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隐喻认知及口译策略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以关联理论为视角,重点剖析出现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汉语隐语现象及译员相应的口译应对策略和相关认知过程。关联理论将语言交际看做是明示-推理的认知行为,而口译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包含了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通过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认知本质和最佳关联理论分析相结合,笔者发现在近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中,译员对于汉语隐语的处理有主要以下两种方式:形象保留法,转化法。研究关联理论下译员对汉语隐语的口译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的对汉语隐喻口译处理的认知过程,也可以为日后实践过程中汉语隐语口译方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汉语隐语 口译策略 认知过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22
  A Study into Interpreters’ Cognitive Process and Interpret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taphors in Chinese-English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Take the prime minister's press conference as an example
  LI Mei
  (Department of English,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this study examines interpreters’ interpreting methods and relate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dealing with Chinese metaphors at Chinese Premiers’ press conferences. As a special communicative activity, interpreting has double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es. After a careful examination, three interpreting methods are revealed to be most frequently used: image-retaining, conversion. This research opens up a window for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interpreters’ cognitive processes in dealing with Chinese metaphors. The strategies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also serve as good guidance on future practice of Chinese metaphor interpreting.
  Keywords Relevance theory; Chinese metaphor; Interpreting strategy; cognitive process
  1 導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越来越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由中国政府举行的各类记者招待会作为发布国家方针、政策的平台,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口译员作为政府记者招待会通向外界的桥梁,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传话筒角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年一度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口译员现场对中外记者的提问和总理的回答分别做中英交替传译。笔者在观摩学习历年两会之后的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现场视频后发现,汉语隐喻因其形象生动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在领导人的发言之中。在严肃正式的政府官员发言中,隐喻性表达使得讲话更加富于表现力和形象感。但是由于政府记者招待会本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口译员在传译过程中的要遵循如下的标准。
  首先,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发言人均为国家领导人,发言人的身份及目的决定了其发言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要求译员做到绝对的忠实,这里的忠实不仅包括言语含义的忠实,还包括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忠实。其次,由于记者招待会时间的限制,听众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获取说话人所讲的信息,故观众希望译员的口译尽可能简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讲话人。因此口译的简洁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再次,从口译员的角度来看,所进行的口译类型是现场交替传译,这要求口译员在讲话人讲话完毕后,立即进行传译,由于时间限制及临场压力,译员无法对所译内容有过多的考虑,译语必须做到一气呵成,之后不能进行修改。因此,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即席性、即时性特点非常突出。这也要求口译员需做到一次性口译、不可回译。 综上所述,通过对发言人、听众、口译员三方面的分析,政府记者招待会口译员需遵循的口译标准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忠实性、准确性、简洁性和一次性。
  2 关联理论与隐喻口译
  而汉语隐喻在发言中的频频出现对口译人员语言文化功底的掌握和现场应变能力构成了极大考验。无论是对尚在学习中的学生口译员还是实战经验丰富的专职口译员而言,掌握一定的隐喻翻译口译处理技巧,有备而来,才不至于在口译过程中遭遇令人尴尬的‘卡壳’现象。随着对隐喻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早已不是传统的单纯的修辞手段,经历了由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科学的发展道路,成为了解认识人类思维和认知系统的一个重要工具。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风俗存在着差异,隐喻的含义有时并不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隐喻理解的多样性,隐喻的理解与翻译一直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难点之一。而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为口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口译活动是一个涉及源语讲话者-口译员-目标语听众的双重明示-推理的语言交际行为,该推理模式可以为隐喻的翻译提供重要的启示。隐喻的口译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通过口译员对源语讲话者交际意图的推理,再结合源语讲话者和目标语听众的认知语境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下的关联。   关联理论的出现得到翻译领域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将翻译与关联理论结合起来,英国关联翻译家Gutt( 1991,2000) 首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述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种双重的认知-推理的认知活动,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林克难(1994) 在《关联翻译理论简介》中提到译者应以达到最佳关联性为目标,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所以,翻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以及观众的期待进行认知加工。
  3 认知过程分析及口译策略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发现,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研究目前主要涉及口译中的意义选择(黑玉琴2003)、口译听力教学(徐然2010) 和口译笔记(齐涛云2011) 等方面。也有部分研究(如肖文学等2012)分析了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和口译策略的解释力。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关联理论视角下译员在相关交际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建立思维层面的隐喻映射来获得准确的源语发言人的交际意图,并利用自身对中英隐喻文化异同的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口译策略。
  笔者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阐释汉语隐喻的口译策略选择,这一角度要求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力求实现最佳关联。通过将最佳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映射分析相结合,笔者发现在2005-2014的记者招待会中,译员对于汉语隐语的处理大体有以下两种方式:源语隐喻形象保留法和隐喻形象转化法。当然这仅是笔者通过学习观摩以及搜集大量资料后得出的初步的结论,具体的分析过程和论证将会在论文中详细呈现。通过这些策略的研究和学习,笔者希望口译员可以在未来其它口译活动中更为从容、准确地处理好中文隐喻的翻译。
  3.1 源语隐喻形象保留法
  通過将源语言隐喻的形象保留在英文口译中,可以为听众提供最接近于原始隐喻形象的目标语翻译。为了方便研究,笔者将对以下源语隐喻和对源语隐喻的口译译文用黑色粗体字体进行标记。
  案例1
  我们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的困难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We have already had our plans ready to tackle even more difficult times. To do that, we have reserved adequate ammunitions which means anytime we can introduce new stimulus policies.
  在源语者的认知世界中,经济危机就像一场需要直面的凶残战争。在“战争”比喻的这个框架下,政策和计划被视为打击经济危机战争的“弹药”。为了弄清楚演讲者使用这个隐喻的交际意图,口译员首先在明示-推理活动的第一阶段进行隐喻分析的认知过程,如表1所示。
  隐喻概念:经济危机是场战争。
  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经济危机与战争之间的映射关系。 Lakoff和Johnson使用公式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目标语域是源语域)来描述源语域与目标语域之间的隐喻链接关系,如ARGUMENT IS WAR (争吵是战争)(Croft & Cruse, 2004)。在此语境下,总理谈论的是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问题。较之“经济危机”这一复杂概念,“战争”隐喻不那么地抽象且容易在听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经济危机战争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被视为对手或敌人,而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政策是打击敌人的武器弹药。在这个意义上,在战争与经济危机之间建立联系是认知上的相关性。除此之外,演讲者将“计划和政策”定为“弹药”,明确了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并决心最终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这也就是口译员通过从源语言语境推断出来的源语发言人的交际意图。在明示-推理活动的第二阶段,口译员首先对源语言发言者和目标语言受众之间的认知环境的匹配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在此语境中,双方受众在对战争和弹药的认识方面并不存在任何的不一致。 因此,通过保留源语言隐喻的原始图像,口译员成功地再现了原始的最佳相关语境,同时也不会为目标语听众带来不必要的认知负荷。
  在上述例子中,战争隐喻作为一般框架,其中纳入更具体的例子如弹药。战争和弹药概念并不受文化约束,对中国和外国观众的认知环境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换言之,中外观众之间的认知环境在这一语境里是重合的。因此,口译员选择保留源语言隐喻图像的口译策略是非常明智的。
  3.2 隐喻形象转化法
  对于那些契合中西方听众认知环境的隐喻,源语隐喻形象保留是一种推荐的口译策略,以便达到最接近的隐喻相似之处。然而,有些隐喻在目标语言的中并不容易找到对应的隐喻形象。因此,口译员选择将隐喻形象转化为非隐喻形象来达到替代策略。
  案例2
  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有个统计数字也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Last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ok 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ing power as its top priority on the reform agenda. With tremendous effort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abolished or delegated to lower level governments 416 items subject to state council review and approval. This has sent out a very strong signal that is we need to loosen the straitjacket over business and truly enable the market to play its role.   在此语境中,总理把“改革进程”视为棋类游戏,将“简政放权”作为游戏第一步。在汉语语境里,“先手棋”一词来源于中国围棋,“先手”与“后手”一词相反。下“先手棋”的人通常被认为具有首发优势。这个术语逐渐演变成现代隐喻在所有生活领域的使用,表明主动采取主动或带头做某事。通过“先手棋”这一表达,总理明示了中央政府把重点放在“简政放权”并作为改革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明示信息,口译员很自然地了解了演讲者的交际意图,即简政放权是中央政府改革的首要着眼点。
  在第二阶段明示-推理过程中,口译员把“先手棋”变成“首要任务”,放弃了源语的隐喻形象,这主要考虑到中外听众之间存在的认知环境不匹配问题及口译的整体清晰度。首先,如前所述,“先手棋”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方式,对外国观众来说是一个明显的界限。其次,尽管下棋体验在全世界是认知可及的,但“先手棋”这个术语只是用来传达改革过程中首要步骤的思想。从这个层面看,top priority这个口译处理是简明扼要的,足以传达源语发言者的交際意图,也不会增添目标语受众的额外认知负荷。
  从“先手棋”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现场时间非常有限或是保留源语隐喻形象会对目标语听众增添额外的认知负担时,将隐喻转化为非隐喻的口译策略是有效的。这一策略的优点是清晰、简洁,缺点也很明显,即是源语隐喻形象的丧失。
  4 结语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中,口译员对汉语隐喻的处理和传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间的转化也是文化思维上的跨越。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探索译员如何在相关语境内寻求最佳关联、建立汉语隐喻的跨域映射从而获得准确的源语发言人的交际意图,并利用自身对中英隐喻的文化异同的了解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解决会议交替传中的汉语隐喻翻译问题。此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的对汉语隐喻口译处理的认知过程,也可以为日后实践过程中汉语隐语口译方法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Croft,W.,& Cruse,D.A.(2004).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UP.
  [2] Gutt, E. (2004).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Lakoff, G., & M.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Sperber, D.,& Wilson.(2001).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5] 黑玉琴.从关联理论看口译过程中的最佳意义选择.外语教学,2003.24(6):93-96.
  [6] 齐涛云.关联理论观照下的口译笔记.民族翻译,2011(4):70-75.
  [7] 肖文学,孙乃玲,左江林.关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2):116-120.
  [8] 徐然.“专注听力”——口译听力培训方法之我见.中国翻译,2010(3):43-47.
其他文献
摘要粤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体现了不同的编辑理念:粤教版以“文体”为核心;苏教版以主题组织单元;人教版以文体为结构体例。三种版本教科书对《拿来主义》一文的处理体现了不同的编辑理念,并直接导向教师教学过程的差异,由此可见教科书明显的教学性特征。  关键词粤教版 苏教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教科书 编辑理念  新课程改革引发教科书由“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促进了语文教科书的多样化局面。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学校专业综合改革顯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司法考试改革背景下。专业综合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本文拟从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法学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专业 综合改革  1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目标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各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特色
期刊
摘 要 当前普遍认为学术界的问题是学术领域的道德机制不健全、学术领域的鉴定机制不完善、学术领域的学术规范未能发挥作用。此次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正是这一系列文件中的最新一个。运用阶段启发法分析文件是如何设置,如何合法化以及政策的实施与评估,促使办法的实行,可以净化学术空气,促进科研发展。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术不端 预防和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贵阳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为例,分析了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教”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方法。认为在野外地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调动积极性和改善成绩评定方式等方法,提高野外地质实习中的教与学的效率,这对地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地质实习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
期刊
摘要 文章论述了意大利阿布都沙拉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vs-ics,简称为ICTP)的diplomaprogram(文憑项目)对发展中国家优秀年轻学者提供了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给予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助,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等作用。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优秀年轻学者 教育事
期刊
摘 要 跨专业综合实训是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搭建综合实训平台,将经管类不同专业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跨专业综合实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初步对跨专业综合实训的必要性、平台构建与运作模式、特色之处和保障机制四大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综合实训 跨专业 经管类 教学模式  中
期刊
摘 要 历史教材的栏目设计是教材编写特色的重要体现,栏目设计是学生从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发展本位转型的一个重要依托。历史教材栏目设计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而其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型的效度,在历史课堂中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因而对教材栏目的探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历史教材 栏目设计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部分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定位不清、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方案滞后、教学方法和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优秀师资队伍等突出问题,据此提出明确专业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配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等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 行政管理 人才培养 理工类院校 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独立学院数学教学中存在课程体系“三单一”、数学教材“三脱节”和实践教学“三制约”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数学教学改革实现了123数学课程新体系、五位一体立体化教材体系和二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26  1独立学院
期刊
摘 要 以常州市初中教育情况为例,采用问卷的形式,收集常州7所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信息,对于学生学业压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学生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学校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等都对学生学业压力有一定影响,目前学生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因此,为减轻学业压力,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应该做出合理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业压力 影响因素 调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