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被遗忘的风景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样的小镇,留给了两位作家不同的记忆。沈从文想起的是传奇的女大王,而丁玲留意的则是风景如画的龙潭中学。小镇最终映刻在了各自的文学生涯里。
  
  邂逅龙潭,完全是一种巧合。因为要在重庆的酉阳火车站转车,我不得不在此停留四五个小时。这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站,既无热闹可寻,也就难以打发这磨人的候车时光。无意间听到当地人提及,距离此处数里外,有一处叫做龙潭的古镇,路程既不远,寻访耗时也不多,恰好可以填补这数小时的空白。
  实际上,龙潭古镇距离车站比我想象中还要近,大约20分钟的车程。从外表看,这个古镇和其他地方的大多数古镇一样,历经岁月侵蚀,呈现出斑驳陆离的样子。由于是午后,早集已经散去,古镇上的行人非常稀少,贯穿古镇的青石板街愈发显得寂寥,偶有当地居民敞开门户,也大多是安安静静地喝茶纳凉。反倒是当地美术学校的学生,散落在古镇的各个角落写生,三五成群,叽叽喳喳地给古镇带来不少生气。
  青色的屋瓦,因年代久远而泛出黄褐色的木料,檐角下精美的木雕,院墙上泛着青绿色的苔藓和缠爬的藤类,在烈日下衬托出古镇的古朴清幽。这里的建筑大多独门独户,两户之间用火砖砌成高达十多米的防火墙,四周围合,形成四台院落。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独特的结构,据说是源于火灾。雍正13年,也就是1735年,无意中的一场大火让原来的龙潭镇化为一片废墟,而后迁徙到此处重建的龙潭镇就特别增设了防火墙以防止悲剧重演,算起来,这已经是20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既有的传统一旦开启,这样的建筑形式也就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古镇中,最知名的建筑要数万寿宫。这是一个两进院落的庙宇,前院有一处二层木质戏台,看上去并没有特别之处,登上两边的回廊,一系列门牌却着实让人大吃一惊。上面分别写着“沈从文故居”“贺龙故居”“丁玲故居”,一个并不起眼的戏台的回廊里,竟然接连出现三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的名字。
  沈从文,不是湘西凤凰人吗?何时在此有个故居?行囊中恰巧有一本《从文自传》,打开来看。果然提及过这里:“我们的军队在川东时,虽仍向前方开去,司令部却不能不在川东边上的龙潭暂且住下。我们在市中心的一个庙里扎了营,办事处仍然是戏楼,比较好的便是新到的地方墙壁上十分整洁,没有多少膏药。市面虽并不怎么大,可是商店却十分整齐,一望而知是富庶区。”
  这是1922年的事情。沈从文刚刚19岁,在湘西王陈渠珍的军队里担任一个月薪6元的文书。这一年6月,部队驻防川东,在湘黔川交界的山区步行了7天后,他们从湘西到达了这里。而这支部队的首领,就是时任湘西巡防军剿匪游击第二支队司令的贺龙。
  也是在这次行军途中,路过茶峒,部队住宿了两天。茶峒的风景给年少的沈从
  文留下了深刻印象,“开拔日微雨,约四里始过渡,闻杜鹃声极悲哀。”这点印象,最终留在心底酝酿、发酵,在十多年后产生出了《边城》。
  在龙潭的日子极其寂寞。沈从文每日会到附近的一处龙洞呆坐,龙洞的水寒冷如冰,即便在6月天,兵士们也不敢下水洗澡。听够了水,吹够了风,沈从文就会用一个大葫芦装满水,回去款待朋友。
  由于时间紧,我并没有到沈从文常去的龙洞处。而这戏台两边的屋子,依然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雕花木床和书桌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似乎数十年间都未曾挪动过位置。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沈从文常常和一名上尉军衔的侍卫官长谈,这名侍卫出身土匪,曾毙过两百左右的敌人,有过十七位压寨夫人。从他的口中,沈从文得知了烧房子、杀人种种“古怪的学程”。
  也是在龙潭,这位山大王出身的侍卫,看上了牢房里关押的古怪美艳的十八岁女匪首王幺妹,最终因为此事而双双毙命。两个传奇的大王,在龙潭又以这样一种传奇的方式终结了故事。
  在沈从文驻扎的年代,龙潭还算得上附近方圆数百里的一处集贸中心,来自洞庭湖的船只载着棉花纱布,沿河一直上溯到此,卸货装载转运进川,而四川的盐和桐油又在此交易,下行运入湖南。水路码头的繁荣使得小镇沾染上现代气息,在川东深远的山区,也出现了少见的邮局。一些大户人家的子弟,开始随船离开这里,去往更为开化的大城市。这其中有一个名叫王剑虹的女孩子,不安于小镇平淡而封闭的生活,和同伴去了上海,进入平民学校,在那里,她认识了文质彬彬的瞿秋白,后来成为了他的第一位夫人。和王剑虹同去上海的女伴就是丁玲,也是在1922年,丁玲受邀来王剑虹所在的龙潭小住,这两个女孩子在看风景的日子里都憧憬着爱情和外面广阔的世界,并不曾留意过驻扎小镇的军队中有个和她们同样年纪的文书也在想着外面的世界。
  现在龙潭河水的水位早已不能支撑庞大的船运体系,公路和铁路的兴起,让小镇水陆码头的地位一落千丈,往日热闹的集市只留下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街道和整齐的铺面,还依然可猜想旧日的繁华景象。
  在过了半年听水吹风看杀人的日子后,沈从文终于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决定去北京闯荡。而丁玲离开上海后,也去了北京。两个在小镇错过的过客,最终在北京结识。时空的安排,有时就是这样的古怪。同样的小镇,留给了两位作家不同的记忆。沈从文想起的是传奇的女大王,而丁玲留意的则是风景如画的龙潭中学。小镇最终映刻在了各自的文学生涯里。
  这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万寿宫中几乎没有游人,我静静地读完沈从文的《一个大王》,书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只是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其他文献
长三角一直在闹“技工荒”。最近南京市专门培养“技工”的职校与技校,似乎在闹“生源荒”,上演了一场招生大战    南京市技工类学校,近日来在郊区县招生频频受阻——不少中学对技工类学校的招办人员甚至“门不让进”“面不让见”。    “以前中学对技校的招生是有抵制,但没像今年这么全面封杀。”南京轻纺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主任沈友梅担忧地说,“今年的招生情况将十分惨淡。”  南京机电工业技工学校岗中分校校长张
在民办学校仍在苦苦应对之前的五次政策冲击之时,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初稿)》的“分类管理”,对民办教育而言,是上一轮寒冬的结束还是新一轮寒冬的开始?    5月20日14时20分,北京会议中心六号楼一楼会议室内,著名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正在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初稿)》(以下简称纲要)第十章——办学体制改革——逐字逐句读出。事关自身命运,与会者全体埋
关于精神病人是否应该被强制住院,争论已久。在记者采访多位专家的过程中发现,在精神病学界和法学界,对精神病人的权利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精神病学界认为,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识,因此强制住院是保护他们的一种手段。而法学界专家认为,强制医疗剥夺了患者的人身自由,应该慎用。  孙东东,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主要从事精神病学方面的司法鉴定,他每年要给不少死刑犯人做司法精神病的鉴定。  刘白驹,中国
外来改革者陈国君的面目如今显得模糊不清。在通钢工人集体的失落情绪中,他最终成了改制积怨的牺牲品。      “我求求你们,救救我,我还想活。”  这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范围内,陈国君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遗言。据一位目击者转述,这次求救并没能打动身边的工人们。“大家伙都说,你要活,我们就得死。”  在通钢职工的传言中,陈国君“要把通钢搞黄”。证据是,他在与职工僵持的过程中,做了一个让工人下岗的
消息面    ·养老金在已涨3年的基础上将再连涨3年 2007年国务院再次做出部署,养老金再连调3年,且调整水平高于前3年。其中2008年的调整从1月1日算起,届时全国范围内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每人每月1200元。  ·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 新劳动法实施后,若单位没有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今后不但要补足应该交的部分,还要向劳动者付出经济赔偿。根据《劳》46条,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合
社会责任理念重塑市场价值取向    2008年1月16日,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政府七家相关部委机构和联合国驻华系统代表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中国红十字会彭云会长为获奖企业及媒体颁奖。  论坛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红十字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五矿
流行音乐界内很多人说,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这一天来时还是让大家震惊和悲伤      6月25日约14:20,美国“名人新闻网”TMZ率先报道“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猝死的消息。随后,噩耗迅速得到主流媒体的证实。  美国各大电视台相继中断新闻报道,插进关于杰克逊被急救车送进医院的突发新闻。《洛杉矶时报》是第一家报道迈克尔杰克逊去世消息的主流媒体。但这个消息至关重大,其他媒体都不敢轻易援引和相信。CN
天津会议上,目前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和历史上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角力,成为谈判的重头戏。    中美僵持成谈判主线    美国代表团这次仍使出惯用招数:一是中国不该将自己等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应纳入强制减排的法律约束范围;二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内自主的减缓排放行动,也应遵循“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即“三可”)的要求,并拿出了一套相当细致的流程。  中国代表团团长
去位于英国爱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学找陶善文博士的人,不用像通常那样一见面就递给他一张自己的名片,很多人递上的是一瓶自己的尿。对此,这位华裔化学家并不会觉得反感或者诧异——因为他的研究显示:尿可以帮助解决世界的能源难题,甚至可以为农场或办公大楼供电。所以,他会用来访者提供的尿样来演示他的这项研究。  缺乏能量密度的尿液,也许不能充当火箭燃料,但它却在数量上胜出:尿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废料,全球70亿人每天
榊原英资,前日本大藏省国际金融局局长,大藏省事务次官。他担任大藏省次官期间主管国际事务。1997年至1999年主导日本外汇政策,曾因其言论能够左右日元汇率而被称为“日元先生”。榊原英资曾经拥有与格林斯潘相当的国际学术声誉,现任职于早稻田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木神原英资长期研究和关注亚洲经济。5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就中国经济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在日本对榊原英资进行了专访。    “中国已经进入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