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稻抗倒能力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7种(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施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研究发现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植物调节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茎秆抗折力表现为先减后增趋势;调环酸钙(P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显著增加了基部第3、第4、第5节茎秆抗折力;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表现为基部第5节>第4节>第3节;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指标在不同施氮量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C处理后,穗数和产量均较对照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产量因素来看,产量的提升得益于穗数的增加;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节间粗度、茎秆抗折力呈负相关关系;产量与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合理施氮和适宜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能优化水稻茎秆结构,降低倒伏发生风险并保障产量协同提升,可在优质稻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倒伏指数;产量性状;优质稻;施氮;植物调节剂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水稻的稳产高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1-2]。随着我国耕地面积逐步缩小和优质劳动力日益短缺,优质高产稻米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而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主要目标正在从以产量为主转向在保持一定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品质,保持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3-4]。近年来,优质稻生产中经常因过量施氮、极端天气等影响,导致倒伏频发,不利于机械收获且大幅减产、品质降低,倒伏已成为影响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施氮和喷施植物调节剂是提高植株抗倒能力、预防倒伏、提升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可为指导生产合理施氮,实现优质水稻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与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节间粗度、抗折力、弯曲应力等性状密切相关[5],还与茎秆的化学成分如木质素、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等含量有关[6-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加,基部节间长度增加,抗折力和弹性模量减小,茎秆倒伏指数增加,水稻抗倒伏能力下降[8]。吴晓然等研究发现,施氮水平增加导致水稻茎秆折断弯矩的降低而增加植株倒伏指数,从而加剧了植株倒伏风险[9]。研究表明,过量施氮不利于茎秆基部碳水化合物的积累[10],显著提高基部节间长度,降低节间直径[11],节间纤维、木质素含量降低,C/N值下降,机械组织松软[12],容易引起倒伏。此外,施氮量可以改变水稻茎秆的理化特性,影响其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水稻抗倒伏的能力[11]。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质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受施氮水平的影响较小,有效穗数的显著增加是最终影响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13]。吴培等研究表明,增施氮肥使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协同增加而提高群体颖花量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14]。适宜的施氮水平可保证水稻生长前期分蘖正常,后期穗分化和籽粒灌浆的良好,在有效穗数基础上增加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从而实现水稻高产[15-16]。倒伏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稻茎秆倒伏后,冠层受到破坏,进而影响籽粒灌浆,造成产量降低,米质下降,是高产、优质的主要限制因素[17]。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合理的施用量可使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变短,株高变矮,促进茎秆粗壮和茎内干物质积累,从而降低植株的倒伏发生风险,进一步实现产量、品质与抗倒能力的协同提升的可能性[18]。目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季铵盐类(矮壮素、甲哌)、三唑类(多效唑、烯效唑)和环己烷羧酸类(调环酸钙、抗倒酯)能够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加成穗率、千粒质量和实粒数,协调源、流、库之间的关系以增产[19]。与其他类延缓剂相比,调环酸钙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20]。郑先福等研究表明,调环酸钙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生长前期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实现水稻增产[21]。荣勇研究表明,施用5%調环酸钙泡腾片剂处理水稻,水稻冠层整齐,抗倒伏,呈现出较高的结实率、千粒质量起到水稻增产的效果[22]。前人对水稻品种的施氮处理研究较多,而针对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对水稻性状的影响研究较少,且施氮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处理对水稻抗倒伏能力与产量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水稻南粳9108和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和化学调控处理,探讨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高产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南粳9108和南粳46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9在江苏省兴化市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土壤为黄壤土,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23.86 g/kg,全氮含量为1.49 g/kg,速效磷含量为13.32 mg/kg,速效钾含量为 135.1 mg/kg。5月24日播种,6月20日移栽大田,插秧株行距为14.0 cm×17.0 cm,每穴2苗。设置7种施氮水平(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N5、N6),其中210、240、270 kg/hm2为低氮水平,300、330、360 kg/hm2为高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5%调环酸钙(PC)喷洒处理,基肥 ∶ 分蘖肥 ∶ 穗肥为3 ∶ 4 ∶ 3,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于6月19日、6月27日、倒4叶期和倒2叶期施用。氮磷钾配比(N ∶ P2O5 ∶ K2O)为 2 ∶ 1 ∶ 1,磷肥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分基肥和穗肥2次等量施用。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成熟期每小区取12穴考种,考察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计算折合成含水量为14.5%的稻谷产量。
  1.2.2 抗折力 采用YYD-1茎秆强度测量仪测定节间抗折力,固定节间两端,水平放置在2个支点上,在节间中点施力使其折断,力的大小即为该节间抗折力。
  1.2.3 倒伏性分析 齐穗后30 d,按穗数的平均数取每小区代表性植株3穴,10个代表性单茎,测定。株高、重心高度、基部第3(I3)、第4(I4)、第5(I5)节间长度及鲜质量、节间基部至穗顶长度和节间基部至穗顶鲜质量。
  倒伏指数[cm/(g·g)]=弯曲力矩(cm/g)/抗折力(g)×100;
  弯曲力矩(cm/g)=节间基部至穗顶长度(cm)×该节间基部至穗顶鲜质量(g)。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秆形态性状、抗倒力学指标
  由表1可知不同施氮量增加下的株高,南粳9108表现为N4>N5>N6>N3>N2>N1>N0,N4、N5与N0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N1、N2、N3与N6间差异不显著。南粳46株高增加趋势大体表现一致,N1、N2、N3、N4、N5、N6与N0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2个品种间株高整体差异不显著。喷洒PC后,南粳9108的N0处理组株高减少8.91%,南粳46差异不显著,其中喷洒PC前后南粳9108的N1和N6组表现差异显著,株高分别减少9.94%和794%,南粳46的N2、N3、N4、N5和N6组株高均差异显著,其N6组减少量最高为11.52%。
  节间长度在不同施氮量和PC处理条件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但随施氮量增加,大体先呈上升趋势,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
  同一施氮量下,2个品种节间长度均表现为第3节(I3)
其他文献
摘要: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同时也是研究得较多的逆境因子之一。当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时,就会形成干旱的环境,而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可以通过细胞对干旱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并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大量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植物激素以及相关抗性基因
摘要:基于广东省2008—2015年水生态文明与经济环境综合容量发展现状,构建城市规模扩张的水生态文明与经济环境容量层次分析方法(AHP)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水生态文明-经济环境综合容量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水生态文明与经济环境综合容量的水平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生态文明水平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水处理率和水利用率的增长是广东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而水拥有量和水使
摘要:考察不同干燥方法(烘干、微波、真空干燥、阴干、晒干)对巴戟天药材中寡糖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HPLC-ELSD法测定储存过程中D-果糖、D( )-无水葡萄糖、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TM Amide(4.6 mm×250 mm,3.5 μm),流動相为0.2%三乙胺乙腈-0.2%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
摘要:利用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基因组DNA优化并建立的梭罗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反应体系。预扩增反应体系25 μL:连接产物1 μL,10×PCR Buffer 25 μL,dNTP 0375 μL,Mg2 1 μL,Taq DNA聚合酶05 μL,EcoRⅠ预扩引物1 μ
关键词:胭脂萝卜;形态性状;生长动态;肉质根;色素含量  胭脂萝卜(Raphanus L.),别称红心萝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一年生或二年生根菜类蔬菜,是重庆市涪陵区三大特产之一[1]。胭脂萝卜质地脆嫩,心皮全红,花青素含量高、易溶于水,适合提取色素。胭脂萝卜对种植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仅分布于涪陵区及邻近县(市)[2],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4]。近年来,我国学者相继对胭脂萝卜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导致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失,村庄逐渐失去活力,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严重阻碍着乡村发展与振兴。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有关数据,计算了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大成镇13个村的空心化程度,并对空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空心化趋势是逐渐上升,从2007年的27%上升至2016年的54%,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上,空心化呈现距离场镇中心较近的村庄到边
摘要:识别和分析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有助于明确区域土地特点、功能和发展方向,对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典型旅游型城镇二道白河镇为例,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基础的三生空间功能定量测度模型。结果表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值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02%、1.42%、94.34%,其中旅游生产空间价值量的高值区以长白山天池为核心形成3个旅游资源聚落;城镇生活
摘要:2015年3—8月在新疆伊犁新生源公司巴彦岱牛场为研究大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演奏的轻音乐对泌乳牛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体质量、年龄、胎次、泌乳量接近、健康状况良好、饲养管理水平完全一致的荷斯坦泌乳牛36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头。每期40 d,试验当天起(0 d),每20 d采集血样并测定单产。结果表明,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能在20 d和40 d显著提升奶牛牛乳中乳糖含量,降低体细
摘要:对2009—2010年和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长江流域夏大豆国家区试参试种生育期及同期各承试点的可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3个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科国审豆3个品种的种植地维度每南移1 °,花前期、花后期、生育期分别缩短0.41、0.64、1.06 d。夏大豆播种后(6.0±1.8)d出苗,需积温(142.6±36.2) ℃·d;出苗至开花需积温(965.9±73
摘要:基于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的基础上,运用稳定性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农业机械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机械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更容易受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建议积极推动农机作业向合作社联营方向发展,建立畅通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