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中医药,中医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
结缘中医,对束昱辉来说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束昱辉,江苏扬州人,出生于一个西医家庭,家人的言传身教,为束昱辉诠释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然而这却是个五味陈杂的过程,那时的束昱辉并没有意识到这与西方医学的局限性有关,直到他23岁那年。
1991年,束昱辉的母亲被诊断患有鼻咽癌淋巴转移,医方认为这是不治之症,直接告诉束昱辉的家人他们无能为力,这给了年轻的束昱辉以极大的打击。虽然已经被西医拒绝,但束昱辉无法坐视母亲的离去,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束昱辉与家人找到了一位据说拥有“秘方”能治癌症的乡间中医,结果奇迹发生了:使用那剂以某种普通水果为主药的秘方后,束昱辉的母亲竟然逐渐康复,并最终痊愈。老人家至今精神矍铄。
正是这件事,让束昱辉对民间中药秘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万里长征第一步
虽然母亲痊愈了,但此时的束昱辉还远远没觉得轻松。
1990年代,无数热血青年纷纷“下海”。此时的束昱辉在政府部门工作,月薪加上各种补助总共是一百元,但此前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已经背负了三万元的债务。
巨大的经济压力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转轨,逐渐让束昱辉坚定了“下海”的决心。1994年,束昱辉正式辞职,前往马来西亚学习当时国内正“新鲜火辣”的市场营销。归国之后,束昱辉来到北京《中华保健杂志社》任职,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与束昱辉对中医的痴迷有关,但那时的他并不知道,从这份工作得到的收获远远超乎想象。
工作期间,束昱辉走访结识了很多名中医,也见识到越来越多的民间秘方,然而与此同时,也看见了中医的无奈:与西医体系相排斥,无法被大众所接纳。这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容易盲目崇拜西学的年代,了解民间秘方之神奇的束昱辉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医的痛苦: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不被人认可呢?
电光火石之间,束昱辉突然就抓住了灵感。
一直以来对电子商务、加盟连锁有深入研究的束昱辉发现,西方医药之所以在中国长驱直入,源自它规范的商业模式。如果秘方产品开发也借鉴现代商业模式,就能服务于社会大众,而中医学与中医文化也将迎来真正的复兴。
束昱辉决定开始创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99年,天津。
此时的束昱辉,已经创业一年了。天津这座城市,最初给予他的是梦想与激情,然而一年后的残酷事实就告诉了他,创业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因为初期经验不足、用人不善,此时的束昱辉不仅花光了积蓄、更背负了四百万的债务。日后束昱辉形容那段岁月时说道,别人是白手起家,而他却像是先挖地三尺再慢慢地爬起来。很多人劝过束昱辉放弃,因为看起来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似乎承担不起如此大的债务,然而这个来自水乡的男人显露出了他坚韧的一面。
束昱辉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没错的:民间中医药方救了自己的母亲,那么它也能拯救千千万万被西医拒绝的病人,这是一个救人性命的神圣事业,同时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于是,他继续走访着可能存在民间秘方的地方,并且不遗余力地开拓着中药的市场。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凭借着手中的14剂秘方起死回生,其中直接帮助束昱辉走出困境的秘方,正是如今已扬名全球的“火疗”。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肯定就有火疗。束昱辉很肯定地说道。真金不怕火炼,经此磨难,束昱辉逐渐开始绽放出真正的金色光芒。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003年,束昱辉的权健集团正式成立,此时的他开始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寻访民间秘方的事业当中。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束昱辉的这种经历,那就是“痛并快乐着”。
最初,束昱辉是希望能够出钱去购买秘方,但很多“祖传秘方”是后人不愿意公之于众的。2006年,束昱辉听闻广西有位老人,拥有治疗糖尿病与心肌扩张的方子,于是便匆匆地赶了过去。先是飞机,然后是火车,接着是小型巴士,最后打着出租车来到了交通工具已经无法前行的山路旁。束昱辉没有犹豫,接着走了6公里的山路,最终找到了握有秘方的老人,然而他的态度给了束昱辉很大的打击:老人不同意出售秘方。几经周折,饿了两天肚子的束昱辉才终于劝动了老人,成功拿到秘方。
而另一位握有治疗鼻炎秘方的湖南老人,也被束昱辉彻底感动了。束昱辉找到他的时候,老人也是坚持不愿意出售,而这时束昱辉就退而求其次、声称自己患有鼻炎,希望老人能够帮他治疗。当老人开始治疗后,束昱辉身受了极大的痛苦,最后心生疑惑的老人询问束昱辉的病情,他才说了实话。因为束昱辉的执着,老人深受感动,最后以15万元的价格将秘方出售给了束昱辉。
虽然搜集秘方的道路异常艰辛,然而束昱辉却并不吝啬自己的所得,面对上门求药的病人,一直秉持着免费治病救人的理念,而且每天拿出了大部分时间给人看病,甚至因此被人调侃为“不像个企业家”。但束昱辉知道,前来求助的患者基本都是无助的人,可能是身患西医诊断的不治之症,也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早已倾家荡产。有为人治病的能力,就应当慷慨相助,束昱辉称之为医德。
随着救助的人越来越多,搜集的方子越来越丰富,束昱辉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一些手握秘方的人们甚至主动找上门来,把秘方交给了他,束昱辉用行动让他们认识到:把秘方放在自己手中,只能埋没中华医学的珍宝;而将其公之于众、进行产业化,则能够真正发挥秘方应有的价值,造福更多饱受病痛折磨的人。
中医之兴衰在于中医文化
2012年5月22日,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为主题的权健自然医学模式研讨会在武清区权健产业园区隆重举行。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副总编辑陶建群,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崇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资深教授邓荣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春苗等参加会议。作为东道主的权健集团董事长束昱辉全面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史、规模现状、经营管理模式,与会人员对束昱辉以及权健集团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9年的发展,权健集团已经成为总资产逾8亿人民币,集科研、生产、专业化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基地;而束昱辉的手中,也已经持有630个民间秘方,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骨骼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个领域。
毫无疑问,束昱辉已经成功了,然而束昱辉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
“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中医药,中医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这是会后束昱辉反复咀嚼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实在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在中医药产业的商业模式初步成功之后,束昱辉感觉到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中医文化的缺失。
束昱辉打算在三年之内做两件事,一是根据手中的秘方编著一本《新本草纲目》,效仿明代神医李时珍的精神,根据当今时代的具体情况将中医药方加以修订、造福大众;二是规划建设“权健国际医疗城”,建立从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到中医药终端市场的完整产业链,预计占地2000多亩、使用面积达125万平米,成为中医药产业城的世界之最。
中医药文化是最适合中国、最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中华文化之精髓,也在中医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的束昱辉,在继续抢救民间秘方、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的同时,也更加大力地在寻求中医文化的再继承与再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束昱辉最终将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真正地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结缘中医,对束昱辉来说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束昱辉,江苏扬州人,出生于一个西医家庭,家人的言传身教,为束昱辉诠释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然而这却是个五味陈杂的过程,那时的束昱辉并没有意识到这与西方医学的局限性有关,直到他23岁那年。
1991年,束昱辉的母亲被诊断患有鼻咽癌淋巴转移,医方认为这是不治之症,直接告诉束昱辉的家人他们无能为力,这给了年轻的束昱辉以极大的打击。虽然已经被西医拒绝,但束昱辉无法坐视母亲的离去,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束昱辉与家人找到了一位据说拥有“秘方”能治癌症的乡间中医,结果奇迹发生了:使用那剂以某种普通水果为主药的秘方后,束昱辉的母亲竟然逐渐康复,并最终痊愈。老人家至今精神矍铄。
正是这件事,让束昱辉对民间中药秘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万里长征第一步
虽然母亲痊愈了,但此时的束昱辉还远远没觉得轻松。
1990年代,无数热血青年纷纷“下海”。此时的束昱辉在政府部门工作,月薪加上各种补助总共是一百元,但此前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已经背负了三万元的债务。
巨大的经济压力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转轨,逐渐让束昱辉坚定了“下海”的决心。1994年,束昱辉正式辞职,前往马来西亚学习当时国内正“新鲜火辣”的市场营销。归国之后,束昱辉来到北京《中华保健杂志社》任职,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与束昱辉对中医的痴迷有关,但那时的他并不知道,从这份工作得到的收获远远超乎想象。
工作期间,束昱辉走访结识了很多名中医,也见识到越来越多的民间秘方,然而与此同时,也看见了中医的无奈:与西医体系相排斥,无法被大众所接纳。这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容易盲目崇拜西学的年代,了解民间秘方之神奇的束昱辉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医的痛苦: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不被人认可呢?
电光火石之间,束昱辉突然就抓住了灵感。
一直以来对电子商务、加盟连锁有深入研究的束昱辉发现,西方医药之所以在中国长驱直入,源自它规范的商业模式。如果秘方产品开发也借鉴现代商业模式,就能服务于社会大众,而中医学与中医文化也将迎来真正的复兴。
束昱辉决定开始创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99年,天津。
此时的束昱辉,已经创业一年了。天津这座城市,最初给予他的是梦想与激情,然而一年后的残酷事实就告诉了他,创业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因为初期经验不足、用人不善,此时的束昱辉不仅花光了积蓄、更背负了四百万的债务。日后束昱辉形容那段岁月时说道,别人是白手起家,而他却像是先挖地三尺再慢慢地爬起来。很多人劝过束昱辉放弃,因为看起来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似乎承担不起如此大的债务,然而这个来自水乡的男人显露出了他坚韧的一面。
束昱辉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没错的:民间中医药方救了自己的母亲,那么它也能拯救千千万万被西医拒绝的病人,这是一个救人性命的神圣事业,同时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于是,他继续走访着可能存在民间秘方的地方,并且不遗余力地开拓着中药的市场。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凭借着手中的14剂秘方起死回生,其中直接帮助束昱辉走出困境的秘方,正是如今已扬名全球的“火疗”。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肯定就有火疗。束昱辉很肯定地说道。真金不怕火炼,经此磨难,束昱辉逐渐开始绽放出真正的金色光芒。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003年,束昱辉的权健集团正式成立,此时的他开始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寻访民间秘方的事业当中。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束昱辉的这种经历,那就是“痛并快乐着”。
最初,束昱辉是希望能够出钱去购买秘方,但很多“祖传秘方”是后人不愿意公之于众的。2006年,束昱辉听闻广西有位老人,拥有治疗糖尿病与心肌扩张的方子,于是便匆匆地赶了过去。先是飞机,然后是火车,接着是小型巴士,最后打着出租车来到了交通工具已经无法前行的山路旁。束昱辉没有犹豫,接着走了6公里的山路,最终找到了握有秘方的老人,然而他的态度给了束昱辉很大的打击:老人不同意出售秘方。几经周折,饿了两天肚子的束昱辉才终于劝动了老人,成功拿到秘方。
而另一位握有治疗鼻炎秘方的湖南老人,也被束昱辉彻底感动了。束昱辉找到他的时候,老人也是坚持不愿意出售,而这时束昱辉就退而求其次、声称自己患有鼻炎,希望老人能够帮他治疗。当老人开始治疗后,束昱辉身受了极大的痛苦,最后心生疑惑的老人询问束昱辉的病情,他才说了实话。因为束昱辉的执着,老人深受感动,最后以15万元的价格将秘方出售给了束昱辉。
虽然搜集秘方的道路异常艰辛,然而束昱辉却并不吝啬自己的所得,面对上门求药的病人,一直秉持着免费治病救人的理念,而且每天拿出了大部分时间给人看病,甚至因此被人调侃为“不像个企业家”。但束昱辉知道,前来求助的患者基本都是无助的人,可能是身患西医诊断的不治之症,也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早已倾家荡产。有为人治病的能力,就应当慷慨相助,束昱辉称之为医德。
随着救助的人越来越多,搜集的方子越来越丰富,束昱辉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一些手握秘方的人们甚至主动找上门来,把秘方交给了他,束昱辉用行动让他们认识到:把秘方放在自己手中,只能埋没中华医学的珍宝;而将其公之于众、进行产业化,则能够真正发挥秘方应有的价值,造福更多饱受病痛折磨的人。
中医之兴衰在于中医文化
2012年5月22日,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为主题的权健自然医学模式研讨会在武清区权健产业园区隆重举行。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副总编辑陶建群,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崇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资深教授邓荣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春苗等参加会议。作为东道主的权健集团董事长束昱辉全面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史、规模现状、经营管理模式,与会人员对束昱辉以及权健集团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9年的发展,权健集团已经成为总资产逾8亿人民币,集科研、生产、专业化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基地;而束昱辉的手中,也已经持有630个民间秘方,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骨骼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个领域。
毫无疑问,束昱辉已经成功了,然而束昱辉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
“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中医药,中医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这是会后束昱辉反复咀嚼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实在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在中医药产业的商业模式初步成功之后,束昱辉感觉到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中医文化的缺失。
束昱辉打算在三年之内做两件事,一是根据手中的秘方编著一本《新本草纲目》,效仿明代神医李时珍的精神,根据当今时代的具体情况将中医药方加以修订、造福大众;二是规划建设“权健国际医疗城”,建立从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到中医药终端市场的完整产业链,预计占地2000多亩、使用面积达125万平米,成为中医药产业城的世界之最。
中医药文化是最适合中国、最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中华文化之精髓,也在中医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的束昱辉,在继续抢救民间秘方、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的同时,也更加大力地在寻求中医文化的再继承与再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束昱辉最终将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真正地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