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科教学中,中国现代文学可谓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近代文学,下启当代文学,在文学史中发挥了巨大的桥梁作用。现代文学中一些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常常被列入高中教材作为必学课文,因此学好现代文学,对于以后致力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学生来讲,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种尴尬局面: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缺少兴趣甚至是不感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得汗流浃背,学生却在下面各行其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不管用在何处,都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逐步总结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较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受益。
一、用“故事”激发兴趣
横向看来,现代文学跨越的年限并不长,从1917年的五四运动发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终结,仅仅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但是,从纵向发展来看,其作家之众多、作品之繁杂、文学样式之丰富,在文学史上蔚为大观。由于年代的隔阂,作品内容深刻,加上学生的阅读量不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兴趣。因此,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依次介绍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最后总结作家的创作特色,必然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望讲台而兴叹”,机械地抄录笔记,一节课下来,除了满页的笔记外,几乎毫无收获。我们知道,了解一个作家的创作,对其作品具体内容的掌握是必不可分的,可是作品往往又抽象难懂的文学语言构成。因此,如果能把作品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结合生动的语言讲出来,必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故事,结合作家的生平,了解作家的创作特色,通过这种方法,作家及其作品就能在学生们的头脑中落地生根了。
在讲解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时,我没有一开始就介绍其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而是从中挑选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先从讲故事入手。例如《风波》一文,是由“皇帝又坐龙庭了”这句话引起的复辟与剪辫的风波。当然,我首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们介绍了文中主人公姓名的来由,再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七斤一家在赵七爷的“没有鞭子,该当何罪”的威慑下所流露出来的惶恐、混乱与茫然,和赵七爷得势时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正当学生们沉浸于我的讲解时,我戛然而止,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皇帝又要坐龙庭了’引起的风波揭示了什么?”这时候,被好奇心驱使的学生们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答道:“七斤不该剪辫子”;有的答道:“反映了人们的愚昧和落后”;有的答道:“反映了农村人的思想还不开化,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皇帝呀?”此时,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赞扬每位学生的大胆设想与回答,最后引导学生一起,让他们结合鲁迅先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背景,轻松地得出了结论:作品揭露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停滞、落后和农民的贫困。接着再以同样的方式讲几个故事,最终总结出《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索问题,既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了解,又使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用画面激发兴趣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普及,画面教学在兴趣的激发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直接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们必然会觉得文本索然无味,似懂非懂,而失去对作品的兴趣,而利用画面则使得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们能与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对话,从而进入到人物的内心。
在讲授曹禺先生的《雷雨》一剧时,我先让他们把剧本通读一遍,紧接着组织他们观赏了话剧《雷雨》。果然,在观赏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荧幕,还不时因周朴园的专制表现出愤恨的情绪;或为蘩漪的遭遇而双眉紧锁;或为四凤与周萍的爱情而扼腕叹息。放映结束后,我专门开展了一节讨论课,让大家畅谈各自的观后感。
同学们都踊跃地发表自己的“高见”,看得出来他们是认真地看了影片,并且真正地开动脑筋想问题了。随后我把他们的答案作了一个归纳,得出结论:人物形象方面,周朴园是一个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蘩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饱受精神折磨,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而又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正如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周萍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对于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的话,在家庭中也是十分压抑的;周冲和四凤是整出戏中最让人心寒的受害者,他们两个同样的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他们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雷雨的悲剧意义也就在于感性生命自由与理性文明规制的冲突不可调和。
看似很难理解的《雷雨》,却借助于有声画面和师生互动,一起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虽然学生还不能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内容,但我已经很欣慰了,看着他们踊跃地发言,积极地思考,心里突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
三、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一词,听起来似乎与课堂毫无关联,甚至有人会质疑它的可行性——在课堂上做游戏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吗?不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间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可以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使人进入一种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将对学习新的知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那么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一些与文学知识有关的小游戏,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听课质量,反而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真正做到贺拉斯所谓的“寓教于乐”。
本文仅列举一例,与广大师生一同分享:
游戏规则:取三十张写有现代作家姓名的卡片,分为三组,再依次找三组同学(每组两人),每组分得十张卡片,分工合作,限时游戏。一个同学在讲台上说出这个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另一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这名作家的名字,如果没说出,就pass掉说下一个,游戏结束,计分,说对一个记一分,哪组学生分高就算胜出。
按照规则,给获胜的小组一点小小的奖励,一本笔记本或是一只钢笔,既是对他们知识的肯定,又能让他们加深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记忆,同时,还能让没答出来的同学下课后去翻阅作品,如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小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亦可获得意外的收获。
结 语
兴趣的激发还有很多方法,笔者在此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以上三种。文学史的课堂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作为教师,只要用心去经营她、浇灌她、滋养她定能绽放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而作为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着学生在这个大花园中畅游、求知,使文学史的课堂真正达到“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境界。那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不仅仅收获的是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给与我们的无限感动。
李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生。
一、用“故事”激发兴趣
横向看来,现代文学跨越的年限并不长,从1917年的五四运动发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终结,仅仅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但是,从纵向发展来看,其作家之众多、作品之繁杂、文学样式之丰富,在文学史上蔚为大观。由于年代的隔阂,作品内容深刻,加上学生的阅读量不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兴趣。因此,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依次介绍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最后总结作家的创作特色,必然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望讲台而兴叹”,机械地抄录笔记,一节课下来,除了满页的笔记外,几乎毫无收获。我们知道,了解一个作家的创作,对其作品具体内容的掌握是必不可分的,可是作品往往又抽象难懂的文学语言构成。因此,如果能把作品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结合生动的语言讲出来,必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故事,结合作家的生平,了解作家的创作特色,通过这种方法,作家及其作品就能在学生们的头脑中落地生根了。
在讲解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时,我没有一开始就介绍其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而是从中挑选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先从讲故事入手。例如《风波》一文,是由“皇帝又坐龙庭了”这句话引起的复辟与剪辫的风波。当然,我首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们介绍了文中主人公姓名的来由,再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七斤一家在赵七爷的“没有鞭子,该当何罪”的威慑下所流露出来的惶恐、混乱与茫然,和赵七爷得势时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正当学生们沉浸于我的讲解时,我戛然而止,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皇帝又要坐龙庭了’引起的风波揭示了什么?”这时候,被好奇心驱使的学生们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答道:“七斤不该剪辫子”;有的答道:“反映了人们的愚昧和落后”;有的答道:“反映了农村人的思想还不开化,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皇帝呀?”此时,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赞扬每位学生的大胆设想与回答,最后引导学生一起,让他们结合鲁迅先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背景,轻松地得出了结论:作品揭露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停滞、落后和农民的贫困。接着再以同样的方式讲几个故事,最终总结出《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索问题,既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了解,又使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用画面激发兴趣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普及,画面教学在兴趣的激发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直接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们必然会觉得文本索然无味,似懂非懂,而失去对作品的兴趣,而利用画面则使得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们能与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对话,从而进入到人物的内心。
在讲授曹禺先生的《雷雨》一剧时,我先让他们把剧本通读一遍,紧接着组织他们观赏了话剧《雷雨》。果然,在观赏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荧幕,还不时因周朴园的专制表现出愤恨的情绪;或为蘩漪的遭遇而双眉紧锁;或为四凤与周萍的爱情而扼腕叹息。放映结束后,我专门开展了一节讨论课,让大家畅谈各自的观后感。
同学们都踊跃地发表自己的“高见”,看得出来他们是认真地看了影片,并且真正地开动脑筋想问题了。随后我把他们的答案作了一个归纳,得出结论:人物形象方面,周朴园是一个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蘩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饱受精神折磨,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而又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正如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周萍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对于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的话,在家庭中也是十分压抑的;周冲和四凤是整出戏中最让人心寒的受害者,他们两个同样的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他们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雷雨的悲剧意义也就在于感性生命自由与理性文明规制的冲突不可调和。
看似很难理解的《雷雨》,却借助于有声画面和师生互动,一起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虽然学生还不能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内容,但我已经很欣慰了,看着他们踊跃地发言,积极地思考,心里突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
三、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一词,听起来似乎与课堂毫无关联,甚至有人会质疑它的可行性——在课堂上做游戏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吗?不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间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可以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使人进入一种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将对学习新的知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那么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一些与文学知识有关的小游戏,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听课质量,反而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真正做到贺拉斯所谓的“寓教于乐”。
本文仅列举一例,与广大师生一同分享:
游戏规则:取三十张写有现代作家姓名的卡片,分为三组,再依次找三组同学(每组两人),每组分得十张卡片,分工合作,限时游戏。一个同学在讲台上说出这个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另一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这名作家的名字,如果没说出,就pass掉说下一个,游戏结束,计分,说对一个记一分,哪组学生分高就算胜出。
按照规则,给获胜的小组一点小小的奖励,一本笔记本或是一只钢笔,既是对他们知识的肯定,又能让他们加深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记忆,同时,还能让没答出来的同学下课后去翻阅作品,如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小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亦可获得意外的收获。
结 语
兴趣的激发还有很多方法,笔者在此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以上三种。文学史的课堂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作为教师,只要用心去经营她、浇灌她、滋养她定能绽放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而作为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着学生在这个大花园中畅游、求知,使文学史的课堂真正达到“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境界。那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不仅仅收获的是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给与我们的无限感动。
李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