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煤炭工业产业集中度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增强大型煤炭企业的供给能力,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企业;煤炭工业;发展方式;兼并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许多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是推动煤炭产业尽快步入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并购重组是煤炭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谋求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常性行为。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作为生产方式重要内容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之发展要求相适应。从简单的协作到传统的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企业发展,再由工厂制向公司制发展,必将通过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因此,从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看,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煤炭企业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煤炭工业也暴露出了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要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实施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规模化发展迫在眉睫。
从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的历史可以看,尤其是2004以来,环保、高耗能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煤炭工业实施了“上大压小”的政策,加大了关闭小煤矿的力度,推动了煤矿企业并购重组步伐。为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煤炭產业政策,山西、河南、河北等主要产煤大省,分别提出了推进本辖区内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的意见、方案和政策,如我省出台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到2010年年底,全省要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省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占用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确定了中平能化集团、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郑煤集团、神火集团、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大型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并购重组是煤炭依靠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企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要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一般来讲,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科技研发,使用新的高科技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集约化生产,获得市场话语权。由此可见,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是以科技进步为前提;反过来,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竞争力增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经济保障。因此,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并购重组必然发生。
我国煤炭企业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一直成为发展的主导。从工艺上来讲,由炮采炮掘到综采综掘,再到联合自动化采掘;从装备上来讲,由坑木支护、人工运输到大型化、重型化设备。目前,国内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柱最大工作阻力已达到18000KN,采煤机最大装机功率已达到2550KW,运输机最大功率达到3000KW,最大运量达到4200T/h。同时,在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支持,实现煤矿综采装备大功率、重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日产达3万吨以上的综采工作面和年产达1000万吨以上的矿井,使煤炭生产不断向集约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兼并重组是实现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必要选择
我国煤炭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矿以井工开采为主,水、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严重,安全压力巨大。分析这些年煤矿安全形势变化,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保障程度与矿井规模、管理水平、装备投入水平呈正比,也就是说,矿井规模越大,管理水平越高,装备投入越先进,矿井的安全保障程度就越高。单井规模小、技术工艺相对落后的小煤矿,其产量不足总产量的30%,但其事故死亡人数却占总人数的70%。实质上,这与煤炭产业的特性密不可分。只有当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够有效采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力,才有足够资金、技术和人才保障安全的投入。
大型煤炭企业规模大,具有较强资金实力,各项管理规范,装备较先进,矿井抗灾能力较强,安全保证程度相对较高。而小煤矿一方面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盈利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大多数小煤矿所有者受利益驱动和高额利润诱惑,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只想把赚来的钱装入口袋,而不愿意在安全生产上加大投入,使矿井抗灾能力减弱。2000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4.47。2008年,经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百万吨死亡率降至1.182,下降了3.288个百分点。
因此,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矿井规模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更好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善矿井生产条件,提高效率、效益和安全保障程度,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安全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四、兼并重组是煤炭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集约化发展,就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因此,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增强大型煤炭企业的供给能力,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小煤矿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地方财政。但毋庸讳言,其总体发展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继续走广种薄收、全面开花式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 集中度的提升,增强了政府对基础能源的调控力。在2008年初抗击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各大型煤炭企业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不放假、不涨价、顾大局、做奉献,实现了“确保安全生产、确保煤炭供应”的目标,证明了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煤炭工业重要的支撑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由中央管理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只有神华和中煤两大企业,2008年煤炭产量只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4.2%,由国家直接控制调度的煤炭供应量明显不足。分析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在我国国有煤炭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通过积极推进并购重组提高煤炭產业集中度,实现煤炭企业节约化发展,对于增强政府加大基础能源调控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五、兼并重组是煤炭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发展的必要手段
煤炭企业的节约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煤炭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地提高回采率,把地下的煤炭挖出来;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尽量地减少其他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实现清洁发展。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可供建井利用精查储量仅占尚未利用资源量的12%左右。因此,在加大勘探力度的同时,节约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是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刚性目标。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披露,当前我国煤矿矿井资源回收率普遍偏低,约为30%。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这主要和我国煤矿井型规模普遍偏小、不能使用或不能很好地使用先进技术有关。小煤矿的多点建井、边界煤柱、保护煤柱,都浪费了大量的可采资源;每个井的井田面积有限,可采资源有限,没有布局大采面、使用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通过并购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建立统一的开发主体,统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源头上为大型煤炭企业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回采率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高耗能。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力成本越来越低,能耗占比会越来越大。因此,节约能耗,从而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任务越来越重。据煤炭工业交给你个利用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煤炭行业耗能总量约为1.31亿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平均为1.24吨标准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造成我国煤炭行业总体能耗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煤矿比重过高。一般来讲,小煤矿所用的设备吨煤电耗是新设备的3-4倍。大型煤炭企业具有较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较强的资金优势,这些都为控制煤炭生产过程过高的能耗提供了保障。特别是近几年,多数大型煤炭企业已经把循环经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对矿井水、瓦斯、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煤矿企业并购重组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场艰苦而又具有积极意义的战役。目前,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我们要讲政治、讲科学,重安全、重效益,顾大局、重实际,充分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积极推动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福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3]李荣融.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企业;煤炭工业;发展方式;兼并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许多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是推动煤炭产业尽快步入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并购重组是煤炭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谋求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常性行为。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作为生产方式重要内容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之发展要求相适应。从简单的协作到传统的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企业发展,再由工厂制向公司制发展,必将通过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因此,从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看,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煤炭企业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煤炭工业也暴露出了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要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实施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规模化发展迫在眉睫。
从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的历史可以看,尤其是2004以来,环保、高耗能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煤炭工业实施了“上大压小”的政策,加大了关闭小煤矿的力度,推动了煤矿企业并购重组步伐。为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煤炭產业政策,山西、河南、河北等主要产煤大省,分别提出了推进本辖区内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的意见、方案和政策,如我省出台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到2010年年底,全省要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省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占用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确定了中平能化集团、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郑煤集团、神火集团、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大型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并购重组是煤炭依靠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企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要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一般来讲,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科技研发,使用新的高科技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集约化生产,获得市场话语权。由此可见,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是以科技进步为前提;反过来,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竞争力增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经济保障。因此,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并购重组必然发生。
我国煤炭企业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一直成为发展的主导。从工艺上来讲,由炮采炮掘到综采综掘,再到联合自动化采掘;从装备上来讲,由坑木支护、人工运输到大型化、重型化设备。目前,国内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柱最大工作阻力已达到18000KN,采煤机最大装机功率已达到2550KW,运输机最大功率达到3000KW,最大运量达到4200T/h。同时,在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支持,实现煤矿综采装备大功率、重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日产达3万吨以上的综采工作面和年产达1000万吨以上的矿井,使煤炭生产不断向集约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兼并重组是实现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必要选择
我国煤炭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矿以井工开采为主,水、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严重,安全压力巨大。分析这些年煤矿安全形势变化,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保障程度与矿井规模、管理水平、装备投入水平呈正比,也就是说,矿井规模越大,管理水平越高,装备投入越先进,矿井的安全保障程度就越高。单井规模小、技术工艺相对落后的小煤矿,其产量不足总产量的30%,但其事故死亡人数却占总人数的70%。实质上,这与煤炭产业的特性密不可分。只有当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够有效采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力,才有足够资金、技术和人才保障安全的投入。
大型煤炭企业规模大,具有较强资金实力,各项管理规范,装备较先进,矿井抗灾能力较强,安全保证程度相对较高。而小煤矿一方面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盈利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大多数小煤矿所有者受利益驱动和高额利润诱惑,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只想把赚来的钱装入口袋,而不愿意在安全生产上加大投入,使矿井抗灾能力减弱。2000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4.47。2008年,经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百万吨死亡率降至1.182,下降了3.288个百分点。
因此,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矿井规模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更好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善矿井生产条件,提高效率、效益和安全保障程度,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安全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四、兼并重组是煤炭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集约化发展,就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因此,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增强大型煤炭企业的供给能力,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小煤矿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地方财政。但毋庸讳言,其总体发展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继续走广种薄收、全面开花式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 集中度的提升,增强了政府对基础能源的调控力。在2008年初抗击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各大型煤炭企业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不放假、不涨价、顾大局、做奉献,实现了“确保安全生产、确保煤炭供应”的目标,证明了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煤炭工业重要的支撑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由中央管理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只有神华和中煤两大企业,2008年煤炭产量只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4.2%,由国家直接控制调度的煤炭供应量明显不足。分析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在我国国有煤炭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通过积极推进并购重组提高煤炭產业集中度,实现煤炭企业节约化发展,对于增强政府加大基础能源调控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五、兼并重组是煤炭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发展的必要手段
煤炭企业的节约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煤炭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地提高回采率,把地下的煤炭挖出来;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尽量地减少其他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实现清洁发展。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可供建井利用精查储量仅占尚未利用资源量的12%左右。因此,在加大勘探力度的同时,节约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是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刚性目标。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披露,当前我国煤矿矿井资源回收率普遍偏低,约为30%。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这主要和我国煤矿井型规模普遍偏小、不能使用或不能很好地使用先进技术有关。小煤矿的多点建井、边界煤柱、保护煤柱,都浪费了大量的可采资源;每个井的井田面积有限,可采资源有限,没有布局大采面、使用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通过并购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建立统一的开发主体,统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源头上为大型煤炭企业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回采率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高耗能。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力成本越来越低,能耗占比会越来越大。因此,节约能耗,从而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任务越来越重。据煤炭工业交给你个利用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煤炭行业耗能总量约为1.31亿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平均为1.24吨标准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造成我国煤炭行业总体能耗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煤矿比重过高。一般来讲,小煤矿所用的设备吨煤电耗是新设备的3-4倍。大型煤炭企业具有较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较强的资金优势,这些都为控制煤炭生产过程过高的能耗提供了保障。特别是近几年,多数大型煤炭企业已经把循环经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对矿井水、瓦斯、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煤矿企业并购重组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场艰苦而又具有积极意义的战役。目前,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我们要讲政治、讲科学,重安全、重效益,顾大局、重实际,充分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积极推动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福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3]李荣融.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