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石老人家作客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翰华 口述
  敖普安 整理
  
  1931年间,我还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当时在南京总统府图书馆工作,对金石书画嗜痂成癖,而白石老人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经过“衰年变法”,成为大名鼎鼎的老艺术家了。怀着好奇和敬仰的心情,我很想见老人一面,一是看看他的笔墨生涯,二是向他拜师求教。终于,我通过同事、郑家溉的叔父郑荣(朴孙)先生的介绍,专程去北平拜访白石老人。
  
  初见齐白石,建立忘年师友情
  
  郑荣先生是湖南长沙人,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处的秘书(处长是陈其采),颇有声望。白石老人早年未成名时,曾问学于郑,并在各方面得到过郑的支持,故视郑为恩人之一。
  我一到北平,因求见心切,直奔西单跨车胡同15号白石老人居处。那里,只见巷道静谧,大门紧闭。我敲了几下大门,门上的小窗开了,看见一个老头在里面,没等他开口,我即将郑荣先生的亲笔信递进去,在门外等着。不一会,门闩响了,开门后,白石老人即出现在我面前,这位古稀老人满腮银须,眼光明亮,精神矍铄。他让我进到他的客厅,居然把我这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当作上客接待了。当时,白石老人由于年事日高,接见客人日趋减少,一般找他的人也不多,即有去者也是几个学者名人或亲友,否则就是远道或家乡来的人了。
  白石老人拿起郑荣先生的信端详了我一遍,问我从哪里来,到北平有什么事等等。我直爽地回答说:“我从南京来,专程来拜访您,要您的印章和字画,没有别的事。”我那时的一股虎气和稚气,今天回想起来非常可笑。其实当时要得到白石老人的作品已不容易,一是要出高价去画店买,二是要有相当的感情和关系。不料郑荣先生这封书札竟起了大作用——白石老人的感恩思想是非常朴素和执着的。老人亲自搬出一起印谱给我看,接着又去清点出一些字画来。我一边翻印谱,一边大声读印文,也不怕读错字而大言不惭,完全被老人独特的印章艺术陶醉得忘乎所以了。老人听我读了好几页,没有发现读错字,心里也很高兴,又拿出一些原石和字画给我看,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原来在我的想像中,这位“三百石印富翁”的印石,应该是名贵上品——田黄、鱼脑冻之类吧,其实不然,出我意料之外,那都是一些极普遍的青田石。
  在拜读欣赏白石老人书画篆刻作品的同时,我把带去的老人早期印蜕呈给老人看,这些印蜕是我平日收集的。白石老人早年曾为郑荣先生刻过很多印章,大约有一木箱,这些印蜕钤在《白石草衣》印笺上,我把它装成两本。印章的艺术风格是正宗的汉印,印面一寸见方,刻得非常规矩精究,可见老人功力之深。(老人的署名,按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最初是“齐璜”、“白石草衣”,接着是“白石”、“白石山翁”,后来年纪大时才自称“白石老人”。)老人见后非常高兴,感慨地对我说:“这些东西我自己都没有了,真难得你们保存啊!”老人非常喜欢自己早期之作,他问我能否给他,我由于幼稚,没肯给,他就说:“你就保管吧,我再跟你写几句话做纪念。”话毕,他马上拿起笔,在印谱上题了两首诗,其中一首云:天涯海角梦俱荒,使者传书喜欲狂。三十年前鸿雪在,朱泥如旧鬓添霜。
  我在白石老人家中呆了三、四天,不但看了他的作品,还临案看了他作画。临案看白石老人濡墨挥毫,是难得的机会。白石老人的画,一般是画店来约定货,当时主要是琉璃厂南纸铺,画好后又由画店接去销售,再以分成结算方式付给酬金。这是京派画家的习惯和规矩,不像海派画家那样自己开画店,直接与顾客当面议价售出。京画家的价格一般按尺寸算,多少钱一尺,有定价(大约两圆银洋一市尺),不必每次议。如果尺寸特殊或对画有破格要求,则属例外,这是供需双方和同行共同恪守的规章。正因如此,定购白石老人字画的虽多,但见到他的顾客却不多,临案看他作画的人就更少了。(当从他家出来时,会看到他的大门背面贴着一幅整张宣纸的启事,内容大意是本人不接洽业务,买画的请去荣宝斋……。)
  老人作画之前,先穿上“工作服”,这种服装没有衣领,从胸前往后穿,衣后有带子系在背上,跟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衣差不多。穿上这种“工作服”作画,可防止墨水和颜色弄脏衣服,由于胸前没有扣子和衣缝,也可以避免身体与桌边、纸张相擦,影响挥洒速度和兴致。白石老人的画案很大,除了一张画毯外,摆满了调色盘碟,画笔也多。他作画时,先深思片刻,然后选取一枝笔,蘸上墨、色和水,信手在纸上涂去,速度很快,一气呵成,画完后挂在壁上仔细玩味,如效果理想,再取下来题款、钤印,这样,一幅画就算完成了。
  白石老人在家除作书、画、刻印、作诗和读书之外,凡大小事务皆亲自操持过问。他家风廉俭,教育子女要求很严,基本上按《朱子家训》的那一套持家格言办。他身上系着一串钥匙,早晚开关门、上市买菜都是自己,生活过得一点也不奢华,特别是他出名以后家中渐渐有所积蓄时,更是唯恐子女挥霍浪费。子女们成年后对老父也是毕恭毕敬。
  在白石老人家里作客的那些时日,我饱享了眼福,对老人的性格、品德、治学方法和家风都有所了解,从而更加尊敬他。我带去照相机,为老人摄下了许多作画、刻印和生活的镜头,也有我和老人的合影,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珍贵纪念。当他知道我即将返回南京时,他为我作了书、画,条幅、中堂、扇面都有,还为我刻了一方名章。那方白文印,“谢翰”两字做一边,“华”字做一边,单刀直入,已是老人自己独特的风格了。印章的边款,老人刻了“翰华先生,××年白石刊于燕”。赠给我的扇面,老人用行书写自作七绝一首,诗云:
  岳云楼上日初长,楼下藤花乱茗香。最是园丁解人意,安排小几倚西廊。
  落款:“翰华乡先生,齐璜”,钤印“老白(白文)。”老人又取出两册线装石印本诗集赠我,这是他手书制版印刷的,写的全是金冬心体。
  我告别老人时,老人留下了我的地址,说今后多通信,还送我出门,流露出惜别之情。
  从这以后,我和老人建立了忘年的师友关系,若干年中,往来书信,几盈帙箧。记得我回南京后第一次写信给他,我称呼老人为“白石翁”,他回信说只能称“白石山翁”,因为与宋代词人姜白石()要有区别,“与前人之不同耳”。老人用的信封,左下方盖着木戳印的地址。1936年,我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老人求画,老人给我寄来《白菜蘑菇图》,题款云:
  “翰华仁弟万里来纸求画,先作四尺大幅以应,未能工,焚之,复作此小幅答之。丙子卖灯日,游西山归来一挥。齐璜。”
  接画展读,画如其人,老人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对我的厚爱,我怎能不深受感动呢!
  
  二见齐白石,对我厚爱有加
  
  第二次拜访白石老人,是十多年以后的1947年冬,我由长春回上海途中,在北平住了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算短,我成了白石老人的常来客。那时,李可染先生正在向老人学画,所以我经常遇到他,功课之余,聊上几句。
  这一回,我与老人虽然一别十有六年,但由于平日互通音问,自然是一见如故的。“丹青不知老将至”,我倒发现白石老人的情况有些变化了——
  老人改变了自己开门的习惯,由老太监看门、开门;
  跨车胡同一带——老人家里已装上了电灯,过去是点油灯;
  老人继室胡宝珠女士已去世;
  老人作画由护士夏文珠小姐点题,安排理纸;
  老人的小儿子耋根,上次我来他还没有出生,而现在已经十岁——读书了。耋根长得活泼调皮,有一次我看到他不去学校,把书包藏在警察亭子下面的空洞里,玩到放学吃饭时又取出来背着回家。不过,这些都是白石老人无能为力管着的了。
  沦陷时期,白石老人曾杜门谢客,并贴出过停止卖画的告白。我这次到北平,老人已恢复卖画刻印,南纸店重新挂出了润格,直接上门的虽不多,但也有不速之客。有一天,我正在和老人说话,老太监忽然递进一张“施剑翘”的名片,白石老人接在手上看了许久,摇头说不认识,我记起此人,便告诉老人说:“这就是那个为报父仇行刺孙传芳的施剑翘女士。”老太监听到“行刺”二字,吓了一跳,悻悻地说:“这样的恶人不要见了吧。”白石老人笑了笑说:“让她进来吧。”施剑翘一进来,只见她男装打扮,蓄短发,穿藏青色西装,夹着一只大皮包,个子墩墩的。老人请她坐下,并叫夏小姐沏茶,以礼相待。
  一个月的时间并不长,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向老人告别。我深知老人年登耄耋,与他见面的机会不会很多,而且见一次算一次了,所以我非常珍惜,抓住时间多跟老人在一起。老人对我的盛情,使我一直很兴奋,甚至把“依依”的惜别之意暂时忘掉,只有在夜深人静时,这“依依”的思绪才与兴奋的心情如经纬般交织在一起。
  老人叫他三子刘子如先生拿来二册印谱赠给我。因为白石老人自制印谱,每次钤拓数十册,大部分放在自己手头,另外分给儿子各若干册,自己手头的用完(包括售出或赠送),即从儿子手上拿来。老人很快在印谱上题了一首诗,落款曰:“梅奴印友一看”,钤印代签白文“白石相赠”。接着又将画拿给我,我带去的一捆纸和几方石章,他均全部按期完成了“任务”,而且全是精心之作,不取分文,全部赠送。这在与白石老人有来往的人中是极少见的,只有少数几个如湘潭王运、郭葆生、长沙郑荣等在老人青年时代曾得过他们教导和大力支持而被目为恩人的人。我呢,第一次当然主要是郑荣先生的介绍,这一次除郑荣先生和白石老人的感情外,就是老人对我的厚爱了。
  老人攀上了艺术高峰,但他仍锲而不舍,自强不息,正中求变,不断创新。他谦虚地说:“老大也在皮毛类”、“不教一日闲过”、“一息尚存书要读”(这些话他都刻成了印章)。他看到我刻的印章后,鼓励我:艺术无止境。“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有自己的精神面目,不为古人和老师的陈法所奴役,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他高兴地为我的印谱题笺:“谢梅奴刻印八十七岁白石”,钤印白文“齐白石”。
  带着白石老人的教诲和期望,我满载而归,离开北平南下回到上海。
  
  齐白石仙逝,仅存扇面见证真情
  
  这次拜访白石老人,我再也没有与他见过面。又十年过去了,1957年9月17日,一代宗师白石老人以94岁高龄在北京与世长辞。当噩耗传来之际,我已因历史问题被列为“运动”对象。十年动乱,更怵目惊心!往事如云,历历在目。白石老人赠送给我的书画、印谱、印章和那些珍贵的照片,原来我一直珍藏在身边,他的手礼,我连同悲鸿先生的墨迹曾精裱成若干册册页,后来都燹散殆尽。独有第一次拜访老人赠我的自书诗扇面,另一面由悲鸿先生画奔马一匹,合成完壁。因我身陷囹圄,只能转送给贵州友人王得一君。浩动中,失去悲鸿画马的一面,白石老人的自书诗侥幸地留存下来。在我平反出狱后,王君特赶到长沙来送还给我,从此,这扇面便成了我与白石老人交往的唯一的一件纪念品。
  
  注:
  ①此文已由谢梅奴先生审定。谢梅奴,名翰华(1913.3-1991.3),湖南长沙人。生前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谢梅奴印谱》。
  ②敖普安,湖南湘潭人,1942年生。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湘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著有《攻玉室诗词稿》、书法篆刻作品集《真水无香》等。
其他文献
2006年2月,浙江省有两大文化新闻令海内外人士瞩目:15日杭州西湖畔珍藏着国宝《四库全书》的文澜阁修缮工程开工;22日文澜阁《四库全书》准备重印。人们在庆幸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保护、弘扬之时,不禁忆起在抗战期间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历史功臣陈训慈。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二六市乡)人,陈布雷弟。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
期刊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挑起了中日战争。我当时在上海世界书局印刷厂当练习生。印刷厂在大连湾路,我家住在离厂不远的倍开尔路,两地虽都属租界,但虹口区这一带均系日本的势力范围,驻有日军。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工厂停工了,不少商店关门了。马路上冷冷清清,行人稀少。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乘着军车来往不断,日军的巡逻队穿着大皮靴,耀武扬威地在马路上示威。许多居民纷纷逃难走
期刊
编者按:蒋介石长期担任中国国民党和民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如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准确地评价这一历史人物,对如何正确书写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国共关系史、抗日战争史、台湾史以至中国共产党史都有重要意义。本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本刊顾问杨天石先生撰写系列文章,阐述蒋介石一生中的若干重大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抗战期间中美关系史上的大事,自梁敬
期刊
自1993年7月创刊至今的《世纪》已走过了15个春秋。15年的发展与壮大,15年的春华与秋实,回首走过的路,先从《上海文史》破茧而出后共出版了92期杂志,并赢得六省一市优秀期刊和百家优秀期刊进部队刊物之一的殊荣。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为此,9月22日我们特邀沪上部分作者中社科界和高校的近30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为期刊迎接新的挑战和超越出谋划策。座谈会由本刊副主编沈飞德主持。下面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在追求与探索中不断成长   刘孟伉(1894—1969)名贞健,字孟伉,晚号
期刊
中华香炉文化源远流长。香炉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豆”和商周青铜器时代的“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为让神灵和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我们的祖先不惜倾其所有,用最珍贵的牛羊猪等美味佳肴以及玉器等礼器,向天祈福。 “鼎”虽然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与祭祀有关。祭祀活动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礼仪活动,远古时期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不少器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历史悠久的甘肃,人称陇原。陇原的文史界,可谓文采风流,名士济济,但洗尽铅华,
期刊
我认识路易·艾黎,是我在上海麦伦中学学习的上世纪30年代。他是我们的校董。这所学校的校长是爱国教育家沈体兰先生。路易·艾黎的养子王季香(后改名为黎雪,英文名字叫迈克)是我的同学。每当他的“外国爸爸”到学校里来的时候,我们都要围住他们开开玩笑。艾黎总是很亲切地和大家有说有笑。当时沈体兰等一批爱国人士发起组织了一个“星期二聚餐会”,就在那儿艾黎向大家报告了支援抗战的“工业合作运动”(下简称“工合”)的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写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石凌鹤为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作家、评论家及我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他是一位集文艺、文
期刊
老一辈领导人陈云同志是青浦练塘人,练塘也称章练塘,原属江苏地界,今属上海市。在陈云的幼年, 即20世纪初, 苏州评弹在他的家乡已经很为流行, 陈云从小就与苏州评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苏州评弹是曲艺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 它起源于苏州。评话俗称大书, 只说不唱,书目有《三国》、《隋唐》、《英烈》等;弹词俗称小书,书目有《珍珠塔》、《三笑》、《描金凤》等。苏州评弹用吴语说唱,有说、噱、 弹、唱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