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在余晓灵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初见成效。2010年5月27日,十九中学召开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启动大会,成立了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小组”,发布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10年5月~2012年12月)》;9月10日,又召开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落成剪彩仪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与会并作重要讲话。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落成剪彩之际,记者就十九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及实践思路等方面,采访了校长余晓灵。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办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1-0012-03
记者:余校长:您好。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许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请您介绍一下背景和发展历程。
余晓灵:我校从2005年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室,当时只有一名兼职心理老师,主要面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2006年以来,每年开展一届心理文化周,月活动。学校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曾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2008年下半年开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起点、新发展、新成果。
新起点体现在:学校制定了未来八年的办学规划,提出了“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建设“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而积极心理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撑。
新发展体现在:一是我校成为中央教科所“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课题的重点实验学校。二是通过公开招聘,组建了由6名专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是争取市区教委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了1632平方米、装饰具有特色、设备设施齐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四是聘请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陈虹副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教授、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的助手汪冰博士等组成了专家小组,这支强大的专家团队是十九中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后盾。五是学校制定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并召开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动大会。软件、硬件建设一起抓,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新成果体现在:一是在高一开设心理选修课《美丽心灵》,深受学生喜爱,该校本教材获北京市海淀区教研成果奖;二是介绍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文章《全面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和实证研究论文《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序列化研究》先后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三是我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习得优秀品质,奠基幸福人生》获得北京市海淀区教研成果奖;四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制了“幸福学习、快乐生活每一天——给同学们的10条建议”、“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每一天——给教职员工的10条建议”和“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给家长们的10条建议”,研究成果很快转化为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具体指导,收到良好效果。
记者:目前,十九中正在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整体科研和实践思路。
余晓灵:首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已经超出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我们把它放到了学校整体工作中从所未有的高度,即把它作为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促进鲜明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抓手”。
为什么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
1.要走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我们对学校的定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学校。这个定位决定了十九中只能走自己的路,而不能步人家后尘,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正如森林中每一种植物一样。我们要在同类学校之中做最好的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十九中以往在艺体科技特色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兄弟学校这方面的异军突起,我们的优势面临极大的挑战,除了巩固发展已有特色之外,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必须创新,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办学特色。
2.实现全面优质目标的科学之路。提高质量,不能靠传统的“时间加汗水”,必须在遵循教育教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提高质量。在区级高中示范校挂牌之后,学校怎样以此作为新的起点,需要寻找“第二曲线”或抓手,成为最终实现办学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
3.实现理想学校目标的必由之路。我们建设的“理想学校”的内涵是:“学生向往,幸福成长,三年习得,终生受益;教师愉悦工作。成就事业并感到幸福;赢得家长满意和社会赞誉”。这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这里有若干具体“抓手”:(1)开设积极心理健康课;(2)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3)学科教学渗透;(4)利用系统整合的教育资源;(5)研发积极心理校本课程;(6)着力打造“幸福课堂”。
这些抓手,符合三个“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原则,在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多元智能开发)的同时,带动了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质量,校本课程开发),师生都发展了,学校的发展就在其中了。
第二,在对学校现状进行充分分析以及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是,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立体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形成十九中鲜明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办学特色,力争引领普通中学乃至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
1.目标上:通过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教师和家长能从积极方面看待、解决问题;促进积极、乐观、向上心理品质的形成,学会感受幸福、分享快乐,幸福感有较大提升;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社会对学校的赞誉度明显增强。
2.组织上: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教师为引领,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全体教师为主力军,以校长为指挥督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3.内容上:围绕培养目标突出三个重点——扬优、挖潜与感恩教育。扬优,即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实现中学阶段积极心理品质的序列化培养;挖潜,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挖掘或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感恩,即以校史馆为基础,挖掘其丰富资源,将传承优良传统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
4.途径上:以积极心理健康课为主导,以学科教学渗透为主阵地,家校社区整合资源为后援,并彼此衔接沟通。
5.条件上:建设“三个一”。即建设一个基地——“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包括专门场所、专业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以及与之配套的校内拓展基地; 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包括针对校内、校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营造一个积极环境,即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及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记者:建立垒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立体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特色是什么?
余晓灵:这个模式是孟万金教授提出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志同道合,所以就积极实践了。我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工作,即“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批号:GY200847)。理由很简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立体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推进这项工作。目前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将逐步形成特色:
一是将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找到结合点。
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和强化感恩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积极心理学通过元分析研究,结合了心理学、哲学、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成果,总结出6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并认为这些积极品质是人类共通的。我们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是如何使这24项积极心理品质本土化、校本化和序列化,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更加符合十九中以及类似学校的学生实际。2009年11月至12月,为了完成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我校心理教研组在计算机学科组的配合下,完成了初一、初二、高一三个年级的积极心理品质网上在线测试。
心理潜能开发:我们将多元智能理论也纳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畴。按照加德纳博士指出的“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那样,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强项人手开展学习和活动,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其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呵护,其学习效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把“多元智能”作为重要内容,并要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强化感恩教育:“感恩”是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在中学阶段应重点培养。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容易认为得来的一切理所当然,面对父母、学校和社会,缺少感恩的心态,培养感恩很有必要;积极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培养感恩的品质能够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以上认识,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校史馆为基础,挖掘其丰富的资源,将传承优良传统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
三是在实施途径上做到了全方位结合,主要通过学生、教师、家长这三个途径来实施。
面向学生的主要途径:开设积极心理健康课;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渗透;利用系统整合的教育资源(如开展团体咨询与个体咨询、建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答复等,为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估,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校外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等。
面向教师的主要途径:培训、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开辟供教师专用的放松室,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机制、心理援助机制,创建和谐集体,加强体育锻炼等。
面向家长的主要途径:开办家长学校,开展亲子互动活动,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咨询和交流沟通等。
四是队伍建设上:专兼职结合,一线教师与专家团队结合。我校立足自己解决队伍建设问题,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品正、业精、生爱的心理师资队伍。通过公开招聘,加上原有的1名心理教师,形成了6名专职心理老师组成的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富有实践经验、专业优势互补、充满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强的师资队伍,从初一到高三,一个年级配备1名。同时,我校对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培养也非常重视,鼓励教师考取心理、教育硕士学位以及心理咨询师证书等,并且在经专业培训合格的教师中,为每个年级选配1~2名兼职心理教师。我校力图以率先实践和优秀的工作业绩去积极影响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争取在人员编制和课时安排上给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充分的支持与保证,从而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健康发展。
同时,为使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卓有成效地开展,我们重视专家引领作用,成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心理专业报刊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们定期来学校指导工作。
五是建立健全组织,加强过程考评,运用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组织:一是学校成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担任,其他副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年级学部主任、学科主任、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为成员。二是各年级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小组。组长由年级学部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专职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兼职心理教师、年级教研组长、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为成员。三是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实际贯彻落实纲要的内容,亲自或指派人员承担与之相关的工作,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任务,配合、支持年级或其他部门所开展的工作。
加强过程考评:学校从“队伍建设”“心理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班主任骨干带头作用”“学科渗透作用”“研发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着力打造幸福课堂”“家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等几个方面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各年级、各学科、各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之中;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每学年进行一次考评。
记者:《北京市第十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要向家长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请您谈谈对家长普及有关知识的重要性?
余晓灵: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过去,我们往往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或者说口头上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落实不到位。要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实效性,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在家长中传播和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具体说来有以下措施:
一是通过家长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使家长了解、掌握积极心理健康常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
二是在家长会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就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班主任与家长加强交流、沟通。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加深亲子之间的了解、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成长氛围。
四是通过有关刊物,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方法。
五是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有关活动,为家长答疑解难。
六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心理咨询和交流沟通。
我们在家长会上用互动的方式进行培训,形式喜闻乐见,深受家长喜欢。家长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只有家长也能积极起来,多看孩子的优点,才能形成家校的合力。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 于 洪 终校 何 妍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办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1-0012-03
记者:余校长:您好。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许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请您介绍一下背景和发展历程。
余晓灵:我校从2005年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室,当时只有一名兼职心理老师,主要面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2006年以来,每年开展一届心理文化周,月活动。学校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曾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2008年下半年开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起点、新发展、新成果。
新起点体现在:学校制定了未来八年的办学规划,提出了“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建设“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而积极心理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撑。
新发展体现在:一是我校成为中央教科所“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课题的重点实验学校。二是通过公开招聘,组建了由6名专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是争取市区教委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了1632平方米、装饰具有特色、设备设施齐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四是聘请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陈虹副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教授、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的助手汪冰博士等组成了专家小组,这支强大的专家团队是十九中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后盾。五是学校制定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并召开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动大会。软件、硬件建设一起抓,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新成果体现在:一是在高一开设心理选修课《美丽心灵》,深受学生喜爱,该校本教材获北京市海淀区教研成果奖;二是介绍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文章《全面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和实证研究论文《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序列化研究》先后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三是我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习得优秀品质,奠基幸福人生》获得北京市海淀区教研成果奖;四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制了“幸福学习、快乐生活每一天——给同学们的10条建议”、“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每一天——给教职员工的10条建议”和“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给家长们的10条建议”,研究成果很快转化为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具体指导,收到良好效果。
记者:目前,十九中正在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整体科研和实践思路。
余晓灵:首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已经超出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我们把它放到了学校整体工作中从所未有的高度,即把它作为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促进鲜明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抓手”。
为什么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
1.要走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我们对学校的定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学校。这个定位决定了十九中只能走自己的路,而不能步人家后尘,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正如森林中每一种植物一样。我们要在同类学校之中做最好的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十九中以往在艺体科技特色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兄弟学校这方面的异军突起,我们的优势面临极大的挑战,除了巩固发展已有特色之外,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必须创新,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办学特色。
2.实现全面优质目标的科学之路。提高质量,不能靠传统的“时间加汗水”,必须在遵循教育教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提高质量。在区级高中示范校挂牌之后,学校怎样以此作为新的起点,需要寻找“第二曲线”或抓手,成为最终实现办学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
3.实现理想学校目标的必由之路。我们建设的“理想学校”的内涵是:“学生向往,幸福成长,三年习得,终生受益;教师愉悦工作。成就事业并感到幸福;赢得家长满意和社会赞誉”。这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这里有若干具体“抓手”:(1)开设积极心理健康课;(2)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3)学科教学渗透;(4)利用系统整合的教育资源;(5)研发积极心理校本课程;(6)着力打造“幸福课堂”。
这些抓手,符合三个“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原则,在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多元智能开发)的同时,带动了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质量,校本课程开发),师生都发展了,学校的发展就在其中了。
第二,在对学校现状进行充分分析以及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是,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立体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形成十九中鲜明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办学特色,力争引领普通中学乃至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
1.目标上:通过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教师和家长能从积极方面看待、解决问题;促进积极、乐观、向上心理品质的形成,学会感受幸福、分享快乐,幸福感有较大提升;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社会对学校的赞誉度明显增强。
2.组织上: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教师为引领,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全体教师为主力军,以校长为指挥督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3.内容上:围绕培养目标突出三个重点——扬优、挖潜与感恩教育。扬优,即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实现中学阶段积极心理品质的序列化培养;挖潜,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挖掘或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感恩,即以校史馆为基础,挖掘其丰富资源,将传承优良传统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
4.途径上:以积极心理健康课为主导,以学科教学渗透为主阵地,家校社区整合资源为后援,并彼此衔接沟通。
5.条件上:建设“三个一”。即建设一个基地——“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包括专门场所、专业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以及与之配套的校内拓展基地; 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包括针对校内、校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营造一个积极环境,即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及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记者:建立垒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立体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特色是什么?
余晓灵:这个模式是孟万金教授提出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志同道合,所以就积极实践了。我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工作,即“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批号:GY200847)。理由很简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立体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推进这项工作。目前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将逐步形成特色:
一是将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找到结合点。
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和强化感恩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积极心理学通过元分析研究,结合了心理学、哲学、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成果,总结出6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并认为这些积极品质是人类共通的。我们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是如何使这24项积极心理品质本土化、校本化和序列化,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更加符合十九中以及类似学校的学生实际。2009年11月至12月,为了完成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我校心理教研组在计算机学科组的配合下,完成了初一、初二、高一三个年级的积极心理品质网上在线测试。
心理潜能开发:我们将多元智能理论也纳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畴。按照加德纳博士指出的“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那样,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强项人手开展学习和活动,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其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呵护,其学习效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把“多元智能”作为重要内容,并要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强化感恩教育:“感恩”是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在中学阶段应重点培养。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容易认为得来的一切理所当然,面对父母、学校和社会,缺少感恩的心态,培养感恩很有必要;积极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培养感恩的品质能够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以上认识,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校史馆为基础,挖掘其丰富的资源,将传承优良传统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
三是在实施途径上做到了全方位结合,主要通过学生、教师、家长这三个途径来实施。
面向学生的主要途径:开设积极心理健康课;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渗透;利用系统整合的教育资源(如开展团体咨询与个体咨询、建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答复等,为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估,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校外的教育资源相结合等。
面向教师的主要途径:培训、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开辟供教师专用的放松室,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机制、心理援助机制,创建和谐集体,加强体育锻炼等。
面向家长的主要途径:开办家长学校,开展亲子互动活动,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咨询和交流沟通等。
四是队伍建设上:专兼职结合,一线教师与专家团队结合。我校立足自己解决队伍建设问题,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品正、业精、生爱的心理师资队伍。通过公开招聘,加上原有的1名心理教师,形成了6名专职心理老师组成的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富有实践经验、专业优势互补、充满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强的师资队伍,从初一到高三,一个年级配备1名。同时,我校对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培养也非常重视,鼓励教师考取心理、教育硕士学位以及心理咨询师证书等,并且在经专业培训合格的教师中,为每个年级选配1~2名兼职心理教师。我校力图以率先实践和优秀的工作业绩去积极影响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争取在人员编制和课时安排上给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充分的支持与保证,从而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健康发展。
同时,为使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卓有成效地开展,我们重视专家引领作用,成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心理专业报刊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们定期来学校指导工作。
五是建立健全组织,加强过程考评,运用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组织:一是学校成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担任,其他副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年级学部主任、学科主任、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为成员。二是各年级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小组。组长由年级学部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专职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兼职心理教师、年级教研组长、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为成员。三是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实际贯彻落实纲要的内容,亲自或指派人员承担与之相关的工作,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任务,配合、支持年级或其他部门所开展的工作。
加强过程考评:学校从“队伍建设”“心理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班主任骨干带头作用”“学科渗透作用”“研发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着力打造幸福课堂”“家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等几个方面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各年级、各学科、各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之中;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每学年进行一次考评。
记者:《北京市第十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要向家长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请您谈谈对家长普及有关知识的重要性?
余晓灵: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过去,我们往往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或者说口头上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落实不到位。要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实效性,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在家长中传播和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具体说来有以下措施:
一是通过家长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使家长了解、掌握积极心理健康常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
二是在家长会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就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班主任与家长加强交流、沟通。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加深亲子之间的了解、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成长氛围。
四是通过有关刊物,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方法。
五是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有关活动,为家长答疑解难。
六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心理咨询和交流沟通。
我们在家长会上用互动的方式进行培训,形式喜闻乐见,深受家长喜欢。家长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只有家长也能积极起来,多看孩子的优点,才能形成家校的合力。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 于 洪 终校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