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12大地震境外报道的特点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世界各大通讯社迅速报道了四川地震的情况,CNN、BBC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四川地震消息。此后,西方媒体大量跟进报道。截至5月23日,以Google新闻搜索引擎显示网上英文文字报道共有5550项。5月20日前多为客观事实报道,之后多为分析评论文章。总体而言,基调大为改观,叙述较为中性,评价较为正面,但后期少部分深度报道仍持以偏见。考虑到美国媒体在国际舆论上的垄断地位,且不久前发生CNN辱华风波,以及德、法媒体此前在达赖、台湾问题上的负面报道和在经贸问题上意识形态化的报道等,本文侧重点为美、德、法媒体报道,日、澳等媒体略有涉及。
  四川地震后,美国主要电视新闻网NBC、CNN、ABC、CBS、FOX每天都有相关新闻,平均每台2条左右。此前沸沸扬扬的CNN辱华风波在地震后,以CNN总裁致函中国驻美大使正式向中国人民道歉告一段落。CNN每天报道的国际新闻最多20条,四川地震相关新闻占3至4条,且逢准点重播。VOA、BBC、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之声、日本放送等广播电台也在四川地震后迅速跟进。
  美国有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特别是《纽约时报》,其头版头条常为其他西方媒体作议程设置。《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初期每天占4篇左右,多为大篇幅,从头版延伸至内页,22、23日仅一篇。从5月13日起至23日11天共登有31篇,其中头版文章占9篇,评论文章2篇。《华尔街日报》除22日1篇外,每天4至5篇,有实时报道、图片,也有分析评论文章。《华盛顿邮报》除自采报道外,刊载部分美联社文章。初步统计,美主流平面媒体自采新闻(不含通讯社等文稿)截至23日共计94篇,发布媒体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时代》杂志、《新闻周刊》、《商业周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
  德、法媒体对四川地震的报道亦颇多,有头版头条,也有国际栏和世界栏的焦点主题。法国媒体相对德国媒体较温和,这与19日萨科齐赴中国驻法使馆吊唁并发表“我们与深受巨大灾难的中国人民患难与共”的政府态度有关。德国媒体消息性报道多客观,但在西方众多评论性报道中,德国媒体偏见言论仍较为突出。
  
  1.认为中国媒体反应快速、报道开放公开,外媒采访未受阻
  全球化时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容不得新闻报道上的时差。媒体的反应不仅关系到受众的知情权,而且关系到媒体在受众中公信力的高低。
  四川地震后,外媒纷纷报道中国信息公开让人“有隔世之感”,并纵向对比了19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官方媒体到1979年11月才公布24万人死亡;横向对比了缅甸5月2日的热带风暴,批评缅甸军政府隐瞒信息并阻止、妨碍外界救援。德国之声16日的报道称,中国政府救灾受国际肯定,专家们甚至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表示灾区仍存在地震危险,外国记者获准前往灾区现场报道,“中国宪法保障的新闻自由这一次成功地得到了兑现”。美联社、法新社、《纽约时报》、日本《产经新闻》、《澳大利亚人报》、VOA、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日本放送等媒体称,中国官方对灾害的快速反应和信息透明引起各界注意。中国记者能较为自由地报道灾情,报道力度大且开放公开,对地震的规模和可怕的场面没有任何掩盖和隐瞒。虽受中国政府指导,但未受审查。外国记者也未在采访中受阻,允许自由报道,显示了中国政府在“拉萨事件”遭遇批评后,希望显示开放的形象。只有英国《金融时报》称记者曾被阻,外媒报道仍有限制。
  
  2.认为中国国际形象加分,部分纠正西方舆论原有扭曲报道
  塑造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大众传媒。1939年,卡尔就提出国际实力分为三类: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影响舆论的力量。约瑟夫·奈也认为全球传媒时代,媒体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它可以让突发事件不致不可收拾,也可使危机升级,毁灭现有价值体系。奈认为,软力量主要依赖免费信息(即制造信息者不求经济上的回报)的说服力。目前,在“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中,西方媒体在塑造国外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在此次地震的做法为中国国家形象加了分。
  赞誉中国改善国家形象。四川地震后,英国《卫报》认为中国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赢得公众形象之战的重要性”。《华盛顿邮报》14日评论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地震中的做法“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美联社、法新社、《洛杉矶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英国《金融时报》、《独立报》、《泰晤士报》、法国《世界报》、日本《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悉尼先驱晨报》、《新西兰先驱报》、VOA、BBC、德国之声等称中国政府在此次地震中的救灾行动和新闻报道受到国际肯定,改善了国家形象。中国能如此快速动员救援队伍,记者在第一时间获准前往灾区报道,这在以前无法想象。外媒大量报道了中国全国哀悼日,认为这是中国哀悼邓小平逝世后首次用这一形式致哀,显示了政府对国民感情的重视。英国《金融时报》22日文章注意到中国允许驻外机构接受达赖代表吊唁,认为不同寻常。
  认为中国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法新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文章认为四川地震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同情,暂时化解了中国与西方原来在西藏等问题上的对立,平息了西方对中国政府的批评声音,并援引专家的话称:“地震使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眼中从攻击者变成受害者”,地震对中国来说就像美国2001年遭受“9·11”,当时国际上对美国的批评也暂时收敛。
  纠正了一直以来被西方媒体描述为“威胁”的中国军警的形象。外电报道了我国防部记者会,积极评价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路透社说,这次中国军队再次冲在第一线,对灾情反应迅速,并显示了信息透明,单这次记者会就不多见。韩国《韩民族报》15日文章《人民解放军突破90公里泥泞徒手救援》详细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灾后以各种方式迅速奔赴灾区救灾,称中国每当有大规模灾害发生,人民解放军总是出现在救援的第一线。
  对于中国接受国际援助,《华尔街日报》13日文章称其考验中国领导人如何掌握展示自主能力与向国际社会求助之间的平衡。《纽约时报》16日社论认为史无前例,中国表现出的开放和合作态度显示其救灾努力绝非出于宣传目的。
  外媒大量报道中国领导人的身先士卒,特别是美国媒体还将中国领导人与布什做了比较,2005年布什政府曾因对卡特里娜飓风反应迟缓、表现不力而饱受批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3日报道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温总理立即飞赴成都。19日又发表文章《中国的另一张面孔》说,温家宝的本能反应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说,2003年起新领导层放弃了延续25年之久的急切谋求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采取“以人为本”政策,推翻了过去神经过敏的民族主义和残酷政权的形象。如果这就是中国的新形象,世界只能为其鼓掌。《洛杉矶时报》17日文章称,中国总理温家宝本周发表讲话时更像是一位西方政治家,“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甚至与比尔·克林顿谈论感受别人痛苦时所说的话类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6日飞抵绵阳似乎远不止是为了俗套地拍拍照。它表明,中国政府日益认识到舆论的重要性,还认识到人民应该知道他们的领导人在做什么,尤其是在出现危机的时候。《芝加哥论坛报》17日文章说国家电视台很多画面中,总理温家宝或费力爬上废墟,或与幸存者一起为逝者哀悼,并一再重申政府不会放弃抢救和帮助人们恢复生活的承诺。中国的迅速反应与遭受飓风袭击却拒绝外来援助的缅甸军政府形成鲜明对比,与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飓风袭击时美国的反应形成强烈反差。
  
  3.认为地震激发国民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
  针对各地自发捐款、献血者络绎不绝;志愿者赴灾区慈善救助;中国首次宣布为自然灾害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等,外媒做了详细叙述性报道,有媒体以《一个摧不垮的民族》为题撰文。《联合早报》认为四川地震迅速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比北京奥运会营造的爱国主义更直接更真实。《洛杉矶时报》15日文章称民众和许多组织积极救灾凸显出近年来一个根本性变化:更多个人和企业以采取主动行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完全由政府领导的救灾方式。俄新社19日报道称,地震使中国团结起来,现在像藏独、指责中国不尊重人权和中国商品质量低的喧嚣已经是次要的事情。谁也不会再想起那些,任何事情都破坏不了中国办奥运的计划,任何事情也不能阻止中国心平气和地办奥运。
  
  4.关注经济余震、民族主义、豆腐渣工程等负面问题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7日文章《动摇中国的根基》就援引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话指出,“西方媒体的报道好坏参半,有的对中国表示同情并对政府的应对能力表示钦佩,但也有的提到中国建筑物质量不过关、大坝有裂缝,这将为有关腐败的报道提供素材。”
  四川地震后,外媒从学校建筑存在震前预测、豆腐渣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余震、水库险情、灾区农民工、赈灾款发放和民族主义者声讨外企捐款太少、传染病防控、广元核反应堆、灾后重建等角度进行了报道。美联社、德国之声报道中国民族主义者指责外企捐款太少,认为捐款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律义务,强迫捐款有以行善名义施暴的嫌疑,会损害中国人在抗震救灾中的良好形象。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播报了专家对中国地震局认为的地震不可能被预报提出质疑。《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德国《每日镜报》、德新社多次报道四川地震校舍倒塌导致许多学生丧生,主要原因是建筑质量低劣,是豆腐渣工程。美国《赫芬顿邮报》提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经济步伐和建造得太快以至于无法经受时间和自然考验的建筑之间是否有很强的联系。彭博社、《纽约时报》、英国《独立报》等还进一步质疑独生子女政策,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使遇难者父母痛苦加倍。美联社、路透社、自由亚洲电台报道灾民恐惧堰塞湖决堤、疾病等次生灾难。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VOA、德国之声等报道地方政府发放救灾款如雁过拔毛,捐款需要更高程度的问责制度,希望救灾捐款的使用能够透明公开,真正用于救济灾民。日本《读卖新闻》等关注灾区农民工未被列入救济对象。CNN、法新社、彭博社、美国《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法国《回声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关注经济,认为中国面临经济余震,凸显中国城乡差距,加剧中国通胀压力。彭博社还提出四川地震显示中国保险业落后世界其他大经济体数十年。
  
  5.软遏制的延续,赞誉之下仍有偏颇报道
  重大事件的媒体报道应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报道数量、基调、深度、记者和评论员的分量、传播效果(是否赢得目标受众、潜在支持者、中间立场受众的支持,是否争取到对立面的转变及报道后的外交反应等)。其中,传播效果中对立面的态度是重中之重。
  近来,不同程度扭曲中国形象的报道在西方舆论中大规模存在,为“软遏制”中国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一方面,西方媒体报道中承认中国的崛起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借助媒体议程设置并加以炒作,在意识形态和非政治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福山《历史的终结》认为,美国政治经济价值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峰,有义务通过大众传媒在国际上推销他们的价值观。美国媒体的言论自由建立在迎合市场上,市场最终主导者是读者的意识形态。奥尼尔认为美国媒体“不仅仅是观察者和信使,它们现在成了政府的主要演员”。德国《商报》在四川地震前曾有文章称西方应利用奥运会之机在这些方面给中国增加压力。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适应危机不可避免,它终将适应民主和自由等“全球价值”。但中国领导人善于在危机情况下借助民族主义,填补中国在意识形态和道德方面的“真空”。四川地震初期,海量报道主要是事实性报道和正面评论文章。很快意识形态的文章跟上,亦出现部分负面报道和极少量偏颇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认为北京选择了“透明和实用主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法国《费加罗报》、VOA认为北京在四川地震中的表现是利用灾难提升国际形象,接受国际救援则是“救援外交”。称在对西藏人镇压而遭遇公共关系惨败后,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3个月之际,中国领导人急于借这次地震灾难的机会表现出更从容的一面。他们很可能要利用这场灾难来重新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接受日本和台湾的救援是将救灾视为改善关系和缓和国际形象的战术工具。
  认为“中国的公开报道与新闻自由尚有巨大差距”。《法兰克福汇报》指出积极事件和救援及对政府救灾努力的赞扬成了报道的主体。例如,电视上没有人抱怨援救来得太晚,或根本就没有来,没有人抱怨救援行动组织不当或出现错误。围绕堤坝和四川核设施的安全,也没有调查。不过,至少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学校建筑物倒塌的问题,已经有了公开的讨论。《金融时报》认为中国政府在国内外得到的善意很容易会消失。数百万民众无家可归,为什么学校在地震中坍塌。一旦外界形成中国政府限制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可能会开始失去同情。
  认为爱国洪流中或隐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日本经济新闻》20日文章提到全国哀悼日第一次因自然灾害而确定,中国民众的爱国心进一步增强。以年轻人为主的民族主义高涨,中国领导层担心救援和重建工作缓慢会引发民众不满,因此呼吁民众保持团结。日本《每日新闻》同日文章报道成都19日的万人游行,认为目前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但权力和利益集中在共产党干部及周围少数人手中,社会分配不公问题非常突出。民众对社会差距的扩大和干部的腐败越来越不满,至今仍有不少地方经常发生示威游行。
  (信息反馈请发至cxj9693@sina.com)
  责编:曹晓娟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汶川县爆发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同时也在中国人的心中撕开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30年未遇的重大自然灾害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政府、普通民众、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国外文局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定要自主派发采访组赶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外文局自己的声音”。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作为第一先遣队的六名成员之一,踏上了开往成都的飞机,当时离地震
期刊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成都,亲身感受到了这次强震给当地带来的灾难。地震后第一个夜晚,我和成都人一样,度过了一个恐惧的不眠之夜。  我的任务原本是去熊猫栖息地卧龙采访。由于地震导致交通阻塞,经与编辑部联系后决定就地采访抗震救灾。第一站决定去灾情严重的都江堰市。  临出发前,得到一个好消息:地震中,卧龙的大熊猫没有一只伤亡!    “雄起”的成都人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腹地,三千年来,在伟大的水
期刊
按语:2008年5月,王谨同志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夜版值班副总编辑,见证了这个不平凡的月份。他和编辑们刚刚分享到胡锦涛主席访日“暖春之旅”成功的喜悦,仅隔两日,就和国内外同胞们共同承受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民族带来的悲痛,同时感受了全中华民族奋起抗震救灾的巨大力量。“一个副总编的值班日记”其实也是一个媒体人对这历史时刻的记录。下面特摘录王谨同志应本刊之约,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写的部分日记:    5
期刊
《汶川!汶川!强震凝聚中国》    外文出版社编写组著  外文出版社  2008年5月出版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在举国哀悼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日子里,外文出版社的编辑们强忍悲恸,尽出版人能尽之力,夜以继日,编辑出版了《汶川!汶川!强震凝聚中国》这本中、英文版画册。本书通过纪实文字和震撼人心的现场画面,记录这次灾难中每一个让我们永生难忘的瞬间。从地震突袭的那一刻,到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的迅
期刊
从言语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符码和语艺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复合词,这些复合词往往体现一种辩证关系,“危机”一词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包含了“危险”和“机会”并存,这一朴素的辩证法。    中国的民族凝聚力、举国动员力和舆论传播力得到了海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赞誉    5·12四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事件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场危机爆发前夕,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形势异常严峻。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举国之殇,全民同咽。中国网全体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各部门通力合作,迅速做出反应,各文版当天即在首页头条位置进行突出报道。同时,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心组织骨干力量,随时跟踪灾情最新进展和抢险救援情况。通过专题报道、记者连线、音视频直播、嘉宾访谈、特别策划、多语种、图片、地图、图表、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及时准
期刊
10月15日至19日,法兰克福迎来60周年庆典之时,中国出版人也迎来了作为主宾国参展之前的最后一次亮相。早在两年前,新闻出版总署即与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在北京签署协议,中国将以主宾国身份参加2009年10月14日至18日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这是中国首次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上担任主宾国——这意味着,中国出版业将登上“国际书业奥运会”的中心舞台。  主宾国效应之下,中国代表
期刊
2008年5月,我和美国爱奥瓦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朱迪,波罗鲍姆合作的一本书,在美国出版了,这就是关于中国新闻界变化的口述实录——《中国墨水:中国新闻界变脸》(China Ink:The ChangingFace of Chinese Journalism)。 我们采访了20位年龄在40岁以下的新闻记者,他们有的来自中央媒体,有的来自市场媒体。面对我们提出的相同的8个问题,每个采访对象给出了不同见
期刊
2008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爱泼斯坦藏书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为中心揭牌,并为中心成立大会致辞。爱泼斯坦夫人艾黄浣碧女士将他生前珍藏的6382册西文图书等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面向全校学生设立爱泼斯坦奖学金。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曾建徽、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原主任鲁平、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林戊荪、中国外国专家局原局长王迺等领导应邀出席了
期刊
“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了国际水准!”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媒体报道的长篇新闻分析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文章称,新华社不断更新有关伤亡数字和救援队伍遇到的困难的消息,播发的报道源源不断,“达到了国际水准”。  以下几个侧面可以管窥新华社的抗震救灾对外报道是如何达到国际水准的。    争抢先机,中英文发稿量是日常的三倍以上    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新华社实现了第一个对外报道中国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