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散支烟(白皮烟)问题整治成为贵港市烟草专卖局清理整顿烟草市场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坚持立足辖区市场,积极开展散支烟(白皮烟)专项治理行动,做到标本兼治,突出市场监管的作用和效果,强化散支烟(白皮烟)综合治理力度,遏制散支烟(白皮烟)冲击辖区市场的势头,巩固提升社会整治效果。
关键词:散支烟(白皮烟);危害;根源;体现形式;对策
近年来,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从事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已经逐步成为一定时期、一定地区涉烟犯罪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们针对当前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从事涉烟违法犯罪现象入手,深入剖析散支烟(白皮烟)问题的危害性、产生根源、表现形式,探讨打击与治理之策,不断降低散支烟(白皮烟)的市场占有率。
一、散支烟(白皮烟)的危害性解析
(一)散支烟(白皮烟)的高焦油危害。散支烟(白皮烟)由于制作工艺、机器设备、原辅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缺陷,难以达到降焦减害要求,甚至制作工艺差的散支烟(白皮烟)焦油含量每支高达40-50毫克以上,身心健康的人吸入大量焦油,容易诱发各种癌症和心肺、脑血管等方面疾病。
(二)散支烟(白皮烟)生产工艺差和采用伪劣原辅材料。生产者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多选用质次低等烟叶,质量很差。为达到烟叶外观的“黄、鲜、净”,不惜采用染料着色、化学药水浸泡、硫磺熏蒸等手段,导致这类烟叶含大量有毒物质。他们使用非食用香精甚至是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工业香精来为残次、霉变烟叶调香。烟丝中残留的硫化物被消费者吸食后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三)散支烟(白皮烟)受到交叉污染。为掩人耳目、逃避打击,犯罪份子经常采用分散、隐蔽的手段制假,一些制假窝点工厂周边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烟叶等原辅材料随意堆放,有的甚至紧挨臭水沟、猪圈、牛棚、厕所等地,不具備合格的卫生条件,容易污染烟草制品。
二、散支烟(白皮烟)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和体现形式
(一)吸食历史及习惯影响。贵港地区有较长的烟丝吸食历史,即到固定地点,利用水烟筒吸食,通过筒里的清水,用嘴吸,使里面产生负压,而使烟气通过水吸入口中,随着时代进步和习惯改变,水烟筒则比较少见了。而白皮烟支作为烟丝在市场上流通的升级版,吸食者携带方便,更加不受地域限制,与吸食水烟筒和成品卷烟有相似的感官享受,有较大的市场销售空间。
(二)经营规模小,成本低廉影响。经营散支烟(白皮烟)生意,不需要符合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要求,也不需要有固定经营场所和配置电脑、烟柜、价格标签等设施设备,往往是烟贩子在集农贸市场上手持塑料袋或蛇皮袋,袋装几百支或更多甚至是几十支摆在地摊上,有固定的吸食对象和寻找卷烟替代品的买家,按照卷烟平均零售价格123.8元/条计算,一斤散支烟(白皮烟)(约3条多成品卷烟)价值约371.4元,其成本低廉,是集农贸市场零散烟贩追求经营散支烟(白皮烟)生意的原因之一。
(三)行政处罚力度轻的影响。经营散支烟(白皮烟)生意多为零散销售的烟贩,量少次多,像“牛皮鲜”一样屡禁不止,实物量少的予以查扣没收,实物量大的立案查处并做罚款处理,但由于案值不大,此类案件在专卖执法人员抵达集农贸市场前,不法份子会弃烟逃走,造成“人货分离”形成无主案件,执法部门只能做无主处理,对烟贩起不到震慑作用。
(四)“访、送、销”一体式经营的影响。“访、送、销”一体式经营的市场摊点量多数大,分工明确,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都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占散支烟(白皮烟)销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形成供给销售链条,控制着整个散支烟(白皮烟)市场的运转。
(五)原辅材料供应、制假生产窝点影响。作为散支烟(白皮烟)制假源头,组织更加严密,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渠道广泛,分工越来越明确,逐步向渠道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生产的产品对周边区域和省内区域具备很强的辐射能力,同时生产窝点大部分处在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以及工厂集中的区域,隐蔽和分散具备抗打击能力。
三、降低散支烟(白皮烟)市场占有率的对策与思路
(一)注重强化政府主导,凝聚执法合力,为净化烟草市场保驾护航。以政府名义,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清理整顿烟草市场专项行动,充分调动全市公安、市场监督管理、邮管、海关、交通运输、供电等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各类涉假、走私贩私、散支烟(白皮烟)非法交易、无证经营打击目标,强化属地管理,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经营秩序。推动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清理整顿烟草市场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督促各级政府全力支持烟草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提供坚强后盾。
(二)注重整治散支烟(白皮烟)非法交易市场,强化市场控制力。要收集信息,定位准确。组织人员对各辖区圩镇市场摆卖烟丝、白皮烟摊数、位置、涉及人员及其仓储情况等信息进行登记造册,详细掌握烟叶种植的规模、经营情况、具体区位及数量等信息内容,完善相关档案,充分掌握信息资料,提高精准打击力度。各县烟草专卖局要积极与辖区政府汇报,协调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根据圩日市场、集农贸市场布局特点,制定详细行动方案,采取“集中检查、错时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市场公开摆卖区域进行“围堵”检查,依法迅速查处散支烟(白皮烟)公开摆卖行为,确保净化市场。
(三)注重以科技数据导侦为指引,全力摧毁散支烟(白皮烟)经营网络。以“打团伙、断网络、端窝点、破大案、抓主犯”为工作重点和行动思路,更加突出健全、完善与公安局社会治安、网络安全、技术侦查部门以及邮管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安局网络侦察、技术侦察及邮管部门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情报导侦办案,强化大数据、云计算运用,对全市涉烟重点线索情报、重点人员资金流水、重点人员车辆活动轨迹进行数据采集研判。联合供电部门,彻查辖区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以及工厂集中区域、重点居民区等重要区域的用电量,筛选超出正常用电量的可疑信息。联合邮管部门,对可疑物流寄递包裹坚持开包验视制度,通过看体积、称重量、测长度,必要时过机检查,提高精准打击力度,有力打击中转、运输及寄递散支烟(白皮烟)行为,最大限度切断流入贵港辖区的通道。强化线索深挖,追查生产来源地和销售网络,加大对销售散支烟(白皮烟)案件上下线的追查力度,努力摸清源头,集中主要力量端窝点,打网络,有效打击跨地区、集团化、网络化的非法加工、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散支烟(白皮烟)犯罪团伙,坚决遏制散支烟(白皮烟)冲击辖区市场的势头。
(四)注重宣传造势,营造舆论氛围,提高广大社会支持力度。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开展非法烟草专卖品销毁活动,有效震慑不法份子。充分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平台宣传造势,加强烟草法律法规及对吸食散支烟(白皮烟)的危害宣传,提高群众健康意识积极引导消费。加强涉烟案件举报奖励政策宣传,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凝聚“正能量”。
四、结语
总之,制售散支烟(白皮烟)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卷烟经营秩序和国家财税增收。我们将继续保持清理整顿烟草市场工作的良好状态,不断创新思路、总结经验,探索烟草市场依法治理的好方式好方法,形成强有力的散支烟(白皮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2019年打击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贵烟专〔2019〕2号). 2019年2月20日.
[2]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打击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贵烟专〔2018〕6号). 2019年2月11日.
关键词:散支烟(白皮烟);危害;根源;体现形式;对策
近年来,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从事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已经逐步成为一定时期、一定地区涉烟犯罪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们针对当前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从事涉烟违法犯罪现象入手,深入剖析散支烟(白皮烟)问题的危害性、产生根源、表现形式,探讨打击与治理之策,不断降低散支烟(白皮烟)的市场占有率。
一、散支烟(白皮烟)的危害性解析
(一)散支烟(白皮烟)的高焦油危害。散支烟(白皮烟)由于制作工艺、机器设备、原辅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缺陷,难以达到降焦减害要求,甚至制作工艺差的散支烟(白皮烟)焦油含量每支高达40-50毫克以上,身心健康的人吸入大量焦油,容易诱发各种癌症和心肺、脑血管等方面疾病。
(二)散支烟(白皮烟)生产工艺差和采用伪劣原辅材料。生产者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多选用质次低等烟叶,质量很差。为达到烟叶外观的“黄、鲜、净”,不惜采用染料着色、化学药水浸泡、硫磺熏蒸等手段,导致这类烟叶含大量有毒物质。他们使用非食用香精甚至是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工业香精来为残次、霉变烟叶调香。烟丝中残留的硫化物被消费者吸食后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三)散支烟(白皮烟)受到交叉污染。为掩人耳目、逃避打击,犯罪份子经常采用分散、隐蔽的手段制假,一些制假窝点工厂周边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烟叶等原辅材料随意堆放,有的甚至紧挨臭水沟、猪圈、牛棚、厕所等地,不具備合格的卫生条件,容易污染烟草制品。
二、散支烟(白皮烟)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和体现形式
(一)吸食历史及习惯影响。贵港地区有较长的烟丝吸食历史,即到固定地点,利用水烟筒吸食,通过筒里的清水,用嘴吸,使里面产生负压,而使烟气通过水吸入口中,随着时代进步和习惯改变,水烟筒则比较少见了。而白皮烟支作为烟丝在市场上流通的升级版,吸食者携带方便,更加不受地域限制,与吸食水烟筒和成品卷烟有相似的感官享受,有较大的市场销售空间。
(二)经营规模小,成本低廉影响。经营散支烟(白皮烟)生意,不需要符合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要求,也不需要有固定经营场所和配置电脑、烟柜、价格标签等设施设备,往往是烟贩子在集农贸市场上手持塑料袋或蛇皮袋,袋装几百支或更多甚至是几十支摆在地摊上,有固定的吸食对象和寻找卷烟替代品的买家,按照卷烟平均零售价格123.8元/条计算,一斤散支烟(白皮烟)(约3条多成品卷烟)价值约371.4元,其成本低廉,是集农贸市场零散烟贩追求经营散支烟(白皮烟)生意的原因之一。
(三)行政处罚力度轻的影响。经营散支烟(白皮烟)生意多为零散销售的烟贩,量少次多,像“牛皮鲜”一样屡禁不止,实物量少的予以查扣没收,实物量大的立案查处并做罚款处理,但由于案值不大,此类案件在专卖执法人员抵达集农贸市场前,不法份子会弃烟逃走,造成“人货分离”形成无主案件,执法部门只能做无主处理,对烟贩起不到震慑作用。
(四)“访、送、销”一体式经营的影响。“访、送、销”一体式经营的市场摊点量多数大,分工明确,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都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占散支烟(白皮烟)销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形成供给销售链条,控制着整个散支烟(白皮烟)市场的运转。
(五)原辅材料供应、制假生产窝点影响。作为散支烟(白皮烟)制假源头,组织更加严密,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渠道广泛,分工越来越明确,逐步向渠道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生产的产品对周边区域和省内区域具备很强的辐射能力,同时生产窝点大部分处在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以及工厂集中的区域,隐蔽和分散具备抗打击能力。
三、降低散支烟(白皮烟)市场占有率的对策与思路
(一)注重强化政府主导,凝聚执法合力,为净化烟草市场保驾护航。以政府名义,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清理整顿烟草市场专项行动,充分调动全市公安、市场监督管理、邮管、海关、交通运输、供电等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各类涉假、走私贩私、散支烟(白皮烟)非法交易、无证经营打击目标,强化属地管理,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经营秩序。推动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清理整顿烟草市场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督促各级政府全力支持烟草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提供坚强后盾。
(二)注重整治散支烟(白皮烟)非法交易市场,强化市场控制力。要收集信息,定位准确。组织人员对各辖区圩镇市场摆卖烟丝、白皮烟摊数、位置、涉及人员及其仓储情况等信息进行登记造册,详细掌握烟叶种植的规模、经营情况、具体区位及数量等信息内容,完善相关档案,充分掌握信息资料,提高精准打击力度。各县烟草专卖局要积极与辖区政府汇报,协调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根据圩日市场、集农贸市场布局特点,制定详细行动方案,采取“集中检查、错时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市场公开摆卖区域进行“围堵”检查,依法迅速查处散支烟(白皮烟)公开摆卖行为,确保净化市场。
(三)注重以科技数据导侦为指引,全力摧毁散支烟(白皮烟)经营网络。以“打团伙、断网络、端窝点、破大案、抓主犯”为工作重点和行动思路,更加突出健全、完善与公安局社会治安、网络安全、技术侦查部门以及邮管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安局网络侦察、技术侦察及邮管部门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情报导侦办案,强化大数据、云计算运用,对全市涉烟重点线索情报、重点人员资金流水、重点人员车辆活动轨迹进行数据采集研判。联合供电部门,彻查辖区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以及工厂集中区域、重点居民区等重要区域的用电量,筛选超出正常用电量的可疑信息。联合邮管部门,对可疑物流寄递包裹坚持开包验视制度,通过看体积、称重量、测长度,必要时过机检查,提高精准打击力度,有力打击中转、运输及寄递散支烟(白皮烟)行为,最大限度切断流入贵港辖区的通道。强化线索深挖,追查生产来源地和销售网络,加大对销售散支烟(白皮烟)案件上下线的追查力度,努力摸清源头,集中主要力量端窝点,打网络,有效打击跨地区、集团化、网络化的非法加工、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散支烟(白皮烟)犯罪团伙,坚决遏制散支烟(白皮烟)冲击辖区市场的势头。
(四)注重宣传造势,营造舆论氛围,提高广大社会支持力度。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开展非法烟草专卖品销毁活动,有效震慑不法份子。充分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平台宣传造势,加强烟草法律法规及对吸食散支烟(白皮烟)的危害宣传,提高群众健康意识积极引导消费。加强涉烟案件举报奖励政策宣传,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凝聚“正能量”。
四、结语
总之,制售散支烟(白皮烟)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卷烟经营秩序和国家财税增收。我们将继续保持清理整顿烟草市场工作的良好状态,不断创新思路、总结经验,探索烟草市场依法治理的好方式好方法,形成强有力的散支烟(白皮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2019年打击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贵烟专〔2019〕2号). 2019年2月20日.
[2]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打击制售散支烟(白皮烟)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贵烟专〔2018〕6号). 2019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