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乍看之下,作为优集品CEO的鲁宁馨和杰森·高德伯格(Jason Goldberg)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性别不同,但他们都属于在电商界半路出家,是所谓“连续创业者”,又都是那种表达流畅而具煽动力,有个性有品位,而且“Good-looking”到可以用“迷人”来形容的创业者。他们创立的两家网站,优集品和FAB,也都“专注于开发能引发消费者热烈反响且在别处无法买到的东西”。
前克林顿白宫助理杰森·高德伯格和他创立的FAB.com正处于舆论旋涡中。后者作为去年美国最受追捧的互联网站,手握3亿美元的融资,每年将35%的收入用于营销,却在过去几个月中访问量狂跌75%。
鲁宁馨喜欢把zuny的lino狮子门档放在办公桌上做装饰,她还喜欢使用大成文化的空白图画本,以及Giorgio Fedon 1919的名片夹。与FAB一样,优集品的商品也来自纽约的MoMA,巴黎的Colette,伦敦的Harvey Nichols。和高德伯格一样,出身投行的她自创业以来也一直在剧烈转型,从最初偏文化创意产业的唐宁书店,到后来偏商业地产的儿童体验馆,再到现在的优集品。
但鲁与高德伯格最大的不同,是她几乎从未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优集品的员工也并未被要求要“永远有‘优集品’的样子”,他们看起来和其他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并没什么两样。“我不是杰森·高德伯格,优集品也不是FAB。”鲁宁馨说,“我相信我们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但做这件事的商业逻辑比商业模式更重要。我名字里有一个宁字,这让我可以静下心来把这件事做下去。”
优集品看起来正在沿着FAB的崛起之路一路狂奔。这家去年6月上线的设计师作品线上销售平台,如今已经拥有20万用户,并将在明年达到100万用户,它被投资者追捧,并将在今年底获得A轮融资。
南都周刊:为什么会从书店老板转型到了电商?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鲁宁馨: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其实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我原来做投行,原本就对商业零售有了解。后来出于兴趣做唐宁书店,但后来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让我看清,当当这样的图书电商掌握定价权时,做线下书店是没有出路的。我在2005-2006年考虑转型,做了儿童体验馆,但后来发现它的问题和书店一样,受制于物业方商业地产自身的策略,无法稳定地扩张。优集品的想法在那时就产生了,但是当时没机会,那时国内电商在拼差价、物流,还不是做这种品牌渠道的时机。于是我在2009年去伦敦大学读创意管理,想明白了很多事,等回来时机也基本成熟了,于是就有了优集品。
南都周刊:当时的思路是参考了FAB吗?
鲁宁馨:其实当时主要研究了ASOS,以及其他几家英国的设计师作品平台,他们发展得都非常好,用户黏性非常高,项目执行也非常精准。那几年我去了几个不同的地方考察,等于研究了这几个城市,伦敦、曼谷、纽约、东京。纽约是美国时尚的龙头,但我发现它的设计品和奢侈品消费,基本还是在名人阶层,出了这个阶层就一塌糊涂,而出了纽约、到休斯敦、硅谷就更不用说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还是比较糙的,它的互联网公司擅长的,大多还是技术、商业模式、融资能力的创新,再利用美国的影响力迅速扩散到全球,它并不擅长于品牌的精耕细作。最近美国互联网创新核心也有从硅谷向纽约转移的趋势,但考虑到它的用户群体,我认为这会是个相当长的过程。
南都周刊:但中国,乃至亚洲的消费者和英国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这样的思路可以推而广之吗?
鲁宁馨:这就要说到曼谷和东京了。曼谷跟我们这边差不多。但东京给我非常大的震撼。我在2006年第一次去东京,街上的三个女孩里有两个拿的包都是LV、GUCCI,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很像,但短短几年后我再到东京,发现10个女孩里都找不到一个拿国际奢侈品牌手包的。我特别好奇,花了10天时间把东京所有的大商场都转了一遍,就发现东京发生的这种迅速的品牌转化,和它的商业地产、品牌厂商的精耕细作有直接关系。日本很多服装品牌公司,每年在10个品牌砍掉5个,再换5个新的。虽然设计师还是那些人,消费者也还是那些消费者,但是理念不同了,就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无印良品就是这种思路的集大成者,它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生活潮流趋势和理念。
南都周刊:您觉得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中国?
鲁宁馨:对。但有一点点不同。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里写的日本的社会经济,写日本中产阶级承受重重压力的现状和心理,跟中国没什么两样。他们相信“发上等愿,享下等福”,认为消费奢侈品是shame,但却因为经济危机的口红效应,愿意接受设计品牌。东京的伊势丹每况愈下,但是SHIBUYA109、东急手创馆,整整8层楼都是零碎的设计师作品,红火得不得了。这给我特别大的震撼,回国我写了一个18页的PPT,给我一个做商业地产的朋友看,他也惊呆了,我们相信这带来的商机,在中国也会同样有效。不过,中国年轻人在亚洲来讲,都属于比较追求个性化的,这一点在精神上跟英国很相似。它会是一个跟日本不太一样的市场。
南都周刊:优集品的市场和FAB不同,但它在中国电商圈子面对的形势也不一样。
鲁宁馨:我们从前年开始筹备,去年才上线,现在跟206个品牌签约,送货到国内260个城市,我们合作的随便一个品牌,都动辄有五六十年历史,他们选择合作伙伴非常谨慎,这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做成的。我们会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渠道,提供建议,未来还将联合出品跨界品牌,这些都是慢工夫。FAB刚火的时候,一下子有5家平台做它的闪购模式,但是又不愿意一步一步慢慢做,找到我们要求拿货,现在FAB不做闪购了,他们又都不见了。很多人就是一哄而上,根本不愿意思考,前两年讨论得很红火的奢侈品电商为什么做不成?一是奢侈品提供的消费体验,线上无法完全复制,但更关键的是,要等消费者形成消费精品的需求和品位,这很重要。中国的“85后”是最有意愿消费设计品牌的人群,他们现在消费我们的耳机和潮流电子,将来他们会消费杯子、盘子和婴幼儿产品,他们将在2015年达到30岁。在我的设想中,他们带来的人口红利将为我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上升空间。所谓第五大电商,要到那时候见分晓。
电商必须稳扎稳打,但同时又要快速穿透。我们所有的战略性决策,都准备12个月以上,但执行起来必须果断迅速。这个月11号开始我们会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商场开设短期概念店,接下来还要做内容营销、异业合作,年底还会上线移动APP。电商的成长是传统渠道的3倍,这已经很厉害了。在中国做零售必须接地气。我不会像FAB那样花很多钱在线上营销上,至少就我们看到的而言,好的电商都是不可复制的。
前克林顿白宫助理杰森·高德伯格和他创立的FAB.com正处于舆论旋涡中。后者作为去年美国最受追捧的互联网站,手握3亿美元的融资,每年将35%的收入用于营销,却在过去几个月中访问量狂跌75%。
鲁宁馨喜欢把zuny的lino狮子门档放在办公桌上做装饰,她还喜欢使用大成文化的空白图画本,以及Giorgio Fedon 1919的名片夹。与FAB一样,优集品的商品也来自纽约的MoMA,巴黎的Colette,伦敦的Harvey Nichols。和高德伯格一样,出身投行的她自创业以来也一直在剧烈转型,从最初偏文化创意产业的唐宁书店,到后来偏商业地产的儿童体验馆,再到现在的优集品。
但鲁与高德伯格最大的不同,是她几乎从未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优集品的员工也并未被要求要“永远有‘优集品’的样子”,他们看起来和其他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并没什么两样。“我不是杰森·高德伯格,优集品也不是FAB。”鲁宁馨说,“我相信我们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但做这件事的商业逻辑比商业模式更重要。我名字里有一个宁字,这让我可以静下心来把这件事做下去。”
优集品看起来正在沿着FAB的崛起之路一路狂奔。这家去年6月上线的设计师作品线上销售平台,如今已经拥有20万用户,并将在明年达到100万用户,它被投资者追捧,并将在今年底获得A轮融资。
南都周刊 鲁宁馨
南都周刊:为什么会从书店老板转型到了电商?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鲁宁馨: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其实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我原来做投行,原本就对商业零售有了解。后来出于兴趣做唐宁书店,但后来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让我看清,当当这样的图书电商掌握定价权时,做线下书店是没有出路的。我在2005-2006年考虑转型,做了儿童体验馆,但后来发现它的问题和书店一样,受制于物业方商业地产自身的策略,无法稳定地扩张。优集品的想法在那时就产生了,但是当时没机会,那时国内电商在拼差价、物流,还不是做这种品牌渠道的时机。于是我在2009年去伦敦大学读创意管理,想明白了很多事,等回来时机也基本成熟了,于是就有了优集品。
南都周刊:当时的思路是参考了FAB吗?
鲁宁馨:其实当时主要研究了ASOS,以及其他几家英国的设计师作品平台,他们发展得都非常好,用户黏性非常高,项目执行也非常精准。那几年我去了几个不同的地方考察,等于研究了这几个城市,伦敦、曼谷、纽约、东京。纽约是美国时尚的龙头,但我发现它的设计品和奢侈品消费,基本还是在名人阶层,出了这个阶层就一塌糊涂,而出了纽约、到休斯敦、硅谷就更不用说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还是比较糙的,它的互联网公司擅长的,大多还是技术、商业模式、融资能力的创新,再利用美国的影响力迅速扩散到全球,它并不擅长于品牌的精耕细作。最近美国互联网创新核心也有从硅谷向纽约转移的趋势,但考虑到它的用户群体,我认为这会是个相当长的过程。
南都周刊:但中国,乃至亚洲的消费者和英国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这样的思路可以推而广之吗?
鲁宁馨:这就要说到曼谷和东京了。曼谷跟我们这边差不多。但东京给我非常大的震撼。我在2006年第一次去东京,街上的三个女孩里有两个拿的包都是LV、GUCCI,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很像,但短短几年后我再到东京,发现10个女孩里都找不到一个拿国际奢侈品牌手包的。我特别好奇,花了10天时间把东京所有的大商场都转了一遍,就发现东京发生的这种迅速的品牌转化,和它的商业地产、品牌厂商的精耕细作有直接关系。日本很多服装品牌公司,每年在10个品牌砍掉5个,再换5个新的。虽然设计师还是那些人,消费者也还是那些消费者,但是理念不同了,就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无印良品就是这种思路的集大成者,它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生活潮流趋势和理念。
南都周刊:您觉得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中国?
鲁宁馨:对。但有一点点不同。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里写的日本的社会经济,写日本中产阶级承受重重压力的现状和心理,跟中国没什么两样。他们相信“发上等愿,享下等福”,认为消费奢侈品是shame,但却因为经济危机的口红效应,愿意接受设计品牌。东京的伊势丹每况愈下,但是SHIBUYA109、东急手创馆,整整8层楼都是零碎的设计师作品,红火得不得了。这给我特别大的震撼,回国我写了一个18页的PPT,给我一个做商业地产的朋友看,他也惊呆了,我们相信这带来的商机,在中国也会同样有效。不过,中国年轻人在亚洲来讲,都属于比较追求个性化的,这一点在精神上跟英国很相似。它会是一个跟日本不太一样的市场。
南都周刊:优集品的市场和FAB不同,但它在中国电商圈子面对的形势也不一样。
鲁宁馨:我们从前年开始筹备,去年才上线,现在跟206个品牌签约,送货到国内260个城市,我们合作的随便一个品牌,都动辄有五六十年历史,他们选择合作伙伴非常谨慎,这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做成的。我们会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渠道,提供建议,未来还将联合出品跨界品牌,这些都是慢工夫。FAB刚火的时候,一下子有5家平台做它的闪购模式,但是又不愿意一步一步慢慢做,找到我们要求拿货,现在FAB不做闪购了,他们又都不见了。很多人就是一哄而上,根本不愿意思考,前两年讨论得很红火的奢侈品电商为什么做不成?一是奢侈品提供的消费体验,线上无法完全复制,但更关键的是,要等消费者形成消费精品的需求和品位,这很重要。中国的“85后”是最有意愿消费设计品牌的人群,他们现在消费我们的耳机和潮流电子,将来他们会消费杯子、盘子和婴幼儿产品,他们将在2015年达到30岁。在我的设想中,他们带来的人口红利将为我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上升空间。所谓第五大电商,要到那时候见分晓。
电商必须稳扎稳打,但同时又要快速穿透。我们所有的战略性决策,都准备12个月以上,但执行起来必须果断迅速。这个月11号开始我们会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商场开设短期概念店,接下来还要做内容营销、异业合作,年底还会上线移动APP。电商的成长是传统渠道的3倍,这已经很厉害了。在中国做零售必须接地气。我不会像FAB那样花很多钱在线上营销上,至少就我们看到的而言,好的电商都是不可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