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在教学中应该凸显观点、关注过程,重视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效率 趣味性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喜欢“新、奇、个性化强”的东西;这就造成了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政治,遇到了许多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思考和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结合学生实际,增强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改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应积极主动地研究现实,收集相应的各类数据、各类与政治理论有关的信息,并积极主动地运用于教学上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主动去研究现实,并自己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如在讲授商品的属性时,首先要分清楚的是哪些是商品、哪些是物品和劳动产品。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是否明白就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1.导入设计。
导入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开场就抓住人心。
2.教学情景的设计。
教学情景的设计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教学效果而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学情景的类型很多,如问题情景、活动情景、实验情景、故事情景等。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旨在创造出一种兴趣盎然的主动求知和乐于探索的情绪气氛。
3.问题的设计。
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有的要求学生单独回答,有的要求学生集体回答,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通过统计发现有的老师在一节课提问的次数多达几十次,其中有些问题是多余的,因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出问题的质量也值得研究。有些问题提得很好,有些问题可提可不提,有些甚至不该提。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需要设计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生,关键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前提下, 注重研究、探索。我自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一,要活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第二,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第三,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糸,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教學评价,我们都应该注意教学实际效果。在教学形式方面,力求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做到教学环节灵活多样,形式多变。我们应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既注重操作能力,更注重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它既是对该单元知识的总结,又是该单元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既考查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真实的事例密切地相连,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任务”与生活化的“问题”相结合,这必然使教学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和谐的交流、合作以及有自豪和成就感之中;也使学生在获得理论观点,发展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凸显了政治课的生动、鲜活、有趣、实用和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总之,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去实践,在课堂上多做训练,讲练结合,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在讲解中应注意趣味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以及自我总结、纠错、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效率 趣味性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喜欢“新、奇、个性化强”的东西;这就造成了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政治,遇到了许多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思考和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结合学生实际,增强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改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应积极主动地研究现实,收集相应的各类数据、各类与政治理论有关的信息,并积极主动地运用于教学上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主动去研究现实,并自己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如在讲授商品的属性时,首先要分清楚的是哪些是商品、哪些是物品和劳动产品。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是否明白就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1.导入设计。
导入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开场就抓住人心。
2.教学情景的设计。
教学情景的设计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教学效果而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学情景的类型很多,如问题情景、活动情景、实验情景、故事情景等。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旨在创造出一种兴趣盎然的主动求知和乐于探索的情绪气氛。
3.问题的设计。
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有的要求学生单独回答,有的要求学生集体回答,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通过统计发现有的老师在一节课提问的次数多达几十次,其中有些问题是多余的,因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出问题的质量也值得研究。有些问题提得很好,有些问题可提可不提,有些甚至不该提。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需要设计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生,关键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前提下, 注重研究、探索。我自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一,要活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第二,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第三,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糸,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教學评价,我们都应该注意教学实际效果。在教学形式方面,力求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做到教学环节灵活多样,形式多变。我们应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既注重操作能力,更注重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它既是对该单元知识的总结,又是该单元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既考查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真实的事例密切地相连,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任务”与生活化的“问题”相结合,这必然使教学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和谐的交流、合作以及有自豪和成就感之中;也使学生在获得理论观点,发展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凸显了政治课的生动、鲜活、有趣、实用和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总之,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去实践,在课堂上多做训练,讲练结合,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在讲解中应注意趣味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以及自我总结、纠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