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是市场经济的宿命”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榊原英资,前日本大藏省国际金融局局长,大藏省事务次官。他担任大藏省次官期间主管国际事务。1997年至1999年主导日本外汇政策,曾因其言论能够左右日元汇率而被称为“日元先生”。榊原英资曾经拥有与格林斯潘相当的国际学术声誉,现任职于早稻田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木神原英资长期研究和关注亚洲经济。5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就中国经济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在日本对榊原英资进行了专访。
  
  “中国已经进入泡沫经济时代”
  
  中国新闻周刊;你去年11月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不用怀疑,中国已经确确实实进入泡沫经济时代”,你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
  榊原英资:我看到上证综合指数在短期内急速上涨后,就做出了这个判断。无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还是一个企业的收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迅速的增长。这是典型的股票价格泡沫,果然,这个泡沫在去年秋天破灭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判断“中国房地产价格肯定会下跌”,你的依据是什么?
  榊原英资:不仅仅是中国,这是世界性的房地产业的泡沫。美国终于从去年夏天起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跌,这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此后,英国的房地产价格也开始下降。虽然印度与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一直持续攀高,但这带有很强的泡沫态势,所以我认为它最终也将会受到影响而开始下跌。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目前的房地产、股市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与十几年前的日本相似的地方。你提出过现在的中国经济带有“双重性格”,即有着上世纪60年代日本高速经济成长期的特征和1985年以后日本泡沫经济的特征。你认为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的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榊原英资:各种形式的、类似于金融监督机构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银行业的监管委员会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与刘明康先生比较熟悉,他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副行长,那时我正就任于日本的大藏省,恰与刘明康先生是对口部门。我想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的监管机构正在不断的完善起来。无论国有银行是否继续向私有化转变,完善监管体制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你之前所提到的股市问题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泡沫经济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与其相关的预警机制的建设就应该是政府部门应当重视的工作。
  
  “严格来讲,政府是不应该介入股票市场的”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A股市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连续暴跌50%,政府在4月底采取了下调股票印花税的策略。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榊原英资:我认为这不合适。政府介入股票市场的行为通常来说是行不通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政府是不会干预股市的。
  虽然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政府直接介入,就意味着股市本身的市场信用是不完善的。在股价为政府所操纵的时候,真正的投资者逐渐就不会再去投资了。当外汇市场产生大的波动的时候,政府的介入一般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对股市的这种介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应该发生。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日本的经济泡沫发生在今天,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抑制它?
  榊原英资:泡沫经济发生时是以不同的金融形式呈现的,比如利率上涨。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要控制货币数量而造成的。那时我们对放贷业务进行了限制。现在中国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措施,对房屋的贷款进行一些限制。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和意见。
  中国新闻周刊:80年代末,日本金融体系曾经面临很大的风险。你作为主管金融政策的官员,当时都尝试过哪些政策?有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政策?
  榊原英资:80年代确实是泡沫经济的时代。为了抑制泡沫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陷入了非常艰难的境地。当市场交易量大幅攀高时,当局要想根据市场经济的状况使其放缓是很难的。因为房地产业也出现了泡沫现象,所以当时银行还做出了限制贷款的举措。如何来控制泡沫的形成与破灭,对当局来讲真是相当困难。我认为这与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状况是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宿命。市场经济就一定会有产生泡沫和泡沫破裂的这个过程。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你的经验,政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最为有效地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榊原英资:进行金融监督,建立类似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组织进行监管,这涉及如何建立一种在一定程度上监控全国金融形式的体制。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参与到市场中的人日益增加,强化金融监督体制也就更加重要。而且,由于必须要建立和发达国家一样的金融监管体制,所以尽快推进强化金融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
  
  “中国不会出现汇率急剧增长”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存在着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榊原英资:原因之一是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过小。政府为了控制人民币的增值投入了大量的现金购买美元,而且是在短期内大量的购买,这样就花费了大量的人民币。最终导致了金融的缓慢发展。这种现金投入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缓慢就会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不合理的整合金融政策与兑换政策,就会导致外汇储备的急速增长。没有哪个国家的外币储备是以这种方式来增长的。所以,必须要整台兑换政策与金融政策,从而进入真正的紧缩经济的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2003年9月13日,“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北京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曾说过:“汇率不完全是一个纯经济学问题,有些国家提出要人民币升值,也许是这些国家希望中国变弱的一种手段,中国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汇率问题究竟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金融问题,还是也包含了强烈的国际政治因素在内?
  榊原英资:我认为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今后的问题是,人民币将继续大幅升值,恐怕今年内会再升值10%到15%左右。我想这并非坏事,当能源和粮食价格到达非常高位的时候,有时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也维持在高位。中国的一部分出口商品,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环境当中,仍然能够维持竞争力。而人民币升值,同样意味着原材料的价格下降.或者是粮食、能源的进口价格降低。中国现在已经逐步成为能源和粮食的准进口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还是有好的一面,没有必要对其抱有恐惧感。虽然人民币的升值或许对中国农村地区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在国际粮食价格看涨的背景之下,即使升值一点,也并不至于构成对农村经济的打击。所以我认为10%,甚至根据情况再提高一些升值幅度都是有必要的。从日本的经验看,货币汇率维持在高位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日本对日元汇率偏高问题不是也很紧张吗?
  榊原英资:当时日元急剧升值,在“广场条约”之前(1美元)相当于250日元左右,升值后,一下子就只值120日元了。之后日元继续走高,变成只值80日元。从1985年到1995的十年间,同等价值的外币可兑换的日元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这个增长速度显然是过快了。中国不会出现那样的汇率急剧增长.对于中国来说,现在10%、15%这样的速度增长是很好的趋势。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中问价突破7:1,达到6.992:1,自此,人民币汇率进入“6时代”。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自然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人民币汇率的合适水平到底在哪里?
  榊原英资:确定适当的汇率是非常困难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迅速迈向现代化的时期,这势必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过去日元对美元的中间价是360,现在差不多是103左右,下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我想中国在今后的二三十年里应该也会像日本一样处于人民币不断增值的状态。如此快速的增长确实会带来相当大的问题,所以必须以适当的政策手段加以控制。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中国目前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你有什么建议?
  榊原英资:中国的宏观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产生了一种“泡沫”趋势。因此,实施“软着陆”是非常必要的。我记得中国政府大概是计划在5年之内实现这个目标,使GDP增长降落到7%和8%之间,必须要在这个数值之间实现软着陆。现在的GDP增长仍然在10.5%左右,因此还必须使其下降大约3%。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能否实现,将是中国政府今后的重要课题。不造成行市的大幅度波动、平稳降低GDP的增长率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
其他文献
参股通钢并非建龙集团与国有企业的第一次牵手,改制问题也非首度碰见。但闹出人命却是头一遭。    浙江人张志祥找上河北遵化市钢铁厂的时候,厂子已经连续多年入不敷出了。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要砸锅卖铁的时候”,张志祥找上门来了。  如今已经成为民企钢铁业巨贾的张志祥,从创业初期就盯上了钢材销售。而来到遵化,则是他涉足实业生产的第一步。1998年12月17日,张志祥个人注册成立建龙控股公司的前身——遵化
长三角一直在闹“技工荒”。最近南京市专门培养“技工”的职校与技校,似乎在闹“生源荒”,上演了一场招生大战    南京市技工类学校,近日来在郊区县招生频频受阻——不少中学对技工类学校的招办人员甚至“门不让进”“面不让见”。    “以前中学对技校的招生是有抵制,但没像今年这么全面封杀。”南京轻纺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主任沈友梅担忧地说,“今年的招生情况将十分惨淡。”  南京机电工业技工学校岗中分校校长张
在民办学校仍在苦苦应对之前的五次政策冲击之时,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初稿)》的“分类管理”,对民办教育而言,是上一轮寒冬的结束还是新一轮寒冬的开始?    5月20日14时20分,北京会议中心六号楼一楼会议室内,著名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正在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初稿)》(以下简称纲要)第十章——办学体制改革——逐字逐句读出。事关自身命运,与会者全体埋
关于精神病人是否应该被强制住院,争论已久。在记者采访多位专家的过程中发现,在精神病学界和法学界,对精神病人的权利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精神病学界认为,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识,因此强制住院是保护他们的一种手段。而法学界专家认为,强制医疗剥夺了患者的人身自由,应该慎用。  孙东东,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主要从事精神病学方面的司法鉴定,他每年要给不少死刑犯人做司法精神病的鉴定。  刘白驹,中国
外来改革者陈国君的面目如今显得模糊不清。在通钢工人集体的失落情绪中,他最终成了改制积怨的牺牲品。      “我求求你们,救救我,我还想活。”  这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范围内,陈国君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遗言。据一位目击者转述,这次求救并没能打动身边的工人们。“大家伙都说,你要活,我们就得死。”  在通钢职工的传言中,陈国君“要把通钢搞黄”。证据是,他在与职工僵持的过程中,做了一个让工人下岗的
消息面    ·养老金在已涨3年的基础上将再连涨3年 2007年国务院再次做出部署,养老金再连调3年,且调整水平高于前3年。其中2008年的调整从1月1日算起,届时全国范围内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每人每月1200元。  ·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 新劳动法实施后,若单位没有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今后不但要补足应该交的部分,还要向劳动者付出经济赔偿。根据《劳》46条,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合
社会责任理念重塑市场价值取向    2008年1月16日,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政府七家相关部委机构和联合国驻华系统代表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中国红十字会彭云会长为获奖企业及媒体颁奖。  论坛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红十字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五矿
流行音乐界内很多人说,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这一天来时还是让大家震惊和悲伤      6月25日约14:20,美国“名人新闻网”TMZ率先报道“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猝死的消息。随后,噩耗迅速得到主流媒体的证实。  美国各大电视台相继中断新闻报道,插进关于杰克逊被急救车送进医院的突发新闻。《洛杉矶时报》是第一家报道迈克尔杰克逊去世消息的主流媒体。但这个消息至关重大,其他媒体都不敢轻易援引和相信。CN
天津会议上,目前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和历史上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角力,成为谈判的重头戏。    中美僵持成谈判主线    美国代表团这次仍使出惯用招数:一是中国不该将自己等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应纳入强制减排的法律约束范围;二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内自主的减缓排放行动,也应遵循“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即“三可”)的要求,并拿出了一套相当细致的流程。  中国代表团团长
去位于英国爱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学找陶善文博士的人,不用像通常那样一见面就递给他一张自己的名片,很多人递上的是一瓶自己的尿。对此,这位华裔化学家并不会觉得反感或者诧异——因为他的研究显示:尿可以帮助解决世界的能源难题,甚至可以为农场或办公大楼供电。所以,他会用来访者提供的尿样来演示他的这项研究。  缺乏能量密度的尿液,也许不能充当火箭燃料,但它却在数量上胜出:尿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废料,全球70亿人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