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化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马克思著作里面包含关于生态的很多优秀的思想,最为典型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提出了“人化的自然”这一概念,阐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路径。本文首先说明了当前我国社会的生态问题,其次拟从“人化的自然”的研究视角出发,概括《手稿》的人化自然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然先于人而存在,第二,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第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最后分析其关于生态思想的思路,提出了《手稿》中人化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尊重自然,了解生态规律,第二,顺应自然,改善生态环境,第三,保护自然,强化生态意识,旨在为我们深入思考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生存路径,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化自然;当代价值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生态问题
  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可知,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工厂和企业,包括家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都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第二,我国对于自然资源缺乏统筹的保护规划,比如山、水、林、田、湖等等,我们对这些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对于生态环境损失很大;第三,工厂和企业在建厂设厂时候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对我国的生态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②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断制约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但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更需要我们去寻找一个能够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本书中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③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生态的人化自然思想,从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因此,重温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精彩论述和远见卓识,深入挖掘“人化自然”的深刻内涵,对于指导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手稿》中人化自然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化的自然”这一角度出发,主要阐述了“人化自然”思想基本内涵,马克思将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先于人而存在,第二,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第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我们学习和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先于人而存在
  马克思说明了自然是人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的存在,人依附于自然而生存发展。马克思还在《手稿》中这样提到“人的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④这一观点更是表明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和实践都必须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这些自然条件就是人实践发展获得物质财富,通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才可以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从而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也是依赖于自然而进行,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是先于人而存在的,是人存在的基础条件。
  (二)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人属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随着自然的不断变化,从而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⑤从马克思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知道,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从环境中获取食物、水等一切生存所必须的物品,只有这样人才能随着自然界不断进化和发展。我们回想一下,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进化过程,正是由于自然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随着大自然不断演化和发展,最终导致人类进入了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也从侧面表明了人与自然休戚相关,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三)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认为: “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⑥通过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可以运用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来促进自身的发展,⑦但是人的活动也是受到自然界的制约的,我们人类虽然是自然界中一个强大的物种,但在自然的面前,我们仍旧很渺小。自工业革命开始,整个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很好的保护自然界,我们一味的向自然界索取,不断地开采矿石、伐木、垦荒,致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开始急剧的恶化。于是,自然界开始向我们施以报复,洪水,台风,沙尘暴接踵而至。
  三、《手稿》中人化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人化自然”思想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他虽然没有具体阐述和提出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的思想,但是马克思所提出的“人化自然”思想却包括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思想。⑧面对我国现在的环境和生态情况,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植被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结合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当前社会生态问题:第一,尊重自然,了解生态规律,第二,顺应自然,改善生态环境,第三,保护自然,強化生态意识。
  (一)尊重自然,了解生态规律
  马克思的《手稿》中人化自然的思想表明人是自然发展和演变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而存在。⑨尊重自然就是要求我们对大自然心怀一种敬畏之心,我们要知道大自然即使没有人类的生存开发也可以照样存在和演化,而我们人类如果没有大自然这个天然生态利益就会失去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善待和合理利用我们的大自然。这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我们要尊重自然,不要把自己当做是整个世界的主宰,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在整个自然中,我们只是非常渺小的一部分,这样也将能够使我们充分的去了解和发现自然,并且认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更好的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的生态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   我们回想下曾经我们向大自然进行一味地索取,表面上是我们人类的胜利,是我们人类取得了发展,可是到最后大自然都会向我们人类进行索取,人类终究会受到其惩罚。⑩回想之前,我们在“大跃进”时期,当时口号是“全民炼钢”,鼓励全国人民一起大炼钢铁,人们并没有重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规律,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大炼钢铁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因此大量树木被无情地砍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也是相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我们的生态环境很久都无法恢复,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惩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不仅应该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准则,我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保护我们的家园,大到国家、政府、企业,小到我们每一个个人,都要有信心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就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将绿色生态、环保意识贯穿落实到我们每一个角落,让公众主动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二)顺应自然,改善生态环境
  《手稿》中人化自然思想表明自然先于人而存在,因此,我们在生存及发展实践中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要知道顺应自然必须一直坚持下去进行到底。自然界是无私的,为我们无私的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总有一天会枯竭的,我们也总会面临绝望。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合理利用,互惠互利,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这才是最和谐最理想的关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要合理有度,不要过度开采、过度捕捞、过度放牧,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我们也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不断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型能源,绿色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坚持走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道路,我们应该发展可持续经济。⑾国家政府应该对企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积极的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第一,要注重区域发展协调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国家的每个地区的自身状况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不一样,因此发展潜力也就不一样,我们国家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比如说在我国草地生态脆弱的地区,是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建厂的,应该严格控制企业在此地区办厂设厂来破坏生态环境。第二,缓解贫困地区的双重困境。在我国有一些地区是面临着双重困难,在经济发展方面要进行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在生态环境方面要进行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这样的状况,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更应该做到绿色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经济来促进地区的发展,在生态方面,我们更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护生态环境,真正的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地区发展的双赢。
  (三)保护自然,强化生态意识
  马克思的《手稿》中人化自然的思想,表明我们应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大自然的危害最终会伤及我们,⑿因此,我们要大力保护自然,强化公民生态意识。保护自然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保护我们的自然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国家、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护我们的家园。
  首先,我们要健全环境保护机制,确保生态环境在法律上得以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不会再次遭受破坏。其次,我们要强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保证我国每一片生态区域都受到保护,坚决惩处破坏环境的行为。最后,我们要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教育体系,从而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让成年人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营造一个人人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⒀政府应该发放宣传册进行宣传教育,让公民共同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向学生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系列讲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大众传媒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利用媒体来进行宣传教育,使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生态的过程中来,将保护生态作为自身的责任。
  结束语:
  面对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局面,习近平当机立断将生态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将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成果。目前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环境是每个国家共同的环境,我国应该树立生态大国和绿色大国的形象,在国际上有自身的发言权,这是积极融入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表现,这有利于合理的制定生态新秩序。面对当今的全球变暖问题,国际上都已经亮出了红灯来警告,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和重要性的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當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03):2-5.
  [2]吴舜泽,万军.科学精准理解《“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词和新提法[J].中国环境管理,2017,9(01): 9-13+32.
  [3]彭福扬,彭曼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6):32-3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肖鸿雁. 马克思的自然价值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栾亚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5-7.
  [9]郭春霞.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探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9,11(03):93-96.
  [10]张晓琴.自然的权利:生成逻辑及其实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7-54.
  [11]杨美蓉.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09(30):72-73.
  [12]姚德俊. 论马克思自然观的内蕴与价值[D].安徽大学,2011.
  [13]柏娟. 生态伦理视阈下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
  [14]曾长秋.马克思论人类对自然的异化[J].学习论坛,2016,32(09):55-58.
  [15]范敏.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03):75-78+137.
  [16]钱犇.对象性理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生态解读[J].求实,2015,(02):31-37.
  [17]郭忠义,侯亚楠.生态人理念和生态化生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哲学动态,2014,(07):35-38.
  [18]柳兰芳.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家,2013,(07):16-20.
  [19]杜明娥,赵光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逻辑研究[J].理论学刊,2017,(01):102-108.
  注释:
  ①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03):2-5.
  ②吴舜泽,万军.科学精准理解《“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词和新提法[J].中国环境管理,2017,9(01): 9-13+32.
  ③彭福扬,彭曼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6):32-35.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⑦肖鸿雁. 马克思的自然价值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⑧栾亚丽.马克思《1844年經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5-7.
  ⑨郭春霞.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探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11 (03):93-96.
  ⑩张晓琴.自然的权利:生成逻辑及其实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7-54.
  ⑾杨美蓉.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09(30):72-73.
  ⑿姚德俊. 论马克思自然观的内蕴与价值[D].安徽大学,2011.
  ⒀柏娟. 生态伦理视阈下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起源、特点、类型以及设计思想。通过剖析榫卯结构的形式、材料、使用方式等,在整体观念的引导下研究榫卯结构的外生式结构形式,结合现代材料的组合方式,达到更易识别和操作的使用目的,令家具在使用空间上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技术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使现代实木家具更好的适应目标人群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榫卯结构;现代实木家具;生活方式  一、榫卯结构探究  榫卯结构
期刊
摘要:反智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如余英时认为道家有“反智倾向”,同时这也是中国反智传统的源头。西方的反智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想中的态度,反智文化就是反智主义在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即反智主义的思想表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博赋予了广大草根群体以足够自由的话语权,广大草根的言论表现出了质疑权威、“伪科学”谣言等时代特性。这种影响大部分是在于负面的,这就需要我们用理性审视的眼光去对待这一文化现象。  
期刊
摘要:“三农”问题在中国改革环节中没有后续跟进,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市场化,使本来就处于发展劣势的“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40年中缺了课、掉了队,劣势叠加,“三农”问题就更为突出。新时代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赋予农村与城市平等、对等的主体地位。农村地区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战场,将农村地区作为独立的而非附属的战略区加以看待,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
期刊
摘要:儿童产品在当今世界发展越来越迅速,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开始设计绿色的儿童产品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儿童产品的发展趋势使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儿童产品的应用方式中,让儿童产品为企业的经济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儿童产品;应用方式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传统的产品属性逐渐向新型产品的属性转变,人们越来越在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科学的管理试验检测技术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原材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更加科学的定量评定材料和构件质量及工程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材料试验检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涉及的知识面积也很广泛,比如说材料类型纷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言,城市的发展速度是快农村很多的,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因素很多,为此,我们需要将其一一解决,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发展方略  我国国土面积大,并且很多地理环境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這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是农业
期刊
摘要:计算机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如今,我们不难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实例,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离不开计算机了。但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依然存在许多的应用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本篇论文,笔者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化应用的概述、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旨在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
期刊
摘要: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读者阅读习惯逐渐转变,同质化、低水平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日益呈现出目标与成效彼此缺失态势。文章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梳理了存在的不足,从而得出对相关问题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推广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2  本文对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探寻推广体系建设的现
期刊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经济、社会、科学、人文等方方面面都历经着改变与创新。而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市场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变革与创新,必然是其实现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与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业务流程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的探讨,深入思考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体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郴州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农村物流的现状,找出目前农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规模化运输与分散种植的矛盾,农产品时效性与物流成本的矛盾,食品安全与食用便捷的矛盾。并提出通过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建立农村物流进入壁垒、增加农产品绿色通道受益品种、规范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程序等方法来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关键词:农村物流;现状;原因  农村物流是指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及其经济活动相关的物质流动过程中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