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有效解读文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文字的理解力、敏感度和表达力。言为心声,作者常常对字词、句段、篇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特点。虽然语言法则千变万化,但语言的完整性、条理性、具体性、准确性,语言的形象感、意蕴感,都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关键词: 文本价值 有效解读 筛选价值
  语文教师上课前总要读通课文,分析教材,设计教案,没有不对课文进行细细解读的。既是如此,为何课堂上还存在目标不明、训练不实的痼疾呢?从备课这一环节看,文本细读缺乏有效性是根本原因。有效解读文本读什么?是课文内容还是故事情节?是人物形象还是篇章结构?是文本主题还是语言形式?确定的依据不是个人的“我认为”,也不是教参的“教材分析”,而是语文教育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
  叶圣陶先生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中说: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朱自清在《论阅读教学弊端》中说:“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词汇的扩展,字词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只注重思想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先哲的话无不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文字的理解力、敏感度和表达力。言为心声,我常常对字词、句段、篇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特点。虽然语言法则千变万化,但语言的完整性、条理性、具体性、准确性,语言的形象感、意蕴感,都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所以,对于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必须保持一种林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那么,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我们要关注什么呢?
  一、关注文本多方面价值
  一是关注语言。文本中那些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标点都不容忽视。因为好的语言,往往可以冲破常规用法,凸显人物心境,体现作者敏锐的语言感染力。
  二是关注写法。小学语文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叙述、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想象、联想、对比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修辞方法。
  三是关注结构。这主要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谋篇布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段式结构两种。
  四是关注体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等体裁,不同体裁有不同表达风格,其教学策略自然不尽相同。
  二、有效解读文本的方法
  (一)着眼“整体—局部—整体”。解读文本,应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从整体上入手,沉潜于作品之中。如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孤立地看词中每一句话,并没有独特之处,但把它们整体联系起来看,就是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图。因此阅读作品时,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停留在每一词、每一句的意义,而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透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品的妙处。
  (二)寻找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解读文本的有效切入点很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避免“散读文本”的好办法。如教学《珍珠鸟》一课,可以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引导学生直奔课文的重点:“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有了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就这样,教师抓住反映文章中心的句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文章的内涵,避免了支离破碎的讲解。
  (三)抓住典型的语法结构进行解读。解读文本的时候,应时时留心作者的语法有无出众的地方。教者要善于抓住这些出彩的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而不是对文本词句解读,更不是对句子孤立地解读。如苏教版六年级《半截蜡烛》这一文,作者重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活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暗嵌在行文之中的。因此,教者应根据重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删繁就简。
  (四)知人论世,解读作者。解读文本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如果能借鉴孟子所提倡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方法,查阅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等资料,就可以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就需要介绍宋庆龄的背景资料,资料补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宋庆龄的可贵精神及她与樟树有什么相似之处?”“宋庆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补充,主要让学生理解游人瞻仰宋庆龄的故居时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的原因。资料的补充,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了解作者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
  三、筛选有效核心价值
  初步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就是为了今后设计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内容,可从理念与策略两方面入手:理念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策略上,可以从解读的文本是否具有独到的语文特点入手,结合学段目标要求、教材编排意图和学生现有水平,对文本来个“三看”:
  一看哪个语言最能代表这一篇课文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是这篇课文所独有而其他课文所少见的,具有“这一个”“独一家”的特征。二看哪块内容最为核心,具有统领全文的功能,将文本的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体会了作者的编排意图,就是抓住了单元训练重点,不会偏读文本。三看哪个训练最能迁移,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在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我们解读文本并追寻意义之际,或许会发觉其意义就在我们解读文本的过程之中。入境始于亲,叶圣陶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正是解读文本的精华所在。在教学中,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寻找文本解读的支点,渗透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参考文献:
  [1]杨进红,代秀秀.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多元”和“有界”[J.现代教育论丛,2011,04:55-57.
  [2]颜建文.浅谈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与个性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214.
  [3]孙文琴.浅谈文本解读的策略[J].山东教育,2012,Z4:60-61.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材设计理念更合理、科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适度拓展、延伸教学活动,真正使语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素质教育要突出文化教育  新课程改革设计的语文教材内容极其丰富、包罗万象,可以说涵盖社会、自然、人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物课堂;自主学习;策略;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物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同时人类面临的环境、人口、粮食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中的一些缺陷及政策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导致了高校中“校漂族”队伍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各界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向着国际趋同迈出了一大步,然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准则质量提高和会计准则执行环境改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新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同时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说明了公司治理对会计准则变迁效果的影响
摘 要: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阶段是学生美术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再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优秀美术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本文就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
湖北是一个文物大省,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星罗棋布.由于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心区域,所以楚文化的遗存尤为丰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
【摘 要】如今的建筑物种类繁多,但高层建筑一直是当前的建筑行业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在对待高层建筑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种种质量问题。在高层房屋建筑中后浇带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对建筑裂缝和沉降差问题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本文将会对后浇带技术进行探讨,对它的特点与作用以及施工效果作出简要探讨,并对后浇带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及国家社会环境等差异的影响,决定了中西传统社会国家统治下社会结构及行政管理机制运行的不同,在长时段历史发展环境结构的影响下,各自走上了独
目前公共图书馆向外开展阵地服务的方法有建设总分馆、企业服务点等方法.随着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需要开创新的馆外阵地服务,城市阅读联盟馆逐渐受到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