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本地区的农民工群体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不少父母为了减轻工作、生活压力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单亲家长或孩子祖辈们监护,社会便出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孩子,学习习惯也不好。主要原因,我认为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对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现有学生3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200多人。绝大多数家庭主要依靠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来养家糊口,孩子则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管,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礼貌习惯差。
二、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错误多,写字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等,就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留守儿童许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中占到了大多数。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好大的用场,认为读书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们一起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对孩子的学习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三、留守儿童需要培养的几种好习惯。
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慢慢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文艺表演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中积极融入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融趣味性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
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兴趣,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建立并实施好教师与留守儿童的交心、谈心活动,通过此活动,融洽师生感情,进行学习目的的渗透;其次,实行代理家长制,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再次,从留守儿童身边找优秀学生事迹,为每个留守儿童树立学习榜样,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留守儿童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首先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其次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同学之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关爱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留守儿童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将通过听报告、看展览的形式,以科学道理、形象图片、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不良学习习惯的坏处,再以自己的努力和家长、教师的指导帮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四、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老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们往往爱的都是一些“听话生”、“尖子生”,而对班级里的一些“问题学生”“学困生”却漠不关心,结果反而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也宽容着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一剂良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问题学生”和“学困生”身上都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的,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讓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
要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家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还要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更要与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果时间和工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应时常到学生家里走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同时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关注、齐参与,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尽到监护的职责,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现有学生3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200多人。绝大多数家庭主要依靠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来养家糊口,孩子则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管,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礼貌习惯差。
二、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错误多,写字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等,就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留守儿童许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中占到了大多数。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好大的用场,认为读书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们一起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对孩子的学习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三、留守儿童需要培养的几种好习惯。
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慢慢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文艺表演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中积极融入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融趣味性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
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兴趣,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建立并实施好教师与留守儿童的交心、谈心活动,通过此活动,融洽师生感情,进行学习目的的渗透;其次,实行代理家长制,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再次,从留守儿童身边找优秀学生事迹,为每个留守儿童树立学习榜样,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留守儿童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首先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其次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同学之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关爱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留守儿童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将通过听报告、看展览的形式,以科学道理、形象图片、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不良学习习惯的坏处,再以自己的努力和家长、教师的指导帮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四、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老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们往往爱的都是一些“听话生”、“尖子生”,而对班级里的一些“问题学生”“学困生”却漠不关心,结果反而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也宽容着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一剂良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问题学生”和“学困生”身上都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的,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讓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
要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家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还要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更要与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果时间和工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应时常到学生家里走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同时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关注、齐参与,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尽到监护的职责,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