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两点思考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训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那么在用问题情境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一、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以上分析看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上述现象的出现,也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这一基本需要的缘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呼唤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二、情境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明确以下几点:
  1、要有真实性。
  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的心理特征,创设了较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一开始,我出示了一些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这样让学生搜索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对人民币的已有认知与经验;在教学“1元=10角”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红的妈妈正准备晚餐呢,却发现盐罐里没盐了,怎么办呢?只能让小红去小店买。小红要妈妈给钱,妈妈说:盐1元钱一袋,你就从储蓄罐里拿吧!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小红可以怎样拿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到了人民币的兑换知识;在课后我还创设了购物情境,使学生对人民币的使用有了感性的体验。这样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如前例教学“元角分”,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发展性”
  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创设要“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如教学“一笔画”时,教者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成人所关注的东西,儿童并不一定认同。
  4、要有“吸引力”
  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再新颖的形式反复刺激学生,也会变得陈旧,这也是孙悟空失去“磁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不是对课堂的美化和包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有效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要遵循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是既妙趣横生,又内涵丰富;三是既鲜活生动,又科学合理。
其他文献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创作方法,进而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允许他们奇思妙想,孩子们的灵感被激发,内在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幅幅让人赞叹不已的作品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在他们笔下,丰富的色彩,富于个性的线条与形象,让我们惊喜,让我们雀跃。因而,我们在美术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瞬间爆发的灵感。  关键词:灵感;创造力;生活;多媒体课件  一、关注生活,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学习兴趣它是美术学习中最大的情绪力量。  关键词:美术;兴趣;培养;探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和学习。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要想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应有的教育目的,必须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念作为应有的教育目的,必须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善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一、多媒体的特点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创造能力,对深化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愉快教学法;创新;德育渗透  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加强对美术兴趣的培养  对中学生美术兴
期刊
众所周知,美术课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但是,在这种兴趣背后隐藏着一种假象。不知各位老师是否注意到,在艺术课堂上,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艺术课的课堂内容,而是艺术课堂里一种相对宽松的氛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假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变假兴趣为真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展示美术课堂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可是这些资料和展示的仪
期刊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
期刊
摘 要:当前,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兴起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浪潮。然而,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包含的软硬件较多、子系统软件平台也较多,因此导致问题的因素也多。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过于重视硬件建设、烟囱系统、缺乏统筹建设和管理等问题,本文将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数字校园;校园信息化建设  当前,在全国兴起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浪潮。2014年,沈阳市政府将中小学数字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和任务,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有利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得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足够的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意义  在我国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教育改革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