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教材,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爱国主义教育、孝心教育、律己教育、待人教育、环境教育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 渗透 道德 品质 教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坚持“德育为首”。在实施本学科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道德品质教育。近年来,中小学生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此,数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强化道德品质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科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灿烂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积极主动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做法:
  1.挖掘词句。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用风格独特的语言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做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讲授文天祥《过零丁洋》时,抓住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联系“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进行重点分析。使学生充分读懂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抓住名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引导学生体味那种尽管年老体衰,却仍然盼望为国尽力的爱国情怀。学习杜甫的《春望》,抓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分析人物形象。用人物形象的品格美化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净化学生的心灵的作用和意义。古今中外有许多名篇都闪耀着爱国主义永恒的光辉,这是對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形象最生动的教材。如《藤野先生》中鲁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往仙台中对日暮里和水户两地记忆犹新,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最后弃医从文。再联想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言壮语,一个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学生被先生的人格美所感动,甘愿把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永恒的爱国主义光芒。
  二、孝心教育
  孝,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是子女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深沉的责任感。而今子女虐待双亲的事屡见不鲜。当代中学生中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动不动与父母顶撞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及时有效地渗透孝心教育,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苦心,让学生学会爱父母,让学生学会尽孝心。如讲授《背影》时,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经过认真揣摩、分析,学生明确了“太聪明”是说反话,实际上是不聪明,是作者自责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爱,内心充满愧疚之情。面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你的感受又怎样呢?(2)文章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最感人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儿子被父亲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要求学生想像父亲感人的背影,并画出来。同时联系自己,父母又有哪些感人的身影、背影呢?自己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对父母的爱心、苦心是否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呢?总之,我们要挖掘好孝心教育题材,渗透好孝心教育,使孩子们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律己教育
  当今极少数中学生缺乏公民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极为严重。他们所表现的一切行为错失乃至犯罪,其根本原因是律己的失败。为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育题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律己教育,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气节、廉洁、勤俭等高尚的品质。例如:因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养成了互相攀比、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为此,我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在《记一辆纺车》的教学中,我不仅赞扬革命前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高尚品德,而且要求学生联想实际(自己在衣、食等方面花费过大等各种浪费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过去无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绝不能坐享其成,而应该继续发扬勤劳俭朴的精神,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又如,目前青少年经不起任何坎坷、挫折,缺乏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为此我注意对学生进行“磨难教育”、“挫折教育”。在讲授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剖析“磨难”对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进,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争取最后的胜利,从而培养坚强勇敢、敢于挑战的性格。
  四、待人教育
  古人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然而,不少家庭教育中的“溺爱”行为,培养不少自以为是、自私、偏狭、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小太阳”,他们缺乏同情心,没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家庭待人教育的失误,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待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心奉献等。如:当全班同学合唱《同一首歌》后,我立即布置学生以“爱的奉献”为话题展开讲座,着重强调:2004年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后,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世界人民唱出的爱的赞歌;今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全国上下同悲痛,关注灾情。各地的捐款、捐物饱含人们的满腔热情,源源不断地涌来,军人、医生、志愿者在第一时间内赶来了,演绎了一个个让我们落泪的感人故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给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写出一篇以“爱的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记叙自己耳闻目睹的爱的故事。还积极鼓励青少年参加有益的爱心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奉献,懂得了做人的真谛。
  又如讲解《羚羊木雕》时,提出作为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不要重财轻义,要像孩子那样保持真诚无私的友爱。并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父亲、母亲、奶奶、万芳,在一片欢笑声中同学们表示要尊重友情,一次次受到了做人教育。
  五、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新课题。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环境教育题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如讲授《向沙漠进军》时,分析沙漠的形成、危害和对其治理的办法,使学生懂得人类一定要征服沙漠、改造沙漠、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
  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引导学生深究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会导致破坏环境。同时要求学生开展有益的环保活动,学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点”和“切入点”,满腔热情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把每一个孩子引上人生正路,让每一个孩子享有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政治思想、职業道德、业务能力诸方面的综合要求,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小学现都由中心学校统一管理,从一般乡镇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占全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抓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他们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真正落到实处,是直接关系到农村初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现就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如何深入落实“
期刊
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当前,新课改已经全面深化,但仍有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热衷于为学生设置“结构良好”的问题,而很少设置深层的,没有明确答案的,需要学生加以分析、比较、评价的结构不良问题。其结果导致學生以新闻信息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满足于“知道了”,以死记硬背方式应付语文问题,而写作则人云亦云,或不知从何下手,何处着笔。语言文字的多义性、丰富性是语文的生命,过分
期刊
摘要: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学习和研究新课标的理念,并将新课改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研究学生,研究学法,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努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关键词:新课标 学法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做为高一的老师,在学生人生中这关键的发展阶段,我们积极正确的引导,会对他们的今后的人生路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
期刊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需要有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可见,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迫切要求,是营造
期刊
摘要:本文从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的角度,先谈了在集中培训时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然后谈了一下培训后如何进一步促进英特尔®未来教育在实践中的运用,最后对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现行教材提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 培训 运用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培训教师如何实施研究性课程的问题导向式学习,旨在提高教师素
期刊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要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中贯穿并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思想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助人为乐、吃苦的精神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改革创新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
期刊
一、加强理论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常言到: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如果不能及时的更新,便成为一桶死水,那学生又如何能获得新鲜的、营养的知识呢?因此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加强学习。  (一)数学新课程的理论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改变,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的评价方法的改变、学生创新意
期刊
摘要: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状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发生重大变革,作为基本线索的来研究。  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欧
期刊
摘要:当前,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有了很多新突破,为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需要管理者反思的问题:重视人文管理,弱化制度管理;重视创新管理,弱化常规管理;重视管理个性,弱化继承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深思:学校管理究竟是什么,怎样科学地进行学校管理,以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学校管理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在深入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