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中锋:出版社选题规模要适度
董中锋在《中国出版》上发文说:出版社也好,选题也好,要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还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规模要适度,选题的规模要与出版社的整个发展规模相适应。盲目追求规模必然导致选题的规模过大,选题的规模过大会给出版社的发展以很大的负面影响。规模过小也会出现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效应,最终就没有了效益。现在有的出版社从盲目追求规模的极端又走向了盲目缩小规模的极端,似乎最大限度地缩小规模就可以减少投资、增加利润。实际上,盲目削减规模在短期内之所以能取得“效益”,是对前面投入的一种过度垦挖,是不能长久的,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宋少源:信息集中与格式化交易是减少当前网络交易成本的主要方法
宋少源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的文章提到:网络上作品主体分散造成谈判成本巨大是现在制约交易成本的主因,克服这一缺点的主要方法,就是信息集中与格式化交易。就信息集中来说,现在存在的较好的方式就是集体许可制度,即由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代为行使许可权,版权人将其意图行使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传播权)的行使授予集体管理组织代理权,由集体管理组织代版权人与使用者完成谈判过程,版权人支付代理费用。格式化交易方法是版权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借助公开的格式化的要约吸引潜在交易人。
陈来仪:畅销书反映的是大众对观念的同步消费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陈来仪在《出版科学》上撰文说:当大众读者在第一时间,也即是同一时间产生对某一本书的兴趣,书的价值就退居二位考虑,关键是得到对它的消费过程。可以说,畅销书反映的是大众对观念的同步消费行为。购买标榜“畅销”的某一新书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获得信息在时间上的优越感以及保持与社会良好接触的安全感。同时,观念的同步消费,使得大家会有趋同的认识兴趣和思想内容,从而增进交流沟通的容易性。这也是畅销书在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特别好的原因。
李国霖:书评诚信成本缺位加速国民阅读力的下降
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李国霖在《出版科学》撰文说:随着文化产品的出版从不足向“过剩”演变,不登大雅之堂的书评写手突然变得金贵起来,成了出版炒家的座上客。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他们配合炒家与各报刊读书专栏“精诚合作”,有意拔高图书品位,炮制有利于商业目的的各种书评,制造阅读风潮,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处于市场边缘的、零散状态的书评,虽然只是临时凑数的不成气候的影响力有限的一种非市场行为,但从捧场角度来看,他们的书评都一样,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信誉度的问题、失去饭碗的问题。书评的诚信毫无成本可言,也就谈不上具有独立的价值评判。有媒体调查:“现在许多大学生的阅读已陷入这种可怕的畅销书陷阱”,他们“除了畅销书已经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了”。因此,为读者提供尖锐的、切中要害的图书评论,以重塑大众阅读话语权,对出版与阅读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孙庆国:
超大型书店MAll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是趋势
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常务副总经理孙庆国在接受《中国图书商报》采访时说:书城是否实行多元化经营,要看物业情况、管理水准和经营思路等。比如面积小的书店经营一定要专,不适合多元化,否则容易做成杂货店,淡化了图书主业。大书城从物业经营角度讲,毕竟售书的利润很薄,开辟一块地方,出租或成立事业部,专门招募人才经营其他品种,在图书销售基础上,延伸几个枝蔓,辅助图书主业,未尝不可。丰富的图书品种、较高的文化品位、舒适的购书环境和较旺的人气是前提,招商、定位要有统一的设计。如果是超大型书店,可以形成业态组合,MALL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是趋势,这也是多元经营的发展新阶段,只有将各种消费需求合理组合,才能产生效益。
李景端:转型期的出版“裁缝”面临的新要求
《中国图书商报》发表李景端的文章说:编辑被人们称为“文化裁缝”。在计划经济年代,图书市场很长一段时间是卖方市场,那时的编辑主要是判断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并对原稿进行文字加工处理。“裁缝”照着作者的“身材尺寸”做出“嫁衣”就完成任务了。但是今天,这些要求就远远不够了。在市场经济年代,转型期的出版“裁缝”面临的要求是:1.眼光不仅要盯住“上游”(作者),更要瞄准“下游”(市场),设计出运用资源的最佳方案;2.千方百计提高编辑含量,通过智力投入和营销运作,努力扩大原有资源的附加值。3.要善于用新概念激活老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功能,也包括用新包装改造旧资源,赋予其新的生命。
董中锋在《中国出版》上发文说:出版社也好,选题也好,要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还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规模要适度,选题的规模要与出版社的整个发展规模相适应。盲目追求规模必然导致选题的规模过大,选题的规模过大会给出版社的发展以很大的负面影响。规模过小也会出现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效应,最终就没有了效益。现在有的出版社从盲目追求规模的极端又走向了盲目缩小规模的极端,似乎最大限度地缩小规模就可以减少投资、增加利润。实际上,盲目削减规模在短期内之所以能取得“效益”,是对前面投入的一种过度垦挖,是不能长久的,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宋少源:信息集中与格式化交易是减少当前网络交易成本的主要方法
宋少源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的文章提到:网络上作品主体分散造成谈判成本巨大是现在制约交易成本的主因,克服这一缺点的主要方法,就是信息集中与格式化交易。就信息集中来说,现在存在的较好的方式就是集体许可制度,即由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代为行使许可权,版权人将其意图行使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传播权)的行使授予集体管理组织代理权,由集体管理组织代版权人与使用者完成谈判过程,版权人支付代理费用。格式化交易方法是版权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借助公开的格式化的要约吸引潜在交易人。
陈来仪:畅销书反映的是大众对观念的同步消费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陈来仪在《出版科学》上撰文说:当大众读者在第一时间,也即是同一时间产生对某一本书的兴趣,书的价值就退居二位考虑,关键是得到对它的消费过程。可以说,畅销书反映的是大众对观念的同步消费行为。购买标榜“畅销”的某一新书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获得信息在时间上的优越感以及保持与社会良好接触的安全感。同时,观念的同步消费,使得大家会有趋同的认识兴趣和思想内容,从而增进交流沟通的容易性。这也是畅销书在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特别好的原因。
李国霖:书评诚信成本缺位加速国民阅读力的下降
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李国霖在《出版科学》撰文说:随着文化产品的出版从不足向“过剩”演变,不登大雅之堂的书评写手突然变得金贵起来,成了出版炒家的座上客。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他们配合炒家与各报刊读书专栏“精诚合作”,有意拔高图书品位,炮制有利于商业目的的各种书评,制造阅读风潮,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处于市场边缘的、零散状态的书评,虽然只是临时凑数的不成气候的影响力有限的一种非市场行为,但从捧场角度来看,他们的书评都一样,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信誉度的问题、失去饭碗的问题。书评的诚信毫无成本可言,也就谈不上具有独立的价值评判。有媒体调查:“现在许多大学生的阅读已陷入这种可怕的畅销书陷阱”,他们“除了畅销书已经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了”。因此,为读者提供尖锐的、切中要害的图书评论,以重塑大众阅读话语权,对出版与阅读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孙庆国:
超大型书店MAll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是趋势
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常务副总经理孙庆国在接受《中国图书商报》采访时说:书城是否实行多元化经营,要看物业情况、管理水准和经营思路等。比如面积小的书店经营一定要专,不适合多元化,否则容易做成杂货店,淡化了图书主业。大书城从物业经营角度讲,毕竟售书的利润很薄,开辟一块地方,出租或成立事业部,专门招募人才经营其他品种,在图书销售基础上,延伸几个枝蔓,辅助图书主业,未尝不可。丰富的图书品种、较高的文化品位、舒适的购书环境和较旺的人气是前提,招商、定位要有统一的设计。如果是超大型书店,可以形成业态组合,MALL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是趋势,这也是多元经营的发展新阶段,只有将各种消费需求合理组合,才能产生效益。
李景端:转型期的出版“裁缝”面临的新要求
《中国图书商报》发表李景端的文章说:编辑被人们称为“文化裁缝”。在计划经济年代,图书市场很长一段时间是卖方市场,那时的编辑主要是判断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并对原稿进行文字加工处理。“裁缝”照着作者的“身材尺寸”做出“嫁衣”就完成任务了。但是今天,这些要求就远远不够了。在市场经济年代,转型期的出版“裁缝”面临的要求是:1.眼光不仅要盯住“上游”(作者),更要瞄准“下游”(市场),设计出运用资源的最佳方案;2.千方百计提高编辑含量,通过智力投入和营销运作,努力扩大原有资源的附加值。3.要善于用新概念激活老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功能,也包括用新包装改造旧资源,赋予其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