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禾1号由金华市天禾生物技术研究所和金华三才种业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04005。天禾1号早稻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是指:将当年收获的天禾1号早稻种子作晚稻翻秋种,其农田不经翻耕处理,将天禾1号种谷直接播撒于大田的水稻种植方式。近几年来,通过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实践表明,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宜、生长发育进程快、成熟期提早、产量较高、节本增效等优点。现将其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的优势
1.1 生育期缩短
天禾l号作早稻正季栽培,在浙江省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6月中旬始穗,7月中旬成熟,其全生育期l12.2 d,与金早47相仿。作免耕直播翻秋栽培,一般于7月中下旬播种,此阶段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日照逐渐缩短,秧苗生长速度加快,扎根浅,分蘖出现早,营养生长期缩短;一般于9月中下旬始穗,10月中旬成熟,其全生育期平均99.7 d,比金早47晚1.3 d,比早稻正季栽培早12.5 d。
1.2 穗型明显变小,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差不大
天禾l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其单位面积产量由其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4个要素组成。天禾l号作早稻正季种植时,一般有效穗数322.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17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5.8 g。而天禾l号免耕直播翻秋种植时,其有效穗数319.5万穗/hm2,与早稻正季栽培相仿;每穗总粒数99.4粒,比早稻正季栽培减少17.6粒,减幅15.0%;结实率82.4%,比早稻正季栽培提高0.9个百分点;千粒重26.3 g,比早稻正季栽培提高0.5 g,增幅1.9%。从免耕直播翻秋栽培的产量性状分析,其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明显降低,穗型明显变小,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差不大。因此,天禾l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以穗多夺得高产。
1.3 节本增效显著
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方式省工省本,可以节省田块耕翻费1 200元/hm2,移栽费1 500元/hm2,而产量一般为5 250 kg/hm2,与其他翻秋移栽方式相差不大。因此,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比翻耕直播翻秋节本增收1 200元/hm2,比翻耕移栽翻秋节本增收2 700元/hm2,节本增效较为显著。
2 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技术
2.1 适时精细播种
采用免耕直播方法,在浙江中部地区一般于7月20日左右播种,浙江南部地区于7月25日左右播种。精细播种,确保全苗。翻秋水稻播种前用402或多菌灵浸种,清水洗净后催芽,露白后播种,播量150~225 kg/hm2,做到播种均匀[1-2]。
2.2 肥水管理
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重基肥、早追肥、看苗补施花、穗肥。底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总氮量控制在225 kg/hm2左右、钾肥150~225 kg/hm2;后期适当增加穗粒肥的施用量,一般当母本倒2叶50%露尖时,可施尿素75 kg/hm2作保花肥;剑叶全展到始穗前,喷施磷酸二氢钾1.5 kg/hm2或作物营养激素1 500 mL/hm2,也可同时加入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 kg/hm2,进行根外追肥和防早衰,以延长功能叶寿命,克服脱力早衰。水分管理采取露泥播种、湿润出苗、浅水分蘖、轻晒促根,干湿交替灌浆,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在天禾1号翻秋破口始穗期,用九二〇15~30 g/hm2对水375 kg进行喷雾,促早抽穗,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3-4]。
2.3 化学除草
科学除草是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成功的关键是控制杂草,进行2次化学除草。第1次为正季早稻收获后,于播前2~4 d用克无踪或草甘膦进行喷施,杀除杂草和稻蔸后即可播种。第2次根据稗草的发生情况,确定除草的时间,一般在播后15 d左右,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75~450 g/hm2均匀喷雾,主治稗草;各类杂草混发的田块,可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75~450 kg/hm2 苄黄隆180 g/hm2,对水喷施;喷药后田面保持水层5 d以上。
2.4 病虫害防治
免耕直播稻田翻秋水稻秧苗嫩绿,栽培密度大,易遭病虫危害,要及时施药防治。重点要注意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纹枯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在孕穗期喷药1~2次效果较好[6]。稻瘟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20%三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稻飞虱可选用20%高氯·硫丹、20%异丙威、21%毒死蜱、10%虱立锋、10%烯啶虫胺、25%噻嗪·异丙威等药剂进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可选用10%稻圣、10%戎星、21%毒死蜱、28%蛾虱净、30%蜕迪等药剂防治。
3 参考文献
[1] 冯虎林,邵保元.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4(9):5-6.
[2] 杨春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1979(6):5-6.
[3] 沈阿林,宋保谦.沿黄稻区主要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叶色动态与施氮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4):131-136.
[4] 江学海,罗德强,周维佳,等.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精确施氮技术参数的确定及验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3-85.
1 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的优势
1.1 生育期缩短
天禾l号作早稻正季栽培,在浙江省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6月中旬始穗,7月中旬成熟,其全生育期l12.2 d,与金早47相仿。作免耕直播翻秋栽培,一般于7月中下旬播种,此阶段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日照逐渐缩短,秧苗生长速度加快,扎根浅,分蘖出现早,营养生长期缩短;一般于9月中下旬始穗,10月中旬成熟,其全生育期平均99.7 d,比金早47晚1.3 d,比早稻正季栽培早12.5 d。
1.2 穗型明显变小,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差不大
天禾l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其单位面积产量由其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4个要素组成。天禾l号作早稻正季种植时,一般有效穗数322.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17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5.8 g。而天禾l号免耕直播翻秋种植时,其有效穗数319.5万穗/hm2,与早稻正季栽培相仿;每穗总粒数99.4粒,比早稻正季栽培减少17.6粒,减幅15.0%;结实率82.4%,比早稻正季栽培提高0.9个百分点;千粒重26.3 g,比早稻正季栽培提高0.5 g,增幅1.9%。从免耕直播翻秋栽培的产量性状分析,其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明显降低,穗型明显变小,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差不大。因此,天禾l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以穗多夺得高产。
1.3 节本增效显著
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方式省工省本,可以节省田块耕翻费1 200元/hm2,移栽费1 500元/hm2,而产量一般为5 250 kg/hm2,与其他翻秋移栽方式相差不大。因此,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比翻耕直播翻秋节本增收1 200元/hm2,比翻耕移栽翻秋节本增收2 700元/hm2,节本增效较为显著。
2 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技术
2.1 适时精细播种
采用免耕直播方法,在浙江中部地区一般于7月20日左右播种,浙江南部地区于7月25日左右播种。精细播种,确保全苗。翻秋水稻播种前用402或多菌灵浸种,清水洗净后催芽,露白后播种,播量150~225 kg/hm2,做到播种均匀[1-2]。
2.2 肥水管理
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重基肥、早追肥、看苗补施花、穗肥。底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总氮量控制在225 kg/hm2左右、钾肥150~225 kg/hm2;后期适当增加穗粒肥的施用量,一般当母本倒2叶50%露尖时,可施尿素75 kg/hm2作保花肥;剑叶全展到始穗前,喷施磷酸二氢钾1.5 kg/hm2或作物营养激素1 500 mL/hm2,也可同时加入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 kg/hm2,进行根外追肥和防早衰,以延长功能叶寿命,克服脱力早衰。水分管理采取露泥播种、湿润出苗、浅水分蘖、轻晒促根,干湿交替灌浆,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在天禾1号翻秋破口始穗期,用九二〇15~30 g/hm2对水375 kg进行喷雾,促早抽穗,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3-4]。
2.3 化学除草
科学除草是天禾1号免耕直播翻秋栽培成功的关键是控制杂草,进行2次化学除草。第1次为正季早稻收获后,于播前2~4 d用克无踪或草甘膦进行喷施,杀除杂草和稻蔸后即可播种。第2次根据稗草的发生情况,确定除草的时间,一般在播后15 d左右,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75~450 g/hm2均匀喷雾,主治稗草;各类杂草混发的田块,可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75~450 kg/hm2 苄黄隆180 g/hm2,对水喷施;喷药后田面保持水层5 d以上。
2.4 病虫害防治
免耕直播稻田翻秋水稻秧苗嫩绿,栽培密度大,易遭病虫危害,要及时施药防治。重点要注意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纹枯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在孕穗期喷药1~2次效果较好[6]。稻瘟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20%三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稻飞虱可选用20%高氯·硫丹、20%异丙威、21%毒死蜱、10%虱立锋、10%烯啶虫胺、25%噻嗪·异丙威等药剂进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可选用10%稻圣、10%戎星、21%毒死蜱、28%蛾虱净、30%蜕迪等药剂防治。
3 参考文献
[1] 冯虎林,邵保元.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4(9):5-6.
[2] 杨春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1979(6):5-6.
[3] 沈阿林,宋保谦.沿黄稻区主要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叶色动态与施氮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4):131-136.
[4] 江学海,罗德强,周维佳,等.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精确施氮技术参数的确定及验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