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淑媛,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传媒经济学博士。
2013年度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网络影视评论舆论场研究》课题负责人,先后在《电视研究》《中国电视》《中国青年研究》《现代传播》《现代视听》《文化产业导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近年我国电视广告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度广播电视征文三等奖。多次参与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关于文化政策、影视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参与著述有《制播体制改革与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中国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2008年)》《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央电视台》《网络经济》《改革中国电视》。其中,《公民文化权益实现对策研究》被评为“北京市第六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三等奖”。目前主要从事传媒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影视艺术的课题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锐意进取,科研不断
采访前,蒋淑媛正在和同事研讨课题,看得出来,她思维敏捷,做事干练。时光回到1996年,蒋淑媛来到北京,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1999年,她秉承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选择留在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那时候的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还没并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研究的内容以北京的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为主。这其实和研究所的历史渊源有关,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化局戏曲编导委员会,1962年改名为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不断扩大艺术研究领域,1989年更名为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从研究所名称的更迭我们就能看出,研究所研究的范围在一点一点地扩大。进入21世纪后,文化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演艺市场的繁荣、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时代的命题摆在了她的面前。因此,蒋淑媛对北京市文化建设中的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探索,舞台剧目制作人制的研究、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考察、群众文化人才培训需求的调研、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的探索、电视广告经营模式的变革、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评估的持续跟踪等一系列课题的完成,促使她对北京市的文化建设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使得她在工作的历练下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也正是研究工作本身的要求,一个研究人员必须不断充电和学习。2006年,蒋淑媛继续深造,在传媒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同时期,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并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随着时间的流逝,2008年12月,蒋淑媛作为学院的骨干,作为北京市组织部第一批“京郊人才行”的专家,被北京市文化局派往门头沟文委挂职锻炼一年,任主任助理。这期间,配合门头沟区文委进行区域文化的课题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门头沟戏曲市场的调查和门头沟创意文化产业的报告。2010年,研究所搬进北京戏校,并改名为艺术研究中心。蒋淑媛挂职结束,回来后开始负责研究中心的科研管理工作。
硕果累累的艺术研究中心
记者:刚开始负责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
蒋淑媛:你提的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我负责研究中心工作时还比较年轻,研究中心的老同志很多,他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一来,如何组织、调动起大家很好地相互协作,完成某个研究课题,就成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挑战。
记者:您当时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蒋淑媛:首先态度上得尊重老同志,这是要秉承的。其次,工作的事我还是要求很严格的,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不过,有时候管理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我们有个老同志是研究人类学的,虽然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不同,但他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研究成果也很棒,你去强扭他的方向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则会更多地和我一起承担研究中心的研究任务。
记者:请问研究所并入北戏后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蒋淑媛:并入学院以后,学院会给我们一些需要研究的内容,同时研究所传统的研究课题我们还在继续。
这其中包括将学院珍贵的艺术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2012年,我们重点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500多套戏曲出版物进行了扫描和条目录入,大约30万页。同时,我们对1952~1982年我院毕业生的图片资料进行了整体梳理。
研究中心还有一个项目是制作、出版《北京文化艺术年鉴》和《艺术志》的相关工作。为此,我们每年都要向各区县文委征集资料,通过召开内部研讨会、审稿会,多次编辑、校对,最终完成了9大部类的编辑、统稿工作。同时,按照北京史志办的要求,完成《艺术志》的撰写工作。
此外,研究中心的另一项工作是关于《传统京剧剧本汇编》的相关工作。这项工作的历史十分久远,远在1952年戏曲编导委员会成立的时候,就组织了专家和工作人员就京剧的手抄剧本进行了整理。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所出版过一套京剧剧本汇编的书籍。近两年,我们又对《传统京剧剧本汇编》进行了再版,并且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施公案》《昭代箫韶》等内容。经过对1300个手抄剧本的选择、录入和编辑,共整理了60多万字的稿件。
另外,研究中心很好地完成了学院系列出版物《博艺》的出版工作。我们按照学院要求,就不同专题的《博艺》专辑推行了项目制管理模式,由原来集体分工合作改为责任编辑统筹,然后由编辑部主任、部门主任、院领导审定的流程。在策划内容上,与学院各部系紧密合作,积极为学院老师发表论文提供支持和平台。这一项目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艺》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多是综合性的专业论文的合辑,同时也有舞蹈专辑、音乐专辑、京剧专辑等分门类的专辑。另外,为了庆祝学院成立60周年,我们也通过《博艺》这个平台,汇集了学院优秀毕业生、行业内专家对于学院建设、教学体会的思考,也很具有纪念意义。
记者:请谈谈关于学院教研方面,研究中心做了哪些工作?
蒋淑媛:研究中心在教研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比如参与了《中华美德故事》剧本的策划会,并组织人员参与了相关创作工作。
还有,协助院里申报2014年教研课题《李文敏教学研讨文集》和《京剧武生行当教学研讨文集》,积极参与了前期筹备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各院系,完成了《戏曲系列教材》的编辑、审稿工作。
记者:作为领导,研究中心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蒋淑媛:前面提到的几个项目都是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有些项目未来还将继续。除此之外,研究中心的工作内容还有很多,我们未来还会积极配合北京市文化局,做好会议研讨、专题调研、稿件撰写、文章编辑等工作。另外,研究中心有丰富的戏曲资料,来到北戏后,等于又来到一块戏曲艺术的沃土。所以我相信,研究中心未来的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与学院的工作配合得越来越好。
2013年度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网络影视评论舆论场研究》课题负责人,先后在《电视研究》《中国电视》《中国青年研究》《现代传播》《现代视听》《文化产业导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近年我国电视广告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度广播电视征文三等奖。多次参与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关于文化政策、影视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参与著述有《制播体制改革与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中国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2008年)》《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央电视台》《网络经济》《改革中国电视》。其中,《公民文化权益实现对策研究》被评为“北京市第六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三等奖”。目前主要从事传媒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影视艺术的课题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锐意进取,科研不断
采访前,蒋淑媛正在和同事研讨课题,看得出来,她思维敏捷,做事干练。时光回到1996年,蒋淑媛来到北京,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1999年,她秉承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选择留在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那时候的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还没并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研究的内容以北京的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为主。这其实和研究所的历史渊源有关,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化局戏曲编导委员会,1962年改名为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不断扩大艺术研究领域,1989年更名为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从研究所名称的更迭我们就能看出,研究所研究的范围在一点一点地扩大。进入21世纪后,文化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演艺市场的繁荣、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时代的命题摆在了她的面前。因此,蒋淑媛对北京市文化建设中的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探索,舞台剧目制作人制的研究、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考察、群众文化人才培训需求的调研、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的探索、电视广告经营模式的变革、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评估的持续跟踪等一系列课题的完成,促使她对北京市的文化建设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使得她在工作的历练下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也正是研究工作本身的要求,一个研究人员必须不断充电和学习。2006年,蒋淑媛继续深造,在传媒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同时期,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并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随着时间的流逝,2008年12月,蒋淑媛作为学院的骨干,作为北京市组织部第一批“京郊人才行”的专家,被北京市文化局派往门头沟文委挂职锻炼一年,任主任助理。这期间,配合门头沟区文委进行区域文化的课题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门头沟戏曲市场的调查和门头沟创意文化产业的报告。2010年,研究所搬进北京戏校,并改名为艺术研究中心。蒋淑媛挂职结束,回来后开始负责研究中心的科研管理工作。
硕果累累的艺术研究中心
记者:刚开始负责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
蒋淑媛:你提的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我负责研究中心工作时还比较年轻,研究中心的老同志很多,他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一来,如何组织、调动起大家很好地相互协作,完成某个研究课题,就成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挑战。
记者:您当时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蒋淑媛:首先态度上得尊重老同志,这是要秉承的。其次,工作的事我还是要求很严格的,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不过,有时候管理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我们有个老同志是研究人类学的,虽然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不同,但他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研究成果也很棒,你去强扭他的方向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则会更多地和我一起承担研究中心的研究任务。
记者:请问研究所并入北戏后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蒋淑媛:并入学院以后,学院会给我们一些需要研究的内容,同时研究所传统的研究课题我们还在继续。
这其中包括将学院珍贵的艺术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2012年,我们重点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500多套戏曲出版物进行了扫描和条目录入,大约30万页。同时,我们对1952~1982年我院毕业生的图片资料进行了整体梳理。
研究中心还有一个项目是制作、出版《北京文化艺术年鉴》和《艺术志》的相关工作。为此,我们每年都要向各区县文委征集资料,通过召开内部研讨会、审稿会,多次编辑、校对,最终完成了9大部类的编辑、统稿工作。同时,按照北京史志办的要求,完成《艺术志》的撰写工作。
此外,研究中心的另一项工作是关于《传统京剧剧本汇编》的相关工作。这项工作的历史十分久远,远在1952年戏曲编导委员会成立的时候,就组织了专家和工作人员就京剧的手抄剧本进行了整理。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所出版过一套京剧剧本汇编的书籍。近两年,我们又对《传统京剧剧本汇编》进行了再版,并且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施公案》《昭代箫韶》等内容。经过对1300个手抄剧本的选择、录入和编辑,共整理了60多万字的稿件。
另外,研究中心很好地完成了学院系列出版物《博艺》的出版工作。我们按照学院要求,就不同专题的《博艺》专辑推行了项目制管理模式,由原来集体分工合作改为责任编辑统筹,然后由编辑部主任、部门主任、院领导审定的流程。在策划内容上,与学院各部系紧密合作,积极为学院老师发表论文提供支持和平台。这一项目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艺》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多是综合性的专业论文的合辑,同时也有舞蹈专辑、音乐专辑、京剧专辑等分门类的专辑。另外,为了庆祝学院成立60周年,我们也通过《博艺》这个平台,汇集了学院优秀毕业生、行业内专家对于学院建设、教学体会的思考,也很具有纪念意义。
记者:请谈谈关于学院教研方面,研究中心做了哪些工作?
蒋淑媛:研究中心在教研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比如参与了《中华美德故事》剧本的策划会,并组织人员参与了相关创作工作。
还有,协助院里申报2014年教研课题《李文敏教学研讨文集》和《京剧武生行当教学研讨文集》,积极参与了前期筹备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各院系,完成了《戏曲系列教材》的编辑、审稿工作。
记者:作为领导,研究中心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蒋淑媛:前面提到的几个项目都是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有些项目未来还将继续。除此之外,研究中心的工作内容还有很多,我们未来还会积极配合北京市文化局,做好会议研讨、专题调研、稿件撰写、文章编辑等工作。另外,研究中心有丰富的戏曲资料,来到北戏后,等于又来到一块戏曲艺术的沃土。所以我相信,研究中心未来的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与学院的工作配合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