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雕塑材料,传统的不外乎陶瓷、石材、木材、金属类等,也有近现代出现的“软雕塑”、“观念雕塑”等。艺术是有时代性的,这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世界和艺术认知的不同,也表现在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科技的影响,新的材料相继出现,为雕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多元化的生活元素也加压于人类精神世界使其活跃甚至分离,而分离的精神需要依附新的材料语言完善艺术家的自我表达。
关键词:多元文化 纯粹物质 雕塑材料
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使我们对雕塑材料更加关注。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丰富的材料,为艺术家创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相对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如绘画艺术、装饰艺术、建筑艺术对材料的应用,雕塑艺术的呈现方式依然保待着原有的材料,如融合水、土、火的陶、石、木、金属等,都是取自天地之精华。近几个世纪以来出现的考尔德的“活动雕塑”或“观念雕塑”等,从雕塑材料语言上也为我们推开了另一扇门。其实,丰富多样的雕塑材料古已有之,如汉代的漆工艺卓而不凡,漆雕也应运而生;清代出现的墨雕也别有风味;其他小门类如象牙雕、蜡像等则更赋予雕塑以工艺品的韵味。主流的金、木、土、石作为生命基本的物质构成元素,依然是雕塑家们常用的表现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独立完成某事,因而也难以得到完整的劳动快感。工厂化的生产模式使人类的工作和思考更趋于重复而缺乏创造性,劳动的异化使人在工作中得不到良好的自我实现。马克思还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保有创造性的职业是教师、艺术家、画家、音乐家、诗人等。然而如今甚至教师的职业也更偏向程式化了,艺术家和诗人的角色在思想层面上向哲学靠近,也就承担了更多社会思考的职责。
材料是雕塑艺术的一方原野。对雕塑艺术而言,关注材料本身的语言,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人类的雕塑从泥土开始起步,史前时期的器盖鸟兽头、人头造型,以及依附于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夹沙泥质红陶、器表浅薄的褐色陶衣等已显示了人类对陶土的性格感受;秦兵马俑采用模塑与手塑相结合的手法,在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雕塑家对“逼真”的尽力追求;从魏晋一直到宋代,土质材料多以泥塑彩绘的形式出现,它同传统人物画一起确立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意趣;明清时期民间小型泥塑逐渐流行,多为捏塑人物和小玩具,苏州一带的“塑真”、山东泥人、天津泥人张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失去意象造型直觉把握和整体表现的魅力,也就失去了对土质的感受。直到今天,我们的陶艺创作很大程度上仍然秉承着远古的技艺,烧制、上釉包括彩塑等都还是把土作为一种转换材料。现代陶艺终于开始有了新鲜的尝试,将泥土作为最终材料,加水、流浆、加沙、干裂、褶皱、细腻刻描、重复、挤压,用心与泥土交流,让泥土替我们说话。
以有色金属作为雕塑材料,当从青铜器始。青铜器作为礼器和工艺物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后来的雕塑翻制、铸铜,也是用金属材质作为表达造型的语言。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金属有了贴近材料本身的认识,金属的工业意味及其单薄的人情味得到体现。1962年,法国雕塑家塞扎尔利用废旧的铁屑和生锈的机器零件,创造出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去刺痛人们自我满足和麻木的心理,用可怕的表面质感为基本表现要素,以腐朽的材料传达更多“腐朽”的信息。1965年,戴维·密斯受毕加索和冈萨雷斯的启发,借用钢构的张力展示运动。其作品“立方体7号”将雕塑的造型要素简化到最低限度,在雕塑表面,将不锈钢质的材料打磨成不同的肌理,象征精密和非人性的机械化力量,同时又带有强烈的人性色彩,他的整个作品成为了工业化社会的标志。我们的金属雕塑多以焊接为主,用琐碎的金属零件拼合出一个具象的形,这更像是用金属做“雕塑”,对于金属材料语言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相对而言,石材(包括玉雕)和木材(包括竹雕、根雕)保留材料本身的语言是较多的。古往今来,石材和木材雕塑也一直保持其格调,穿越时空,轻吟独唱,尤以汉雕塑的随物赋形最为突出。
雕塑可用的材质还有很多,比如蜡。蜡像以逼真著称,而蜡本身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各种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液化的柔和、封闭,固态的脆弱,破碎的晶莹等。软雕塑中大家熟悉的纸、布、棉等人造纤维也竞相出现,如一些女性艺术家以柔软的材质表达女性内心的情怀、对社会生活的感受等。一位美国艺术家做过一个婴儿的雕塑——婴儿躺在玻璃盒子里,从下而上的灯光更使其显出通体白色的纯净,婴儿旁若无人地舞着手脚,而整个雕塑所用的材质是“奶粉”。故事源自这位艺术家自己的孩子患病,只能用这种特质的奶粉喂养,最后仍然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很显然艺术家对于某种材质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在2009年5月中旬的中澳当代艺术家联展上,一位中国艺术家用骨头、骨骼、胶水制作的作品给人安静、通透又有些怪诞的感觉,其选择的材料——骨粉,本身就给人以沉重的生命分量。这次展会上的一位澳大利亚艺术家用很多白芯铅笔粘合、造型,和隋建国用木头做的大个头几何造型语言相似,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别有情趣。谭勋老师有一批作品采用亚克力作为辅助材料,亚克力材料本身的化学味道,透明的色泽与石质、陶质的传统山水、人物都会击打人心中的某根神经。《大明庄计划》系列作品借用建国初期的日常搪瓷用品,通过敲、打、磨等手段给予其山水的意象,材料语言是远多于造型语言的。石膏、树脂都有作为转换材料的特性,作为最终材料的面孔出现,在近年来也是很流行的。新材料的出现促使新的雕塑形式出现,常用材料也会由不同的人塑造出新的形象,物质现实的客体构成了一个指意系统。
物虽然是供人选择的,但物也可启发人的选择,启发人创造灵感。艺术家应该重视物质存在的媒介特征,重视从中发掘各种内在的表现因素,使其充分地为我所用,为我而存在。多元时代的雕塑和其他艺术一样变得无明显的规范可言。现在的艺术家对于作品的思想,对于当代人的生活态度、观念都十分关注,将所有的意识形态问题熔铸成感性的生成和交流。他们从生活中历练,将带有个人特征的感受付诸实践而成为雕塑的形式,作为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对价值观更有尊严的表达。多元的创作必然要求多元的语言,丰富的材料也为雕塑家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你想说什么,你就喊出来,不管用什么形式。既然如此,多样的材料语言的表达算是个很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阎城,张维颖.雕塑之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 傅佩荣.西方哲学与人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
郭兵要,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李 品,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关键词:多元文化 纯粹物质 雕塑材料
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使我们对雕塑材料更加关注。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丰富的材料,为艺术家创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相对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如绘画艺术、装饰艺术、建筑艺术对材料的应用,雕塑艺术的呈现方式依然保待着原有的材料,如融合水、土、火的陶、石、木、金属等,都是取自天地之精华。近几个世纪以来出现的考尔德的“活动雕塑”或“观念雕塑”等,从雕塑材料语言上也为我们推开了另一扇门。其实,丰富多样的雕塑材料古已有之,如汉代的漆工艺卓而不凡,漆雕也应运而生;清代出现的墨雕也别有风味;其他小门类如象牙雕、蜡像等则更赋予雕塑以工艺品的韵味。主流的金、木、土、石作为生命基本的物质构成元素,依然是雕塑家们常用的表现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独立完成某事,因而也难以得到完整的劳动快感。工厂化的生产模式使人类的工作和思考更趋于重复而缺乏创造性,劳动的异化使人在工作中得不到良好的自我实现。马克思还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保有创造性的职业是教师、艺术家、画家、音乐家、诗人等。然而如今甚至教师的职业也更偏向程式化了,艺术家和诗人的角色在思想层面上向哲学靠近,也就承担了更多社会思考的职责。
材料是雕塑艺术的一方原野。对雕塑艺术而言,关注材料本身的语言,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人类的雕塑从泥土开始起步,史前时期的器盖鸟兽头、人头造型,以及依附于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夹沙泥质红陶、器表浅薄的褐色陶衣等已显示了人类对陶土的性格感受;秦兵马俑采用模塑与手塑相结合的手法,在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雕塑家对“逼真”的尽力追求;从魏晋一直到宋代,土质材料多以泥塑彩绘的形式出现,它同传统人物画一起确立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意趣;明清时期民间小型泥塑逐渐流行,多为捏塑人物和小玩具,苏州一带的“塑真”、山东泥人、天津泥人张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失去意象造型直觉把握和整体表现的魅力,也就失去了对土质的感受。直到今天,我们的陶艺创作很大程度上仍然秉承着远古的技艺,烧制、上釉包括彩塑等都还是把土作为一种转换材料。现代陶艺终于开始有了新鲜的尝试,将泥土作为最终材料,加水、流浆、加沙、干裂、褶皱、细腻刻描、重复、挤压,用心与泥土交流,让泥土替我们说话。
以有色金属作为雕塑材料,当从青铜器始。青铜器作为礼器和工艺物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后来的雕塑翻制、铸铜,也是用金属材质作为表达造型的语言。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金属有了贴近材料本身的认识,金属的工业意味及其单薄的人情味得到体现。1962年,法国雕塑家塞扎尔利用废旧的铁屑和生锈的机器零件,创造出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去刺痛人们自我满足和麻木的心理,用可怕的表面质感为基本表现要素,以腐朽的材料传达更多“腐朽”的信息。1965年,戴维·密斯受毕加索和冈萨雷斯的启发,借用钢构的张力展示运动。其作品“立方体7号”将雕塑的造型要素简化到最低限度,在雕塑表面,将不锈钢质的材料打磨成不同的肌理,象征精密和非人性的机械化力量,同时又带有强烈的人性色彩,他的整个作品成为了工业化社会的标志。我们的金属雕塑多以焊接为主,用琐碎的金属零件拼合出一个具象的形,这更像是用金属做“雕塑”,对于金属材料语言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相对而言,石材(包括玉雕)和木材(包括竹雕、根雕)保留材料本身的语言是较多的。古往今来,石材和木材雕塑也一直保持其格调,穿越时空,轻吟独唱,尤以汉雕塑的随物赋形最为突出。
雕塑可用的材质还有很多,比如蜡。蜡像以逼真著称,而蜡本身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各种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液化的柔和、封闭,固态的脆弱,破碎的晶莹等。软雕塑中大家熟悉的纸、布、棉等人造纤维也竞相出现,如一些女性艺术家以柔软的材质表达女性内心的情怀、对社会生活的感受等。一位美国艺术家做过一个婴儿的雕塑——婴儿躺在玻璃盒子里,从下而上的灯光更使其显出通体白色的纯净,婴儿旁若无人地舞着手脚,而整个雕塑所用的材质是“奶粉”。故事源自这位艺术家自己的孩子患病,只能用这种特质的奶粉喂养,最后仍然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很显然艺术家对于某种材质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在2009年5月中旬的中澳当代艺术家联展上,一位中国艺术家用骨头、骨骼、胶水制作的作品给人安静、通透又有些怪诞的感觉,其选择的材料——骨粉,本身就给人以沉重的生命分量。这次展会上的一位澳大利亚艺术家用很多白芯铅笔粘合、造型,和隋建国用木头做的大个头几何造型语言相似,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别有情趣。谭勋老师有一批作品采用亚克力作为辅助材料,亚克力材料本身的化学味道,透明的色泽与石质、陶质的传统山水、人物都会击打人心中的某根神经。《大明庄计划》系列作品借用建国初期的日常搪瓷用品,通过敲、打、磨等手段给予其山水的意象,材料语言是远多于造型语言的。石膏、树脂都有作为转换材料的特性,作为最终材料的面孔出现,在近年来也是很流行的。新材料的出现促使新的雕塑形式出现,常用材料也会由不同的人塑造出新的形象,物质现实的客体构成了一个指意系统。
物虽然是供人选择的,但物也可启发人的选择,启发人创造灵感。艺术家应该重视物质存在的媒介特征,重视从中发掘各种内在的表现因素,使其充分地为我所用,为我而存在。多元时代的雕塑和其他艺术一样变得无明显的规范可言。现在的艺术家对于作品的思想,对于当代人的生活态度、观念都十分关注,将所有的意识形态问题熔铸成感性的生成和交流。他们从生活中历练,将带有个人特征的感受付诸实践而成为雕塑的形式,作为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对价值观更有尊严的表达。多元的创作必然要求多元的语言,丰富的材料也为雕塑家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你想说什么,你就喊出来,不管用什么形式。既然如此,多样的材料语言的表达算是个很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阎城,张维颖.雕塑之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 傅佩荣.西方哲学与人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
郭兵要,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李 品,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