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与赏玩文化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ll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陆游有一句话:“石不能言最可人”。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中国寿山石,似玉非玉,质朴、平滑、光润,且具变化,而石文化更是中华古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自古以来便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文房清供”和赏玩的钟爱之物。寿山石在获得候选国石之后,其把玩鉴赏的功能日益突显。目前,随着“寿山石”被中国奥委会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礼品,“寿山石雕”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寿山石的收藏热潮更是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而“赏玩文化”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消遣方式——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同时服务于两套神经系统,在审美中放松并提升自我。在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着田园的安适生活,梦寐着悠闲的精神家园,“赏玩文化”更是现代人在纷扰、紧张的生活中释放压力、获得审美享受、提升境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寿山石雕是在美石的基础上加之以雕刻艺术,益发使人望之欣然,抚之怡然。
  
  一、寿山石价值
  
  寿山石艺术发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意蕴,融会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寿山石文化”。其价值可分为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
  《周礼·考工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自然天成的材料美是寿山石雕艺术的一大优势。寿山石以其绚丽华贵、晶莹剔透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向世人展现它的自身美。福州寿山石开掘至今已有100多个品种,它的优质品种和色相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名贵的田黄石、芙蓉石、水坑冻石等。寿山石经过艺术加工使成为艺术品,具有观赏性,最能体现出寿山石艺术价值。寿山原石经工艺加工后,其价格往往就是原石的几十倍以至于几百倍。寿山石雕工艺更是无价之宝。
  


  寿山石的使用价值主要是用雕制成印章后,供钤印之用。现今,随着珍贵的材料日渐稀少,充分利用石材雕刻把玩品成为一种时尚。因为现在正倡导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把玩寿山石,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提升人们的鉴赏水平和文化修养。在不知不觉地把玩中提升了人的境界。
  
  二、赏玩文化
  
  梁克家《三山志》记载,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供玩赏的水平,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进而产生了寿山石印钮艺术,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在中国四大名石中(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昌化石),寿山石的开采和利用是较早的,而且逐渐成为古代帝王君主和上层社会倾心的收藏品,更是有闲阶层和文人雅士的把玩之物,而由寿山石所衍生出来的寿山石文化更是由来已久、日渐精深。寿山石作为传统收藏品类之一,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个性。首先,“天遣瑰宝入闽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寿山石成为珍贵的宝藏,以及拥有的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其次,雅俗共赏,收藏的门槛低。历史上就有“上可伴帝王,下可亲庶民”的说法。第三,寿山石便于收藏保管。一件成功的寿山石作品,包含了相石艺术、雕刻技法和玩石文化,其创作难度丝毫不低于书画作品,而更便于收藏保管。
  当今市场上涌现的寿山石把玩件,是由于寿山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日见稀少,以前少有问津的小块石料,现在许多工艺师都要充分利用,将其雕刻成把玩件。把玩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的“二十八宿印钮”,等等。人们在把玩中产生返璞归真、悠然愉悦的情感。同时,寿山石本身所带来的人生启发和领悟更是不可言喻的,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收藏者陶醉其中的缘故。此外,把玩件的恰到好处的“因材施艺”,使石料的天然色泽融入寿山石雕的造型艺术特色之中,成就其“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寿山美石温润晶莹,色彩瑰丽,要在寿山石中寻找两块造型和色彩完全相同的石头是不可能的。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运用浑化而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温润的石头,经把玩摩挲之后,石头显得特别通灵,富有生命,非常讨人喜爱。寿山石雕收藏家、爱好者在欣赏、把玩寿山石精品时就能充分领悟“爱不释手”的绝妙感觉。
  
  


  三、寿山石收藏价值
  
  “盛世集古董,乱世集黄金”,这其中,寿山石以其色彩丰逸、质地灵通、柔而易攻的特点而成为收藏界的一颗明珠。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LL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工艺品外,其本身的质地、纹理、颜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极具收藏的价值。比如说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因为有“易金十倍”的价值,收藏一块田黄石,便是一个资产的“保险箱”,也可以说是财产数量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千金买田黄”或是“万金买田黄”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为了艺术的欣赏。
  寿山石市场本身存在着不少利好因素,例如资源的不可再生,且日益稀缺,寿山石文化的传播和收藏队伍的扩大,近几年北京、浙江等地的不少企业已开始涉足寿山石收藏,可以预见,出于形象宣传、保值增值和免税等目的的企业收藏将是一股巨大的市场力量。所以,从长远看,寿山石市场的前景应该是比较乐观的。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也随着寿山石雕艺术的不断提高,收藏寿山石成了欣赏、保值、考古、交流、珍藏等重要内容。不但各地的博物馆争相收藏,社会上更涌现出许许多多寿山石雕收藏家,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寿山石收藏热潮。
  


  在全国掀起收藏热的大背景下,藏家的收藏观念转变是寿山石市场走高的重要原因。
  收藏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寿山石市场的觉醒。以福州寿山石收藏市场为例,玩寿山石收藏的人达到几万,从事寿山石雕刻的从业人员也由最初的百人跃升到目前的近万人。玩者甚众,业者甚众,越来越多的寿山石精品被玩家收藏而退出市场,越来越多的寿山石材被消耗;加上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大大减少对寿山石资源的盲目开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品种寿山石的开发。两方面共同作用下,福州寿山石收藏市场上流通的寿山石精品、新品慢慢减少,最终导致寿山石价格走高。
  


  寿山石雕把玩品的艺术价值除了石头好之外,更主要是雕刻艺术。雕刻家创作的完美艺术品,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构思必须融情感于物间,在娴熟的艺术技巧下,得心应手地发挥创造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天工巧夺,创作出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工艺美术品的意境。巧夺天工的寿山石雕艺术形象可视可触,相石运刀周密审察,不留人为痕迹,给人以似自然物象又非自然物象之感,在朦胧的精神感受中,留下值得咀嚼的情调和韵味。我们在收藏和鉴赏寿山石雕作品的时候,都只有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才能领悟到它的真正的内在价值。
其他文献
苏士澍,男,1949年3月出生,北京市人。满族。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社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少年时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从师启功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的编辑出版工作。工作
期刊
1968年生,祖籍福建莆田,自幼随父亲——国画家林金定学画,先后就学于厦门集美大学美术系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花鸟花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花鸟画》杂志特约栏目主持、莆田南少林画院副院长等。  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曾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多本个人画集。近年来尤其以金钱豹系列作品深受好评,并被选人
期刊
马骏 1975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199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0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高级研    修班    1999年作品《智取生辰纲》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2年作品《屏障》入选纪念“讲话”60周年全    国美展    2002年“水墨立场”首届中国画邀请展重庆  2006年经典艺苑画廊水墨作品个展 北京  2007年“水墨品质”中国
期刊
闻,是个形声字。从耳,门声。本义就是:听到。《说文解字》云:闻,知声也——仅仅这样解释未免有些以偏概全。随意翻检前贤典籍,可以看到还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是当“听到”讲,与许叔重所见略同。例如《大学》有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再就是当“听说”和“知道”讲,如:《中庸》有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而在《孔子家语》中:“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
期刊
略述吴门画派的园林绘画  徐 熊    园林题材的绘画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石刻画,其中有描绘当时文人园居生活。亭台楼阁隐现于山林泉石之间,文人在其中游玩、宴乐,让人联想到王羲之《兰亭序》“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之乐。唐王维有《辋川图》,尚有摹本传世。北宋有李公麟《山庄图》。其后南宋建都临安,西湖区域就是个园林群,宫廷画家聚集于此,留下了很多作品,在一些团扇小品能见到。元朝这类作品较少,多为山居渔乐之
期刊
王文本,男,1946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兰州五泉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兰州南北两山书画院院长,甘肃省灯谜协会副会长。  从70年代开始,书法作品曾多次在省市书展展出并获奖,多次在省内外有关书刊发表,作品收入兰州书画长卷。1983年作品东渡日本展出,被日本东京恒文出版社收藏,1998年作品入选被誉为跨世纪工程的“中国常德诗墙”,同时参加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日本国日中友好会
期刊
孤寂悠扬的“天籁”由远而近,曲调顿挫,声声揪着心肠,时而阔达,时而婉转,时而孤寂……听着声音,我们知道玉生师兄来了。在精深博大、东方国学的滋养中,他的脚步不紧不慢,不偏不倚,笔下的花鸟鱼虫,祥和而安逸,喜悦而神采。“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玉生师兄平日最喜欢的联句,寝醉人格的意境,气静心闲掌握的舵标,独特的气场,将其做人、作画、作事搅拌溶化得天人合一。来自五台山的灵悟,使其人生的舞台,开
期刊
编者按:本刊在众多中青年艺术家中选取了三位浙派领导人物(山水、花鸟、人物)各一位,我们认为他们的艺术价位和市场价位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现刊登他们的一些作品与诸君共享。    林海钟  1968年生于杭州,祖籍福建永春。1980年学山水画,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1990年攻读国画山水专业硕士,1993年留校任教,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教研室主任,2000年至2
期刊
二月的一个上午,记者如约到方子哥家中对方子哥及其夫人颜珍进行了采访。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画画的?虽然都是文化方面的,但绘画和影视表演还是差距挺大的。  方子哥:我的家庭环境艺术氛围还是很浓的,我姐夫是工艺美院的,舅舅是故宫出展处的,也是画画的,再加上我妻子一家人也都是画画的,所以对于绘画除了喜欢我并不陌生。只是自己不会画。开始学画画是在医院,因为做了个手术,养病期间没事干,就随便
期刊
为祖国为社会大众服务,是画家的责任,我自己的艺术道路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品能够得到群众的喜爱,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陈大章      陈大章小传  193O年9月18日生于北京一书画世家,自幼从家叔陈林斋学画。15岁时,绘画作品已常展出于北京荣宝斋和中山公园画廊。青年时即参加北平“四友画会”,从事绘画创作和艺术活动。195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是最年轻的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