业的志愿者;去中学当汉语老师或者英语老师,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去国际学校或者培训机构任教,要知道国外没有一所大学单纯地教语言,都是采取预科形式在机构中进行,可中国的大环境是只在大学里教外国人汉语。”他分析说。
  “初始的参与者付出的,往往要比得到的多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倒不觉得这两者是冲突的关系,而是互为因果。根本原因,在于本国各方面实力及吸引力不够的情况下,还要硬往外推,且技术太差,才导致这些‘先驱者’的牺牲。”张仲远说。
  这种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多大改变。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到2015年,要在全球建立500所孔子学院,还有76个国家的400多个机构排队等着申请设立孔子学院。
  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像方美、肖依云和郑丽丽这样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会源源不断地被派到国外。
  “有点像‘抓壮丁’!”汉办主任许琳近日公开表示,“目前,汉办外派的中方院长、教师、志愿者都是临时的,从各个高校借调而来。每位老师平均在外工作两年,刚刚积累了经验就到期了,而汉办又不得不从头培养新人。”
  打造一支专职队伍,是许琳给出的最新方向。
  “不说像造原子弹一样,也应该像当年开垦北大荒一样,或者像改革开放初期对公检法队伍的充实一样,来对待孔子学院的队伍建设。我希望我们能够打造出一支具有传教士式牺牲精神的队伍。”许琳说。
  对此,曾经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肖依云不置可否。
  前一段,她去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影片中,中国小男孩陈乔治一口流利的英语,肖依云心里一激灵,“他是被收养的孩子,他说外语,有宗教的意义在里面,可是我们当中真的有像传教士那样纯粹的人吗?有真正的热爱中国文化,纯粹想把中国文化推出去吗?”
  “我们又没有宗教那样的信仰。”她自问自答。
其他文献
北京最不缺的就是路,最拥堵的也是路。满城有的是立交桥和七拐八绕的城市封闭快速路。不邪乎地说,打南城到北城,可以不用路过一个红绿灯,也能龟行几个钟头到达目的地。这钟点,足够从台北到台中了。  在台湾,经常会有商人、业务员等需要跑外的人员。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公干,城市间各个长途运输公司的往返旅游大巴,就成为便捷理想的交通工具。加上发车时间密集,各个车站又相对集中着不同公司的大巴,乘客便有了多种选择
期刊
81岁老人柏玉良卖掉了房子,拿着200多万元,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养老院。  距离过户手续完成还有两个星期,但这处70多平米的三居室里,房子的新主人留给柏玉良“暂住”的空间已经很局促了:客厅墙边搬进了一张巨大席梦思床垫,两间卧室已经被堆叠的家具和杂货占据,连柏大妈的餐桌都没地方放了。  而这位八旬老人打算带走的物件,却屈指可数:几沓身份资料和财产证明、一本记录她戎装年代的老相册,以及一张常年摆放在床
期刊
我承认,小学时我在墙上课本上画过很多个“Z”,只是没机会在别人后背上画。Z是佐罗的标志,他的剑法,像加里森敢死队里酋长的飞刀、少林寺里色空(孙建魁饰)的醉棍一样伟大,易学然而难精,难精好在易学。  阿兰德龙主演的《佐罗》,故事如同《让子弹飞》,冒名上任,惩治豪强。只是张牧之冒充的鹅城县长,如今是他眼前贼头贼脑的师爷,而迪亚戈冒充的新阿拉贡总督,是他的好友米盖尔,开篇就死在他眼前。  “来见见这位欧
期刊
身份像挥不去的标签,撕裂了本应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中国,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城镇企业职工、农民、农民工有着各自不同的养老制度。这种碎片化的养老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易于操作,“决策者省心省力。”但同样的养老需求被人为碎片化后,不但使得养老制度的公正性大受质疑;对公务员的过度倾斜,又给本就拮据的养老基金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恶果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才发展不到20多年,为何
期刊
内田树在《日本边境论》中,对日本人多有批评。首先,他“嘲笑”日本人最关心“日本人论”,居世界各民族之冠,不仅在意别人怎么写自己,更是连篇累牍地检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流。  他认为,日本人这种做法,源于边缘人思维和心态,这又与其所处地理环境有关——日本为岛国,早年处在大陆中国的边缘,明治维新后,思想家们(福泽谕吉为代表)主张脱亚入欧,日本成为西方势力的“边境地区”。  地理条件,对日本人的文明观产生影
期刊
相对于一衣带水的邻邦面临的“未富先老”,日本老人幸运地享受到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在日本,最常见的色彩是什么?先不要回答粉红——樱花的颜色,如果你去那里旅游一趟,一定会被眼前一片亮银晃得头晕目眩。在东京,打上一辆出租车,司机是银发老人;入住酒店,拿箱子的侍应是银发老人;在餐厅里吃饭,端菜的服务员是银发老人。也许,当你像电影《非诚勿扰》里的葛优那样,被招牌上的四个美女吸引,信步进入一间小酒馆时,
期刊
“经济大动脉”的美誉,“死亡公路”的恶名,属于同一条路。  贵毕公路,始于2001通车,是一条全封闭的高等级公路,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起于贵阳,止于毕节。在没有铁路、没有机场、没有水运的情况下,这条路承担了贵毕地区800万人口的往来出行,肩负着“振兴黔西北交通重任”。  但通车十年来,因为前期设计上的短视与缺陷,这条公路至少吞噬了500余条生命,平均每年有50多人。因此,在许多跑长途车的司机嘴里,这
期刊
哈巴村海拔2680米,是云南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纳西语里哈巴意为金子之花。早期因这里探明蕴有金矿,纳西的淘金者们就把这里称作了哈巴。  哈巴村是中国少有的世界闻名的小山村。这得益于其身后的哈巴雪山,尽管海拔高度仅5396米,在高山险岭环伺的西部根本排不上号,但却因山不高而冰雪恶,成为初级登山者的训练峰,专业登山者的热身峰,每到5月和10月两个登山的黄金季,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就会
期刊
写这期的卷首语时候,心情特别压抑和沉重:北京正发布雾霾红色预警,窗外大雾弥漫,空气重度污染。持续的恶劣空气,让全社会对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忧患。  造成这样恶劣环境的因素众多,众说不一,但是废弃物焚烧肯定罪责难逃。这其中就有大量进口洋垃圾的“贡献”!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也有人说: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财富。  客观地看,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不可能仅仅通过自
期刊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就发现给奶牛注射生长激素能够提高牛奶产量。但这一发现一直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因为牛生长激素只能从死牛身上得到,在经济上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几十年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用细菌来合成蛋白质成了常规手段。孟山都(美国著名农业公司)很快成功得到了“重组牛生长激素”,简称rBST或者rBGH。虽然是“重组”的“非天然蛋白”,但是跟天然的牛生长激素并没有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