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点滴尝试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忽视人的发展,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其主体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则是自我身心发展的自主参与者,是一个创造者和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习得知识的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被迫参与为主动发展。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创设质疑情景,培养主体意识
  “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许多疑问,这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学习品质。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却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到学习中来的。致使学生的创造个性不断受到压抑和扼制。在活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问,教会学生批判的接受事物,对所疑之处进行探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發展其主体性。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学生对“渑池会见”这个故事里的秦王让赵王鼓瑟和蔺相如让秦王击缶产生了疑问:蔺相如为什么不杀了秦王?秦王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国土上杀了赵王?这些疑问实际上包含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活动过程。教师就应鼓励学生的这种大胆质疑的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教材,深入理解。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是学生对描写“漓江的水”这段也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把写水“静”的句子完全放在一起?敢于怀疑课本、向教材挑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其实这正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也证明学生已不再是盛知识的口袋,而是在批判性的接受事物。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的质疑行为进行鼓励、表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便很快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面对挑战。
  二、创设师生合作氛围,培养主体意识
  大量实践证明,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承担起学习活动,将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一,新型的师生合作已不再是传统中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提问不仅仅由教师主导,也可以由学生主导。例如,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不仅反映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主体能动性。第二,总结归纳、分析解答不是老师一个人来完成,可以展开讨论。讨论应该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如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前后之间,不仅是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也应该讨论。使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例如,在学习分段中,师生之间常常意见不同。如果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就能发现最佳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再比如,在朗读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在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课时,我曾经使用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仅举第一诗句为例,教师先读“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学生再读“在追寻昔日的春光”。然后,由学生自己随意合作朗读。在这种合作中,学生是全身心的投入,处于一种积极的亢奋状态。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创造出了最佳的朗读方法,发挥出了最高的朗读水平。无疑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三、在教学评价中,培养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都是教师评价学生,新的活动观认为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服务,应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评价他人,包括评价老师。比如:在作文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学生还可以针对教师给予的评价做出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是否接受老师的评价,再思维后给自己作文的定位,今后努力的方向……评价,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给予学生评价的机会,也正是学生作为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同时,这种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学生的主体发展得以体现。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就要注意多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能动状态,激发学习动机。
其他文献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机,它能主动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心智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爱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吃”什么。所以培养兴趣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教学的成败。   既然兴趣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教学经验证明,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表扬多鼓励   我们都知道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一项为:科学探究。在高中教學过程中开展生物实验,培养学生具备探索生物奥秘精神和探究能力非常有必要。但我校(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目前生物教学非常注重生物理论学习,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方面跟不上目前生物教学改革力度,因此,通过本文探讨我校目前开展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提出一些改进手段,为我校生物科组提高生物教学水平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高中
期刊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通过开展孝德教育,可以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净化、陶冶心灵,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都昌小学秉承“育人为本德为首,质量为根爱为先,特色为翼书为源,以书载道道塑人”的办学理念,坚持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非常成功,但是许多教师报告说,教育和培训改革进展不大。目前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教育和教师改革只注重内容,资源和方法的改革,而忽略了教育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对促进教育有一定的意义。  一、数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1)强调教师标准。长期以来,我们实施了一种“传统教育”。教师明确定义了这种教育方式,以取得一致的结果。教师强调自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课堂讨论早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让学生讨论不值得讨论的问题,使得讨论毫无意义;让学生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仅达不
期刊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园中的景物。看似普通的园子,在“我”的眼中是一个乐园。文中语言颇具特色,写景叙事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课堂上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如何让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呼兰河传》? 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猜萧红的命运   通过学习课文我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改革要探索多种路子,其中课外阅读是教改渠道之一,也是改革的难点、亮点,也是语文化、实践化的必要。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增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使学生“多读”与“广博”,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活动:一是多形式、促兴趣;二是正确引导,乐中读;三是提供空间,以写促读。这样一来学生不知不觉已成为课外阅读的主角。  关键
期刊
统考复习,时间有限。我们反对题海战术,反对无选择地做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题,提倡精选精炼那些设计严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认为,在复习阶段必须重视“四抓四突出”。  一、 抓练习中的薄弱点、突出重中之中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教全面地掌握各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在教学中每个学生对每章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存在的问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一些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小学生却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胡编乱造,让人读起来感到千篇一律,意义肤浅、乏味,现就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看法如下:一、从低年级抓起,培养学生听、看、说、写的能力作文教学就如同锁链一样
期刊
作文在语文的学习中,被称为“半壁江山”,足见它的重要性,可是在学生看来,一提写作文就头疼,怎么能够把作文写好呢?就平时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作文要富有真情实感,作文要学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语言方面要建立“語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