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价值研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癌症患者家属护理中实施死亡教育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样本采集时间:2020年1-12月),将其采取随机分组形式纳入A/B两组;前者仅实施常规支持干预,后者则实施死亡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B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A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护理中,通过实施死亡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的负面心理情绪,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建议实施推广应用。
  【关键词】死亡教育;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59
  处于癌症晚期的患者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预期死亡时期,该段时间患者的身心状态往往会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而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则易被忽视。但事实上,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同样承担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未能结合其心理状态予以有效的疏导,也会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生活[1]。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将死亡教育用于癌症晚期患者家属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样本采集时间:2020年1-12月),将其采取随机分组形式纳入A/B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均为患者直系亲属,每位患者1名陪护人员,A组陪护人员男、女比例为19/22;年龄24-55岁(39.24±5.66);B组陪护人员男、女比例为20/21;年龄25-57岁(39.33±5.64)。比较纳入人员的基础信息未见明确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支持治疗,同时需将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情况等一一告知其家属,并原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耐心听取其意见及建议,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在此基础上,B组增加死亡教育干预:(1)方式:采取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而开展针对性疏导;每周组织异常家属集体讲座及专题座谈会,广泛普及死亡知识教育;以现场答疑、短信/微信解答等形式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其对死亡的正面认识;对于情绪极度低落者可每周采取2次心理引导,予以心理支持,促进其不良情绪的改善。(2)内容:需为其讲解死亡的本质,使其明确生死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过程;为其介绍死亡/濒死表现及心理变化;为其讲解死亡对人生的意义,帮助其调整心态,平和的面对死亡这一话题;引导患者家属珍视、正视生命,学会疏导内心失落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态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集数据均输入SPSS 25.0软件中统计分析。涉及计量、计数部分数据采用(x±s)、%表示,并以t/χ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比较未见明确差异(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两项评分相比较A组均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来说,必然是从出生、生存直至死亡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都难以避免和逃避与自己的亲人告别。而在我国千年传承的文化教育中,往往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强调怎样生活,怎样有价值地生存,但对于应该怎样面对死亡、认识死亡方面的死亡教育却存在一定的缺失。而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其在面对有预期的死亡期限下,必然会抱有对死亡的高度恐惧感、孤独感、不安感以及对世界的不舍、对亲友的不舍[2]。从其治疗阶段来看,则多会表现为最初的积极治疗,到后期的情绪极度低落,抵触并拒绝治疗。因而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而言,适当予以死亡教育是帮助其该病心理状态,降低其焦虑、恐惧死亡心态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陪伴家人直面死亡的患者家属,其更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及疏导。在很早以前就由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在陪护重症患者的过程中,约有30%的家属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出现,尤其在护理癌症晚期患者过程中,看着亲人承受极大的痛苦,以免面对生命即将逝去的无力感、不舍感往往会对患者家属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3]。因而在患者家属陪护过程中,合理结合其心理状态采取死亡教育干预十分关键,这也是指引其能够正视生命及死亡,缓解其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通过实施死亡教育干预后,B组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35±6.72)分、(39.85±6.96)分,对比A组的(47.26±5.64)分、(46.71±7.75)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这一结果显示,在死亡教育干预下能够促进患者家属焦虑以抑郁情绪的改善,进而使其能够进一步深入认识死亡这一概念,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好的陪伴亲人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分析原因能够发现,在死亡教育中,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对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关注而采取对应的护理方式加以干预,进而通过讲解死亡的必然性、生命的周期性等知识,改善患者家属对待死亡的态度,改善其负性心理情绪。
  综上,将死亡教育用于癌症晚期患者家属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使其正视死亡,更好的陪护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彩玲,孙强,蔡晓清.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025(004):504-508.
  [2]周曉丰,魏攀.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在原发性肝癌病人晚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研究, 2019, 33(05):168-171.
  [3]王媛,朱怡苹,胡秀琼,等.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04):642-64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使用血必净后对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院内收治的61例脓毒症病患,随机分两组,31例参照组用常规治疗,30例观察组用血必净,NT-proBNP和心功能需有效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和心功能较好,参照组略差,数据差异大(P0.05)只显示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价值。纳入: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脓毒症
期刊
【摘要】目的:脓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于本院收治的脓毒性MODS患者中筛选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及对照组(n=3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1月内病死率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以给予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的具体效果为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将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联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采用QC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20年1-12月收录的72例急诊危重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6例对照组(常规转运护理)、36例实验组(QC活动),对比两组患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转入病房时间等指标数值。结果:实验组转运不安全因素、转入病房时间等指标数值远在对照组之下(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采用QC活动可以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间收治到的5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入院编码,其中1~27号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28~54号患者纳入观察组,行正畸+口腔修复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咀嚼与语言功能,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对比分析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提示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病原菌耐药性的参考价值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01月~2021年01月在我院送检的微生物样本246份,对样本进行检测报告的分析。结果:人为、标本、操作、检验仪器或者其他因素会给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24:132:169;同时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等耐药率较高(>50%);肺炎克雷伯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人文關怀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舒适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进行膀胱癌手术的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人文关怀,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舒适度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细微(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指标低于参照组,舒适度指标高于参照组,恢复效果更好,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兒童保健科教学中应用实践情境教学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儿童保健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60名,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30名(常规教学)、观察组30名(实践情境教学),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科教学中应用实践情境教学
期刊
【摘要】从医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实践检验和临床论证,以血液病表现为主诉的常见表现主要包括淋巴结或(和)脾肿大,单系或多系血细胞数异常和紫癜等一系列相关内容,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某些风湿性患者而言,在相关病症并没有完全呈现之前,通常情况下会把它当作主要诉求来进行就诊。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识别和判断,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以此为其及早恢复健康而提供必要的保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气压治疗、踝泵运动结合临床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术后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结合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实施气压治疗、踝泵运动结合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周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