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制度的研究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上存在的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体制,运动员自身的文化基础,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等方面。最后文章指出改变这种现状要从学分制,运动员的招收渠道,以及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29-2
  随着“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苗子开始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原先“单一的竞技体育训练网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把业余或专业训练溶入到教育体系中来,建立一种新的训练体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保障问题。普通高校是运动员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标准大学生运动员,又能代表国家参加各种世界性的比赛,是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对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条件论述较多,而所涉及到的文化学习管理层面的研究却都较为空洞。为推进高校体育的发展,笔者就我国高校中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以便为加强运动员的学习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1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困境
  1.1 学校学习体制不利于运动员文化学习
  目前高校的学制不利于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培养我国试办高校的学制(除少数院校或专业外)一般均为四年制,在校期间,又要学习,又要训练,加之文化基础差,课业负担繁重,造成高水平运动员在校期间的训练时间无法保证和精力无法投入,各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院校,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组织形式:⑴不分专业集中编班学习;(2)按专业单独编班学习;(3)先集中在预科学习一年,后升入院系各相应专业插班学习。以上形式是各高校经过若干年的摸索后逐渐形成的运动员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以上形式各有利弊,总体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国试办高校的实施情况是,由于没有坚持常年系统的训练或不能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致使高水平运动员在校四年,技能、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和现象等,其原因学制是关键,必须改革现有的学制,以便有利于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培养。
  1.2 运动员自身文化基础薄弱
  从1999年录取的高水平运动员类群特征来看,其来源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省体工队的在役运动员;(2)省体工队的退役运动员;(3)省少体校的在役运动员;(4)各地州市体校在役运动员;(5)极少部分中学应届毕业生;(6)其他渠道招收的运动员(如企业在职运动员和省外在役运动员)。从上述招收的六种途径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中尽管有些运动员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但大部分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是差的,学历不高,大部分运动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甚至有些运动员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再加上训练和比赛占去了他们很多的学习时间,学习更是没办法跟走了。他们甚至讨厌学习,害怕学习。把这些运动员招收进大学,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确实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1.3 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存在矛盾
  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矛盾,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目前指导思想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各个高校越来越多地重视运动成绩,把运动员当成获取奖牌的工具,置文化教育于不顾,形成了颇有影响的“体育中心论”;二是存在唯“学习论”,强调文化学习,主张放弃或敷衍体育训练。[3]而这两种教育管理错误倾向却引导两者割裂开来,走向对立,这必然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有的学生进校后,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能够顺利毕业,有利于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不愿参加训练或消极训练,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下降。而另外一种是那些训练刻苦、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达不到要求,影响就业和就业后的工作。因此,如何处理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使高水平运动员既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发挥运动员的特长,提高运动成绩,培养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要求的大学生运动员,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 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途径
  2.1 利用学分制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进行管理
  目前对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的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也是制定了不同的学籍管理,但这些学籍制度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矛盾”。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降低学分制。按照普通大学生学籍管理条例,4年间修满160~180学分即可毕业,否则,可相应延长学制1~2年。对于普通高校运动员,到底要修多少学分才能符合专业文化的需求,按照黄权卫老师“96个专业文化学习的划分,每个学分按18学时计,共1728学时,以每门课程平均56~72学时计,大约可修满28门课程,这完全可以覆盖任何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门类”。[4]但贡建伟等人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半天学习,半天训练”对文化学习影响较大,以“现行的”学籍管理根本无法完成大学学业。显然,这种学分制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学训”矛盾。李颂华老师的“学制浮动”把竞争机制引入学籍管理,也只是为保护运动成绩较好的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大部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5]因此,如何利用学分制,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进行管理,是目前应该主要考虑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学分制的出现还是给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给他们平时的训练提供了自由的时间安排。
  2.2 改善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渠道
  目前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有本文上述中的六种渠道,然而这六种招收途径都没有很好的体现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真正目的,而是有些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样招进来的运动员,只能是作为为学校拿奖牌,挣名誉的一种工具,而没能利用高校的文化氛围,科研水平,训练场所,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6]高校应该走一条真正的“教体结合”的道路。在培养出胡凯,刘青等优秀运动员的清华大学就是这种模式的坚定的探索者。   本文认为高校走“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才选拔模式,健全“一条龙”训练体制是目前比较合适的一条道路。所谓“一条龙”训练体制就是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个由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学校业余训练体制。美国和西方许多体育发达的国家正是走的这种培养路子。这种体制是学习与课余训练同步进行,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运动水平较高的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这是学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最佳模式,从全国其他高校办队的经验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最佳的人才通道是小→中→高→大学定点逐级培养,这样做有利于系统化的培养和人才健康成长。尽量把中学里有体育天赋和特长的学生招入大学,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和训练,这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才能有保障,才能细水长流,源源不断。
  2.3 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还必须从他们的思想根源上找突破口,只有在思想上引起他们对文化学习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调查,他们对文化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低,学不懂,没时间,怕苦,文化学习枯燥等,我们知道这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理由,也不是什么难以克服的问题。只是思想上不重视罢了。因此,对这些人要派专人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文化学习对他们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的专业训练的帮助。同是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他们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把文化学习成绩与就业挂钩,与学分挂钩,与评奖学金挂钩等等。
  3 建 议
  3.1 学分制给高校运动员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怎样来给这些运动员进行学分评定是各个高校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学分制来促进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3.2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一项系统工程,突出普通高校办队的特色重在保障运动员系统的文化学习下,谋求训练与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走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学教结合的道路。
  3.3 高校要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把重视文化成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给那些学习成绩好的运动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奖励学分,安排好的工作等。而对那些不重视文化学习的运动则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3.4 运动员对文化专业的需求不尽相同,应根据运动员对文化专业的兴趣,“统一编班、统一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黄炜皓,张瞻铭等. 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模式[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123—124.
  2 梅丽华,白雪松等.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3—76.
  3 钱锋.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85—86.
  4 陈军,邹荣霞等.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现状和管理对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0—82.
  5 朱丽琦. 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办学体制的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87—90.
  6 廖小林. 高水平运动队的构建与管理初探[J].体育科技,2005,(4):53—5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形势所需,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教育改革的发展必然选择。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从创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在构建全面渗透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上努力探索。  关键词:创业教育;全面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12-2  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创业教育
期刊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是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接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达到企业与高职学校“双赢”,实现高职教育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关键词:深度对接;职业教育;公路
期刊
摘 要:如何加强民办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德育工作一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就民办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现代德育工作管理思想,并在德育教育工作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品德量化考核制度的测评体系,谈了德育工作的体会,并提出一些措施,力图通过这些措施,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关键词:民办院校;德育工作新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后勤服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既坚持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提高保障能力,又能较好地提高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成为后勤服务工作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广东海洋大学结合学生公寓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实施后勤服务质量工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校
期刊
摘 要:液压或气动机构是造成开关故障的主要原因,它直接影响了设备开关的可靠性。 本文以变电站220kV开关液压机构为例,对液压机构频发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的解决方法对液压型机构的开关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液压机构;故障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36-2  1 液压机构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  新孤变电站作为油田三大22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广西新时期社会科学社会团体的发展特点进行阐述,认为广西社会科学类社团数量在不断增加,地方特色鲜明,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广西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发展思考。  关键词: 广西;社科类;团体;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30-2  1 广西社科类社团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1.1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社团数量在不断增加  
期刊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41-4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经济成分等多样化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遭遇到深刻的挑战。作为企业,以往比较刻板的工作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达不到预期目的。企业只有不断的
期刊
摘 要:变电站的房屋的重要性应与设备同样看待,当房屋或设备箱体发生渗漏或密封不严时,容易导致设备发生短路而引发故障。本文就如何解决房屋或设备箱体的渗漏、密封不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对变电生产单位的安全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房屋;渗漏;故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38-1  沿海变电所均处于盐碱比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滨
期刊
摘 要:责任文化可以抵抗企业风险。大力加强党员责任文化培育,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进一步认清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形势,认清“四个负责”是党员责任文化的主要内容,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员;责任文化;培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35-3  责任就是态度加能
期刊
摘 要:“位育”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它阐释的问题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它隐藏的内涵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姿态进行剖析,并以它蕴含的深刻道理为基础教育均衡的教师队伍与时俱进地进行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位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27-4  “位育”是潘光旦先生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