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NS发展背景下,以“人人网”为代表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对传统高校BBS的主流信息传播地位造成了巨大冲击。站在理论高度,对高校BBS的战略转型与对策研究进行深入剖析是促进其发展壮大的必要进路。本文引入比较研究法,在梳理总结“西政人论坛”现状和“人人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明确主要功能、尊重网络话语权、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新内容、加大建设投入与加强官方监管等在内的应对措施,以期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SNS网络;高校BBS;“人人网”;冲击与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2-0088-04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网络手段的广泛运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载体。校园网络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高校BBS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一方面,Web2.0技术①勃兴下的新媒体技术,全面覆盖了校园互联网用户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SNS网络平台②下以“人人网”为代表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吸引了范围更广的用户群,校内群体的生活交往与信息传播等方式也随之改变。面对这股正在强势来袭的互联网新势力,应该以何种心态和眼光去看待与认识,进而思考其对传统BBS的潜在影响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探寻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与新方法,是目前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西政人论坛”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现状
(一)“西政人论坛”的功能定位
“西政人论坛”成立于2005年7月,是在“西政先锋网”基础上改版新建的社区网站,旨在凝结海内外西政学子,共建网上西政家园,藉此传播法治理念,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化进程。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政人论坛”曾是校内对师生影响最大的网络平台。过去七年里,“西政人论坛”凭借其密切关注度与广泛参与性,充分展示了西政师生的思想动态及精神诉求,发挥了生活辅助、信息交流、育人培优等重要功能。
1.涵盖校园信息丰富,充分发挥校园生活辅助功能。“西政人论坛”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信息范围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首要功能是服务于全校师生的衣食住行。相关数据表明,“西政人论坛”的使用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两大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出现在11时至13时,第二个高峰时段出现在21至23时,我们不难理解,这与现代大学生生活作息时间相吻合。具体而言,论坛信息涵盖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资料下载、就业指导等方面,便于广大师生搜集、掌握自身所需信息,并能及时、准确了解校内及校外发生的各类事件及其最新动态。
2.信息交换功能强大,提供校内开放、便捷的交流平台。据调查,“西政人论坛”的用户不仅包括学校领导、任课老师以及年级辅导员,而且包括在校学生、毕业校友以及全国各地考生。一方面,用户范围广大、信息涵盖量大,广大师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积极上传自身掌握的资料,特别是无私分享与政法院校学生密切联系的硕博考试资料与公务员考试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在论坛各个讨论板块的发帖、评论、回帖等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和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维系,校园氛围的和谐构建。借助“西政人论坛”这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可以冲破现实生活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不管是志同道合还是观点相斥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站进行自由交流,并且产生思想的共鸣、拓展思维的疆域。
3. 宣传教育作用突出,成为西政育人培优的重要领地。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通过论坛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纳积极的舆论影响,使其成为可靠的消息来源与精神指导。[1]特别是校园出现重大事件与负面评论时,论坛就成为发布信息的畅通渠道,可以让师生们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相关消息,避免公众误解,还原事实真相。另一方面,面对现实发展与历史传承的双重要求,“西政人论坛”凭借网络新优势与新手段,将西政精神与西南情结引导并将其融入网络生活,以特殊环境育人,建设育人培优的重要领地,将西政育人传统与网络社区文化相结合,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求真务实”的西政精神发扬光大。
(二)“西政人论坛”的现状透视
除了发表言论繁杂、管理任务繁重、资金支援不足等传统BBS的固有难题,“西政人论坛”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特点。
1.用户参与程度不断下降,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渐下滑。论坛的总用户数虽然创下新高——这种增长主要依靠注册人数的增长,但是平均在线人数明显下滑,在线时间持续下降,主题帖数和回帖数也不断减少。以在线人数为例,2007年创下最高记录2763人,而现在每天学生空闲、网络繁忙时刻,在线人数平均仅为两三百多人,每天的浏览次数也仅为一千左右。据笔者的观察,登陆的用户浏览的多、回帖的少。这说明现阶段,同学们主要把BBS当作获得信息的途径,而非参与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看出,“西政人论坛”在师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下降。
2.网站版面设计不尽合理,学习交流功能发挥不足。现阶段,“西政人论坛”共分为7个板块共29个主题讨论区,但是总体看来,分类标准并不统一,条理不够清晰,信息也不够全面,不便于用户的信息查找与筛选。因此,不少版面与主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迹象。尽管注册用户和访问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与以前相比明显缓慢,这些版面的讨论热度并没有提高。例如官方快讯、校友专区、法律援助中心等版面迅速衰落,乃至面临关版的困境。据调查,讨论话题不断向校园生活、自由中庭、图文并茂等娱乐、休闲板块聚集,讨论话题日益肤浅化、单一化,这与衰落甚至将近关闭的版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论坛本应承担的生活辅助、信息交流、育人培优等重要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论坛讨论环境日益浮躁,缺乏校内意见领袖人物。校园论坛不仅是加强学术讨论、师生联系的重要媒介,而且是关注国家时政、社会民生等公共话题的交流平台。然而这一传统与惯例在“西政人论坛”日趋式微,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影响极为有限,一股过多注重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风气日渐昌盛。部分讨论话题尖锐而不切实际、个人观点偏激,缺乏理性,发表言论客观不足,庸俗有余,论坛讨论氛围日益浮躁。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过去那些对于学术及时政观点新颖、颇有见地、为人所知的校内意见领袖人物逐渐淡出“江湖”,论坛明星人物从意见领袖向娱乐性人物转变,目前较受关注的“水车”如黑仔等名人也多以参与娱乐性话题见长。 二、从“人人网”看SNS背景下高校BBS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一)“人人网”的发展历程及鲜明优势
“人人网”(renren.com)创立于2005年12月,是由千橡集团将旗下著名的校内网(xiaonei.com)更名而来。成立初期,校内网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腾讯QQ空间、博客群落、校友录等多种社交网络特征的个性化平台。从2007年开始,校内网默许中学生实名注册;2008年校内网打破实名制注册限制;2009年,在经历了一次技术转换后,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其寓意为“人人都能参与,人人互相联系”。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人人网”拥有真实注册用户已达1.6亿,其中学生用户超过一半,网站日登陆超过2500万人次。
“人人网”是我国现阶段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最大SNS社交网站,其主要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一个功能丰富、高效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网”开启了一个“SNS全民化”的新时代,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人网”用户人群多元化,其注册用户不仅涵盖了在校师生,而且还包括社会各界人士。针对高校BBS仅面向本校师生开放的规定,“人人网”突破了校园IP注册与登录的限制,这样最大限度地丰富了用户人群,网络社交作用也愈发突出。在2009年的变革口号中,“人人网”打破年龄限制,欢迎并鼓励更多人参与社区建设,其注册用户明显增长。
第二,“人人网”设计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有助于减少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在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年轻人很容易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社会媒体建立群际关系。[2]大部分“人人网”用户通过更新信息、发布日志、上传相片等方式来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此提高个人自尊,增加社会群体的关注程度。
第三,“人人网”界面主要由状态、日志、照片、分享、游戏等组成,此外还包括用户的关注好友和感兴趣的公共主页,在这一层面来讲,其基本吻合了SNS背景下所倡导的“用户产生内容”的价值理念。“人人网”以个人主页为其展示平台,使得信息的发布与分享变得即时而醒目,与此同时,其好友状态更新、新信息提醒、通讯录请求等技术手段也弥补了高校BBS信息呈现的混乱与被动等缺陷。
第四,“人人网”主要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开放型管理模式。高校BBS并不以个体用户为其核心,这一运行模式使得个体被掩藏在关注之下,“人人网”则达成了以注册用户为中心的个体自我展现,同时放大了信息制造、发布、分享等播功能。尽管“人人网”允许一人同时注册多个账号,但实名注册、个人使用始终是其坚持并予以宣传的理念。另外,相较高校BBS立足校园的封闭性、局域性等特征而言,“人人网”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的社交网络。
(二)“人人网”对高校BBS的冲击与挑战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从以单向信息发布为特点的BBS网站转移到以增加用户信息交流为特点的SNS社交网络。SNS发展背景下,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以其新的强大传播功能迅速流行,更以其社会及心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而备受关注。[3]相关数据表明,高校学生在SNS网站上投入的时间,已经与在BBS上花费的时间等量齐观,甚至大有赶超后者之势。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当代大学生,对于这样一种足以影响人们生活的虚拟世界自然是首当其冲,对高校BBS冲击之大更是不言而喻,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直接分流了高校BBS的部分用户群。SNS发展背景下的“人人网”与传统高校论坛在信息传播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BBS用户在论坛讨论中处于从属地位,网站单向发布信息,用户被动获取信息;“人人网”用户在新媒体的社交平台下,更容易实现即时的交流与互动,个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不像高校BBS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浏览和搜寻。因此,学生用户群向新兴社交网络转移就成了必然趋势。
2.冲击了传统高校BBS的信息传播地位。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使得学生用户通常首先从新媒体中接触到即时信息,经过理解、讨论、梳理、总结之后,再转载或分享到校园BBS上,于是BBS便成为次级信息平台,其信息传播地位因此逐步下降。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西政人论坛”的注册用户稳步增加,登录次数和浏览时间却是日益减少,用户发帖和回贴数量也呈下降趋势,这些情况均表明,高校BBS正面临SNS背景下的社交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3.赋予了广大用户更充分的网络话语权。随着我国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体自由与诉求表达,公共话语成为其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准,网络则可以说是维护话语权的一块特殊领地。近年来,BBS带来的思维碰撞、观点交汇的情况在SNS发展背景下呈减弱之势。尽管高校BBS的热点话题更具集中性,但是基于校内IP登陆的提前,过于偏激的观点与言论往往承担着追究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的后果,使得大多数学生用户不敢倾吐心声、畅所欲言。[4]“人人网”突破了校园范围的限制,即使是缺乏冷静与理性的言论和图片也最多面临删帖、屏蔽及注销用户的风险,这就充分保证了广大用户的网络话语权。
三、SNS背景下高校BBS的战略转型与发展对策
(一)明确高校BBS主要功能,巩固其校内交流讨论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高校BBS的建设也必须立足于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具体而言,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汲取能力、分析思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最终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以目前正在筹建的西南政法大学BBS为例,其旨在打造一个“信息发布的新平台,形象展示的新窗口,思想教育的新阵地”。从这个意义上看,西政BBS的建设发展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可谓不谋而合。所以,合理安排高校BBS功能定位,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坚定自由、独立的思想态度与言论立场,培养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把高校BBS建设成饱含校园气息与学生特点的主流网站,这是丰富校园文化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SNS网络;高校BBS;“人人网”;冲击与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2-0088-04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网络手段的广泛运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载体。校园网络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高校BBS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一方面,Web2.0技术①勃兴下的新媒体技术,全面覆盖了校园互联网用户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SNS网络平台②下以“人人网”为代表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吸引了范围更广的用户群,校内群体的生活交往与信息传播等方式也随之改变。面对这股正在强势来袭的互联网新势力,应该以何种心态和眼光去看待与认识,进而思考其对传统BBS的潜在影响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探寻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与新方法,是目前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西政人论坛”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现状
(一)“西政人论坛”的功能定位
“西政人论坛”成立于2005年7月,是在“西政先锋网”基础上改版新建的社区网站,旨在凝结海内外西政学子,共建网上西政家园,藉此传播法治理念,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化进程。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政人论坛”曾是校内对师生影响最大的网络平台。过去七年里,“西政人论坛”凭借其密切关注度与广泛参与性,充分展示了西政师生的思想动态及精神诉求,发挥了生活辅助、信息交流、育人培优等重要功能。
1.涵盖校园信息丰富,充分发挥校园生活辅助功能。“西政人论坛”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信息范围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首要功能是服务于全校师生的衣食住行。相关数据表明,“西政人论坛”的使用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两大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出现在11时至13时,第二个高峰时段出现在21至23时,我们不难理解,这与现代大学生生活作息时间相吻合。具体而言,论坛信息涵盖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资料下载、就业指导等方面,便于广大师生搜集、掌握自身所需信息,并能及时、准确了解校内及校外发生的各类事件及其最新动态。
2.信息交换功能强大,提供校内开放、便捷的交流平台。据调查,“西政人论坛”的用户不仅包括学校领导、任课老师以及年级辅导员,而且包括在校学生、毕业校友以及全国各地考生。一方面,用户范围广大、信息涵盖量大,广大师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积极上传自身掌握的资料,特别是无私分享与政法院校学生密切联系的硕博考试资料与公务员考试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在论坛各个讨论板块的发帖、评论、回帖等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和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维系,校园氛围的和谐构建。借助“西政人论坛”这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可以冲破现实生活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不管是志同道合还是观点相斥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站进行自由交流,并且产生思想的共鸣、拓展思维的疆域。
3. 宣传教育作用突出,成为西政育人培优的重要领地。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通过论坛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纳积极的舆论影响,使其成为可靠的消息来源与精神指导。[1]特别是校园出现重大事件与负面评论时,论坛就成为发布信息的畅通渠道,可以让师生们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相关消息,避免公众误解,还原事实真相。另一方面,面对现实发展与历史传承的双重要求,“西政人论坛”凭借网络新优势与新手段,将西政精神与西南情结引导并将其融入网络生活,以特殊环境育人,建设育人培优的重要领地,将西政育人传统与网络社区文化相结合,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求真务实”的西政精神发扬光大。
(二)“西政人论坛”的现状透视
除了发表言论繁杂、管理任务繁重、资金支援不足等传统BBS的固有难题,“西政人论坛”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特点。
1.用户参与程度不断下降,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渐下滑。论坛的总用户数虽然创下新高——这种增长主要依靠注册人数的增长,但是平均在线人数明显下滑,在线时间持续下降,主题帖数和回帖数也不断减少。以在线人数为例,2007年创下最高记录2763人,而现在每天学生空闲、网络繁忙时刻,在线人数平均仅为两三百多人,每天的浏览次数也仅为一千左右。据笔者的观察,登陆的用户浏览的多、回帖的少。这说明现阶段,同学们主要把BBS当作获得信息的途径,而非参与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看出,“西政人论坛”在师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下降。
2.网站版面设计不尽合理,学习交流功能发挥不足。现阶段,“西政人论坛”共分为7个板块共29个主题讨论区,但是总体看来,分类标准并不统一,条理不够清晰,信息也不够全面,不便于用户的信息查找与筛选。因此,不少版面与主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迹象。尽管注册用户和访问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与以前相比明显缓慢,这些版面的讨论热度并没有提高。例如官方快讯、校友专区、法律援助中心等版面迅速衰落,乃至面临关版的困境。据调查,讨论话题不断向校园生活、自由中庭、图文并茂等娱乐、休闲板块聚集,讨论话题日益肤浅化、单一化,这与衰落甚至将近关闭的版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论坛本应承担的生活辅助、信息交流、育人培优等重要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论坛讨论环境日益浮躁,缺乏校内意见领袖人物。校园论坛不仅是加强学术讨论、师生联系的重要媒介,而且是关注国家时政、社会民生等公共话题的交流平台。然而这一传统与惯例在“西政人论坛”日趋式微,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影响极为有限,一股过多注重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风气日渐昌盛。部分讨论话题尖锐而不切实际、个人观点偏激,缺乏理性,发表言论客观不足,庸俗有余,论坛讨论氛围日益浮躁。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过去那些对于学术及时政观点新颖、颇有见地、为人所知的校内意见领袖人物逐渐淡出“江湖”,论坛明星人物从意见领袖向娱乐性人物转变,目前较受关注的“水车”如黑仔等名人也多以参与娱乐性话题见长。 二、从“人人网”看SNS背景下高校BBS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一)“人人网”的发展历程及鲜明优势
“人人网”(renren.com)创立于2005年12月,是由千橡集团将旗下著名的校内网(xiaonei.com)更名而来。成立初期,校内网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腾讯QQ空间、博客群落、校友录等多种社交网络特征的个性化平台。从2007年开始,校内网默许中学生实名注册;2008年校内网打破实名制注册限制;2009年,在经历了一次技术转换后,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其寓意为“人人都能参与,人人互相联系”。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人人网”拥有真实注册用户已达1.6亿,其中学生用户超过一半,网站日登陆超过2500万人次。
“人人网”是我国现阶段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最大SNS社交网站,其主要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一个功能丰富、高效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网”开启了一个“SNS全民化”的新时代,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人网”用户人群多元化,其注册用户不仅涵盖了在校师生,而且还包括社会各界人士。针对高校BBS仅面向本校师生开放的规定,“人人网”突破了校园IP注册与登录的限制,这样最大限度地丰富了用户人群,网络社交作用也愈发突出。在2009年的变革口号中,“人人网”打破年龄限制,欢迎并鼓励更多人参与社区建设,其注册用户明显增长。
第二,“人人网”设计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有助于减少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在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年轻人很容易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社会媒体建立群际关系。[2]大部分“人人网”用户通过更新信息、发布日志、上传相片等方式来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此提高个人自尊,增加社会群体的关注程度。
第三,“人人网”界面主要由状态、日志、照片、分享、游戏等组成,此外还包括用户的关注好友和感兴趣的公共主页,在这一层面来讲,其基本吻合了SNS背景下所倡导的“用户产生内容”的价值理念。“人人网”以个人主页为其展示平台,使得信息的发布与分享变得即时而醒目,与此同时,其好友状态更新、新信息提醒、通讯录请求等技术手段也弥补了高校BBS信息呈现的混乱与被动等缺陷。
第四,“人人网”主要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开放型管理模式。高校BBS并不以个体用户为其核心,这一运行模式使得个体被掩藏在关注之下,“人人网”则达成了以注册用户为中心的个体自我展现,同时放大了信息制造、发布、分享等播功能。尽管“人人网”允许一人同时注册多个账号,但实名注册、个人使用始终是其坚持并予以宣传的理念。另外,相较高校BBS立足校园的封闭性、局域性等特征而言,“人人网”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的社交网络。
(二)“人人网”对高校BBS的冲击与挑战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从以单向信息发布为特点的BBS网站转移到以增加用户信息交流为特点的SNS社交网络。SNS发展背景下,以“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以其新的强大传播功能迅速流行,更以其社会及心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而备受关注。[3]相关数据表明,高校学生在SNS网站上投入的时间,已经与在BBS上花费的时间等量齐观,甚至大有赶超后者之势。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当代大学生,对于这样一种足以影响人们生活的虚拟世界自然是首当其冲,对高校BBS冲击之大更是不言而喻,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直接分流了高校BBS的部分用户群。SNS发展背景下的“人人网”与传统高校论坛在信息传播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BBS用户在论坛讨论中处于从属地位,网站单向发布信息,用户被动获取信息;“人人网”用户在新媒体的社交平台下,更容易实现即时的交流与互动,个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不像高校BBS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浏览和搜寻。因此,学生用户群向新兴社交网络转移就成了必然趋势。
2.冲击了传统高校BBS的信息传播地位。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使得学生用户通常首先从新媒体中接触到即时信息,经过理解、讨论、梳理、总结之后,再转载或分享到校园BBS上,于是BBS便成为次级信息平台,其信息传播地位因此逐步下降。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西政人论坛”的注册用户稳步增加,登录次数和浏览时间却是日益减少,用户发帖和回贴数量也呈下降趋势,这些情况均表明,高校BBS正面临SNS背景下的社交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3.赋予了广大用户更充分的网络话语权。随着我国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体自由与诉求表达,公共话语成为其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准,网络则可以说是维护话语权的一块特殊领地。近年来,BBS带来的思维碰撞、观点交汇的情况在SNS发展背景下呈减弱之势。尽管高校BBS的热点话题更具集中性,但是基于校内IP登陆的提前,过于偏激的观点与言论往往承担着追究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的后果,使得大多数学生用户不敢倾吐心声、畅所欲言。[4]“人人网”突破了校园范围的限制,即使是缺乏冷静与理性的言论和图片也最多面临删帖、屏蔽及注销用户的风险,这就充分保证了广大用户的网络话语权。
三、SNS背景下高校BBS的战略转型与发展对策
(一)明确高校BBS主要功能,巩固其校内交流讨论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高校BBS的建设也必须立足于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具体而言,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汲取能力、分析思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最终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以目前正在筹建的西南政法大学BBS为例,其旨在打造一个“信息发布的新平台,形象展示的新窗口,思想教育的新阵地”。从这个意义上看,西政BBS的建设发展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可谓不谋而合。所以,合理安排高校BBS功能定位,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坚定自由、独立的思想态度与言论立场,培养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把高校BBS建设成饱含校园气息与学生特点的主流网站,这是丰富校园文化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