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滤镜的真实会有多残酷?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消防员,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救火?拖车?很多人会觉得有事找警察打110,如果没有火情,119离自己很远。
  这大概就是一种“默认的误以为”。近日热播的消防纪录片《119请回答》,更多维度地给观众展现了消防员们丰富到不可思议的工作日常。它真实到什么地步呢?晃动的和怼在拍摄对象身上的镜头数次让我不自觉地闭上了眼,那些赤裸裸的皮开肉绽的画面,已经造成了生理不适和心理碾压。
  纪录片选取了重庆和哈尔滨一南一北两个城市作为拍摄地,全景式跟踪拍摄基层消防站的日常。重庆是中国拥有超高层建筑第二多的城市,哈尔滨则时常有着极端天气,出警都有不同方向上的难度。

  看这部纪录片,也被科普到了一些不敢细想的等式知识。比如一罐正在燃烧的15公斤的煤气罐,等于3000颗手雷爆炸的威力;一截烟头引发的火灾等于一辆装满8吨水的中型消防车;一只两斤的小猫走失等于一位消防员在10层高楼悬挂数十分钟……
  最让人唏嘘的是一对重庆的父子,俩人吃饭小酌时莫名呛起来,父亲就把白酒泼在了儿子身上,儿子也泼回去更多。紧接着儿子说了一句“你有本事把我烧了”,结果父亲真就点燃了打火机,火势一下变得不可控。消防队到达时,父子两个火人从家门冲出在走廊里挣扎,身上已经烧掉了一层皮,俩人还在试图撕掉身上已经半脱落的肉皮来驱赶疼痛。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时候父亲还在不停责怪儿子,说自己“心里有火”。看到这时,内心的不解和惊愕已经被俩人的伤势盖过了,只希望他们能在医院躲过一劫。不幸,上了年纪的父亲因为肺部吸入太多燃烧物,抢救无效去世。短短几分钟,寥寥几句话,一个家庭毁了。
  如果说这是情绪失控导致的惨案,那么哈尔滨这个事件就是完全不可控的无妄之灾。一对山东夫妻开大货车运送罐头到哈尔滨,眼看着快到仓库,发生剐蹭车祸,妻子下车指挥,但天色已晚,地面湿滑,两辆大货车发生冲撞,她被卡在车轮下动弹不得。经过紧张的抢救后,妻子被送去医院,最终因动脉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实在是太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每一个案件在紧急关头,都让人忍不住为他们祈祷和捏一把汗:千万要活下来啊!但最后的镜头,都是让人泪目的悲伤和无奈。
  纪录片把沉重和幽默结合得很妙。
  消防员不光是在有险情时出警,还要解决一些百姓的家常琐事。比如解救因为整容失败要跳楼的女孩,后者被救下来还在哭喊着自己的脸做坏了,身边的亲人叮嘱消防员“别动她的鼻子,挺贵的”,生死关头这样的对话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有人用按摩仪器把头卡在里面拿不出来,消防员前来锯开;有人家的小猫咪走丢,消防员高空解救;还有人戴了朋友买给女朋友的戒指拿不下来——消防站因为取戒指成功无数,还有了“无痛取戒中心”的名号。
  当然也不乏温情的案例。一位奶奶上厕所久未出来,爷爷因为瘫痪无法去厕所看奶奶的情况,于是找消防员前来救助,结果发现奶奶因为久蹲腿麻而瘫在了厕所起不来。家里没人开门,消防员用梯子上楼,专业度拉满。随后的镜头里,消防员也想起了自己的亲人,要为他们买便捷的生活用具让老人生活更舒适。
  我跟西安市一位普通消防员虎子聊了聊,他16岁去当消防兵,至今过年总共才回家两次。越是到了节日,其他人休息的时候,他们越要随时待命,以保障一個区域的安全。虎子和战友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疤,在过去多年出警的过程中,磕碰已经习以为常,见过的生离死别也不计其数。据他说,最多的要数车祸,他亲眼所见一辆小型私家车在高速上被大货车撞到支离破碎,救援结束后他和战友都默不作声,只是给家里人发了个开车一定要小心的微信。
  《119请回答》没有电影那些大场面的特效,也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剪辑,一帧一画都是真实拍摄。火焰燃烧居民四散逃跑,有人从楼上跳下求生,这都是发生在城市里真实的场景。它所展现的残酷就在那里,世间百态、消防员的不易,都像屏幕里的一只手,揪住你往下看。
  看这部纪录片,不光是了解在我们不熟悉的领域,一切是怎样运行的,也能从中学习基础知识,在真正遇到危险时快速自救。比如火灾留给我们思考和反应的时间非常少,如果不能在一开始灭火,那就要及时逃生,贪恋财物、愣着发傻以及不正确的灭火方式都只会加速丧命。
  很多纪录片给观众留下无聊枯燥的印象,《119请回答》避免了冗长和无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各司其职,解救一切不可能。那句用滥了的话放在这里无比合适:你身处的平安和美好,背后一定有人在负重前行。那些基层消防员最小的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遇到危险还是不顾一切冲上前去,只因为职责所在。作为观众,只希望他们每个人平安。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万事小心,尽可能不让他们直面生死时刻。
其他文献
铁人干部学院前广场上做操的人。图/张志韬停滞的时间  2015年,阔别家乡十余年后,陈澍再一次回到玉门老市区。整座城几乎都空了,走在路上车少人稀,只有街面上的建筑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这种不真实感就像他高中时期和朋友喝完酒走在深夜的街道上,白色和橙色的塑料袋满街乱飘,深蓝色的天空映着暖黄的路灯,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他和朋友,像孤魂野鬼一样。  他觉得时间好像在这里暂停了。自从21世纪初玉门市政府和
期刊
刘世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8月4日上午11点半,一位99岁老人的骨灰被撒在了南昌赣江中,回归到这片他挚爱的土地里。三天前的晚上,文史大家、诗人刘世南于家中安详离世。  作出这样的安排,是刘世南的遗愿。他生前极为服膺钱钟书,曾致信钱钟书,希望能当他的学术助手,因此希望死后能像钱钟书一样丧礼从简,不留骨灰。  1948年,高一肆业的刘世南在江西遂川縣中学教高中语文与初中历史,有一位叫王先荣的同事
期刊
2006年,海南省东方市,黎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合影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海南的黎族村寨里度过的,住茅屋、讲黎语、上学校,也学会了砍柴耕种、狩猎捕鱼,直到走向社会。  黎族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原住民,从远古时代以来,他们就在岛上繁衍生息,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意为客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南黎族人口约127.7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73%。  在过去,民族聚居地区从县城
期刊
香港导演陈木胜2020年8月因鼻咽癌去世。他的58年人生里有将近40年和影视相关。他19岁进入丽的电视,1982年转投无线,从文员助理、场记做到助理编导、执行导演,拍过《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剧。他把在电视台的历练视为自己的大学阶段。1997年后,他全身心投入电影界。他曾形容,电影之于他,“像恋人,像仇家,又像好朋友。”  在今夏因种种原因表现疲软的中国暑期档院线里,陈木胜的遗作《怒火·重案》
期刊
2018年10月16日,一群卸车工人在铁轨上合影,左起分别是韦彩恒、覃元军、覃香华、陈宗富、张蓝松、覃班敬、蒙祥军、韦兆暖、李先记、樊爱护、莫增枝2018年11月20日,一列装满煤炭的火车与一列卸干净的火车相遇于卸车场  1995年,覃守超进入钢铁厂一线,成为“钢二代”,一个月拿220元工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广西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柳州曾一度污染严重,“风吹一地灰,十雨九次酸”,被称为“酸
期刊
约翰·费斯克(1939-2021)英国,学者  2021年7月12日,媒介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因心脏病手术并发症逝世,享年81岁。  作为文化研究转向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费斯克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德赛图的文本盗猎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约翰·费斯克虽然承认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阶层的手段,但更倡导积极随意的大众文化理论,反对将群众视为乌合之
期刊
圖/受访者提供  2020年疫情期间复课后,一些学生出现轻生念头。一次直播活动前,在上海从事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的陈瑜向家长收集大家关心的问题,不料收上来的一千多条信息里,全是有关“孩子的各种不是、不堪、不可理喻”,似乎他们的孩子全是“问题孩子”。  她既气恼,也不解:家长们,你们对孩子做了些什么?也想知道,如果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他们会如何解释和讲述自己?中国当下的教育,与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
期刊
图/视觉中国  2019年5月下旬,第11届两岸电影展之李行电影展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89岁的李行拄着拐出现在开幕式上,陪伴他的是近四十年未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演员甄珍和由他带入行的演员杨贵媚。这时,距他执导自己第一部电影《王哥柳哥游台湾》已经过去60年。同时期的导演胡金铨、李翰祥、白景瑞等都已仙去,而李行一直活跃在电影界,他的名字贯穿了半个多世纪的台湾电影史。  李行本名李子达,1930年生于上海
期刊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明星村,小学生走过石板桥时,映在水中的倒影  2021年8月,黄国平主导的第一个人工智能技术原创产品——交互翻译客户端,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这是他九年科研生涯的阶段性答卷。从2012年开始,他就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始了交互翻译技术的科研攻关。  原计划上半年发布的产品,因其博士论文“致谢部分”(以下简称《致谢》)的意外曝光,让发布日期一拖再拖。2021年4月,这篇回顾了自己一路走出山
期刊
8月1日,太原长江美术馆地下一层,“默声”表演现场  灯全灭了,空气里游荡着腾挪设备蹭起的灰尘、地下一层的寒气,和从玻璃瓶口蹿出的啤酒花味。近百位坐在蒲团上的观众不时因更换坐姿发出声响,眼神在几根蜡烛和投影仪打下的方形光源间流动。  周围尽是沉默含糊的脸孔——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舞台上将轮番出现略显古怪的表演。有人播放用电子麦克风收集到的酒店房间的电磁波;有人戴着墨镜变换着手法敲锣;有人把邻居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