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打造优质学校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y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市一中创建于1912年,素以名师云集、校风朴实、人才辈出而著称。近一个世纪以来,一批杰出人才,17位“两院”院士均曾在该校就读。近10年来,有160余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在国际中学生5个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共获32枚奖牌,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省、市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258枚金牌,为国家培养了11名一级运动员。如今,学校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湖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下面本刊记者就带您走近陈德平副校长,聚焦长沙市一中。
  记者:长沙市一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全国名校。请问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是通过何种举措实践这一目标的?
  陈德平: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针,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教研领路、质量第一”为办学宗旨,形成了“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办学宗旨的保障。我们认为,教育的功能是育人,培育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人,也就是说要培养能生存发展、对社会有作为的人。按照这一目标,学校工作采取“区分层次、降低重心、坚持底线、强调践行、讲求实效”和“严爱结合,尊重学生需求、贴近学生生活、着眼学生发展,注重心理疏导”,走出“无序、软弱、低效”的困惑,达到“清晰、有力、高效”的目标。基于这一认识,学校逐步形成了“不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任、给学生一张永恒的人生通行证”的办学理念,既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重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在营造教育环境、构建教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方面“大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坚持狠抓“三风”(领导作风、教师师风和学生学风)建设,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在师生、生生的交际中,要相互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倡导“亦诗亦友是吾师”的观念。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上,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伙伴、选择作业形式的权利。禁止按分数排队,杜绝体罚。新型的生动活泼、平等民主、主动和谐的学习氛围正弥漫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学校特别重视生存能力即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常规教学狠抓三个方面:讲规范,抓基础,重学法。课堂教学重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和基本价值观。开展了探究型学法研究,部分教师还设立了“课外作业超市”,高中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等。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有异想天开之念,有标新立异之举,有切中时弊之言。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反思式方法,基本上杜绝了那种“抱着走、满堂灌、嚼碎喂”的教学模式,提倡比能力,不比智力,真正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任。
  应该说我校每一位员工每天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用自己爱的智慧和责任的汗水在杏坛上努力耕耘,在学海中采撷智慧的花朵,为的都是要促进这一办学宗旨的实现。
  记者:您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学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是怎样践行素质教育的?又是如何处理“素质”与“分数”之间关系的?
  陈德平: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实事求是地讲,我校也曾一度面临着这方面的困扰。但是,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仔细的思考,我们认为“素质”与“分数”不是一对矛盾,搞素质教育,不是要不要升学率;抓分数、抓升学率和强调素质教育并不矛盾。问题的实质在于抓的是什么样的升学率以及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是培养“只知道做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应试机器”,还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始终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坚持素质教育方向,按教育规律办事”。我校较早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把常规教学管理上升到了科学、规范、依法管理的高度。尤其是近几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长远的教育理念,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主体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三个环节,来达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创设学生宽松成长的环境。
  记者:贵校从2000年起就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回顾这一课程的开设历程,贵校主要有什么收获?
  陈德平:我校早在1999年初,便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至今已经成功开设了7年。按要求,每个学生在高中毕业考试之前必须有一个课题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交给学校,结题的分数达到标准后方可毕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自主选题→方案论证→研究→结题(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评定方式采用诊断式,重结果更重过程,至今已有一千多个课题结题。经过学生们自身的努力,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湘声报》及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也电视台等媒体对部分优秀课题进行了报道。我们的主要收获是:第一,形成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我校摸索出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模式:“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学校保障、社会支持”,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指导思想、实施与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第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参与了选题、开题、研究和答辩等环节,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掌握了查阅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参观访问法、观察法和科学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信息加工能力;在研究中学会了分工与合作,锻炼了社交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第三,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该课题获得了湖南省“九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记者:请谈谈学校是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
  陈德平:多年来,长沙市一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校园文化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中,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形成了深厚而悠长的校园文化底蕴。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
  一是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长期以来,学校一直秉承“公勇勤朴”的优良校训,形成了“敬业、务本、爱生、奉献”的教风、“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学风,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文化观念、思维特征、行为习惯。我校“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也日益彰显。
  二是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我们认为,树德育人,树木亦育人,校园无小事,处处是课堂。如今的一中已是融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哲理的人文景观于一体,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成为了生动的教科书,承载着丰富的育人内涵。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每年有科技节、艺术节、社团节等六大学生盛会,陶艺社、棋社、动漫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十几个社团活跃在校园,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其中。校园活动精彩纷呈,为学生搭建了发展成才的平台,引导他们自主体验、感受和提高,努力做讲诚信、负责任、有爱心的人,为学生创造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提出,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名校,贵校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教师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陈德平:今年9月起,我省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千头万绪,对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譬如只熟悉某一门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将很难胜任新的教学要求,而视野宽广、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将在新课程改革中备受青睐。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可推卸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教师必须实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中有所作为。为此,我校已经采取或即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鼓励教师在岗进修,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自2003年以来,我校已有143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均已结业,另外有20多位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第二,支持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研究能力。我校“十五”期间有正式立项的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规划课题4个,另有3个全国规划课题子课题。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又有4个成功立项。现在全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达60%,每年约有300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课题本身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开展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第四,定期开展一系列的专题培训活动,譬如班主任培训,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工作专题研讨会等。
  我们希望广大教师主动学习、探究,通过共建学习型校园的途径来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教研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他文献
实验区报告之学校篇    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前身是有近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广州市师范学校。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使人们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广州市从2001年拉开了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的序幕,并于同年决定将广州市师范学校转办普通高中,确定为广州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2003年,学校成为广州市首批新课程样本实验学校,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2007年3月,学校通过“广
期刊
2004年秋天,我们满怀希望踏入课改的洪流,也带着担心走进了新课程。蓦然回首,我们已走过了三年的课改探索实验。三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路上,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发现了一些困惑。    一、新课程区域实施带来的变化与引发的困惑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质量观等在教师中开始确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平等、和谐、合作的
期刊
一、统考科目解读    把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一是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地位。目前,国家统一高考和各省份都把这三门作为必考科目,语数外三门学科在高等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同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语文、数学设计了附加题,这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修习的实际情况也相一致。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有选拔人才不同标准的要求,也为学生进一步发挥潜能提供了机会
期刊
石鸥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30多项,一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教育学专家,直接参与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咨询和实验工作。   
期刊
执 笔:王修勇 广东省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一、研究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project learning),在国外称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习等,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出
期刊
编者按  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所形成的新的教育生态也逐渐从量变发展到质变,这变化里有教育价值判断、教学方式、教学文化等诸多内容,也必将为国人的教育带来崭新的面貌,带动中华民族的复兴。  改革意味着秩序的重新调整,关注课程改革必然要关注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声音、观点。学校校长或者学校管理者的声音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本期《视点》栏目从课改前沿传来的相关声音里选取有代表性的几辑,希望能够为课改人提供些许
期刊
(说明:文章中的家长、学生姓名均为笔名。)    一、活动原因    在班上总有一批思想松懈,爱旷课、迟到或改校服(把裤脚变窄)的学生,他们这些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影响了班级积极进取的风气,也影响到班级在常规管理中的评比分数,这让着急的班主任经常为之动怒,常规做法一般先是将问题学生训斥一顿,然后请家长,这样既没能让学生认识自身的问题,又没能根治这一现象,还使师生在批评中“两败俱伤”。因此,对于学生这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偶像与自我》的第一节《透视“追星”》,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自己的路”。  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始向往和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交往重心开始转向同学和朋友,会面临合群中的盲从、独立与自主、崇拜与自我等问题。因此,本单元首先从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从众现象着手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克服消极从众现象,学会自主选择,发
期刊
一、“几度春秋”:校本教研从文本到制度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推进中,“校本教研”早已是一个令人熟知的话语,纳入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校本教研”的明确提出,与其说是一个引进“school-based”的外来语,不如说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践,着力在不同学校鲜活教育情景下的积极探索。如果课程的理念与追求仅仅停留在观念、文本层面时,远离教师行为实践、远离学生真实收获的课程远不足以实现课程的目标
期刊
我国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课程和教学的管理、实施、评价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课程改革重要使命的践行者,面对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以怎样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来回应和适应改革,这关乎教师成长的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地进行自我升华,形成中国优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历史赋予教育的重任?我们带着教师成长历程中涉及的诸多问题,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教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