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被动区加固对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和桩后土体沉降的影响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厚软土地区基坑常用基坑被动区加固的方法来控制支护体系变形.以珠海深厚软土地区某基坑工程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基坑工程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被动区土体加固深度及加固宽度对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和桩后土体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被动区加固深度和加固宽度的增加,桩身位移量和桩后土体沉降量均逐渐减小;桩身位移量和土体沉降量的减幅随着加固深度和加固宽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故加固区存在最优加固深度和加固宽度,分别为10 m和12 m左右;桩后土体沉降影响区域范围为2 H,坑外地表最大沉降点在距围护桩0.5 H处.
其他文献
针对如何充分利用地质油藏数据挖掘价值信息并指导油田开发研究工作,进行了数据模型构建及应用探索,建立了两个数据模型:将平面控制点密集的构造图与纵向数据点密集的井点分层数据结合,建立三维钻井—构造高程差数据模型辅助构造变化分析,以描述任意空间位置的构造变化特征;将录井显示、测井解释数据与油气成藏特征进行联系,建立油气运移—成藏数据模型,以辅助油气运移成藏规律分析.将构造高程差数学模型应用于开发井随钻跟踪工作中,成功识别深度测量数据异常,有效避免了开发井侧钻;将油气运移—成藏数据模型应用于成熟油区周边滚动评价研
选取了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地震数据及资料,研究了水库水位与地震时空活动特征,计算了168次ML3.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区域视应力值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反映了不同震级地震在应力水平积累等方面的差异;视应力有随地震矩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意味着人类活动可能为该区域地震活动的主要因素;拐角频率与震级的关系可分为两段来看,当震级范围为ML3.0~3.5时,拐角频率随震级增大而降低的现象并不明显,当震级范围为ML3.5~4.4时,拐角频率随震级增大而降低,表明震级越大,库区破裂尺度在增大,反应了
建立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32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为萃取溶剂,经DB-5MS UI型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扫描模式监测,内标法定量.32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2~100μg/L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001~0.006μg/L,平均回收率为76.0%~12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0%~14.1%(n=6).该方法能够满足地下水中32种半挥发性有
设计开发江苏省地震应急平台电子传真报警处理系统,当省政府领导批示或文件到达时,电子传真将发出警报提示,提醒值班人员及时处理,并自动下载打印输出.该系统旨在解决江苏省应急平台电子传真信息接收系统没有报警功能、信息接收和处理延迟的问题,对提高江苏省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铝靶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的硝酸铝和硝酸.利用三价铝离子和氢离子在近红外区的特殊吸收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铝靶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硝酸铝和硝酸含量的直接测定方法.硝酸铝和硝酸的浓度测量范围分别为0.20~2.21、0.20-6.00 mol/L,模拟样品中硝酸铝和硝酸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6).该方法可用于相关工艺流程样品的分析.
采用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二期工程西彩区间盾构隧道项目资料,使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对立交桥桩基产生的影响.由于该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德尼立交桥,需进行桩基托换,从桩基托换及盾构掘进的设计、施工特点出发,针对所提出的不利影响开展三维建模及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桩基托换和盾构开挖均对土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引起的桩基竖向位移较大,随着桩基托换和盾构开挖施工的进行,结构位移变化呈现先逐步上涨,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的位移大小,均在规范的安全控制值内,不影响既有立交桥的结构和运营安
对云南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抽样调研统计,分析物资储备的模式和特点.以2007年宁洱6.4级、2014年鲁甸6.5级和2015年沧源5.5级三次地震应急救援物资流调为例,对三次地震的物资投入来源、投入种类、分发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到物资储备、物资流调、物资需求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逻辑关系,以及云南地震应急处置中的一些物资流调经验.
收集了元代至正七年(1347)三月东平路发生的一次较强有感地震的史料,通过地震历史资料记载情况的比较,元、明、清的行政区划演变分析,判定和厘清了东平路地震可靠的史料.这次地震目录校订为1347年4月山东省东阿县(36.3°N、116.2°E)M4?级地震.
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22种光引发剂的含量及迁移量的方法.包装材料样品与油基食品采用乙腈提取,水基食品加入乙腈与氯化钠提取.22种光引发剂在质量浓度为0.01~1.0μg/mL的线性范围内,与各自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光引发剂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定量限为0.1 mg/kg.选取4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4种食品模拟物为基质,加标回收率为70.4%~117.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方法确认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疑似结果进行确证分析.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使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乙腈-乙酸铵溶液(体积比为20:10: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以标准曲线法定量.对乙酰氨基酚在24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质量浓度在10~4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为0.9999.在不同类型空白基质中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97.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