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允,并州太原郡人(今山西太原),他官至司徒兼尚书令。在董卓专权时,他很受重用,尽管在《三国演义》中,他着墨不多,但因他巧设连环计,除去大恶董卓,因此,在三国人物中,占有重要一席。
王允巧设连环计,先以金冠送吕布,后又设家宴请吕布,席间故意唤出绝代美女貂蝉为吕布把盏。吕布一见貂蝉神魂颠倒,如坠云雾,王允趁此机会把貂蝉许给吕布。
第二天,王允又瞅准吕布不在董卓身边的空,设宴请董卓驾临。席间,王允盛赞董卓“胜伊尹,超周公”。董卓得意忘形,王允抓住时机向董卓下拜,请求“将貂蝉献于太师,万望收纳。”
董卓见貂蝉,骨软筋酥,王允雷厉风行,当晚便将貂蝉送到太师府。
他将貂蝉送给董卓后,又去挑唆吕布:“太师淫我女,夺将军妻,我老而无能,而将军英雄盖世,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让天下人耻笑。”吕布听了气昏在地。从此父子反目成仇。
貂蝉早已经王允调教,她在这对好色父子之间,凭借绝代色相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致使吕布下定决心,一戟将董卓刺死。
大恶一除天下称快。王允除董卓决非私怨,这一点由他给自己所养的歌女貂蝉下拜时所讲的肺腑之言可以证明。
貂蝉见王允给她下拜,惊恐万分,伏地问因。王允说:“你要可怜大汉天下生灵,现在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垒卵之难,非汝不能救也!”
但是以董卓之死为界,以前的王允万民称道,但董卓死后,大权在握的他却转向反面,自恃功高望重,变得异常残暴。
他将董氏宗族1500多人统统杀死,董卓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皆被处以悬四足于市内的极刑。董卓九十多岁的老母哀求留她一命,也不为所允,立被处死。凡供职董氏门下者皆被杀死。蔡邕一案尤其令人寒心。
董卓死后,王允于都堂设太平宴大会文武,忽有一人报告:“有一人伏在董卓尸旁哭泣!”王允大怒,立命擒来。
原来此人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父亲)。蔡邕曾因得罪朝中权贵,被流放到漠北。获救后,又流落到吴会一带。董卓专权后,慕蔡邕的才华和声望,所以召他进京做官,但蔡邕无心官场,称病推脱,董卓大怒,说:“如不应召,便杀他全家。”蔡邕无奈只好入京做官,并且受到董卓器重,一日一提拔,三天内官就升到了尚书。蔡邕整整过了13年的流放生活,受到董卓重用,有知遇之恩,感激之情,不待言说。
蔡邕被擒来后,自知得罪王允,请求王允将他处以“典首刖足”重刑,留下一条性命以便让他“继成汉史”。满座公卿都爱惜蔡邕旷世之才,又尊重他的忠孝人品,极力营救。
但此时的王允,已无半点仁爱惜才之心,而且听不进忠言,说出一通暴逆不仁、令古今君子寒心的话来:“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成《史记》,流毒后世,我决不会让佞臣执笔写史,使我等人蒙受讥谤。”于是在狱中将蔡邕缢死。
蔡邕被杀,天下寒心,不论与蔡邕相识与否,尽皆叹惋流涕,太傅马日磾(音密低)私下对众官说:“王允所作所为,已经没有自己的后路了。有才有德之人是国之重宝,史书是国之宝典,王允却杀贤人废宝典,怎么能长久呢?”
果然,仅仅一个多月后,王允就被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俘虏了,不久又被杀死,宗族数十人皆被杀死。
王允虽为国为民除去大恶董卓,但他并没有抓住天下归心的大好机遇去整肃朝纲,治理国家,而是以惨杀滥杀而制造新恐怖,而达到树立个人淫威的目的。事实上他已经走上一条从反董卓到学董卓的路子上。不然,他怎么会害怕,被写进史书遭人讥谤呢?
王允巧设连环计,先以金冠送吕布,后又设家宴请吕布,席间故意唤出绝代美女貂蝉为吕布把盏。吕布一见貂蝉神魂颠倒,如坠云雾,王允趁此机会把貂蝉许给吕布。
第二天,王允又瞅准吕布不在董卓身边的空,设宴请董卓驾临。席间,王允盛赞董卓“胜伊尹,超周公”。董卓得意忘形,王允抓住时机向董卓下拜,请求“将貂蝉献于太师,万望收纳。”
董卓见貂蝉,骨软筋酥,王允雷厉风行,当晚便将貂蝉送到太师府。
他将貂蝉送给董卓后,又去挑唆吕布:“太师淫我女,夺将军妻,我老而无能,而将军英雄盖世,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让天下人耻笑。”吕布听了气昏在地。从此父子反目成仇。
貂蝉早已经王允调教,她在这对好色父子之间,凭借绝代色相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致使吕布下定决心,一戟将董卓刺死。
大恶一除天下称快。王允除董卓决非私怨,这一点由他给自己所养的歌女貂蝉下拜时所讲的肺腑之言可以证明。
貂蝉见王允给她下拜,惊恐万分,伏地问因。王允说:“你要可怜大汉天下生灵,现在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垒卵之难,非汝不能救也!”
但是以董卓之死为界,以前的王允万民称道,但董卓死后,大权在握的他却转向反面,自恃功高望重,变得异常残暴。
他将董氏宗族1500多人统统杀死,董卓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皆被处以悬四足于市内的极刑。董卓九十多岁的老母哀求留她一命,也不为所允,立被处死。凡供职董氏门下者皆被杀死。蔡邕一案尤其令人寒心。
董卓死后,王允于都堂设太平宴大会文武,忽有一人报告:“有一人伏在董卓尸旁哭泣!”王允大怒,立命擒来。
原来此人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父亲)。蔡邕曾因得罪朝中权贵,被流放到漠北。获救后,又流落到吴会一带。董卓专权后,慕蔡邕的才华和声望,所以召他进京做官,但蔡邕无心官场,称病推脱,董卓大怒,说:“如不应召,便杀他全家。”蔡邕无奈只好入京做官,并且受到董卓器重,一日一提拔,三天内官就升到了尚书。蔡邕整整过了13年的流放生活,受到董卓重用,有知遇之恩,感激之情,不待言说。
蔡邕被擒来后,自知得罪王允,请求王允将他处以“典首刖足”重刑,留下一条性命以便让他“继成汉史”。满座公卿都爱惜蔡邕旷世之才,又尊重他的忠孝人品,极力营救。
但此时的王允,已无半点仁爱惜才之心,而且听不进忠言,说出一通暴逆不仁、令古今君子寒心的话来:“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成《史记》,流毒后世,我决不会让佞臣执笔写史,使我等人蒙受讥谤。”于是在狱中将蔡邕缢死。
蔡邕被杀,天下寒心,不论与蔡邕相识与否,尽皆叹惋流涕,太傅马日磾(音密低)私下对众官说:“王允所作所为,已经没有自己的后路了。有才有德之人是国之重宝,史书是国之宝典,王允却杀贤人废宝典,怎么能长久呢?”
果然,仅仅一个多月后,王允就被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俘虏了,不久又被杀死,宗族数十人皆被杀死。
王允虽为国为民除去大恶董卓,但他并没有抓住天下归心的大好机遇去整肃朝纲,治理国家,而是以惨杀滥杀而制造新恐怖,而达到树立个人淫威的目的。事实上他已经走上一条从反董卓到学董卓的路子上。不然,他怎么会害怕,被写进史书遭人讥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