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组内教研沙龙上,我们语文教师进行了关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材料的定位、阅读习惯的养成的有益对话。在对话中,大家发现了当下小学生许多阅读方面的问题,例如:
有些学生害怕读书,身边的书一大堆,但都被束之高阁,从不问津;有些学生慑于老师、家长的威严,捧起书本要么走马观花,要么心猿意马,读后茫茫然;有些学生要么跷起腿读书,要么手托着脑门读书,要么边读书手里边玩着笔什么的。诸如此类现象令老师为之叹息!
据笔者分析,学生怕读书,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浮华喧嚣,加之一些长辈所谓“爱”的推波助澜,无形中滋长了一批无志无求的“小皇帝”“小公主”。
2.孩子成长的负面环境正在肆虐地扩张,孩子纯净的天地正受到空前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沉迷于一些商家精心打造的游戏商品中不能自拔,书本等一切高雅的东西正被他们无情离弃。
3.学生没有能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这种适合是指符合学生的心智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近学生的语言最近发展区域,能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的书。
4.因为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心智发展水平,面对严谨的拷问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次次无情的扣分,一次次失望的叹息……让学生恐惧不安,隐含着任务的阅读成为一件让他们心事重重、惴惴不安的烦心事。
孩子,他是跟好奇、幼稚、肤浅、感性等心理特征画等号的,凝聚着如此诸多心理特征的孩子一旦处于新奇多样、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之中时,他身上的这些所有特征就会被唤醒、激活,并表现出旺盛的精力,甚至可以说是不知疲倦、乐此不疲。看来,我们得首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把学生引进门,并在兴趣的陪伴下保持持久的读书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呢?
一、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其萌生阅读的渴望
1.积极的精神诉求。在教室墙壁张贴一些读书名言,诸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饭可三日不食,书不可一日不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精彩的情节诱惑。班级可开展“读书沙龙”,引导学生踊跃介绍所读书中引人入胜的情节。
3.从众心理的驱使。班级可开辟一块“佳作园”,每人拥有一块“芳草地”,每周每人推荐所读书本中一个精彩的章节。沐浴在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孩子对书籍产生了自觉的向往、憧憬,从而“不觉转入此中来”!
二、创造适宜的阅读条件,使其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要为学生提供选书的机会,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缺少孩子的书,而是孩子缺少独立选书的权利和机会。那么什么样的书才是学生感兴趣的书呢?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格罗培斯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迪士尼乐园即将面向游人开放的时刻,他却因为一条微不足道的建筑设计路线而大伤脑筋、一筹莫展。后来他驾车去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来到了一片绵延上百里的葡萄园,路边摆满卖葡萄的小滩,不时传来叫卖声,但生意比较冷清。后来他看到路边摆着一只木箱,只要你向箱子里投入5法郎,你就可以到葡萄园里自由摘一篮子回去,每次,这个老奶奶的葡萄都是第一个卖完。后来,格罗培斯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不如将选择的权利还给游人本身。于是他采取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决策。不久,游人在被绿草覆盖的草地上踩出了一条条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路径,这些路径优雅自然,别具一格。后来,他根据游人踩出的痕迹铺设了道路,这条道路荣获世界最佳设计路径。我们是否能从老奶奶卖葡萄和格罗培斯设计乐园路径的思维方式中受到启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顺乎自然,尊重本体。我们不妨仿照老奶奶卖葡萄,给孩子提供一片宽大的读书、选书的林子;仿照格罗培斯设计路线,让孩子自主地去走近自己钟爱的读书风景区并踩出属于自己的最佳读书路径。
三、改变传统的读书方式,激发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校时,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我们班每天中午30分钟左右的午读,雷打不动。中午,教室里鸦雀无声,黑板上写着“嘘!轻一点,我们正遨游于书海!”的温馨提示语。书本的魅力如同磁场一样牢牢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人人尽情徜徉在浩渺的书海之中,流连在别人深远的精神世界里。生活在这静谧的时空里,孩子自由、快乐且专注!
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热情,甚至成为他们享受生命的一种方式,我们是否就可以撒手不管呢?不,我们仍然要关注学生所看书籍的价值取向,避免孩子沉迷于暴力、色情、占有、冒险等灰色文学之中,引领孩子在纯洁高雅、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里沐浴,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大千世界里徜徉。所以,我们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欣赏会”,让孩子积极推荐身边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通过“读书欣赏会”的开展,更多的学生对好书产生了自觉而积极的精神诉求,《再寄小读者》《根鸟》《少儿百科全书》等一大批润泽童心、拓宽视野的书籍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批判会”,让学生在批判中擦亮眼睛,自觉远离一些紧张刺激且趣味低俗的书籍,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前段时间我们班学生迷恋于冒险故事,通过“读书批判会”,他们一致认为这类书除了在情节上让我们着迷外,其他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毫无帮助。通过“读书欣赏会”和“读书批判会”的有效开展,唤醒了学生潜意识中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对书籍的选择增添了一份理智的情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愿每个孩子都能好读书、读好书,在课外阅读的土壤上健康、快乐地绽放出一朵朵绮丽、芬芳的奇葩……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有些学生害怕读书,身边的书一大堆,但都被束之高阁,从不问津;有些学生慑于老师、家长的威严,捧起书本要么走马观花,要么心猿意马,读后茫茫然;有些学生要么跷起腿读书,要么手托着脑门读书,要么边读书手里边玩着笔什么的。诸如此类现象令老师为之叹息!
据笔者分析,学生怕读书,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浮华喧嚣,加之一些长辈所谓“爱”的推波助澜,无形中滋长了一批无志无求的“小皇帝”“小公主”。
2.孩子成长的负面环境正在肆虐地扩张,孩子纯净的天地正受到空前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沉迷于一些商家精心打造的游戏商品中不能自拔,书本等一切高雅的东西正被他们无情离弃。
3.学生没有能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这种适合是指符合学生的心智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近学生的语言最近发展区域,能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的书。
4.因为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心智发展水平,面对严谨的拷问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次次无情的扣分,一次次失望的叹息……让学生恐惧不安,隐含着任务的阅读成为一件让他们心事重重、惴惴不安的烦心事。
孩子,他是跟好奇、幼稚、肤浅、感性等心理特征画等号的,凝聚着如此诸多心理特征的孩子一旦处于新奇多样、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之中时,他身上的这些所有特征就会被唤醒、激活,并表现出旺盛的精力,甚至可以说是不知疲倦、乐此不疲。看来,我们得首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把学生引进门,并在兴趣的陪伴下保持持久的读书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呢?
一、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其萌生阅读的渴望
1.积极的精神诉求。在教室墙壁张贴一些读书名言,诸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饭可三日不食,书不可一日不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精彩的情节诱惑。班级可开展“读书沙龙”,引导学生踊跃介绍所读书中引人入胜的情节。
3.从众心理的驱使。班级可开辟一块“佳作园”,每人拥有一块“芳草地”,每周每人推荐所读书本中一个精彩的章节。沐浴在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孩子对书籍产生了自觉的向往、憧憬,从而“不觉转入此中来”!
二、创造适宜的阅读条件,使其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要为学生提供选书的机会,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缺少孩子的书,而是孩子缺少独立选书的权利和机会。那么什么样的书才是学生感兴趣的书呢?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格罗培斯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迪士尼乐园即将面向游人开放的时刻,他却因为一条微不足道的建筑设计路线而大伤脑筋、一筹莫展。后来他驾车去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来到了一片绵延上百里的葡萄园,路边摆满卖葡萄的小滩,不时传来叫卖声,但生意比较冷清。后来他看到路边摆着一只木箱,只要你向箱子里投入5法郎,你就可以到葡萄园里自由摘一篮子回去,每次,这个老奶奶的葡萄都是第一个卖完。后来,格罗培斯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不如将选择的权利还给游人本身。于是他采取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决策。不久,游人在被绿草覆盖的草地上踩出了一条条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路径,这些路径优雅自然,别具一格。后来,他根据游人踩出的痕迹铺设了道路,这条道路荣获世界最佳设计路径。我们是否能从老奶奶卖葡萄和格罗培斯设计乐园路径的思维方式中受到启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顺乎自然,尊重本体。我们不妨仿照老奶奶卖葡萄,给孩子提供一片宽大的读书、选书的林子;仿照格罗培斯设计路线,让孩子自主地去走近自己钟爱的读书风景区并踩出属于自己的最佳读书路径。
三、改变传统的读书方式,激发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校时,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我们班每天中午30分钟左右的午读,雷打不动。中午,教室里鸦雀无声,黑板上写着“嘘!轻一点,我们正遨游于书海!”的温馨提示语。书本的魅力如同磁场一样牢牢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人人尽情徜徉在浩渺的书海之中,流连在别人深远的精神世界里。生活在这静谧的时空里,孩子自由、快乐且专注!
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热情,甚至成为他们享受生命的一种方式,我们是否就可以撒手不管呢?不,我们仍然要关注学生所看书籍的价值取向,避免孩子沉迷于暴力、色情、占有、冒险等灰色文学之中,引领孩子在纯洁高雅、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里沐浴,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大千世界里徜徉。所以,我们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欣赏会”,让孩子积极推荐身边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通过“读书欣赏会”的开展,更多的学生对好书产生了自觉而积极的精神诉求,《再寄小读者》《根鸟》《少儿百科全书》等一大批润泽童心、拓宽视野的书籍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批判会”,让学生在批判中擦亮眼睛,自觉远离一些紧张刺激且趣味低俗的书籍,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前段时间我们班学生迷恋于冒险故事,通过“读书批判会”,他们一致认为这类书除了在情节上让我们着迷外,其他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毫无帮助。通过“读书欣赏会”和“读书批判会”的有效开展,唤醒了学生潜意识中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对书籍的选择增添了一份理智的情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愿每个孩子都能好读书、读好书,在课外阅读的土壤上健康、快乐地绽放出一朵朵绮丽、芬芳的奇葩……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