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把古建复原成中国故事最美的舞台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boza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永旦18岁时,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成为古建看护人。
  如果他没有出生在著名的古董村,少年时没有放弃读书,跟着亲戚出来闯荡古董生意场,甚至他没有把业务的方向放在收购东阳木雕上,他可能不会去拜东阳木雕匠人为师,他不会萌生自己用木雕做古建修复的方向,想象不到自己能成立一个古建修复公司,修复出一座座数百年的建筑。
  商人牟利为生,但跟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在岔路口的随心选择却永远改变吴永旦命运的走向。这一根线,就是东阳木雕技艺。从一门生意变成一项事业,他说,收的老宅子越多,却越来越不舍得卖了。如今,他的仓库中存放的古建筑已经有700多栋。

买不动古董,就做古建修复


  行驶在东阳的乡村公路边,迎面而来是两排造型古朴的石像。司机下意识放慢了车速,开始打量这座村庄:这里到处是钢筋混凝土做成的二三層洋楼,楼房后的荒地上,一些木质建筑的画面不时出现,像是身临拆迁现场。
  车辆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前停下,这里有一个石磨主题的小公园。穿过公园,是一处灰墙宅院。
  透过门缝,依稀可见小院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董石雕和木刻。正当我们准备要推门而进时,大门打开,一位手上拿着一尊木雕观音像的中年男子出来。
  他是东阳木雕艺人、古建筑修复师吴永旦。
  看见我们看着这些石雕石刻,他饶有兴致地一一介绍:这些都是他年轻时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古董。吴永旦出生的村庄名叫高大村,是附近有名的古董村,“村里以前不出木雕匠人,只出买木雕的古董商贩。”
  东阳自唐代以来就是全国有名的木雕之乡。全国各地尤其是苏浙皖地区,有大量不同年代的东阳木雕存世。吴永旦十多岁就在亲戚的影响下投身古董木雕生意,主力收购东阳木雕。好景不长,他还不到20岁,东阳甚至苏浙皖附近的木雕早已被收购一空。在同乡开始走得更远淘古董时,吴永旦选择拜东阳的木雕匠人为师,成为了一名木雕手艺人。
  在贩卖古董木雕的几年,吴永旦的鉴别功力日益见长,见识过历朝历代无数木雕精品,他发现,随着收购者、爱好者的日益增多,能找到的木雕精品越来越少,很多古董木雕上的造型和技法到如今已经失传。他的打算是,古董木雕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做一名手艺人却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木雕,历经年月,也就可以成为传世的古董。
  但现实情况是,古董商贩在各地拆迁的古建筑上收购木雕,时间一长,各地存世的古建筑越来越少,然而古建筑爱好者手上却积累了大量木雕构建——但古建筑在一拆一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损坏。
  何不直接修复古建,让这些木雕构件能重新组合起来?
  这样的技艺不仅对木雕要有高超的鉴别能力,更需要有强大的雕刻技法,这些都是吴的优势。于是,已经成为木雕师的吴永旦,萌生了自己用木雕做古建修复的想法,他成立了一家古建筑修复公司。这20年间,他把东阳木雕从最初谋生的生意变成了传承文化的技艺。

修复像解剖和搭积木


  吴永旦带我们去看他的古建修复现场。确切地说,就是刚才村入口那处荒草丛生的空地。那几栋木楼,便是正在修复的古建筑。
  “我仓库中放了700多栋老宅,但像这栋建于元代的老宅,我也仅这一套。我请了20多个木工师傅,修复了6个多月,也只修复了其中1/3。”吴永旦指着眼前一栋不起眼的建筑说。
  中国的古建大多都是纯木结构。一般都是用刷桐油或者刷油漆来防腐。木头因为易被风雨腐蚀,又容易被虫蛀,还不耐火,一般保存期限都不长。像这栋建筑能从元代保存至今,是因为运用了一种独特的防腐技术:批麻挂灰。“麻”是指麻布,“灰”是一种猪血调制灰泥。披麻挂灰给古建筑做防腐的方法,是用白麻缠裹在木胎上,再在白灰上抹上一层灰泥,然后在灰泥上再涂大漆。
  “这种方法防腐效果好,但成本太高,已经很久没人用了。因而批麻挂灰,通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断代方法。这栋古建,我能确定是出自元代,批麻挂灰是依据之一。当然,即使不用这个方法,从木雕上的刀工和图案我还能指出无数种方法来做鉴定。”多年经验积累,吴永旦已经练出了火眼金睛。
  吴永旦把我带进存放构建的仓库,掀开一块胶布,下面盖着的是堆放得整整齐齐的黄褐色老木头,每块木头上都用墨水做了不同的标记。
  他说,修复一栋古建的流程:首先在拆古建之前,先要把组成房子的每块构件都分门别类编好号;编好号的构建分门别类存放在仓库中,盘点哪些构件都有何种损伤,然后根据损伤的程度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除了要防腐和防虫蛀,古建修复时最大的工程便是用木雕修补损坏和缺失的构件;做好所有构件后,在基地先试组装一次,再拆下来到重建基地组装。
  每一次拆和装,都像是对老宅的一次解剖过程;每一次用木雕做缺损的构件,都是对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一次梳理。一栋房子上面的构件少则上千个多则几万件。对这些老宅“解剖”多了,对中国建筑的结构自然而然就熟记于心了;用木雕修补构件久了,中国木雕工艺不同年代和地域的特点就一目了然了。
  我问吴永旦每天和这些“老弱病残”的老木头为伍是什么感觉?他打趣道,老房子都是榫卯结构,拆卸组装都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小孩玩乐高玩具,没有编号指导自己都能玩一整天。小时候家穷没钱买积木,长大了就拿修复古建当积木玩。何况,每一栋房子背后都有无数故事。   “我每次在修复这古建的过程中,都会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工匠,参与一栋宅子、一个院子,甚至是一座城池的营造。这些建筑存在千百年,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在里边发生无数美妙的故事,世间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此。”

600人的团队


  近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变得飞快,这也是中国古典建筑被破坏最严重的時期。说到古建筑,很多人的想法是:得保护,绝不能拆。但现实是:保护得花钱,而且得花巨资。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还有些经费,但到了地方,经费可能连检漏换瓦都不够。特别是挂上“文物保护”的牌子后,承责人的担子更重了。有甚者,户主熬不住老房子的破旧,暗地里搞破坏,只等老房子一塌,就盖新房。所以古建筑都有一个现状:绝大部分古建得不到保护而自生自灭。
  吴永旦创业成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时间比赛,把那些因为拆迁而将要被毁掉的古建筑买下来。在他看来,古建筑就像是老人,而古建修复就像是给老人治病疗伤,年限越大,就越需要花大力气修复,需要有人住着去随时看护着。但老房子通常好看不好住,不住人了,房子丢空就会漏雨,一漏雨就塌,一塌就没救了。
  在另一个修复基地,他指着一栋已经修复好的房子说,这栋房子是他早年从甘肃收购过来。“像这种级别的房子当时有很多,够不上文保单位的级别,在拆迁时就直接被挖掘机掀了。”吴永旦赶到时,花几万块钱把房子买下来。
  运回然后修复,会花上至少几百万。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古建修复,财力和精力倒不是问题。人们买了古建构建,编号后,放进仓库,等到时机成熟再恢复。有人看不惯,就说:这是破坏,是亵渎。做古修复20多年,吴永旦没少被人骂是文物贩子。
  不仅他,2013年,明星成龙就因为找不到易地重建的场地,把收藏的几栋徽派古民居捐给新加坡,结果引起轩然大波。
  古建修复最大的难题是,修复古建的材料越来越难找。因此吴永旦还有一个修复基地,是专门用来堆放木料的料场。料场上堆满放的木料直径都在一米以上。这些木料将来都会被用在古建修复当中做主梁用。
  古时的宅子,用的主梁都十分巨大。这些主梁用的木头,往往都成长了上百年甚至数百上千年。如果主梁损坏,现在国内很难找到替代。找不到好的主梁,修复古建就是好女难为无米之炊。因而每年吴永旦都要花重金到东南亚囤积木材。
  另一个难题,是精通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可喜的是,20年的磨练,吴自己也打造了一条“修复流水线”。上千平米的木雕车间,有上百个工匠在伏案做雕刻。吴永旦说,他麾下古建修复的团队有600多人,除了传统的木雕工艺,工匠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这些手艺精湛的艺人分布在他的6大古建修复基地里:雕花基地、珍藏精品古宅基地、修复基地、打样基地、木雕制作基地、石雕家居博物馆基地。修复不是一个师傅一把刀的年代,像是3D打印、大数据等全新的技艺也都融合进来,才能让古建修复做到“修旧如旧”。
  吴永旦有个梦想,就是把这些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建都修复好,做成中国古建筑博物馆,让每一栋古建都变成演绎中国故事最美的舞台。
其他文献
现在流行穿越题材,动不动就有什么人回到古代。而且几乎每一个穿越者,都会利用后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古代社会创下一番事业。这个风潮太流行了,以至于我们审视史书的时候,有时候会怀疑很多古人其实就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  比如说王莽,他虽然号称是复古主义者,但其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古代奸臣或篡位者的想象,思维比同时代的人大大超前。比如他试图搞土改,打算把土地私有改国有,实现均田制。曾经出土过新莽时期
《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作者: 前坂俊之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月  定价: 39.00元  “言论已死,国家终于灭亡。”回顾日本近代从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直至战败被美军占领这段历史,正是日本言论自由逐步被扼杀,新闻媒体充当了军国主义的传声筒,战争报道被国家歪曲,陷入了与事实相距甚远的虚伪、捏造和欺骗中,并最终导致亡国的历史。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努力
昆明火车站血案发生的翌日,我和同事聊天时,他说这种冷兵器的杀戮,给人带来的恐怖感要远甚于枪支和炸弹之类的热兵器。我猜他肯定被人用菜刀追砍过。至于哪种武器更可怕,甘苦自知吧。子非鱼,安知鱼怕的是鱼钩还是鱼雷。  若让我回答,毫无疑问我更忌惮的是热兵器。几年前,我在长沙的黑夜里下班时,总觉得平头男就潜伏在附近,我看不见他,但始终感觉后脑勺有一枚准星。在平头男被击毙之前,我经常挑最破旧的衣服穿,几乎不去
@金鱼大神:为啥我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  小南:这真的不是什么病,减少体表血液循环是身体应对寒冷、维持体温恒定的正常机制。  答“体寒”的同学,我们可能不在同一个次元;答“血液循环不好”的同学,小南要告诉你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减少体表血液循环是身体应对寒冷的正常机制,而不是因为血液循环机能特别差。真正的循环问题是从心脏开始的,要是说手脚冰凉就表明心脏功能不好、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肢端,还不知要吓坏
2018年8月,长租公寓被指哄抬房价,导致房租猛涨,引起了声浪巨大的讨伐。这场舆论风暴直到月底才有所停息。然而,比起高房租,城市打拼者们的租房噩梦远不仅这些。  這个夏天,上海的王芸终于结束了她一年以来的维权斗争,要回了租房押金和误扣的租金;杭州的租客,则发现自己摊上了一笔从天而降的贷款;镜头回到北京,租客李璐在体检时发现腹部有阴影,一切症结都指向那间甲醛严重超标的自如公寓。  长租公寓的隐患,似
如果要找到一种遍布北京核心区域的建设,那既不是历史久远的老胡同,也不是后来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是早已融入生活中却时常被忽略的——地铁。  2000年时,北京地铁还是熟悉的一环一线,2号线的一环串联起了北京的二环路,1号线的一线则横贯了北京的东西城区。  过去的十几年里,这座城市的地铁里程增长速度,正焦急地追赶着城市的扩张速度。2011年时,北京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超级城市
台湾美食旅游作家,著有《在欧洲,逛市集》。  岁暮天寒,才下午五点,天色已苍茫,购物街上人潮熙攘,商场的播音系统不时就唱起“咚咚隆咚锵”,听多了真像疲劳轰炸,大伙儿却都尽量忍耐。横竖一年当中也不过就这段日子,走到哪儿,这首歌唱到那儿。快过年了,就要放年假了。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多半都用不着上班上学,正是大伙相聚的大好时光。何不办一场家宴,邀集亲友来自家欢聚?瞧,大人可以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指天画
在阳光、美酒和大自然的加持之下,人们仿佛摒弃掉一切与“上进”有关的性格,连空气都散发着“慵懒”的气息。  当地时间早上6点多,从飞机窗户往外看,太阳开始在天际线展露,渐渐染红浅蓝的天空,这个序幕也很符合我对此趟旅程的设想。在将近9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降落在南澳大利亚的首府城市——阿德莱德。  “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此后,英国人率先把这里作
2008年,马克·兰迪斯穿着看起来昂贵的西装开着红色凯迪拉克轿跑车来到俄克拉荷马州市立美术馆,美术馆的来访登记员马修·雷宁格接待了他。  “兰迪斯自称是一位慈善家、艺术收藏家,他说自己的母亲最近刚去世,家里有很多珍贵的藏品,根据她的遗愿,想要把珍藏的法国‘野兽派’画家路易斯·瓦尔塔的水彩画作品捐给我们。” 雷宁格回忆说,“当时美术馆上下受宠若惊,这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于是我们马上安排把瓦尔塔的
8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一整版的篇幅刊发报道,题目叫做《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鼓励二胎政策莫画饼充饥》。许多看了标题的网友纷纷吐槽:生不生娃难道不是个人的私事吗?怎么上升到国事了?  其实,从生育率、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来看,生娃还真的是国事。官媒这一次并没有说错。一对夫妇生不生娃,生几个娃,可以說是私事,但是,无数对夫妇的生育意愿加总起来,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