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除疟疾之后怎么办?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到2020年,中国已连续4年报告零本地病例。但对于全国疾控系统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神经更加紧绷了。由于本土病例的消失,疟疾,这个中国基层医务人员的“老熟人”,正在渐渐重新变得陌生。
  “中国消除疟疾,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大量输入性疟疾病例成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仍须继续保证疟疾防控经费不少、队伍不撤、力度不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说,近年来,中国每年2600~3000例的境外输入病例中,约96%来自非洲,其余主要来自东南亚。

从每年3000万例到零


  疟疾的历史远比人类还要古老。科学家在3000万年前形成的琥珀化石中就发现了蚊子身上携带的疟原虫,这一古老的寄生虫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给人类,人感染疟疾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脾肿大或贫血,重症疟疾患者甚至会出现多系统功能衰竭。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的2019年,全球约有40.9万人死于疟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近一半人口正面临疟疾风险。疟疾也曾是中国发病人数最多的传染病。1940年代,中国每年新发疟疾病人有3000万,1950年代的调研显示,当时有疟疾流行的县(市)达1829个,约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0%~80%。
  当时主要有4种类型的疟疾流行。分布最广的间日疟以发冷发热交替、周期性发病的症状为特色,因此也被称为“打摆子”。恶性疟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南部,对人体危害较大,感染者可持续发烧20小时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甚至致命。此外,三日疟和卵型疟在流行区亦有分布。
  《中国疟疾的控制与消除》一书的作者之一、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前所长高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年中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时候,稻子烂在田里都没人理,整个疫区村庄男劳力全躺在床上,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1956年,国家原卫生部制定了《防疟疾规划》,正式把疟疾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此后二十多年,开展了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工作。除了先天母婴、输血等特殊感染方式,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按蚊叮咬,夏秋季为其主要流行季。为降低疟区发病率,实施了防蚊灭蚊、休止期根治、现症患者治疗、发热病人查治及流行季节人群预防服药的“一防、三治、压高峰”措施。经过大规模防治,到1979年,全国疟疾发病率比1970年下降了91.31%。
  1972年,42岁的屠呦呦和同事们首次从黄蒿中提取到抗疟疾成分——青蒿素,成为现今全球抗疟一线药物的核心化合物,屠呦呦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是诺奖第四次颁发给疟疾相关研究。
疾控人员正在做蚊种鉴定。图/受访者提供
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民医院城西分院(原新兴卫生院)的检验科,疟原虫诊断操作规范被贴在最醒目的位置,涡阳曾是2006年安徽疟疾流行的重灾区之一。摄影/本刊记者 李明子

  在中国消除疟疾的过程中,消除贫困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黄淮平原频繁暴发疟疾流行,其重要社会因素,就是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居住条件差。当时,人们大多住在泥土房、茅草房,没有窗户,甚至直接露宿野外,人们的防蚊灭蚊意识也不强。“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老百姓有钱了,改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也逐渐关注健康问题,疟疾防控也更容易推进。”周晓农说。
  进入21世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流行已得到控制,年发病率稳定在1/10万左右。但就在巩固防治成果阶段,2006年,安徽沿淮河地区、河南永城等地相继出现疟疾暴发流行。
  那段时期,淮河流域频繁发洪水,蚊虫孳生地密度增加。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副主任王建军回忆说,2006年,安徽省上报3万例疟疾病例,超过全国其他地区病例数总和,安徽又是外出务工大省,其他各省发现的疟疾病例80%都是安徽籍。但更可怕的,是病例减少后,造成的整个防控体系的弱化与松懈。在这次大流行之前,安徽省疾控负责疟疾防控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人,对流行风险不是很敏感,处理能力也在减弱。
  安徽省原本的做法是让两年内发过病、有疟疾病史的人群服药。疫情反弹后,王建军带人调研后,调整了思路,重新划定风险人群范围,根据蚊媒习性,以病家附近水体为中心将方圆百米划为风险范围,采取全民服药,防蚊灭蚊等综合防治措施。到2008年,安徽省疟疾发病人数较2006年减少了61.49%,全国疟疾病例数控制在3万例。
  2010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启动,防疫从过去的控制策略调整为以病例和疫点为核心的消除策略,执行“1-3-7工作规范”,即所有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诊断1天内上报国家传染病信息系统,疾控人员在3天内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核实,并在7日内完成对疟疾疫点的调查与处置。这一工作规范已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文件,并被概括为消除疟疾的其中一种策略,向全球推广。
  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无本地病例报告,今年6月30日,中国被世卫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此前,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已有超过30年没有出现获此认证的国家,其他同处该地区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文莱则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
其他文献
一  我喜欢一个人呆在我的书房里。  一个人在书房,就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你想要怎样你就能怎样。  可惜,这也是个梦想,要实现还真不容易。  時不时的总有人走进我的书房里,不是现实中的人,就是幻觉中的人。  每当这时候,我的心与思就会被打乱,就像一个玻璃杯,稍一不小心,掉到了地上,砰的一声响,支离破碎了。二  时下真的噪音太多。  表扬的噪音,批评的噪音,谴责的噪音,谩骂的噪音,气愤的噪音,嘲笑的
10月11日,安徽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的普查员,正在开展人口普查登记及宣传工作。图/中新  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查清呈现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人口普查结果将作为未来制定和完善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将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
赵世民与我儿时同长在一个机关大院中的东、西分院。我们前后上的是同一个小学;受同一个音乐老师或自然老师的教育;在同一块操场上奔跑,摔跟头;对某位老师有相似的仇隙,对另一位有相同的好感。我们是擦着同一块黑板长大的,北京话叫“发小”。  我痴长几岁。  原来印象中的世民很高(现在依旧很高),光脚打篮球,英勇无比。再见面时篮球不打了,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书。写乐评,解字,是他近两年做得最多的活计。  看到他的
在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各教师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理解等多种因素的差异,教学效果迥然有异。下面摘录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片断,试析“同谱异曲”的原因。  A教师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个数,它的面、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将得到的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中。(学生开始观察、操作、测量)  师:长方体的面、棱各有什么特征? 
屠隆是一个才情横溢又放荡不羁的人。其文学才能得到王世贞、汤显祖等人的激赏。三十四岁考取进士,很快被任命为颍上知县,一年后平调为青浦令。万历十年(1582)底,经过考核升迁为礼部主事、郎中。他为官清正,关心民瘼。但显然是性格使然,他常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其他不说,他跟戏曲便结下不解之缘,太迷恋于戏曲,给他带来了不少灾祸。他甚至慨叹“四十成翁”——才四十来岁就犹如老翁了。  这或许要从他的《彩毫
毫无预兆,也无甚原因,两个月前,王书金突然吃不了猪肉了,凡吃必吐。  这些年,在看守所中,他得过轻微脑梗塞,又一直血糖高,一日三餐总是控制在八分饱,最近则变成多数时候只食素。不过,这不是他当前最关心的东西。在最近一次与辩护律师朱爱民会见时,他仍然花了大量时间谈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案子,这是他与聂树斌“一案两凶”的案件,在中国舆论场已被探讨15年。  在最高人民法院不核准对其死刑裁定、由邯郸中院重审王
一  将泰戈尔介绍到中国,陈独秀是先驱。泰戈尔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除了报纸简单发了消息外,并未做出过多的反应,也无多少泰戈尔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而在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就谈到了泰戈尔。在这之前,国内仅有钱智修的《臺莪尔氏之人生观》(《东方杂志》,1913年10月1日,第十卷第四号)一文介绍过泰戈尔的思想。一年之后,才又有仲涛在《大中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了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评价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说、敢问、敢想、敢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一、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心灵的对话”  精心设计的教师评价语言,能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表自己的见
当代湘人画家,王憨山阔大,管锄非冷隽,邵一萍富贵。  那年从广州回长沙,我曾在陈白一先生画案上书“塑白洁之身,成一家之言”送陈师,后白一先生去世,又重书悬挂灵堂。  父亲去世时,我曾有挽联记他的一生。联曰:“白昼过流星,无光而逝;长夜行天马,早露才华。”  如果你的祖先做了一块砖头,你祖先的儿子也做了块砖头,你祖先的孙子又做了块砖头,一路下来,到了你手里,兴许就有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可惜的是,我们的
收到在军先生的书稿,是在2012年盛夏的一个午后,我本在外地度婚假,此时我早已抛开了一切工作,当然也包括约稿、写序之类的文字应酬。但是,这本书的标题却将我的时间安排打乱。我相信,任何一个“武大郎”在这样一本厚厚的书稿面前,都不会谢绝在军先生这份邀请的。况且,在武汉大学一百二十年校庆这个大日子里,面对这样一本出现在海峡对岸的学术著作,之于整个武汉大学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欣慰、庆贺的事情。  坦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