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曹禺,再也没能写出“大作品”了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作大师曹禺,在“文革”时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身心遭受了严重摧残。“文革”结束后,虽然恢复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职务,但这对他是另外一种摧毁。他的女儿万方回忆说:“我爸爸八十岁的时候,常常念叨‘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我亲眼看到爸爸的晚年被一种痛苦持续不断地困扰,他想重新获得写《雷雨》时候的力量,但是他已经被异化了,他已经不是他,已经回不到原来那个曹禺了。他不知道怎么写好了,老觉得,这么写对吗?这么写行吗?他的脑子已经不自由了……一直到死,他都没有真正恢复到他写《雷雨》时候的那个自由自在的灵魂。”
  曹禺在晚年应付于外界活动,每天中午下午几乎都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就连晚上也要观摩看戏,回家后已精疲力竭,根本没有时间写作。“他写不出东西,可又希望自己对社会有用。经过‘文革’,他不敢对外面真诚,经常说违心的话,比如出去看戏之后,不好的戏也说好。”万方如是说。
  万方记得,曹禺的床头总是放着一本《托尔斯泰评传》,每晚都要读到半夜。有天夜里,睡在父亲隔壁的她,忽然听到父亲大叫:“小方子!我要跳下去!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每天用嘴活着!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我要做个新人,忘掉过去的荒诞和疑虑,我要沉默,我要往生活的深处钻,用脚踩出我的生活,用手写真实的人生。托尔斯泰那么大岁数还要离家出走,我也要走!”
  当第二天万方问及昨晚的事情时,曹禺却不好意思地嘲笑自己:“就我这个样子,还想成为托尔斯泰呢……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干。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此时,万方唯一能做的,就是好言安慰父亲。
  曹禺的朋友很多,看着他痛不欲生的样子,大家除了安慰再无他法,只有著名画家黄永玉敢于直接严厉地批评他,他曾写信给曹禺:“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问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在纽约,我在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家住过几天,他刚写了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排练场去看他边排边改剧本,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草莽精神。’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hun,肮脏,浑浊)于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筐的隽语都消失了。谁也不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践了你。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莎翁《马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你知道,我爱祖国,所以爱你。你是我那个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予我的友谊!”
  为了鼓励曹禺重新拿起笔,巴金也写信给他:“你一定要写,你的心里是有宝贝的,一定要写出来,不要带走。”
  曹禺非常珍惜这两封信,时不时总要拿出来看,也下决心要写出“大东西”来。令人惋惜的是,直到1996年12月13日,他以86岁高龄去世,也最终没能实现写出“大东西”的夙愿。
  (责任编辑 楚文)
其他文献
大家知道,“一个劲儿”一词表示不停地连续下去或毫不松劲,如:“雨一个劲儿地下”“他一个劲儿地直往前跑”“你一个劲儿这样做,早晚得入狱”等等。那么,“一个劲儿”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先说什么叫“劲儿”。弓的强度以“力”为单位。步弓“力”大,马弓“力”较小。这个“力”,俗说“劲儿”。满族人在关外狩猎时惯用强弓大箭,“射熊虎洞穿”,制弓以桦木为弓胎,外缠鹿筋,施加动物胶,弓力极强。  自清代中期,北京
近来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没有出镜的“建丰同志”,总是在电话里用宁波口音的语调和部下交流做指示,部下也都称其为“建丰同志”。  大家都知道蒋经国字建丰,问题是谁可以称呼其“建丰”?民国以前,讲究人都有姓、名、字、号,这些是供不同的人称呼自己使用的,有各自的用处。  名一般用于自称或署名,不能他称。我们在戏剧舞台或者是评书里经常见到“报名而入”的说法,这里的报名就是自己告诉别人我姓什么叫什么
早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界就开始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用于轰炸。不过,1917年,美国人皮特·库柏和埃尔默·斯佩里率先发明了自动陀螺稳定器,这种装置可以让飞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依旧平稳地向前飞行。美国海军成功运用这项技术把教练机改造为无线电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即无人机。就在美军想把它运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时,战争就结束了。  由于受技术所限,1935年之前的
俗语中的“太岁头上动土”,贬义是自不量力,胆大妄为;褒义则是敢想敢为,不避凶祸。那么,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中国典籍中,太岁是木星的别名,又称之为太岁神。古人认为太岁经行的方向为凶方,掘土兴建要避开太岁的方位,否则会有灾难。汉代王充在《论衡·难岁篇》中说:“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岁破,故皆凶也。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徒,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于是,太岁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兰考县卧拐秧歌这一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本身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与民俗价值,如何与科技相结合,将地域民俗中的文化元素合理的加以运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体验探析,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被加以传承、设计价值得以实现、产品获得创新是我们所需要探索的。  关键词:卧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地域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
唐宋及以前,对教师业务的考核主要在“教学量”上,明代则开始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钩。  “學官考课法”是朱元璋推出的教师考核制度,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行。该考核办法的中心是,“以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名数为则,定拟升降”。据《明会典》,府学教授有9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可获升迁资格。  平时对教师也有考核。如在月考中,学生3个月无长进,教师
1948年,朱德警卫员戴成富在太原军区结婚  曾追随毛泽东、朱德南征北战的戴成富,12岁时在贵州松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亲身经历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冲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可谓身经百战。但今他记忆犹新的要数在朱德身边担任警卫员的日子。第一次因无知而“挂彩”  戴成富是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人,1933年冬天,年仅12岁的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形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这样,使圣旨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  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日: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
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口罩在国外的出现,是在1897年,要比我国晚600多年。不过,这在口罩的使用价值上是一个转折,口罩开始应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却是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  在1860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曾在亚洲许多地方旅行,并在中国做了7次远征。 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先后出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等职。他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一部5卷鸿篇巨制