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摆脱辽宁经济发展困境,实现辽宁的二次振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实现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根本路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根本前提。
目前,辽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全国排名均比较靠前,但总体上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研发人员外流严重使这一问题愈演愈烈;同时,存在需求侧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国企人才积压与民营企业人才短缺并存、传统产业人才需求减少和新兴产业人才紧缺并存等。究其原因,目前辽宁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使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尚存在改进空间。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但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根据辽宁省人社厅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辽宁超过60%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自国家级和省级高校和科研院所。事实上,辽宁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在总量上完全能够满足省内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但很多省内企业却选择去外省招聘人才。究其原因,一些高校或者跟风思想作祟,什么专业热门开设什么专业,不考虑省内产业发展实际用人需求,不考虑自身实际办学能力;或者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省内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
(二)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很多,但难以落实到位。
辽宁近几年陆续出台了若干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政策文件,涉及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方面面。一方面,在业绩评价体系、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还相对薄弱,存在激励政策不活等问题;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相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现有政策很多只是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在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人才工程项目的资金扶持、对专业技术人才个人进行的表彰奖励、荣誉津贴等相关政策资金难以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低,但省内转化率偏低。
虽然辽宁有大批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专利产出占全社会的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偏低。其中,辽宁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较高,可达70%以上;但中科院和中央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往往是重头,却在省内转化率过低。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例,其科技成果转化率位居中科院所有院所首位,近5年在全国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额达9.1亿元,但在辽宁转化金额仅为3633万元,不足全所合同总额的4%。
二、对策建议
(一)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应从人才需求调查常态化做起。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本质上是人才的供需错配问题,应实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是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辽宁省人社厅2016年开始在全省进行区域性产业和科研院所人才需求调查。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实现常态化,建议由省财政给予支持,建立省人才供求信息调查统计制度,每年定期调查统计和发布《人才需求开发目录》,采取强力措施依此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和高校毕业生实训制度,实现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应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高级研讨班等形式,开发、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借鉴江苏等地经验,加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
充分利用辽宁和江苏对口合作的契机,依托沈大自创区和高新区平台,借鉴江苏苏南、北京中关村等地成熟经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保障措施建设。既要敢于借鉴,又要结合自身情况有所侧重。资金扶持一定要有,但结合辽宁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和其他省市拼财力,应在鼓励政策上多做文章。激励政策方面,重点在创投融资支持、绩效考核、股权分红激励、政府优先采购等方面多吸取成功经验。保障政策方面,借鉴苏南人才特区的经验,采取对引进人才配偶原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可对等协调安置等措施,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提高成果本地转化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是关键。
整合在辽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企业对接,形成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是主攻方向。目前在辽高校、科研院所内部和企业中,人员的协同合作意识相对较低,加强有效沟通和协作是重点工作。应通过组织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社会绩效评价,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热情。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及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实现本地转化。
(四)建立政策落实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探索建立人才政策落实监督考核机制,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协同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梳理现有关于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政策文件,逐条落实牵头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監督落实情况,将其纳入部门考核范围。同时,定期深入调研检查各项政策完成情况,建立协商机制,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作者简介:张春昕(1978——),辽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所 副所长、副研究员,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博士在读。
目前,辽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全国排名均比较靠前,但总体上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研发人员外流严重使这一问题愈演愈烈;同时,存在需求侧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国企人才积压与民营企业人才短缺并存、传统产业人才需求减少和新兴产业人才紧缺并存等。究其原因,目前辽宁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使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尚存在改进空间。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但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根据辽宁省人社厅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辽宁超过60%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自国家级和省级高校和科研院所。事实上,辽宁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在总量上完全能够满足省内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但很多省内企业却选择去外省招聘人才。究其原因,一些高校或者跟风思想作祟,什么专业热门开设什么专业,不考虑省内产业发展实际用人需求,不考虑自身实际办学能力;或者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省内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
(二)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很多,但难以落实到位。
辽宁近几年陆续出台了若干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政策文件,涉及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方面面。一方面,在业绩评价体系、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还相对薄弱,存在激励政策不活等问题;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相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现有政策很多只是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在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人才工程项目的资金扶持、对专业技术人才个人进行的表彰奖励、荣誉津贴等相关政策资金难以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低,但省内转化率偏低。
虽然辽宁有大批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专利产出占全社会的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偏低。其中,辽宁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较高,可达70%以上;但中科院和中央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往往是重头,却在省内转化率过低。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例,其科技成果转化率位居中科院所有院所首位,近5年在全国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额达9.1亿元,但在辽宁转化金额仅为3633万元,不足全所合同总额的4%。
二、对策建议
(一)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应从人才需求调查常态化做起。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本质上是人才的供需错配问题,应实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是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辽宁省人社厅2016年开始在全省进行区域性产业和科研院所人才需求调查。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实现常态化,建议由省财政给予支持,建立省人才供求信息调查统计制度,每年定期调查统计和发布《人才需求开发目录》,采取强力措施依此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和高校毕业生实训制度,实现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应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高级研讨班等形式,开发、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借鉴江苏等地经验,加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
充分利用辽宁和江苏对口合作的契机,依托沈大自创区和高新区平台,借鉴江苏苏南、北京中关村等地成熟经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保障措施建设。既要敢于借鉴,又要结合自身情况有所侧重。资金扶持一定要有,但结合辽宁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和其他省市拼财力,应在鼓励政策上多做文章。激励政策方面,重点在创投融资支持、绩效考核、股权分红激励、政府优先采购等方面多吸取成功经验。保障政策方面,借鉴苏南人才特区的经验,采取对引进人才配偶原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可对等协调安置等措施,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提高成果本地转化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是关键。
整合在辽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企业对接,形成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是主攻方向。目前在辽高校、科研院所内部和企业中,人员的协同合作意识相对较低,加强有效沟通和协作是重点工作。应通过组织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社会绩效评价,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热情。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及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实现本地转化。
(四)建立政策落实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探索建立人才政策落实监督考核机制,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协同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梳理现有关于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政策文件,逐条落实牵头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監督落实情况,将其纳入部门考核范围。同时,定期深入调研检查各项政策完成情况,建立协商机制,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作者简介:张春昕(1978——),辽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所 副所长、副研究员,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