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17年贸易桥梁搭建者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20年2月开始至今,东盟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这几个月里,东盟却一鸣惊人,打破了中国贸易结构中欧盟长期霸占榜首的格局,显示其区域抗风险能力及令人惊喜的贸易潜能。而这一切背后,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历时17年的坚持与守望。可以说,东博会是中国与东盟贸易快速发展的一大“功臣”。
  当时间成为历史,东博会面向未来
  2003年,中国提出自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10国的普遍赞同。在中国务实的执行力之下,2004年,第一届东博会成功举办,拉开了这场长达17年的贸易和投资之旅。
  根据东博会秘书处发布的数据,在2004年第一届东博会上,东盟10国申请的展位达767个,占当年东博会展位总数的43%左右,东盟产品至此快速进入中国市场。2019年,第16届东博会展览总面积增加至13.4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达7000个,参展企业达2848家。如今,东博会已经突破区域限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
  从2017年的第14届东博会开始,东博会每年邀请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特邀合作伙伴。2017年,首个特邀合作伙伴为哈萨克斯坦,2018年为波兰,2019年为坦桑尼亚。2019年,东博会共吸引了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1家企业参展,“一带一路”国际展区面积比2018年增长59%。
  东博会重在促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和文化交流。事实证明,17年来,东博会在促进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发展方面扮演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东博会在本次疫情中显示的抗压能力及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最好的证明。200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为1059亿美元,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2019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6415亿美元,16年间增加了5倍。
  第17届东博会将于2020年9月18—21日在南宁如期举行。据东博会秘书处介绍,本届东博会筹备工作开局良好,国外展位数预计超过1700个,其中东盟国家预计使用展位近1500个,国外高质量招商组展工作成效初显。
  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第17届东博会将主题确定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本届东博会将聚焦创新合作,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合作”为重点,更加注重展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
  东博会是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典范。它就如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软性力量,潜移默化地助力双方建立了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双方对欧洲、美国等其他发达贸易市场的依赖,这一点在疫情中更加得以体现。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在本次疫情中,中国和东盟体会到了过去17年共同努力换来的风险规避能力。在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大部分市场经济和贸易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一匹“黑马”。当然,这得益于中国竭尽全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给双方贸易保持平稳留出了余地。而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博会多年来共同打造的基本盘,就如双方贸易的“主心骨”,抵御了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
  回过头看,东博会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几乎同步进行。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启动。2003年,中国提出举办东博会。2004年,第一届东博会顺利举行;同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实施阶段。之后几年,中国与东盟分阶段互相对商品降税。2010年,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的绝大多数产品关税降为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期间虽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反而有所加速。每一次全球风险都警醒我们: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独善其身,唯有摒弃傲慢与偏见,寻求合作之途,才能更好地化解风险袭击。
  一個国家或区域合作关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需要制度层面快速跟进。东博会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依托,17年来愈发成熟。它可被视为中国与东盟间寻求更长久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的载体,是试验场,亦是见证者。
  交往不在轰轰烈烈,穿越岁月的斜风暮雨,依然清新澄鲜,方为陈年友谊。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历久弥坚,未来可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量出口企业走出国门,参加世界各地的国际展会,奋斗在外贸最前线。  本书通过展览行业协会、展会主办方、参展企业、展会代理机构、展会服务机构等资深出展人的实际经验,着重介绍国际上知名展览、世界商展的变化和特点、新兴展会市场的发展、成功参展的流程及手段,讓企业学会如何通过参加国际展会获取市场信息、取得外贸订单、促进技术进步。  本书凝聚了进出口经理人编辑部和广大出展人的智慧。愿将此书变成有用的
期刊
第127届广交会创新采用线上方式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复市。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麦克展览公司”)作为国机会展板块中机国际的骨干成员,同时也是中央企业交易团国机分团秘书处单位,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结合本届广交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从多个维度、以多种形式全力支持企业线上参展,助力外貿企业“走出去”,以实际行动与企业并肩战斗、共克时艰。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西麦克展览公司创新
期刊
第127届广交会搬到“云”上之后,展期由原来的三期共15天变为10天,具体时间为2020年6月15—24日。在这10天里,展商首次体会到了线上交易的五味杂陈:有手忙脚乱,亦有解锁直播模式后的兴奋;有沟通的遗憾,亦有成交的惊喜。在广交会63年的历史中,2020年的这10天注定被铭记。它意味着广交会开启了一个与互联网技术强烈碰撞的新时期,也意味着我国外贸企业将更熟练地运用创新手段获取订单。  打破时空
期刊
当下外贸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面临的考验与日俱增。伴随着客户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和产品专业化的发展,以及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冲击,再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很多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加速成长或要“弯道超车”的企业被迫踩下刹车,开始为“活”下去而四处奔波。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说外贸企业迎来的是一次残酷的市场“洗牌”,倒不如把它视为把握更多机遇的契机,即化“危”为“机”。这就需要
期刊
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这是出口信用保险先后9次、连续6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彰显了其稳增长的重要政策性工具职能。  那么,出口信用保险将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呢?在“2020年外贸企业出海论坛——中小企业金融困境破局”线上论坛活动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机构合作部刘馨阳做了分享。  
期刊
近日,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0年春季)》(以下简称《报告》)。2020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如何?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影响几何?国家出台了哪些“稳外贸”精准扶持政策?2020年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报告》一一给出了答案。  外贸回顾:增速回落,降幅收窄  《报告》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20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
期刊
2020年1—7月我國主要进口商品统计
期刊
如果将我国外贸企业多年来走过的路看作一部电影,那么,故事情节之曲折,想必令人震惊。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创造了出口奇迹,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将“中国制造”送至全球,有力地支撑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路修远以多艰兮。”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转折点,我国外贸进入中低速增长通道,出口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一般贸易占比持续提高,民营企业力量崛起,跨境電商等新业态成为外
期刊
2020年7月底,美国消費者技术协会(CTA)宣布,2021年美国消费类电子展(以下简称“CES”)将以全数字化的形式于1月6—9日举行。作为消费电子领域最吸引眼球的国际大展,CES从场馆走到线上具有引领意义。起步于1967年的CES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此次改为线上举行当属53年来的首次。  一场全数字化之旅  CTA认为,考虑到美国疫情严重及全球对疫情的担忧尚未减弱,2021年1月初,不可能
期刊
提到“战略”一词,你的脑海里会想到什么?  在采购行业里,有一个名词叫“战略采购”(Strategy Sourcing)。对于这个词,很多采购人应该都不陌生,不过它受到的“非议”却比较大。  我在过往的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当我还在一家集团担任采购总监时,集团内部设有“战略采购”的岗位,也有“战略采购经理”一职。一天,集团编辑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大体是对“战略采购”岗位的不解。该编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