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系将改变人类对外星生命的寻找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前,就有人推测地球之外有生命,这一想法可以一直追溯到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时代。没有记载的好奇无疑开始得更早。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人想要通过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寻找答案。早期的研究结果正在颠覆很多历史上的假设。
  不久前,我们在剑桥大学和列日大学的研究团队报告发现了一颗附近的恒星,命名为TRAPPIST-1A,它有7颗与地球大小和质量都相仿的行星。这7颗行星都气候温和,意味着在适的大气和地质条件下,它们可能含有液态水。其中3颗行星刚好位于母恒星的宜居带,其接收的来自母恒星的能量,和地球接收的来自太阳的能量相差无几。
  


  全球的媒体都在报道这一令人狂喜的消息。在很多方面,TRAPPIST-1星系不像是一个会有生命的地方:其母恒星发出的光仅仅是太阳的5%,质量仅仅是太阳的1/12,甚至没有木星大。TR APPIST-1被归类为超冷矮星,是现存的最小的恒星。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寻找超冷矮星的宜居行星是在浪费时间。即使天文学家发现了外星系通常跟太阳系不同,人们仍然保留过去的态度。在我们看来,地球和太阳如此正常和宜居,以至于我们被它们的属性蒙蔽了双眼。因此,很多项目的目标是找到一颗地球孪星:一个大小、质量和地球一样大,绕一颗像太阳的恒星运转,相隔的距离也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探测到这样一个星系还要等几十年。
  在努力回答“别处是否有生命”这个问题时,集中精力寻找地球孪星被认为是一条安全途径,因为我们认为相似的条件会导致相似的结果(至少部分时候是如此)。但现在,考虑到现有行星的巨大数量和种类,这个目标就太过保守,这是TRAPPIST-1星系带给我们的部分启示。有关研究应该是发现未知的事物。找到一颗有生命的地球孪星,会是一次巨大的科学成功,但是几乎不会提供整个宇宙中生物出现的知识。
  我们的目标更大,我们要寻找的答案是“在别处找到生命的概率有多大”。词汇的简单变化意味着,我们应该也探索跟太阳系不同的行星系统。如果地球真是唯一宜居的样板,是会令人吃惊和失望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占银河系中恒星的15%,而且其中的一半多存在于双星系中,因为跟太阳系的现有条件相去甚远而不予考虑。因此,寻找地球孪星,在本质上只涵盖了所有结果中的一小部分。
  一旦我们重新设定目标,去测量生物出现的总体概率,超冷矮星就成为明显的目标。银河系中一半恒星的质量小于太阳的1/4。初步结果表明,岩石常见于绕低质量恒星运转的行星上,包括超冷矮星系,可能在类似太阳的恒星的轨道上更常见。
  超冷矮星也开辟了一条更容易的途径,用于研究气候温和的类地行星。超冷矮星的科学优势源于它们的恒星特质,源于如何确认太阳系外行星,源于我们想要如何研究大气层。
  发现TRAPPIST-1的行星是在它们运行到母恒星前面时,会投下一个影子,影子的深度告訴我们多大的恒星表面被行星遮住;行星越大,影子越深。因为超冷矮星如此小,以至于地球大小的行星运行到TRAPPIST-1A前面时,其效果显著,相当于运行到太阳前面时的80倍。
  发生这一现象时,行星大气层里的任何气体都会改变星光的样子。在超冷矮星周围,大气特征会增强80倍。TRAPPIST-1行星的大气成分,可以通过现有的和未来的设施探测到,比如将在2018年发射升空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而研究地球孪星还需要几十年的技术发展。提取可靠的大气信号需要观察几十次凌星现象。因此,TRAPPIST-1有很大的优势。微小的超冷矮星的周围,温和的行星凌星现象隔几天到两个星期就会发生一次,而不是像地球这样的行星,一年只有一次。
  宇航员,包括我们自己,都已经开始研究其他恒星周围的巨型行星的成分,探测诸如水、一氧化碳、甲烷和氰化氢等分子。随着TRAPPIST-1星系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探索延伸到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上。首先要确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构成,判断表面条件是否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然后我们将寻找生物产生气体的迹象,比如类似地球上的生物体改变了地球大气成分的方式。
  但还是很难宣称发现了生命。我们不能依赖于检测一种气体,而是需要检测几种气体,并且需要测量它们的相对丰度。此外,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误判。例如,反复的恒星耀斑可以在没有生命的大气中聚集氧气。TR APPIST-1星系的丰度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因为我们可以把它的行星和其他行星进行比较。所有7颗行星源自同一个星云变化,它们有着相似的历史:承受太阳耀斑和陨石撞击。与其他只包含一两个温和的类地行星的星系相比,TRAPPIST-1星系更容易剔除误判。
  


  更重要的是,TRAPPIST-1不是一次性的发现。超冷矮星如此常见,所以有无数类似的星系离我们很近。TRAPPIST望远镜是用来发现TRAPPIST-1行星的设施,恰好是更雄心勃勃的行星测量设施的雏形,即SPECULOOS望远镜(寻找形成超冷矮星日食的宜居行星的望远镜),已经开始运行。我们预期,将来5年里,在超冷矮星周围会发现更多的类似地球大小的有岩石的行星。有了这个样本,我们会探索这种行星的很多气候类型。我们会发现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环境呢?
  使用SPECULOOS望远镜,我们将着手解决科学家提出的异议,即超冷矮星周围行星的宜居性。一种观点是,这样的行星会被潮汐锁定,这意味着它们有一面是永久的白天或黑夜。靠近小恒星轨道运转的行星可以刺激彼此的轨道,不稳定性主要源于此。超冷矮星频繁燃烧,发射出紫外线和X 射线,可能会把行星上的海洋蒸发掉。
  这些观点没有阻止我们,而是激发了我们。现在我们可以评估真实的条件,探索相反的论点,即恒星周围像地球大小的行星,比如TRAPPIST-1,事实上可能是宜居的。海洋和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轻昼夜的温差。在相近的行星轨道上,潮汐间的相互作用会为生物提供能量。一些模型显示,围绕超冷矮星形成的行星最初拥有的水比地球多。紫外线辐射有助于生物生成相关化合物……我们是乐观的。
  通过研究围绕超冷矮星运行的行星,不论发现什么,我们都不会失败,只会学到知识。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在一颗类似于TRAPPIST-1星系中的行星上存在生命,就可以开始测量宇宙中生物出现的概率。在10年里,我们可能会有第一条有关外星生物的线索。如果发现哪一个行星都不宜居,或者是宜居却贫瘠,我们会明白生命是稀少而又珍贵的,也会证明寻找地球孪星的途径是正确的,不会耽搁。
  不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会定义我们存在的背景:是芸芸众生之一,或是离群索居者。这两种可能都震撼人心,都惊心动魄。
其他文献
40多年前,美国发射了两个探索外太阳系的探测器——“先驱者”号,后来都出现了意外的减速现象,被称为“‘先驱者’号异常”。维克多·托思是一位软件工程师,斯拉瓦·图里谢夫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目前都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为了解开“‘先驱者’号异常”之谜,他们花费了数年时间。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6日,美国航
期刊
研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可以帮助我们复原欧洲和亚洲的人类演变过程。但是,在地球的另一处,被誉为“人类的家园”的非洲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呢?这里的人科是如何进化的呢?俾格米人  2011年9月,亚利桑那大学的遗传研究小组组长马依克·哈姆米尔宣称:“我们已经找到今天人类的祖先在非洲杂交的遗迹。”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哈姆米尔在2%至3%的非洲原住民的基因中看到一部分古代核苷酸
期刊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DART任务的最新进展,计划发射一艘太空飞船高速碰撞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并改变它的运行轨迹。美国航空航天局行星防御官员林德利·约翰逊说,DART 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证实“动能撞击器技术”的第一项太空任务,届时,太空飞船碰撞小行星的速度是5.9千米/秒,是子弹速度的9倍以上。    计划被撞击的小行星“迪蒂莫斯”在希腊语中是“双胞胎”的意思,因为它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包含两
期刊
“设想一下,我们的哥德尔学派时空旅行者,决定造访他的过去,并且要和年轻时的自己谈话。”拉里·德怀尔在1973年写道,“在t1时间点,T在和年轻时的自己谈话;在t2时间点,T 进入火箭,开始他穿越回到过去的旅程;我们设t1为1950年,t2为1974年。”    德怀尔最初并不是一名科幻作家,而是一名哲学家。尽管如此,德怀尔还是完成了这项作业:科幻小说通常包含大量的故事,其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某些特定
期刊
哥德尔的宇宙:自我循环  我们习惯性地使用与谈论空间相同的词来谈论时间,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帮助我们展开想象。约翰·霍斯珀斯认为,“事实上,H.G.威尔斯在《时间机器》(1895)一书中,已经对此展开过想象了,每一位《时间机器》的读者,也都与作者一起展开过想象了”。实际上,霍斯珀斯有点儿疯疯癫癫的,作为一名独树一帜的哲学家,他于1953年出版了经典教科书《哲学分析概论》,并在随后的40多年历经4个版本
期刊
想象一下你接到了一通意想不到的电话,电话另一头的声音听起来熟悉得吓人。这声音告诉你一个改变你人生的消息:你实际上是双胞胎之一。当你们面对面相遇的时候,你会觉得像在凝视镜子里的自己一样。你们有相似的着装品位和发型,甚至连一些你自以为独特的手势和表情都很相似。  2004年,伊麗丝·沙因联系上宝拉·伯恩斯坦,并告诉她其实她俩是出生时就被分开,然后被分别抚养长大的双胞胎这个惊天消息的时候,伯恩斯坦的反应
期刊
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几年出现个有趣的现象——各省市的“天文爱好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今,基本上稍大点的城市都有了这种民间性质的天文协会,有的地方还不止一个。这些组织纯粹是白发性质的,以微信群、QQ群等为联系纽带,除了会费和偶尔的会员众筹外,多数没有资金来源。协会之所以能运作下去,凭的只是会员间的一个共同爱好。平时会员之间自由交流心得,天晴无月的时候就会结伴外出观测。每逢日食
期刊
所有的悖论都与时间循环类似,迫使我们去思考因果关系。结果能先于其原因出现吗?当然不可能。按定义来说,这是很明显的。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一直说“原因是一件事,只不过这件事之后尾随着另一件事”。    但我們不是很善于搞清原因。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试图通过推理的方式分析因果的第一个人,是亚里士多德。他创造性地为复杂性划分层次,但其造成的混乱却一直延续至今。他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原因,分别被
期刊
新西兰数学家和宇宙学家马特·维瑟,1994年在《核物理学B》(核物理学专门致力研究理论上的、现象学的、实验性的高能物理学、量子场论和统计系统的分支)上发表文章写道:“最近虫洞物理学的复兴,已经导致了一个非常令人不安的观察结果。很显然,虽然这些假想中的穿越时空的隧道迄今仍然只是一种完全的假設,但是虫洞物理学的‘复兴’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而令人不安的观察结果是:‘如果这种可以穿越的虫洞真的存在,那
期刊
星團韦斯特隆德1拥有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这幅主题影像,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摄于南天的天坛座方向。虽然目前它的分类是超级疏散星团,但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中,星团韦斯特隆德1或许会演化成小质量球状星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