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艺术中国》的人文之旅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前,我曾流落长沙以拾破烂维持家庭生计,在赤岗冲两年的艰难岁月里,没有沉沦为街头的问题青年,首先要感谢几位老艺术家,他们是蔚翁、聂南溪、易润芝、彭吟轩……也得感谢几份相伴我左右的报刊,像《中学生》《文艺生活》《散文诗》《今古传奇》等等,尽管有些刊物因我的身份更替而淡出我的生活和视线,也有些刊物因传统纸媒的生存窘况,而沉入她辉煌历史的帷幕之中,可有一份杂志却代有时风,一直伴随着扶掖着我的艺术人生——《文艺生活》,直至后来的《艺术中国》。
  《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的亲密接触
  历经世事后才发现,有时生活中朴实的情感积淀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突然升华,这种反应是化学和艺术两个不同学科范畴所无法解释的。
  五年前,我与一起入伍的战友兄长戴慎崇先生电话、书信神交了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文艺生活·艺术中国》负责发行和编辑工作,一次在闲谈中问我想不想在《艺术中国》发表自己的作品,我想这自然是好事。不过,戴先生告诉我,作品要经专家认定达到一定水准后方可确定能否发表,言下之意,我这个当兵的粗人需要过滤一下,我立马有种相亲被人提点的感觉,似乎明天就要约会了,对方却说不喜欢(我这种)抽烟、喝酒的男人,让人忍酸不禁,并嘱我寄两幅书法作品请杂志的专家们看看是否可行。
  我这人在部队太久,因工作需要忙于杂艺,并非专业作手,诗书画印、文章歌赋、音乐、戏剧无所不猎,深知自己是个“万金油”“创可贴”,入不了时人“法眼”。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老戴兴奋地告诉我:专家说你的书画很不错,尤其隸书,比湖南那几个所谓的大家都写得好。后来我才知道点评的是该社总编曹隽平先生,他本身是个优秀的书法家、作家,还喜好收藏,于是就有了《艺术中国》首次推广我的诗书画印,我们也因艺术结缘,相互勉励,互为精进。
  五年前,作为“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的实际操作者,曹隽平先生主动打来一个电话,说湖南要办一个十分独特的多人邀请展,倡导“文以载道,以书焕彩”的艺术理念,打造湖湘艺术活动品牌,说我的书画、篆刻都不错,作为诗人,主张写自己的文字,挺符合这个展览要求,并且是省文化馆(当时还叫群艺馆)、省图书馆主办的。如果我有兴趣可以邀请参加,并按要求配送作品。当天晚上,我正在物流公司收取天津杨柳青画社为我出版的《中国画范本丛书——吴广人物作品精选》,可谓双喜临门,心里头十分高兴,毕竟自己离开故土二十多年第一次参加官方举办的联展,又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有关,一向以“文人”自居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机缘。
  我知道,这是一份来自故乡的鼓励、鞭策和珍贵的馈赠。在“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上,我见到了业师林凡先生的大作,也见到了我少年时期仰慕已久的楹联大家余德泉先生,那时,我也经常在《中国楹联报》发表一些对联和书法作品,每期必读余老关于“马蹄韵”的精辟论述,还见到了大作家何立伟、彭国梁等一大批参展的湖南文学艺术大家名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但没有一个参展作者缺席,展厅里人头攒动,省书协主席鄢福初副厅长亲自主持,朱建纲厅长不仅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向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问好,并牵头集体点评,严谨的学术之风,敦厚的为人为官之道,令人感佩!
  这个展览一直以来留给我的印象是:展览有品味,活动有细节,作品有深度,文人有文化,无论是后续的巡回展,还是公益拍卖活动,无不彰显出湖湘文人艺术家的宽厚情怀。我当时对慕名来观展的朋友戏谑道:这才是文艺生活——有文化的艺术,有生活的艺术!
  守正——《艺术中国》之道
  85’思潮之后,流行书风一直喧嚣尘上,被误以为就是这个时代的书法面貌,甚至有人认为书法一祖、二宗、三楷、四家(钟繇、二王、小楷、魏碑、唐楷、颜柳欧褚)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书体”,为游戏书法、游戏笔墨在这个时代“正名”,势图将人文、法度置之书外,一味追求笔墨效果、个性呈现。近年来,中国书协绝大部分展览过分追求所谓视觉效果和展览效应,将行草笔意过分介入其它书体,作为“时代良药”,将楷书逐出大雅之堂,到头来仅仅只是一个头痛医脚的“偏方”,造成单一的审美趋向和雷同的审美疲劳。此一时“二王”满天飞,彼一时小楷、魏碑成为楷书的“代言人”和“救世主”而乱象丛生,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正确的引领。
  《艺术中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担当,联合《中国书法网》于2015年11月举办了“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2018年3月又联合多家艺术机构共同举办了《习近平用典——守正·第二届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在楷书倍受冷落的书坛中激活一池春水。这里没有“国展”的形式要求,也没有将小楷、魏碑列为展览的宠儿,自发地凝聚成一个楷书百花园,彼此包容并蓄、相得益彰。
  我有幸忝列首届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回顾过去的两个展览,无不紧扣时代背景,反映时代精神,彰显时代风貌,无不体现楷书的正大气象和包容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艺术中国》十年来刊发“守正扶正”稿件和开设《楷书百家》栏目所秉持和坚守的艺术底线与良苦用心,可谓沉着痛快!
  在一个纸媒日渐式微的今天,《艺术中国》守其中、守其正、守其道,为楷书的继承、发展、创新架桥铺路,何其可贵。正如曹隽平同志在展览时讲的那样:就是期待将书法的正脉与中国文化的经典相结合。诚哉斯言!
  《艺术中国》牵引下的诗书画印
  当今书坛画苑泥沙俱下,全国院校每年培养几十万艺术类学子,芸芸数百万之众,大多是文凭、课本、技术、技巧、技能、工艺、务工之徒,其可悲之处不在数质量,而在文化传承。泱泱大国,从国展到乡村文化长廊,从国际文化交流到企业文化推广,每年展览成千上万,观其书家作品,十之八九抄录“缺胳膊少腿”“苟延残喘”(丢三落四、无视平仄韵律)和一些连抄书者尚不知出处的“残章断句”,或抄袭今人诗词联曲,多病词歪联打油诗,且从不注明作者出处,似乎有辱自家门楣,而自己浑然不知四书五经、文章歌赋谓为何物……还有些所谓大师大家之作,更是云遮雾罩,色墨混沌,极尽技术技巧之能事,然不过是些许无文化内核的中国式“残山剩水”罢了,工艺化制作、电脑粉本还算是费了点“文化脑筋”,没有脱离画本,可终究难逃无款无跋、穷款寡题、病句错字之“时风”,更有甚者,连签名、名章皆可忽略,好不容易写上自己的大名,却依然错别杂陈。画何以载物?文何以载道?人何以承德?国何以兴文!   《艺术中国》作为一份刊物,在全国率先文追根本、学究本源,立足自身、整合资源,回归古典,回归文化,大倡文化教化之风,引领诗书画印的传统回归,从《书画精赏》《大家》等栏目介绍的作者作品,可见刊物编者的良苦用心。纵观百年画坛大师大家,无不是“艺以文存”,无不是诗文入画、以文化人之巨擘,老一辈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等;中期仅有启功、林凡等少数人筚路蓝缕,苦苦支撑,难成气候(或许是时代所致);但后辈中青年画家中,邯郸学步应用于实践者更是寥寥无几。最可悲之处,当今文化已没有昔日高雅严肃的入世之风,甚至被游戏化、娱乐化,为世人所不齿,值得国人深思!
  我个人在书画创作中推重古文、诗词、书法、篆刻……母体、姊妹艺术,大兴文化固本养画之风,与《艺术中国》全体同仁不谋而合,有幸作为刊物的理事单位,参与并分享这一美妙的过程。同时,我也非常感谢《艺术中国》与编者、作者、读者搭建的广阔平台,才有2018年6月我在《艺术中国》所属的湖南省文化馆举办的“吴法吴迹——吴广诗书画印艺术回湘汇报展暨五体书曾国藩楹联展”及创作研讨会,并进行探讨、批評和激励,可谓功德无量。
  今天,我愿借《艺术中国》行世十周年之际,呼吁有志振兴书画的人们与《艺术中国》一道,深入文化、深入传统、深入生活,回归文化、回归古典、回归文学(母体),脱离工坊、脱离书奴、脱离画匠的技术制作,紧握中国文化之根,立足国学之基,绳之以墨,去感怀中国事物吧!
  2019年5月19日返湘省亲前夕于岭南诗书画印艺术研究所
  吴浩然
  1974年11月生于山东汶上,民盟盟员。痴迷丰子恺艺术,定居浙江桐乡,成立杭州“浩然/漫文化”艺术工作室。现为韩国动画漫画学会特约漫画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特聘专家、浙江省美术家会员、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桐乡市丰子恺研究会副会长。编著约五十余部,担任国家出版项目《丰子恺全集》美术卷主编。
  谢日升
  1986年11月出生,湖南郴州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郴州市政协委员、郴州市文联委员、郴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郴州市书画院执行副院长、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美术创作签约作者。
  肖振中
  1958年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副院长、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供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近年追随黄永玉先生习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大奖。
其他文献
忽然想起自己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以及曾经的同事,已经差不多有一半从纸媒退了出来,离开曾经工作生活并为之打拼了大半辈子的报纸或者杂志,想必一定有许多遗憾和不舍、无奈和落寞。这些人从纸媒退出来之后,年龄已经老大不小,有的甚至只差那么几年就要退休了。他们或者闷居家中,或者重新寻找生存的出路。但他们已经很难在当下从容地谋饭了,旧光景不再,心里的失落是不言而喻的。原因似乎很简单,那就是这些纸质媒体都在强大的自
期刊
篆刻者,“心”刻也。任君,建玮,字任庵,十不全斋主、九叶园中人。数载于篆刻艺术,以刀代笔,精勤不辍,在方寸之内书写其对天地万物造化之大美的诠释。  弘一大师常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任庵为人尊师重道,谦和有礼。念念不忘恩师教导,时时求访同道诸友。于其外,他酷爱藏书,凡哲学、文艺、诗词之书籍,收藏甚多,且时常翻阅,开卷有益,扩充其心胸,调达其性情,助益其艺事,完善其人格。  任庵所治印章,朱白相间
期刊
2008年5月7日,我再次回到文艺生活杂志社,担任副主编。形势远比我1996年8月重回杂志社严峻。那次是肖洁然老师当家(社长),虽然刊物发行量和鼎盛时期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尚能支撑。他放手让我干,我可以说是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光邮局发行量就比上年上升了一半以上。2000年年底,我是怀揣省政府的嘉奖令离开的。离开后的好几年我都有参加杂志社的邮局征订前的策划。而这次,我刚进杂志社,诚邀我回来的当家副社
期刊
《艺术中国》都已经创办整整十年了!这真的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我与它相识,算不得太久,大概也就三四年吧,我看到它近几年是这个样子:一个月一期,印得很精致,每一期打开来,都有可读的篇章。  作为一个过去曾经编过杂志的编辑,我该说点什么话才算得是祝贺呢?想了一想,心里说:是否能够摘几篇自己在编杂志时所写下的编辑絮语作为我对他们的工作状态的理解?人们不是说“理解万岁”吗?有的时候,人的理解,也算得是
期刊
2017年10月15日下午3点,“张仃诞辰百年纪念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七个单元,展出张仃先生70余年艺术人生中的历史照片以及漫画、年画、宣传画、工艺美术、电影动画、艺术设计、装饰画、壁画、彩墨画、焦墨山水画、书法等作品近300件,全面呈现张仃一生为中国革命和文艺事业做出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回望张仃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远境界,展示他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以此向张仃百年诞辰致以崇高敬
期刊
王烈的画大体来说可以区分为乌托邦以前和以后。撇开细微的差异的话,可以说一个是反映了现实,一个是画出了想象空间。从年代来看,上世纪90年代初期集中创作的越冬系列和中期(1995)的立体作品——自然时间空间系列属于前期,此后主要用多种形式改变和深化了新武陵桃源或是乌托邦系列。画家的作品从外观上以乌托邦为起点区分为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但是这两个空间(还有空间意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期刊
清华早期为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公费留美。1925年创设大学部后,在培养人才上才逐渐摆脱以留洋为目的,但无论是北京政府时期,还是南京政府时期;无论是相对和平时期,还是外患内忧时期,清华均坚持派遣和资助留学生。在“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理念引导下,这些留学生中,约有80%选择学习工程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其余20%则多在法律、政治、财经、教育等领域深造。这一代远涉重洋的理工学者,
期刊
与《艺术中国》的谋面是在2010年,正好十年的时间,虽然中间不是每期都见面,就像知心的好友,即使长时间不见也不妨碍彼此的感情,但心里却总是挂念的。今天是老朋友十年的生日,是应该写点什么的。   作家桐华说过这么一句话:“世上有许多种遇见,最美好的,莫过于在我最美的年华里与你相遇,时光在每一秒的绽放与流动中变得珍贵而隽永。”我与《艺术中国》的遇见,在这种最美好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的美妙。把这种美好和美
期刊
眨眼功夫,离开郴州湘南学院办刊物整十年。一切似乎都在进步,唯独我曾经茂密的头发日渐稀少。  盡管这十年写过上百篇评论和考证文章,今天提笔来写这篇纪念《艺术中国》创刊十周年的文章,却颇有些茫然。十年办刊,甘苦自知,可从哪下手,写哪些人哪些事,是自我表扬一番,还是总结经验教训,我颇有些迟疑。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还是借此机会向十年来支持我办刊的伯乐和师友致谢吧!  一、感恩伯乐  首先,我要感
期刊
人生之路,最初和最后,时间只不过是转个圈而已。  小时候,我想当画家,家里的木板墙上,挂满了涂鸦。只是穷山僻壤,遇不到隐居乡村的夙儒,也从未见过一册像样的画集,更没看到一本如《艺术中国》这样专业和丰富的书画杂志。如果有,我想我的求学轨迹,肯定与现在大有不同。后来,我放弃了儿时的理想,转而爱上了文学。到县城读高中时,我最羡慕的是邮局报刊零售厅的那位阿姨,她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把《人民文学》《诗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