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海洋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8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海的神秘和美妙让我们对它充满浪漫的遐想,而当下的海洋生态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海面之下,不只是蓝色。这一期CHIC采访了有海边生活经历的写作者,当我们谈论海洋与人时,他们又会有哪些新鲜视角呢?
  韩今谅:在地球很多地方,海只作为海存在
  CHIC:喜欢大海吗?说一说令你想起来难忘而特别的海边经历。
  韩今谅:来到澳洲之后,我才第一次看到了“野海”,在此之前我见过的海,或是栈桥和啤酒的海,或是椰林和音乐的海,海在我这个内陆人的心中,是风光大片,是休憩圣地。当海以它的真实身份出现在面前时,我无法形容内心的震撼,岩礁野蛮,砂石粗砺,波涛反复奔袭,风起处似是海立云垂。在那里,在地球的很多地方,海并非作为景点而只作为海存在,不负责让游人乘兴而来,提供某种风情,你不须给它的“温情”和“疯狂”赋予任何拟人的意味,甚至任何评判都是僭越了。
  CHIC:这期杂志主题讨论海洋与人,你在澳洲生活,离海滩很近,在这里生活的感受怎样?对日常创作是否会产生影响?
  韩今谅:我可以在沙滩上躺过整个下午。各式各样的狗经过我,各式各样的云经过我,某一刻似乎有些灵感,但是懒得起身走回到电脑前,再站起身时就忘了,心里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确定是我把懒散的责任推卸给了海,还是海真的影响了我,毕竟海也激起了别人冒险的激情和运动的热情;但我确定的是,这种“荒废”也给了我某种补给。
  CHIC:关于海洋生态面临的现实问题持续被关注和讨论,人类与自然力量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似乎不断被打破,恢复这种平衡也并非在朝夕之间,谈论这类话题时你感兴趣的角度是?会从哪些方面来思考?
  韩今谅:人类与自然很难说有过平衡。人类只是有幸见证地球的一部分历史,在我看来,如今我们在生态环保方向的努力谈不上战胜或者拯救,最多是尽所能保护人类自己,为后代争取时间。
  CHIC:你的小说集《山花对海树)里的故事与个人生活的相关性更强,无论是观察、经历还是感悟,你最喜欢6个短篇中的哪个?你的诗歌和小说语言中有一种生动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有很多好玩又大胆的比喻,你觉得自己对于语言的敏锐度是如何形成的?
  韩今谅:我喜欢《灰里焰》,但对《长生林》有更复杂的情感,因为这篇与我正在写的中篇和打算写的长篇有气质上的连结,它既是已完成的一篇,又包含我的期待。
  可能是受编剧工作的影响吧。当你写的每句台词都要被别人念出来的时候,它最好参差多态且不拗口,才能让演员游刃有余地表达情绪。
  人类与自然很难说有过平衡。人类只是有幸见证地球的一部分历史,在我看来,如今我们在生态环保方向的努力谈不上战胜或者拯救,最多是尽所能保护人类自己,为后代争取时闫。
  推荐的书
  《当鸟儿带来太阳》《大西洋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推荐语:“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集《当鸟儿带来太阳》,海味很足。
  西蒙·温彻斯特的系列作品一一《大西洋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这两本虽然不是纯文学书籍,但作者的叙事跌宕优美,阅读体验很舒爽。”
  细微环保行动,我们能做什么?
  从和“我们的朋友”海鸥做朋友开始吧。
  维舟:海岛生活的见证者
  CHIC:你是上海崇明岛人,在厦门也生活过,首先回忆-一下记忆中的海边生活经历吧。
  维舟:崇明虽是中国第三大岛,早先很多单位的薪资甚至还有“海岛津贴”这一部分,但岛上生活其实不大有“海岛”的感觉,而更多是靠“江”一一可能也因长江入海口的江面很宽,崇明人把“江”称为“海”,比如岛南濒临的江面就叫“南海”。
  因為就在入海口,所以每年台风季节,海水倒灌,往往都会带来潮灾,崇明也有渔民,尤其是捕捞鳗鲕苗、刀鱼著称,但崇明人很少吃海鲜,我小时吃的带鱼、小黄鱼、秋刀鱼,往往也是舟山那边出产的。在这一点上,上海也一样:虽然靠海,但孕育上海这座城市的也是黄浦江这样的内河,上海菜习惯上也重河鲜,而不重海鲜。
  我真正感受到“海边生活”,是去厦门大学读书以后。和老家的泥沙海岸不同,厦门的海是碧蓝的,坐在厦大新闻系楼上的图书室里,就能眺望见深浅不一的大海,海风里就有那种咸腥味。闽南菜很多海鲜,从海蛎煎到土笋冻,甚至当地很多老房子的外墙,也都是牡蛎壳砌筑的,当然,更不必说还有那么多航海、下南洋的传统。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这种渗透在社会文化肌理之中的“靠海吃海”。
  CHIC:这期杂志主题讨论海洋与人,从作家身份来说,海洋文化对日常创作是否有影响?马尔克斯写过一本《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他出生于哥伦比亚的海滨小镇,这种成长环境似乎对他影响至深。
  维舟:我觉得需要界定何谓“海洋文化”,如果说它指的是一种与海洋紧密结合的航海、捕鱼、贸易、移民等生活,那说实话,对我们这个农业文明国度的大部分人来说,其实相当陌生。“剑桥中国史”丛书,将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视为相对于农业文化的“小传统”。大概也因此,我很少见到这一意义上的“海洋文化”对作家的深远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生活经历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文字中,我出的小说《无岸之岛》就是以崇明岛上的生活为背景,身为岛民不可避免地会意识到“岛”的存在:它是边界清晰的、狭小的,年轻时你渴望离开,到一定年纪又想要回归。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种精神状态。
  国内这些年来对湿地的保护日益重视但滨海地区仍是重灾区,很大一个原因是各地都在设法向海进军,特别是为了城市建设而填海造地,对湿地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这至今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最终恐怕还是取决于这些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CHIC:关于海洋生态面临的现实问题持续被关注和讨论,人类与自然力量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似乎不断被打破,恢复这种平衡也并非在朝夕之间,谈论这类话题时你感兴趣的角度是?会从哪些方面来思考?   维舟:由于我自己的出身,我最关注的是湿地,因为崇明东滩湿地就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保护区。湿地处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处,汇聚了各种生物,也最为敏感。以往像崇明对这些滩涂大多是拿来围垦,变为农田的,所谓“向大海要地”,岛上一度围垦了十多个农场;但1990年代初以后,崇明停止了围垦,保留湿地生态。
  国内这些年来对湿地的保护日益重视,但滨海地区仍是重灾区,很大一个原因是各地都在设法向海进军,特别是为了城市建设而填海造地,对湿地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这至今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最终恐怕还是取决于这些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细微环保行动,我们能做什么?
  至少可去自然博物馆等地方了解-下海洋、湿地的生态系统知识,这些本身也很有意思。
  更有兴趣的可以去海边湿地观鸟,在这过程中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平常不在意的滩涂、芦苇荡、红树林,对这些生命有多大的重要性。否则即便让人别往海洋里丢垃圾、丢塑料瓶,这毕竟还是难以感同身受的行动原则。维舟眼里的海岛变迁
  在维舟看来,崇明岛和厦门的发展变迁中有一个共有特征:文创产业的重要推动作用。“如果真就景观的自然条件来说,比它们更好的地方恐怕也多的是(比如平潭),”他说,部分也因他亲眼目睹了这两个地方的变迁,因而更切身地意识到,吸引人们前往、并塑造其体验,往往取决于文化创意,而这需要一系列现代意识和技术作为支撑。
  崇明岛:
  以前被看作是“上海的北大荒”,1991年宣布崇明要开发旅游业时,我周围亲友的反应都是:“那些上海人来崇明看什么?我们这儿没什么风景可看啊!”
  2001年正式被定位为“生态岛”
  2009年长江桥隧开通,结束了以往的孤岛状态今年(2021年)崇明要举办中国花博会,提出了“海上花岛”。论生态、风景和交通,确实比我小时候要好多了,游客也暴增,以至于现在回岛都不得不避开节假日。
  厦门岛:
  厦门本来就很美,作为国内少有的海滨花园城市,这几年更是“小清新们”的著名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二十年间,厦门的人口从205万翻了一倍还多,城市更见繁华,原本荒凉的黄厝海滨,现在写字楼林立,有时让人颇有沧海桑田之感。
  维舟
  上海崇明岛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作家,书评人。长期为《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撰写书评,并为《GQ智族》、澎湃新闻等撰写专栏。已出版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长篇小说《无岸之岛》、评论集《一只脚踏进后现代》等。
  推荐的书
  《老人与海》《白鲸》《鲁滨逊漂流记》《乌暗暝》《沉默之岛》推荐语:“如果是直接与海洋相关的,我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西方文学中的。华语文学中缺乏描写人与自然(海洋)搏斗的主题。在广义上的‘海洋文化’主题上,我个人觉得写得好的倒是港台、南洋的作者,他们大多有强烈的原乡意识,描绘特异的乡土与个人情结,我推荐黄锦树的《乌暗暝》和苏伟贞的《沉默之岛》。”
  赵冬妮:
  渔民永远比写作者更懂海
  CHIC:在大连生活多久了?描述—下您眼中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赵冬妮:我从年轻起就在海边生活,始终离海住得近。那时候我们绕过山脚去海边消夏,游泳或者搭帐篷过夜:渐渐有些山被削平了,或仅仅削去山脚,我与海住得就更近了,只要下楼,越过马路和木栈道,就可以下到海滩。这种近不单是空间上的,更是包括时间向度的,是日日夜夜,在推开窗或关窗的那一刻,海都会涌来。海的这种无所不在无时间性,对人是种绝对的包裹,是你常常意識不到的生命陪伴。
  在大连,从不叫“游泳”,而是“洗海澡”,这个词宽大有包容性,许多喜欢海又不擅游泳的女人孩子统统被囊括了进来,任何人不排除在外。这就像大海。大连人身体里就有这种海的气质,或者就是海味、海蛎子味,不经意间化为语言,也化为大连夏日的生活。
  CHIC:哪个季节的大连最宜人和舒适?
  赵冬妮:进入七月,尤其是傍晚,经过日晒的海水温暖而平静,人们下班后纷纷赶往海滨,泳衣三角帐篷牛津布野餐垫餐篮子啤酒西瓜,统统装进车后备箱里,全家老少的一天随黄昏落到海滩,在几杯啤酒中开始了,一家紧挨一家,看上去拥挤,但海滩永远有足够的地方,小孩子踩过沙滩跑进大海,这里大多数孩子人生的游泳课是从与海水的嬉戏中开始的。
  九月十月的海往往更加澄澈,那是秋天的大海。海水透明见底,色泽湛蓝或碧绿,似乎随着炎热和高繁殖期的消散,海水中的微生物终于结束漂浮和漫游。人们会说海水凉了,下不得海喽,但这只针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连有常年洗海澡的,尤其坚持冬泳的人,他们甚至知道每日潮汐,海水温度多少,游进海水几十下,游回来几十下,—下下计数,都是身体对抗冷水的极限测度,是超越日常的自我坚持。
  细微环保行动,我们能做什么?
  不制造垃圾,离开大海时,带走你该带走的垃圾。
  赵冬妮
  作家,现居大连。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化》《青年文学》《诗刊》《鸭绿江》等刊物发表过散文、诗歌、小说出版诗集《以一个词走近你》随笔集《跑题》,散文集《从一数到一》,获第五届辽宁政府文学奖散文奖。
  CHIC:这期杂志主题讨论海洋与人,从作家身份来说,海洋文化对日常创作是否有影响?
  赵冬妮:我曾多次写下这片海。它带给我瞬间的美和静谧。在那样的时刻,实际上内心真正拥有的是人生的寥廓,甚至也是幸福。有时是琐碎的认识,看穿自己生命的局限,譬如每次退潮,常遇到女人们结伴赶海,她们坐公交车,手拎红色塑料桶桶里装着齿耙,在潮水退尽的滩涂上翻海蛤海螺蛳。这些渔民妻子自幼靠海吃海,现在她们住得离海远了,却永远比我这样的写作者更深入地爱海,懂得海。看海或者与海嬉戏,都是人类天性的存在。   CHIC:关于海洋生态面临的现实问题持续被关注和讨论,人类与自然力量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似乎不断被打破,恢复这种平衡也并非在朝夕之间,谈论这类话题时你感兴趣的角度是?会从哪些方面来思考?
  赵冬妮:大连的海湾形状不断改变,很多在填海,码头向水域入侵。海域面积小了J陆地扩大然而是坚硬的,是磐石水泥。海会因为人的存在而生出变化,这是一定的,人的心思稍稍一动,海就有可能再不是它原来的模样。但大连的海仍1日是吸引入的,夏日仍1日有对海充满渴望的人不断跑向它,那种热情和力量,是我羡慕的,也是我现在身体里所缺少的。
  我年轻时反复读《浮土德》,年老的浮土德听到远处填海造田的声音,至今我仍以为,那是人们最初对大海的入侵,是资本的入侵,也许这本书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人类自身的行为。
  推荐的书
  《浮土德》《阴影线》推荐语《阴影线》写青春与成熟间的跨越,人需要越过“阴影线”完善生命,其实整个人类也是如此。“海是真正的世界。”人就需要付出很多,其中包括勇气、忠诚和爱。
  《深蓝sos》使用的
  环保包装纸
  《深蓝sos》作者:西尔维娅.A厄尔译者:吕雅鑫吴文智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新民说为了契合环保主题,这本书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保绿色印刷工艺,摒弃了塑封包装,采用耐磨耐折精美护封包装纸。背面印主题海报,保护书籍的同时可作留念。《认识海洋》作者:基斯A.斯韦德鲁普/弗吉尼亚安布拉斯特译者:魏友云出版:后浪1福建教育出版社你对海洋有多少了解呢?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容,从海洋学历史、海洋地质构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资源环境,以及海洋生态和生物等各个方面,采用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海洋学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讲解了海洋学的知识。《海面之下》作者:托马斯.M.尼森译者:曾千慧出版:后浪I大象出版社这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副教授托马斯.M尼森以自身40余年的授课经验为基础,联合畅销书作者温·卡皮特推出的以海洋生物学为主题的涂色圖鉴。书里介绍了18大类450余种海洋动植物的生境摄食繁衍、发育等生活方式,以及各生物之间的奇妙关系。用插图展示海洋生物的形态与结构,此外还介绍了深海潜水科考船等研究技术,呈现了海洋科技的独特魅力。
  韩今谅
  文艺工作者,写影视剧剧本和歌词,也写诗歌与小说。著有诗集《一颗苹果宣布成为星球》,短篇小说集《山花对海树》。
  海边生活经历
  大海对人类的馈赠,海洋生态面临的现实问题
  细微环保行动,我们能做什么?
其他文献
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郭幸却经常被人认为“长了一张异域风情的脸”,采访时她直率笑言:“可能五官长得立体一点吧。”每接一个新角色,对郭幸来说都是第一次,表演经历中的这些“第一次”弥足珍贵。  她眼里的好演员是这样的:专注,热情,敏感且善良。从《若你安好便是晴天》里的米多多到《海洋之城》里的贺彩,郭幸喜欢她们身上直率、真实与果敢的一面,與她自己很像。她喜欢专注地去体验生活中每件事带来的感受,从中激发内
期刊
电影《阳光姐妹淘》中的少年林青,外表强悍但内心细腻,梁颂晴觉得与自己性格很像。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二十出头,音乐剧出身的她对表演、生活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思考:懂得表演的分寸感,“要真实,要走心,这些都是基本的。”每个角色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去打动观众。  生活中的梁颂晴不喜欢变化,喜欢生活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感觉,喜欢独处时的放松自在。这个年轻女孩正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在我找到自信的那一
期刊
从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到当下的人气博主,  勇敢地突破舒适圈,突破自我,  是吴敏霞现在的状态写照。  在光环之外,她凭实力和勇敢让大众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  摄影:李少东造型&编辑:Elio Wang化妆:罗云发型:Yiilin亦林采访&撰文:景鑫  乙人统筹:晓雪、辛本服装助理:苏怡、徐琳菲纱质上衣米色半身裙金属项链均为BrunelloCucirWtii  梦里梦外  春天的森林公园一眼望去
期刊
真实、坦率、前卫、积极。  摄影:赵骅编辑&造型:Mou化妆:毛毛-Huang 发型:陈荣  模特:李紫燕 @ 火石文化摄影助理:小澤、小关、阿紫
期刊
就如同每个年代根据时代背景不停更迭的时装风格,  在当下的快节奏中,设计师们显然更知道大家最需要什么,  舒适实用主义在本季形成了另一波分流,仿若睡衣,  运动裤等宽松无限制的时装悉数登场,  在设计师手下这些日常  如空气般存在的单品焕发出新的生机。  编辑:Cici Lee  Kenzo  随着高田贤三的离开,继位的葡萄牙设计师 Oliveira Baptista,并没有如其他品牌一样再现往季
期刊
把时间拉回到那个物品愈发丰富,  色彩日益斑斓的年代,  人们对于时装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款式,  更加关注的是社会特征与自我属性之间的微妙联系。  摄影:方泽形象&编辑:Elio Wang  化妆:Xuxu发型:罗汉仙娃  模特:趙一 @ 龙腾精英服装助理:苏怡
期刊
作为时装史“黄金时代”的 20 年代,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新女性主义的和平年代。  自由与解放的气息蔓延开来,女性可以大胆地做自己,  她们年轻、美丽、自由、时髦、奔放,她们是独立张扬的享乐主义,  为无数设计师提供了灵感,为时尚史带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如法国作家菲兹杰拉德所言  “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  编辑:Mou  时尚是一場轮回,纵观 2021 年秋
期刊
这是已经淡出视线的女性工种,  默默无闻,随鱼而渔,却不灭对美的向往,  将生活开出斑斓的着装文化,  双手高高擎举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  在海岸边留下艳丽而勤劳的身姿。  攝影:周觅策划&造型:陈襾 Mia Chen  模特:黄一丹 @SMG 森明  化妆:Ivanka 发型:罗汉仙娃  服装助理:徐琳菲苏怡 Susu
期刊
裹挾着呵护与温柔,  片缕交织,簇拥着最珍贵的温柔中心。  摄影:徐鑫伟Xinwei Xu  编辑&造型:陈襾Mia Che
期刊
由于炎炎夏日下紫外线的大量入侵,肌肤细胞会逐渐失去自我恢復能力,功能开始弱化。活力的缺失,加重了岁月的痕迹,失去了自然光泽。选择一款精华产品为肌肤注入活力,充盈细胞内在。满蓄时光力量,闪耀生命华彩的岁月。  肌肤作为一种活体器官,汲取生命能量  每月更新再生,能量流淌于肌肤细胞中,  帮助细胞自我防御,  使肌肤焕发动人的光彩。  责任编辑:Ashley 实习美容编辑:苏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