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更是新思维革命空前展示人类创新潜能的时代。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教育已经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困难和优势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面对时代变革与发展的滚滚浪潮,学校管理的改革也必须认清形势变化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科学管理的优秀成果与成功经验,来丰富学校管理的理论宝库和指导学校管理的改革实践。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逐步建立一套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发挥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新跨越、新提高和新发展。
一、以人为本,落实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知道,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组织,学校教育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任务。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发展,一切教育关系主要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来展开,人的因素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构成了学校管理的主要矛盾。
如何处理好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搞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处理好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履行着神圣的职责。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面对的是具有蓬勃个性生命的群体和个体,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创造性的、生成性的不可重复再现的过程。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认识当代社会人性的复杂性,中小学教师的人性假设要符合学校管理实际
美国著名管理理论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曾说过:“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在管理心理学的框架中所讲的人性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它主要是指管理者对职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一般指离开人的阶级性,而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展开。最能体现人的本性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且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本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感等,无不打上了时代的、阶级的烙印。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我们必须看到绝大多数教师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勤奋学习、积极要求进取的,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并且勇于承担责任、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善于自我反思的,是能够不懈追求理想并为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进行创造、工作的,是能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
三、抓住教師的心理需要和工作动机,积极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和工作动机,建设有利于发挥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学校管理平台,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需要也由过去的重视低层次安全生活的需要,向更加重视较高层次事业上、学术上及实现人生价值、成功进取的需要发展。为此,我们对广大教师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人性假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动机和需要,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信任广大教师,对待教师要做到“宽容、宽厚、宽松”,说话办事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创造“爱才、用才、育才”的机制氛围,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感情的投入和激励引导,不断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主动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创造和谐、愉快、民主的人际环境和心灵自由的心理空间,搭建教师追求幸福成功人生的舞台。要努力做到扬人之长、容人之短,人尽其才,各显其能,表扬务必广泛,激励贵在真诚,自觉摒弃那些急功近利、影响创新、束缚思维、限制行动、消蚀信心、降低效率的清规戒律,努力把广大教师外在的工作压力转化为内心的强烈追求,鼓励他们敬业爱岗、自觉奉献,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责任与权利、纪律与自由、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育事业的发挥中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学校教师管理的机制
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广东中山市桂山中学张海经校长曾将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总结为建立健全学校的四种管理制度,即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评价措施和激励办法。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到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协商、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和内心追求为侧重点。同时要搞好制度的贯彻落实、检查监督,用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评价人,人人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积极建设者和自觉执行者。
一、以人为本,落实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知道,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组织,学校教育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任务。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发展,一切教育关系主要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来展开,人的因素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构成了学校管理的主要矛盾。
如何处理好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搞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处理好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履行着神圣的职责。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面对的是具有蓬勃个性生命的群体和个体,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创造性的、生成性的不可重复再现的过程。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认识当代社会人性的复杂性,中小学教师的人性假设要符合学校管理实际
美国著名管理理论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曾说过:“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在管理心理学的框架中所讲的人性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它主要是指管理者对职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一般指离开人的阶级性,而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展开。最能体现人的本性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且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本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感等,无不打上了时代的、阶级的烙印。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我们必须看到绝大多数教师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勤奋学习、积极要求进取的,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并且勇于承担责任、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善于自我反思的,是能够不懈追求理想并为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进行创造、工作的,是能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
三、抓住教師的心理需要和工作动机,积极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和工作动机,建设有利于发挥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学校管理平台,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需要也由过去的重视低层次安全生活的需要,向更加重视较高层次事业上、学术上及实现人生价值、成功进取的需要发展。为此,我们对广大教师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人性假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动机和需要,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信任广大教师,对待教师要做到“宽容、宽厚、宽松”,说话办事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创造“爱才、用才、育才”的机制氛围,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感情的投入和激励引导,不断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主动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创造和谐、愉快、民主的人际环境和心灵自由的心理空间,搭建教师追求幸福成功人生的舞台。要努力做到扬人之长、容人之短,人尽其才,各显其能,表扬务必广泛,激励贵在真诚,自觉摒弃那些急功近利、影响创新、束缚思维、限制行动、消蚀信心、降低效率的清规戒律,努力把广大教师外在的工作压力转化为内心的强烈追求,鼓励他们敬业爱岗、自觉奉献,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责任与权利、纪律与自由、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育事业的发挥中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学校教师管理的机制
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广东中山市桂山中学张海经校长曾将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总结为建立健全学校的四种管理制度,即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评价措施和激励办法。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到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协商、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和内心追求为侧重点。同时要搞好制度的贯彻落实、检查监督,用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评价人,人人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积极建设者和自觉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