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引人入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umph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淵明的《桃花源记》以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饱含了对“返璞归真”美好社会的无限向往。
  关键词:桃花源记;虚景;实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意愿,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借武陵人行踪这一线索,层层设疑,把现实理想和境界联系起来,豪华落尽又尽现真淳,令人无比神往,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是个诗人,他在这篇《桃花源记》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为后人虚构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美好社会,引发人们的无限向往。诗人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把桃花源写的亦真亦幻、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寥寥数语,就把人们不知不觉带入了一处人问的仙境,这“忘”字,说明渔人比恍惚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忽”字,说明桃花源变幻莫测,仿佛天外飞来,令人心生疑惑,接下来的描写更是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山奇境;“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片桃花源之大,之美,之静谧,足以令人陶然欲醉,这不是仙境又是什么,而且,当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虽有意在归途中“处处志之”,却仍旧在前去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像一缕轻烟一般飘散了,连一丝儿踪迹也不留,实在让人感到变幻莫测,可遇而不可求。
  但是当诗人把读者引向桃花源时,却让人感到真实亲切,一点儿虚幻的感觉也没有,诗人写了许多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事物。耕地、房屋、池塘、树木,这是任何一个村庄里的常见之物,但这里的景物又的的确确与山外不同,这里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平旷”、“俨然”刻画了桃花源的宁静和祥和,也预示着桃花源没有贫富差别,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浪漫的田园风光图,屋合、田园、桑榆等再平常不过的事物,经作者细腻的勾画,却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实实在在、质朴、自然而又单纯美好的理想世界。
  虽然桃花源里的一切是那样平凡,平凡得像任何一个农庄,但这种“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大同世界,确实远远超出了现实,令人无限向往。最后又写上南阳高士刘子骥向往这片乐土,欣然欲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年间的名人,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就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的真实气氛。虚幻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无法追寻。“晋太元中”虽指明朝代,但又不写明年月,实中见虚。结尾用“遂无问津者”收住,天衣无缝,找不到任何破绽,读者除了叹服,对桃花源其地、其人、其事的有无,不能再问一句。
  《桃花源记》正是以这种独特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了对诚实劳动、和平祥和生活的由衷赞美,饱含了对“返璞归真”美好社会的无限向往,《桃花源记》才得以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和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复习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注重反思教学三个方面谈了高中数学如何复习。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能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交流教学方法和思想。  关键词:数学复习;反思教学;理性思维     很多学生都在为自己的高中数学学习苦恼不堪,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高中数学成绩?下面我就谈谈高中数学到底该如何复习。     一、复习的指导思想     近几年的高考,集中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完善。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传授最基本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在语文教学中注入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使之成为整体性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催化剂,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使自己既是个专才,又是个通才。不满足于自
摘要:掌握语言是通过实践逐步培养习惯的过程。所以老师的责任则需要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运用并掌握这门语言技能,通过传授学习方法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授人以渔”。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学习;提高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所以中国历来强调,“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指的是不仅给人鱼吃。古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鱼的目的,钩鱼是手段,一条鱼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铺开后,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尤以七年级为甚,生物学科的课时量原本就不大,加上现在在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生物学科不作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生物学科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所以对生物学科课时的削减就更加厉害。如何在极少的课时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许多生物教师都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深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呈现自己的一些做法,愿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是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小学课堂。现代化、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严谨、晦涩难懂的数学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从而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主攻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  一、创设教学情境,愉快教育培养学生主动
每次考试同学们总是会出现“会儿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状况,从而导致丢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没有审清题或是答题不规范。同时在平日的练习中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做练习题时不认真审题,甚至不会审题的也大有人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看题非常快,题意都没有完全审清楚就开始作答。  2、做选择题时,四个选项依次看下来,当觉得某个选项是所选答案时,后面的选项就不再看了。  3、题目中的隐含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关心爱护学生,运用多元魅力,充分为同学们创设一些自由活动时间,为学生拓展展示自我平台,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学习兴趣逐步上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构建和谐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同学们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
【摘 要】利用生物学科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从多个环节设计生动、充实的生物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课堂过程设计 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将不可预料,然而有不少学生把生物课当作一门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是个难题。在教学中我有几点做法和大家谈一谈:  一、培养兴趣,是作文的前提  我曾经用“兴趣转移”法做过这样的尝试:在接任新班级语文教学时,首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情况作深入的调查,然后按学习、生活、爱好等方面归类,给每一位学生发下一张不同要求的“行为习惯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